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 第571章 米哈伊尔造船厂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第571章 米哈伊尔造船厂

簡繁轉換
作者:雯织天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7:08 来源:源1

“王区长,您来啦,快进来坐,还是二楼包厢。”一个西方面孔的姑娘,说着一口东北话,让王泽都不禁多看了两眼。

跟着上了包厢,王宜风才笑着说:“爸,你也好奇吧,哈哈哈,那丫头是国内的俄罗斯族,反正现在俄语不咋地,但一口东北话可是熟练得很呢。”

“这次过来还有俄罗斯族?”

“对。”王志风点点头,继续说:“不光是俄罗斯族,离咱们这里不远的朝鲜族也有人过来。”

“楚国这里不谈民族,只要能融入,就是楚国人,你後面的方针,也要往淡化民族区别努力。”

民族这东西,并不是不能解决,尤其是好些民族都没有什麽自己的文化,但在楚国,最大的民族可不是汉族,而是俄罗斯人。

未来这一点是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才行,只有楚国人,只有对楚国的认同,才是自己人。

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毕竟人天生本性就是抱团。

而民族,偏偏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牵连。

这项政策,注定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只能靠时间一点点磨。

等菜慢慢开上,王泽才发现,这里大部分都是川菜,笑道:“这何雨水是继承了川菜手艺啊?这里厨子也是雨水亲自做的?”

王志风傻眼,他怎麽可能关心这麽细,等下一道菜来的时候,王志风直接问服务员。

这才知道,这里的厨子都是从国内招来的,三个大厨,何雨水只是管理,根本不会下厨干活。

“呀,族长您也来啦。”何雨水急匆匆进屋,虽说已经调整了呼吸,可面色还是能看得出来之前跑的挺急。

何雨水听服务员通知,王区长来了,连忙开车过来,却没想到竟然还看到了王泽。

很多年她都没有见过王泽了,这一次看到,第一眼她都没敢认,这也太年轻了,和她记忆里的王泽好像没有一点变化,时间彷佛在对方身上停止。

但做了这麽久的生意,何雨水也不多问,面色如常打着招呼。

“何婶,我爸这也是听说你开店了,特地过来尝尝。”王志风站起身招呼道。

“雨水,坐下一起吃吧,好多年都没有见面,家里人怎麽样了?”王泽招招手询问道。

“哎。”何雨水听话的拉开凳子坐下,然後笑道:“挺好的,有卫调过来我就跟过来了,家里两个男孩在造船厂工作,女儿在移民安置那边上班。”

从王家村出来的家庭,和其他移民家庭不同,各个基本都是好几个孩子。

计划生育在王泽的指示下,压根没有发挥作用,只要有怀孕的,直接送去大屿山出生,拿的都是大屿山户籍,计划生育的部门压根管不了。

王泽点点头道:“不错,这里的发展比王家村街道会更好,以後的前途不小,提早过来也好。”

何雨水点头应着,但内心却不相信这一点,要不是王有卫被调过来,她是不愿意离开京城的。

虽说楚国赚的钱多,可发展前途她还是更看好京城。

何大清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现在何雨柱何雨水兄妹孙子辈都有了,赚的钱也不少。

对於何雨水他们这些四合院老邻居的发展,王泽多询问了几句。

只是何雨水如今也不知道以前那些邻居现在的情况,都不住在一起了,联系早就断开。

一顿饭很快吃完,这里的饭菜味道还是不错的,何雨水也是高价找的国内大厨,手艺完全不输何雨柱。

社会变了,只要给钱,就能找到合适的人。

第二天早上,王泽前往造船厂,造船厂建设在哈桑北边,距离哈桑城区60公里。

哈桑南边因为靠近朝鲜,在规划中不会安置重要的工业。

对於朝鲜,王泽的防范还是不小的,楚国成立的时候,朝鲜第一时间就提出异议,表达不满。

原本他们和俄罗斯可是相连,现在一下子断开,虽然如今都在苏联这个整体的领导下,倒是没有太大变化,物资运输也只是多了一道检查而已。

可如此多的汉人在哈桑建设,朝鲜又不眼瞎,当然知道楚国现在的情况。

他们也怕楚国中断他们的物资。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这一年,朝鲜对於楚国非常扭捏,一边向苏联提出不满,一边又想和楚国联系,试图加深双方的关系。

