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寻常变故

望仙门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寻常变故

簡繁轉換
作者:门外秋千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2 04:42:30 来源:源1

碧霞宫和逍遥谷一样,是女子宗门。

江清韵只是微微感应,便察觉眼前朝她们行道礼的碧霞宫仙子,竟全都是水系的修士,即便加上掌门青山真人以及随她迎客的两个女子,也没有一个例外。

小都料的关注点则在他处,他如同先前在碧霞宫以外的时候一般随意的挥了挥手,四周充盈的游离水气,竟让他在动作之间感受到了轻微的滞涩之感,不由诧然,细细感应之下才发觉,这种程度的水气浓度,简直已经达到了可以完全压制其余四种五行之气......

夜色如墨,浸透忘川原的每一道沟壑。少年仍坐在那株初生梅树下,膝上陶埙温润如玉,七字古篆流转微光,似在低语,又似在呼吸。他闭目调息,三年守护已使愿力与心神融为一体,不再依赖外物催动,而是自内而生??如同血脉搏动,无需思索,自然流淌。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是枯枝断裂,又似落叶触地。他并未睁眼,只将右手缓缓覆于陶埙之上。风停了,连梅林深处最细微的??也沉寂下来。片刻后,一道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踏在灰烬铺就的地面上,竟无半分回音。

“你来了。”少年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如湖。

来人停步三丈之外,黑袍垂地,兜帽遮面,身形瘦削得近乎虚幻。“你说过,真正的守愿,是放手。”那人嗓音沙哑,却带着奇异的韵律,仿佛不是用喉咙发声,而是从泥土深处渗出,“可若有人不愿放手呢?”

少年睁开眼,目光如星火划破暗幕:“不愿放手,本无过错。但若强留他人魂魄,便是以爱为名的囚禁。”

黑袍人低笑一声,袖中滑出一卷泛黄竹简,轻轻展开。那纸上无字,却浮现出无数细小光影,如萤火游走,拼凑成一张张哭泣的脸??有稚童、老者、妇人……皆被无形丝线牵引,悬于半空,不得解脱。

“这是我收集的‘未归之愿’。”他说,“他们不愿离去,亲人不肯放下。我不过顺其自然,助他们相见罢了。”

“助?”少年站起身,梅树下骤起一阵清风,吹动衣袂翻飞,“你以秘法拘束残魂,炼其精魄为灯,照亮你所谓‘通幽之路’。你以为你在成全?其实你在吞噬!这些愿力早已扭曲,成了滋养你修为的养料!”

黑袍人不动声色:“愿力本就是人心执念所化。强弱由天,取舍在我。你说守心,可曾问过那些痛失至亲之人?他们在寒夜里呼唤千遍,难道不该有个回应?你毁我招魂坊,断人最后一线希望,这才是冷酷无情!”

少年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那枚晶莹梅实所化的玉佩,举至胸前。“你看这梅林,三年前还是一片死地。如今花开不谢,是因为每一缕愿力都得了安放,而非被榨取利用。你给他们的‘回应’,不过是幻象,是剥皮抽骨后的回光返照!真正的守心,不是满足执念,而是教会生者如何带着悲伤继续前行。”

话音未落,玉佩忽绽金光,照向那竹简。刹那间,竹简上的光影剧烈颤抖,一张小女孩的脸浮现出来,泪流满面:“爹……我不疼了,真的不疼了……你别再烧纸人给我了,那些火会烫到我的……我想睡一会儿……”

黑袍人身形微震,竹简猛地合拢,厉声道:“住口!她明明说过想回来!我日日供奉香火,献祭心血,只为让她多留一刻??这是父女之情,轮不到你来评判!”

“她是你的女儿?”少年眼神一凝。

“死了二十年。”黑袍人声音裂开一道缝隙,“难产而亡……我抱着她冰冷的身体,在坟前坐了三天三夜。后来我发现,只要不断点燃她的名字,她就能回来一次……哪怕只有一瞬……我也要她记得这个家还在等她。”

少年缓缓走近一步:“那你有没有听过她刚才说的话?她不要你再烧了,她累了。你以为她在笑,其实她在哭;你以为她在留恋,其实她在求救。”

黑袍人猛地抬头,兜帽阴影下露出一双赤红的眼:“你说什么?”

“她已经走了二十年,魂魄早该轮回。可你一次次把她拉回来,撕裂她的安宁,只为填补自己的空洞。这不是爱,是占有。不是思念,是折磨。”

狂风骤起,黑袍猎猎作响。那人怒吼:“闭嘴!你不曾失去过任何人,凭什么教我如何哀悼?!”

