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三十章 私心更比公心重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三十章 私心更比公心重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0 11:46: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身为天平军的谋主,孔端起却并不是戏文中那种只负责出主意的妖道式人物,而是总管地方民政,有自己的行政班子的。

虽然理论上来说,耿京才是这几州之地的最高首脑,但就如同皇帝得需要宰相一样,封建时代不层...

###七十六、西夏的橄榄枝

魏胜反复阅读着西夏秘密信件的内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西夏国王提出的合作条件看似真诚,却也隐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魏胜深知,此时此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西夏虽小,但地理位置至关重要。”魏胜低声自语,“如果能与他们联手,不仅能够分担压力,还能形成对蒙古的战略夹击。”

然而,他并未急于做出回应。召集心腹将领后,魏胜将信件内容详细告知,并征求大家的意见。

“将军,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西夏?”李昊率先开口,眉头紧锁,“他们之前多次摇摆不定,甚至一度向蒙古示好,如今又主动找上门来,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确实如此。”另一位老将补充道,“不过,如果我们拒绝,可能会错失一次宝贵的机会。毕竟,单凭龙骧军的力量,要应对蒙古的大规模入侵仍显不足。”

魏胜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西夏的态度转变,或许是因为他们同样感受到了蒙古的威胁。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被表象迷惑。我建议先试探性地接受合作提议,同时派人深入西夏境内,核实其诚意。”

####第一阶段:秘密谈判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魏胜派出了最信任的亲信??智谋过人的参谋刘明远,前往西夏进行初步接触。临行前,魏胜特意叮嘱道:“此去务必谨慎,既要表现出我们的诚意,也要时刻提防陷阱。记住,任何承诺都需建立在实际利益之上。”

刘明远抵达西夏后,受到了热情款待。西夏国王亲自接见,并详细阐述了合作计划。根据他们的设想,双方将在边境地区共同驻军,共享情报资源,并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然而,在私下会谈中,刘明远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异常之处。例如,西夏方面虽然表现得极为热情,但对于具体细节却含糊其辞,尤其是关于兵力调配和后勤保障的问题。

“大王,”刘明远直言不讳地问道,“贵国既然愿意携手抗敌,为何迟迟不肯明确投入多少兵力?若连这点都无法确定,又如何谈得上真正的合作?”

西夏国王闻言微微一笑,解释道:“非是本王推诿,而是我国目前正面临内部动荡,军队调动需要时间协调。不过,请放心,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定会全力以赴。”

尽管如此,刘明远仍旧保留了一份怀疑。他暗中安排人手调查西夏国内局势,发现果然存在严重的权力斗争,部分贵族仍倾向于投靠蒙古,试图以此获取更多利益。

####第二阶段:权衡利弊

回到宋营后,刘明远向魏胜详细汇报了此次行程的所见所闻。听完后,魏胜陷入了深思。

“西夏的诚意值得怀疑,但他们的确处于两难境地。”魏胜分析道,“一方面,他们害怕蒙古的强势压迫;另一方面,又担心完全倒向我们,会失去自主权。因此,他们的选择很可能是出于无奈。”

经过一番讨论,魏胜最终决定采取折中的策略。他回信给西夏国王,表示原则上同意合作,但要求对方先行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参与联合防御,作为诚意的体现。此外,他还明确提出,所有行动必须公开透明,避免任何形式的隐瞒或欺骗。

这一举措既展现了宋朝的开放态度,也为后续的博弈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

###七十七、经济战的开端

与此同时,铁木真也在调整自己的战略。他意识到,单纯依靠武力并不能迅速瓦解宋朝,于是开始着手策划一场全方位的战争,其中包括经济层面的打击。

蒙古军队控制下的北方地区,粮食产量本就有限,再加上连年征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铁木真命令部下封锁通往宋朝的主要贸易通道,切断双方之间的商品流通,意图通过经济制裁进一步削弱宋朝的实力。

