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超维度玩家 > 第373章 生民立命,衣食为天。

超维度玩家 第373章 生民立命,衣食为天。

簡繁轉換
作者:诸生浮屠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5 16:59:50 来源:源1

第373章生民立命,衣食为天。

广州。

在邓肯登基后,兴王府已经被改回了广州,但民间以为两广是龙兴之地,依旧沿用兴王府的称呼。

此时在庙街的小巷内,一位衣衫破旧的年轻人正眉头紧锁,跟身边的同伴道:「卢兄,你真不打算再参加科举了?」

那卢兄男子长得黝黑,体格高大,苦笑一声道:「家中钱粮无以为继,我如今只想谋一份差事。」

听到好友的话,那年轻人也不由神色一动,因为看他衣着就知道家境一般。

「刘兄可愿听我一言?」

那高大男子抱拳道:「如今天下百废待兴,吾等寒门子弟,未必要考上功名才能一展才华抱负。」

「陛下用人向来不拘一格。」

「看今年科举取士的规模,朝廷恐怕另有安排。」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尤其是儒家子弟来说,五代十国应该是最黑暗的时期,可以说中华近千年的时间里,没有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比现在更惨。

同样也因为这一点,儒家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极致,后来因为宋朝极度优待士大夫阶层,才重新恢复了社会地位。

在天下的读书人里面,两广地界的儒生是最被看不起的。

因为刘鋹的阉割令。

甚至因为陛下重用李逢吉等人,其他地方的士子还戏称他们『阉党』。

邓肯登基后虽然恢复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但是并没有把儒生的地位拔高起来,更别说是像宋朝那样极度优待士大夫了。

赵匡胤那是得国不正,得靠讨好士大夫来稳固地位,才会导致宋朝文官犯错都极少死刑,武将动不动就杀了了事。可在邓肯的治下,文官也一样杀,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不缺有能力的人才,你不干有得是人想干。

「那也不用去后稷学院啊?」

这刘姓男子眉头紧锁,好心劝道:「将来学有所成,莫不是还得下地干活?」

读书人心高气傲,哪里愿意干些脏活累活。

一旁的卢姓男子笑而不语,淡淡道:「大司农位列九卿之一,正是后稷学院的院长。」

「你可知他并非是儒家出身?甚至身上毫无功名?」

「兄台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说完,这卢姓男子告辞离去,但终归是多年的好友,有些事情虽然不能点明,却可稍微暗示一番,他抬手摺下一段树枝,停顿片刻,递了过去道:「刘兄若是想清楚了,可去驿府寻我,一同北上。」

那刘姓男子捏着一节树枝不明所以,他颇有才干,却心高气傲,脱不下长衫,放不下读书人的脸面,心中更渴望的是科举成名,封侯拜相。

就在他往西市走时,前方突然一阵喧哗,紧接着是鞭炮锣鼓齐鸣,吸引无数人流朝着广州布政司的方向而去。

「发生什麽事情了?」

他心中好奇,跟着人流一起往前,很快便看到有差衙张榜贴文,正是朝廷颁发的邸报。

有站在前面的人大声读出,传到后面断断续续,他只听到一段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有栗特商人曹延兴献棉种,功在社稷,使黎元免寒冻之苦,疆域增赋税之源。特封为棉侯,赐紫金印,食禄千石。钦此。」

什麽?

封侯了?

四周一片哗然之色,刘然鸿也不由满脸羡慕,四下打听一番,却是知晓了原委。

栗特人在中原也算历史悠久,汉文史籍称「昭武九姓」(康丶安丶曹等姓氏),从唐代到五代,一直都有栗特人担任将领。这曹延兴据说是瓜州人士,他进献的东西唤作棉花。

刘然鸿也算是心思活络之人,他很快眉头蹙起,暗自道:「这邸报为何点名栗特人的身份?」

「胡人封侯?」

「这是朝廷打算经略西域吗?」

下面是一大段关于棉花的介绍,用得都是白话文,据说陛下最讨厌之乎者也了。

另外,臭名昭着世修降表的衍圣公也是宋朝封的,陛下登基后直接剥夺了孔子后裔的爵位,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这个态度基本上就能看出来陛下对儒家的立场。

没有儒家就不能治国了?