少年没有退后,反而向前再迈一步,将陶埙置于唇边。

这一次,他吹奏的不是安抚之音,也不是唤醒之曲,而是一段从未记载的旋律??低沉、缓慢,像冬夜炉火将熄时的最后一缕暖意,又像母亲哄婴孩入眠的哼唱。音波扩散开去,竟在空中凝成一道透明屏障,将两人笼罩其中。

“我要让你听见她真正的心声。”少年闭目道,“不是你幻想中的温柔依恋,而是她真实的告别。”

埙声渐深,如潮水漫过荒原。黑袍人身前的竹简突然自行展开,光芒暴涨。这一次,不再是扭曲的虚影,而是一个清晰的小女孩身影:她穿着素白衣裙,脚踩虚空,脸上没有笑容,只有深深的疲惫。

“父亲……”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知道你想我。可每次你点燃香火,我都像被刀割一样疼。你不肯让我走,我就永远困在这黑白之间,既不能投胎,也不能安息……我已经忘了阳光是什么颜色了……”

黑袍人踉跄后退,双手发抖:“不……不可能……她说她愿意回来的……她说她想看看新房子……”

“那是假的。”小女孩摇头,“那是你心里的愿望,投射在我的影子上。真正的我,只想好好睡一觉,然后……重新开始。”

泪水顺着黑袍人的脸颊滑落,在干裂的土地上砸出两个深坑。他跪倒在地,竹简脱手坠地,瞬间化为飞灰。

“我……我只是不想忘记她……”他哽咽着,“如果连我也忘了她,这个世界就没有人记得她活过……”

少年收起陶埙,走到他身边,蹲下身,直视他的眼睛:“记住,和囚禁,从来不是一回事。你可以为她种一棵树,讲她的故事,对着星空说晚安……但她不需要被困住。真正的爱,是希望她幸福,哪怕那份幸福,与你无关。”

良久,黑袍人抬起头,眼中血丝褪去,只剩下苍老的悲伤。他轻轻点头:“我懂了……我错了。”

少年伸出手:“放下吧。她会感激你的放手。”

那人握住他的手,缓缓站起。就在两人相触的瞬间,天际一道银光划破云层,直落梅林中央。那株主树猛然摇曳,七瓣叶片同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柱冲天而起,贯穿雾霭。

光中,小女孩的身影缓缓升腾,朝父亲挥了挥手,嘴角终于浮现出一抹真实的笑意。然后,她转身,走入光芒深处,消失不见。

黑袍人望着天空,久久未语。最终,他解下斗篷,任其随风飘散。露出真容??竟是位年逾花甲的老者,鬓发斑白,面容憔悴,却透出一丝久违的释然。

“我叫沈知微。”他说,“曾是太学院的礼官,专司祭祀仪典。可我亲手写的每一篇祷文,都没能留住我最想留住的人。”

少年微微一笑:“现在你可以写下新的篇章了。”

沈知微深深一拜,而后转身离去,背影融入夜色,再未回头。

待他走远,归娘的声音悄然响起:“你又救了一个迷失的守愿者。”

少年仰望光柱仍未消散的夜空:“可还有更多人在黑暗中摸索。沈知微至少还有能力召魂,更多普通人,只能默默承受失去的痛苦,连一句‘再见’都说不出口。”

“所以你要建一座庙?”归娘问。

“不是庙。”少年摇头,“是一座学堂。教人们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表达思念,如何在不伤害彼此的前提下,完成真正的告别。”

归娘轻叹:“从前的守愿者只为引魂归来,你是第一个想教世人学会告别的。”

“因为时代变了。”少年望着满园梅花,“人心越来越躁,**盖过了真情。有人借愿力敛财,有人以通灵骗术操控人心。若再不正本清源,第八愿终将沦为工具。”

话音刚落,怀中玉佩忽然剧烈震动。少年低头一看,只见原本晶莹剔透的梅实竟出现一道细微裂痕,内部光芒忽明忽暗,如同心跳紊乱。

“怎么了?”他心头一紧。

“愿核受损。”归娘语气罕见地凝重,“有人在动摇‘执归之路’的根本。不是来自外界的攻击,而是……源自内部的背叛。”

“内部?”