只是面对楚国的冷淡反应,朝鲜在苏联那边的动作越发着急。

可王氏关系通天,他们虽然着急,却始终没什麽进展。

按照王泽的命令,如今楚国重点都放在城市工业建设上面,其他的一切照旧,一切都等苏联解体,楚国能够自行决定政策的时候才会对外施展自己的方针。

现阶段,一切问题都要让步於工业建设,苏联的扶持必须要快速接下才行。

甚至是城市建设,都因为承接苏联转移的工业而放缓。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个造船厂加上大量附属工厂建成之後,楚国将得到一条顶尖的造船产业链,哪怕其中部分工厂依旧在乌克兰那边,可少量配套王泽自己就能带着人攻关下来。

有了这个造船厂,再加上原本的潜艇制造厂,楚国的海上力量将可以得到保证。

等苏联解体后,他还会将生产su27的飞机制造厂也迁移到东边。

这制造厂放在俄罗斯边上,王泽可没啥安全感。

“进度有些慢啊。”王泽摇摇头叹气道。

“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了,生产设备都已经送了过来,现在都放在仓库里面,等几个大型船坞造好,就能进设备了。”王志风跟在旁边解释道。

他们身後,跟着的则是船厂暂时的管理人员。

“技术上你们要继续发展,船坞还是太小了,只能用於建造驱逐舰,航母都没办法建造。”王泽挺不满,船台建造一方面没有保密性,另一点则是十万吨级以上的舰船,是无法在船台建造。

他想要的大型战舰,船台可不够用。

有着西伯利亚这个天然屏障,俄罗斯这里有冲突也闹不大,未来楚国的风险,只会来自於海上。

而楚国的对外威慑力,也要通过舰船去实现。

这也是为什麽他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选了造船业的原因。

接着,王泽又去了配套工厂,尤其是是核心动力设备制造厂。

这个工厂的技术,都是直接从乌克兰曙光机器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拉过来的。

要不是有米哈伊尔的大力支持,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可是苏联最先进的技术,能够制造UGT25000型燃气轮机这个苏联最新的成果。

这台轮机哪怕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最先进的东西。

额定功率29000千瓦,能够驱动万吨级的大型舰船。

王泽看着仓库里面存放着的轮机,这是四台从乌克兰直接拉来组装的。

机型长16米丶重16吨。

“很好,能够组装起来也很不错,不过还是要自产才行,所有人这个月将近翻倍。”王泽站在巨大的轮机旁边,对旁边围着的技术员们说道。

“乌拉!太棒了,您放心,给我们两年时间,一定能实现制造。”

将近翻倍,让在场的人纷纷欢呼起来。

他们工资不高,可自被调来楚国这边,才发现工资是工资,奖金是奖金。

每个月工资才两百多卢布,这年头都买不了什麽东西。

可是奖金直接是发的美元,每个月根据任务目标,平均下来将近都能达到上千美元。

原本被调来他们很多人心里还不愿意,可自从来了之後,纷纷庆幸自己被调了过来。

也因为这里的待遇,现在在乌克兰的工程师,许多都打了申请,想要调来楚国这里的米哈伊尔造船厂。

能给出这种待遇,主要还是为了吸引人才,如今那些高端人才还需要打申请,甚至可能不会被批准。

可是等到苏联解体,乌克兰没办法在运行这些高科技产物之後。

这些人将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如果楚国能够完全将苏联的造船技术吃下来,未来发展更先进的技术将会有一个极其有利的平台让楚国施展。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