开玩笑。

在邸报的后面还有一段话,却是有龟兹一地的商人进献了一种作物,唤作『西瓜』,也因此被重重封赏,但是并没有爵位,只是给了一个官职。

上面的重点还是跟棉花有关,算是科普了它的作用。

「进献此物,居然能换来一个爵位。」

「这棉花到底有何神异?」刘然鸿也是心中好奇。

这种好事,怎麽没落到他的头上?

中国有两支棉花种,一支产自印度次大陆,亚洲棉经印度丶缅甸丶越南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另一支产自非洲大陆,大约在南北朝时期,草棉经非洲丶西亚传入XJ丶河西走廊一带,后者更好一点。

中原的棉花普及,还是宋末元初,明朝朱元璋时开始大规模强制种植。

邸报上点名了棉花将试点播种,将来有可能大规模推广。

「卢兄说得没错。」

「这大司农确实是位高权重。」刘然鸿心中暗自道。

大司农,约等于后世的农业部部长,还兼管一部分的农业财政,当今陛下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光是看进献一个棉花就能封侯,便可知晓其中一二。

「莫非世道真的变了?」

「并非只有科举功名才是唯一的出路?」

刘然鸿离开前,看到了广州布政司的告示,上面正在招募人手去夷州,一为移民,二为拓荒,主要是种植甘蔗,听说夷州十分适宜种植此物,也因为甘蔗的大规模推广,广州市面上的糖价降了接近三分之一,平民也能买点尝尝鲜,当然品质好的还是一样贵。

生民立命,衣食为天。

不知道为何,此刻刘然鸿突然想到前不久听到的一句话,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国家施政的大方针,都是以百姓的衣食为主,至于教化方面,反而是没下太大的功夫,甚至儒家的许多提议都被否决了,采用了法家的明正典刑。

饭都吃不饱,你跟我讲教化?

「陛下轻视儒生,看样子卢兄说得是对的。」

「将来恐怕儒家子弟未必能在朝堂上得到重用,此番开科取士,更像是走个过场。」

这后稷学院到底有何神异之处?

不就是个学种地的地方吗?

为什麽卢兄连功名都不要了?

刘然鸿一路沉思,摸不着头脑,待回到家中时,手中还捏着那一节树枝,他打量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好友神神叨叨奇奇怪怪,随手一扔便扔到了小池内,毕竟事关将来的前途,他还得好好考虑一下。

傍晚时分,刘然鸿依旧下不定决心,但走出小院时,他突然间神色一怔,怔怔地看着池子的方向发呆。

一节树枝立在小池内,翠叶莹然,甚至开出了一朵小花。

这神奇的一幕,让他心神久久不能平静。

「卢兄误我啊!」

「早知这后稷学院有如此神通,我还去考什麽功名?」

他只希望现在还不迟。

若是陛下设立的这些学院都有如此惊世骇俗的能力,那麽将来朝堂之上,岂不是只有儒家门生才是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

卢兄才学了多久?

便能施展这样的手段。

那传说中的大司农岂不是拥有呼风唤雨改变天时之能?