“守愿者的传承,并非只有你一人知晓。三百年前,陆沉舟曾设七支分支,散布各地,各自守护一方愿脉。但百年来音讯断绝,许多人以为他们早已湮灭。可若其中一支已堕入歧途,开始篡改愿力本质……便足以侵蚀核心。”

少年眉头紧锁:“你是说,有人在用‘守愿’之名,行控制亡魂之实?”

“不止如此。”归娘抬手指向北方,“你看那里。”

他顺她所指望去,只见天边本应明亮的北斗第七星,竟开始闪烁不定,时而黯淡如尘,时而暴放出诡异紫芒。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余六星也随之紊乱,轨迹偏移,仿佛整座星辰阵列正在被人强行改写。

“愿星动摇,意味着‘守愿契约’正在被重构。”归娘低声道,“若让此人得逞,未来的亡魂将不再是自由选择是否归来,而是被迫响应召唤,成为某种意志的傀儡。”

少年握紧陶埙,眼中燃起决意:“必须找到源头。”

“很难。”归娘提醒,“他们隐藏极深,且精通愿力反溯之术。一旦你靠近,便会引来虚假记忆干扰,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是否才是那个偏离正道的人。”

“那就让我亲自走一遍‘执归之路’的尽头。”少年毅然道,“既然这条路由无数人心筑成,那它的终点,一定藏在所有人共同遗忘的地方。”

他转身走向梅林深处,拾起一把铁锹,在主树旁重新挖坑。这一次,他将玉佩放入土中,双手合十,低声祝祷:“以我之心,续尔之根。愿脉不断,归路长存。”

泥土覆盖的刹那,整片梅林齐齐震颤,所有花瓣同时飘落,在空中组成一幅古老地图??山川河流皆非现世模样,唯有中央一座孤峰,形如倒悬之钟,顶上刻着七个古字:

**“彼岸无门,唯心可渡。”**

少年凝视良久,终于明白:那是传说中的“归墟岭”,上古时期第一代守愿者闭关之地,也是《守心录》最初诞生之所。千年来无人寻得,因它不在地理,而在集体记忆的最底层。

“要去那里,需穿越‘忆渊’。”归娘说,“那是所有遗落情感的沉淀之地,踏入者必先直面自己最深的悔恨与恐惧。”

“我不怕。”少年系好行囊,将陶埙挂于腰间,“若连自己的心都不敢看,又怎能替别人守住它?”

翌日清晨,梅林边缘升起一道薄雾,缓缓凝聚成人形??竟是阿拙年轻时的模样,手持旧卷,含笑而立。

“师父?”少年惊讶。

“我是他留在愿脉中的一缕意念。”幻影温和地说,“当你踏上忆渊之路,我会陪你一段。”

三人同行,渐行渐远。当最后一片梅花消失在视野中,大地骤然下沉,化作无边深渊。雾气翻滚如海,其中浮现出无数画面:战火中的村庄、焚毁的书院、倒在雪地里的旅人、血染的铜铃……

少年一步步走入雾中,每踏出一足,便有一段记忆涌上心头。

他看见自己幼年时躲在柜中,听着父母争吵,母亲哭着说“这孩子克死了祖母,留着他是个祸”;

他看见少年时期误信邪术,试图复活亡兄,结果引来恶灵附体,害得全村遭殃;

他看见第一次吹响陶埙时,竟无意唤醒一位不愿归来的老兵,导致对方魂魄碎裂,永世不得安宁……

罪疚如刀,刺入心脏。他跪倒在地,冷汗涔涔。

“这些都是真的。”阿拙的幻影在他耳边轻语,“你并非天生圣者,你也犯过错,伤过人。但正因如此,你才懂得敬畏愿力,不敢轻易触动生死界限。”

少年喘息着抬起头:“可我还是害怕……怕有一天,我会变成另一个沈知微,用善意包裹私欲,最终毁掉我想守护的一切。”

“那就记住此刻的恐惧。”归娘的声音穿透迷雾,“真正的守心者,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危险,依然选择前行。”

雾渐渐散去,前方出现一条石桥,横跨深渊,桥下流淌的不是水,而是亿万颗跳动的心脏,发出低沉共鸣。

桥头立碑,上书:

**“此桥名为‘自省’,唯诚者可行。”**

少年踏上桥面,脚步坚定。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归墟岭尚远,阴谋未明,愿星动荡,人心浮沉。

但他也清楚,只要陶埙仍在,只要心中尚存那一句“归来吧,我一直在”,他就不会迷路。

风再次吹起,带着梅香,也带着远方的呼唤。

他继续前行,身影融入苍茫天地,仿佛一粒微光,奔赴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