消息传到临安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许多官员纷纷上书,要求立即采取反制措施。然而,皇帝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召集群臣商议,并特别邀请魏胜参与决策。

“铁木真此举意在扰乱我国内部秩序,但我们不能轻易中计。”魏胜站起身来,铿锵有力地说道,“首先,我们要加强粮食储备,确保战时供应充足;其次,可以尝试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与南方诸国建立联系,弥补损失。”

随后,魏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民间力量发展海上贸易。他认为,沿海地区的商人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技术,完全可以承担起这项任务。

“陛下,我们可以鼓励商人组建船队,前往东南亚各国采购紧缺物资。”魏胜继续说道,“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

皇帝听后点头赞许,当即下令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事。很快,第一批由官方资助的商船扬帆出海,为宋朝带回了大量急需的粮食和武器材料。

####商业联盟的崛起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商船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连接起东亚、南亚乃至中东地区。这种跨区域的贸易不仅缓解了宋朝的经济压力,还意外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

然而,这也引来了其他国家的嫉妒和不满。某些势力开始暗中破坏,试图阻挠宋朝的贸易活动。面对挑战,魏胜再次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派遣精锐水师护航,确保商船安全通行;同时,与沿途各国签订友好协议,共同维护海上秩序。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宋朝的国际地位,也让铁木真的经济封锁计划落空。

---

###七十八、民心所向

就在各方势力展开激烈角逐的同时,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在艰难中前行。尽管政府努力改善民生,但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边缘。

某日,魏胜巡视边境城镇时,偶然听到一段对话。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站在街头,叹息道:“听说朝廷正在招募士兵,可我家已经没有多余的壮丁了。若是再这样下去,咱们这片土地迟早会被那些蛮子占去。”

旁边一位老人接过话茬:“唉,打仗打到最后,受罪的还是咱们这些平民啊!不过,只要还有像魏将军这样的英雄在,我就相信总有一天能看到和平。”

魏胜默默听着,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无论多么宏大的战略规划,最终都要依赖于民众的支持。只有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回到营地后,魏胜立即起草了一份公告,宣布将从即日起放宽征兵标准,允许符合条件的妇女和少年加入辅助部队,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此外,他还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些措施迅速赢得了广泛赞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报名参军,甚至有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地方豪强也开始主动提供帮助。

####文化复兴的契机

与此同时,知识分子群体也掀起了一股文化复兴的浪潮。他们认为,仅仅依靠武力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塑造民族认同感。

在《论兴亡之道》的启发下,各地书院纷纷开设爱国课程,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家国情怀。一些著名学者还编纂史书,记录历代英雄事迹,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其中,一部名为《忠义录》的作品尤其受到欢迎。书中详细记载了龙骧军成立以来的每一次战斗经历,以及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故事。每当有人翻阅这本书,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一名年轻学子激动地说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因为有无数先辈用鲜血铺就了这条道路。”

---

###七十九、决战的号角

随着各方准备工作的逐步完成,决战的气氛愈发浓厚。铁木真终于按捺不住,率领主力大军直扑宋朝边境,企图一举摧毁龙骧军的核心力量。

魏胜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他精心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防御体系,将主战场选在了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带。这里地形开阔,便于大规模兵团展开,同时也利于己方灵活机动的战术发挥。

“同志们,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魏胜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不能退缩。因为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亲人!”

全军士气高涨,齐声呐喊:“誓死保卫祖国!”

战斗打响后,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来,试图凭借人数优势压垮宋军。然而,他们低估了龙骧军的战斗力。魏胜指挥若定,不断调整部署,使得每一支部队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时刻,西夏军队如期而至,从侧翼发动突袭,彻底打乱了蒙古军队的阵型。与此同时,宋朝水师配合陆上行动,成功截断了敌人的补给线。

经过数天的激战,蒙古军队最终被迫撤退。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宋朝的边防,更为未来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争尚未结束,但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魏胜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让我们继续前进,直到彻底驱逐侵略者,重建太平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