这一刻,刘然鸿激动无比,一路朝着驿府的方向狂奔而去,在路过码头方向时,他还看到有疍民在祭祀海神娘娘,更远处则是前往夷州的移民。

泉州。

在港口的方向,一座巨大的船厂已经建立,往来于此的人群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若要仔细形容,大概便是老师傅的自信吧。

「陛下让我们造福船。」

「可是这人手确实是不足啊!」

「难不成,真要收那些儒家弟子当门人?他们这群读书人,清高自傲,真愿意学?」

泉州,从宋朝开始就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

江口码头的位置,一面色清瘦的老者瞥了一眼身旁之人,淡淡道:「愿意学就留下,不愿意学就滚蛋。」

「如今百废待兴,陛下想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要得不是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废物。」

「不能干事的,统统给老子滚蛋!」

用读书人,是因为他们脑子好用,学过知识,学其他的东西也快,可若是还守着过去儒家的那一套,那麽直接滚蛋便是了。

这世道缺的不是官老爷。

「对了。」

「莫老,陛下还令我们着手制造纺织机,那棉花都还未大规模普及,我们急着造出来也没地方用啊?」一旁人小心翼翼道。

那老者瞪了他一眼,冷声道:「这是陛下的旨意,立刻派人去造。」

「没地方用就先放那。」

朝廷有意将泉州建造成整个中原最大的造船厂,如今上万工匠已经齐聚于此,由墨门的人负责,陛下只给了他们三年的时间,若是三年还造不出来像样的东西,他们这些人可以自己洗乾净脖子领罚去了。

一切给生产力发展让道。

中原持续了上千年的『官僚主义』直接被整顿,在一只手摁死了儒家后,邓肯下一步就是整顿吏治,抓得也不是贪污,而是干实事的能力,没有能力的官员,没有效率的官员,哪怕是清廉也给我统统滚蛋。

以农为本,以工为器。

一切只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教化之功,也废弃了许多儒家的东西,直接以最朴实的语文丶数学等替换一部分启蒙后的教育体系。

这可是五代十国结束后。

儒家直接被打断了脊椎骨,跪在地上爬着的时候。

这个时候还不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简直对不起时代的重击,从唐末至今,叛军杀门阀士族,武夫杀儒家门生,杀得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跪下去了。

可以说一切改革的障碍都被扫除,邓肯一言废了孔子后代的爵位,儒家门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一行人很快进入县衙。

泉州的地方官此刻也是十分头大,上面给出的政绩考核是船政丶渔业丶海贸等,任何一个拿出来都不是简单事,而他坐着的这个位置,想要继续干下去,就必须拿出点成绩来。

「莫老。」

「这桐油确实是不够啊。」那长须男子看到他们便立刻急匆匆赶来。

官架子?

那是找死,这些人直属于工部,只要往内阁递个摺子,他过几天就得收拾东西滚蛋了。

从朝廷中央下放的那些技术大佬,能直接通过锦衣卫把摺子递到陛下那里。

这是什麽概念?

天子门生。

国之重器。

大院士位。

哪怕是一方的封疆大吏,得罪了他们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听说为了试点棉花的种植,南边一口气撸掉了十几个官员的乌纱帽,全部都是因为办事不尽心,跟地方豪绅有所勾结,影响了政策的实行。

陛下这是登基后,杀人杀得比较少了,若是登基前,已经有人要掉脑袋了。

生产力。

这个词也是他们最近学到的,听说是出自陛下之口。

陛下对他们这些技术大佬寄予厚望,更是听闻有农家的弟子,在兵家的高手以及从武林中招募的六扇门高手护送下,一路探索海外地区,据说是搜寻海外良种带回中原。

燕京。

一支商队正在前往辽东地区,自从茶马互市的法令颁布后,来自辽东的马匹丶毛皮丶牛羊等货物不断地流入中原,而中原产出的茶叶丶工具丶瓷器等也流向了辽东蒙古等地。

此时一阵马蹄声传来,那结伴的商队顿时大惊失色,有管事上前,恭恭敬敬道:「诸位军爷?」

「可有什麽能效劳的?」

为首的男子满脸络腮胡子,仿佛北方大汉,提着马鞭问道:「你们要去哪?」

「可是去黄龙府?」

那商队管事满脸陪笑道:「去不了那麽远,最多到上京。」

「诸位军爷可是要去黄龙?」

听说朝廷颁布了戍边军屯法令,最近有不少军爷前往辽东等地,据说甲兵能授田两百多亩,哪怕是辅兵都能授田一百亩以上,当然都是需要自己去开垦的土地,不过也听说那边的黑土地颇为肥沃。

