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卷五第176章 真假难辨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卷五第176章 真假难辨

簡繁轉換
作者:易宿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8 12:34: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餐厅里的日光灯滋滋作响,在黄大河头顶投下惨白光晕。

他垂着头,喉结像生锈的齿轮般艰难滚动,双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指节泛出病态的青白。

张震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碗里的稀粥,热气袅袅升腾,模糊了他眼底的审视。

瓷勺碰撞碗沿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终于,他咽下最后一口,用袖口随意抹了抹嘴。

“既然你不愿意说,那么就请暂时回房间,等行动结束,我立刻让你离开。“

“你怀疑我通风报信?“

黄大河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声音里带着破罐破摔的尖锐。

张震将搪瓷碗重重搁在桌上,碗底与桌面碰撞出闷响,惊得墙角的老鼠窜进阴影。

“这倒是没有,“

他起身整理衣服,肩章上的金属徽章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但是我们有保密程序,谁也不能破坏。“

话音未落,他的背影已消失在走廊拐角,只留下黄大河僵在原地,听着自己粗重的喘息在空荡的餐厅里回荡。

推开会议室的瞬间,混着汗味与墨香的热浪扑面而来。

泛黄的白炽灯管在头顶摇晃,在满墙的资料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齐老站在长桌中央,花白的头发乱得像团枯草,手里举着放大镜,正和几位老者争得面红耳赤。

缴获的青铜器、拓片铺满桌面,其中几件裹着警戒线的文物还沾着泥土,仿佛无声诉说着地下的隐秘。

“诸位!“

齐老见张震进来,立刻像找到了救兵,扯着嗓子喊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我关门弟子张震!怎么样,不给我丢人吧!“

他得意地挺起胸膛,褶皱里都藏着炫耀的笑意。

“老齐,你脸皮真厚!“

穿中山装的老者推了推圆框眼镜,嘴角挂着促狭的笑,”怎么坑了人家好生生的孩子来给你送终,你还要脸不?“

这话惹得屋内响起一阵哄笑,齐老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脖子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抄起桌上的资料就要砸过去。

张震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恩师,另一只手接过资料,脸上堆满笑意。

“几位老师谬赞了,能跟着齐老学习,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他躬身给众人斟茶,瓷杯碰撞声清脆悦耳,“齐老常说,各位前辈的学识如江海,我这晚辈连浪花都算不上。“

“就你小子嘴甜!”中山装老者哼了一声,却接过茶杯抿了口,神色缓和不少。

齐老趁机拉着张震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掀开红绸——一件绿色瓷盘静静躺在丝绒布上,在灯光下泛着神秘的幽光。

“张震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讨论你的那个秘色瓷盘呢!“

齐老的指尖几乎要碰到瓷盘,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张震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瓷盘流转的光泽。

他想起当初得到它的惊险,掌心不由得沁出薄汗。

“老师们,你们慧眼如炬,“

他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肯定能看出这东西的真假吧?“

中山装老者慢悠悠地戴上白手套,指尖刚触到瓷盘,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会议室里,灯光白晃晃地洒在那张铺着红绸的长桌上,秘色瓷盘静静躺在中央,散发着幽微而神秘的光。

齐老弓着背,鼻尖几乎要贴上瓷盘,手中放大镜随着他微微颤抖的手,一寸寸挪动,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纹理。

“这胎质,细腻致密,瞧这气孔,细小且分布均匀,典型的晚唐越窑特质。”

齐老直起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再看这釉色,青绿中泛着湖光,恰似陆龟蒙诗中‘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这秘色瓷的釉色,可太正了!”

“当初我还不敢信,但是来到长安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是!”

穿中山装的老者轻哼一声,双手抱胸,眉头拧成个“川”字。

“老齐,你莫要被表象迷惑。

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虽大多釉色青碧,但也有两件呈青黄色。

这瓷盘釉色单一,谁能保证不是后人仿造,故意做得这般‘标准?”

说罢,他伸手轻轻摩挲瓷盘边缘,似是想从那冰冷触感中寻出破绽。

“老王,你这可就抬杠了。”

另一位戴着老花镜的专家放下手中的检测报告,扶了扶眼镜。

“我刚用专业仪器测过,这瓷盘的胎质成分、釉料配比,和已知的晚唐秘色瓷样本高度吻合。

况且,仿制秘色瓷谈何容易,那烧制工艺、还原气氛的把控,稍有差池,釉色便天差地别。”

老王撇撇嘴,不以为然。

“仪器也有不准的时候。而且,我听闻近年来古玩市场上,有不少造假高手钻研秘色瓷仿制,手段愈发高明,连专家都能打眼。这盘子保不齐就是他们的杰作。”

张震站在一旁,神色关切,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动。

他下意识地攥紧衣角,手心微微沁出薄汗,这秘色瓷盘承载着太多,关乎此次行动的成果,更关乎一段失落的历史。

“各位老师,就没有更确凿的办法判断真伪吗?”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齐老和老王对视一眼,又同时看向瓷盘,一时陷入沉默。良久,齐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或许……我们可以从器型入手。

秘色瓷作为皇家贡品,器型规制极为严格。这瓷盘的葵口造型、浅凹底设计,倒是符合晚唐特征,只是……”他的语气又犹豫起来。

“只是还缺能一锤定音的证据。”

老王接过话茬,“若是能找到与之匹配的出土器物,或是有明确记载的文献,便能盖棺定论。

可如今,咱们只能靠这瓷盘本身去推敲,难度着实不小。”

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的一位年轻学者突然眼睛一亮。

“老师们,咱们不妨从这瓷盘的使用痕迹入手。若是真品,历经千年,即便保存再好,多少也会留下些岁月痕迹,比如细微划痕、磨损,或是长期使用导致的釉面变化。”

众人闻言,纷纷凑上前,目光聚焦在瓷盘表面,会议室里,只有紧张的呼吸声和轻微的挪动脚步的声音,一场与时间和造假者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