有些军中之人担心家人带过去受苦,便自己先与人同行,去个两三年,待到安顿稳定了下来,再接自己的家眷过去。

哪怕是他们这些商人,也听说戍边军屯的人日子苦得不行,白山黑水,鸟不拉屎,还得防备野人女真等。

但只要熬过去了,将来多少也是一个小地主。

这些军爷明显有些神色失望,为首的大汉似乎是个百夫长,他骑马来到了货物前,打量了几眼道:「可有锅碗瓢盆一应事物?」

那商队管事赶忙点头道:「有的,有的。」

那络腮胡大汉继续道:「能不能令人送到黄龙府?路上我们会派人接应。」

商队管事有些为难,最后咬了咬牙道:「能。」

他们这些走塞北的商队,最好还是跟军中人物有些交情,将来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很好。

那为首的大汉点点头,朝着身边的一人道:「拿份字据过来。」

说完,他扔出一块金子道:「这是定金。」

「别耽误了。」

这数十人很快离去,骑马飞奔,身手矫健,听说边军调了一批精锐过去,应该就是他们了。

「应该是真定军的人。」

「看那马刀,听说他们灭西洲回鹘时,曾以数百人大破敌军三千。」一个夥计小声道。

商队管事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别话多。

片刻后。

这支商队也很快出发,朝着辽东的方向远去。

最近西面撤下来的军队不少,真定军丶西平军丶安西军等等,有不少军中精锐调往地方剿匪,辽东地界还算太平,在契丹馀部彻底臣服后,他们这些商人也不用担心遇上匪盗。

「听说过两年朝廷要对野人女真用兵?」

一商队老人小声跟旁人交谈,他们这些商人对消息都十分在意。

东北行省。

朝廷最近实行了行省制度,本来是元朝才出现行省的,但是邓肯提前用了。

东北眼下要提前开发并不容易,只能先一步一步垦荒发展了。

这是一个试点。

只要东北地区能移民垦荒站住脚跟,那麽将来西部西北等地,也一样可以移民过去。这些人感受不到时代正在发生的剧变,但是他们也感觉到一点,如今的朝廷似乎跟过去的朝代有点不一样。

皇城内。

邓肯在随手下达了几道政令后,抬手拍了拍一旁花蕊夫人的满月,此女冰肌玉骨清无汗,又有淡淡体香,冬暖夏凉,很适合暖床。花蕊夫人恭敬跪地侍奉邓肯起床,没过多久,卢琼仙便带着十多位美貌宫女侍奉他穿衣洗漱。

今日无事,御幸……算了……先修养两天。

邓肯的意识回归维度之上,准备看看其他人间体的托管情况。

倦了。

提起裤子就是硬气。

卢琼仙这段时间进献了不少调教好的美人,有民间的美色,也有南唐北宋的后宫佳丽,邓肯御幸了近百人,如今兴致阑珊,觉得此时对美色已经没有什麽想法了。

眼下天下初定,不宜大动刀兵,他对人间体以托管为主,除非是印度神系降临,要不然他也不用亲自出手。

现在邓肯等得是一个时间节点,灵气复苏的时刻。

不止是此方世界,根源世界也在变化。

因为一号人间体的投影页面中,最近浮现了提示,法兰西爆发了大革命,有人以仪式召唤了英灵,甚至出现了一位叫做『拿破仑-波拿巴-邓肯』的杰出人物。

波拿巴姓氏起源于义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这可是正经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

此人自称拥有邓肯大帝的血脉,甚至召唤了帝国鹰旗军团的某位传奇将领所化作的强大英灵,这位传奇将领被誉为『北日耳曼的征服者』『伦巴第的屠夫』等,拥有诸多显赫的称号头衔。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