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九十章 宜家每相夫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九十章 宜家每相夫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徒单贞伏在马上,一路逃窜,心中已经惊骇欲死了。

他没有想到,当辛弃疾做出反击动作不到半刻钟之后,就直接杀到了自家大旗之下,并且轻易将那面华丽的徒单大旗斩断了。

须知道,汇聚在这面大旗下的单部精兵足有五百骑,而辛弃疾仅仅用了三百骑,就将单贞麾下最为庞大的兵力集群正面打穿。

随后的事情就理所当然了。

天平军发动了全面反攻,金军则是在大旗倒下之后,全面失措,并且以点带面,导致了全面溃败。

徒单贞也只能落荒而逃。

此时距离他放出大话来,进行全线反攻不过过去了两刻钟。

回想到两刻钟之前的自己,徒单贞只觉得有种如坠梦中的不真实感。

用甲骑生穿硬凿乃是金国起家的依仗,如今却与汉人甲骑对着凿,却不只是一败涂地,更是短短片刻就一败涂地了。

天塌了。

辛弃疾倒没有单贞那般胡思乱想。

骑兵对冲几乎就是勇气决定一切,兵力与战力不是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谁相信自己能胜就一定能胜。

天平军虽然经历过一场平阴大战,乃至于狼狈而逃,却终究非战之罪,心气也没有散掉,此时又有大将亲自率军破阵,面对仓促撤退又发动反攻的金军,如何会有败的道理?

“让步卒全都跟上来!金贼逃不了了!”辛弃疾对军使下令之后,就立即带着麾下甲骑对金军溃兵展开了追击,只要有小规模金军聚集起来,试图发动反击,就会面临辛弃疾迅猛的打击。

在天色渐渐暗下,日头西沉的时候,金军已经彻底无能,大军也彻底散乱,军官难以收拢兵马,也成为溃兵中的一员,乱糟糟的向南逃去。

与此同时,张安国带着三五百兵马,也抵达了战场的最南端,他其实并没有扎住口子,只是占住了几座小河上的桥梁罢了。

如果金军想要绕行,还是可以找到南撤方法的。

可是金军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

在经过游骑探查与实地考察后,要说金军对于东平府的地形一无所知,那是不可能的。

可若是说金军对于周边地形全都了然于心,那更是扯淡。

尤其军官离散,溃兵到处都是,跑到哪里的都有,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张安国所集结的兵马,反而成为了某种路标,不少金军试图在周边绕过,以逃出生天。

在溃散的途中,往日里顷刻可渡的小河,旦夕可平的沟渠都成了要命的东西,许多金军甲骑想要浮马渡河,却在齐腰的小河沟子中一个趔趄,连人带马的淹死在了泥水之中。

到天色彻底暗下来的时候,天平军终于停止了追击,收拢兵马,草草用大车围了个圈子,建立了营寨。

辛弃疾收集着各方汇报而来的捷报,在月上中天时方才统计出来。

此次大战,斩杀了五百多金军,俘获了七百余人,完好的主力战马缴获了八百多匹。

寻常马骡与盔甲到现在还没有统计出来,因为金军逃窜是丢盔卸甲式的,李铁枪正在发动普通百姓去寻找盔甲,并且对盔甲的各个部分都开出了赏格。

以步克骑还是能杀伤近半,辛弃疾也创造了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当然,杀伤与缴获是对天平军来说的,对于单贞来说,他此时能聚起来二百骑就不错了,那些离散逃兵散在人生地不熟的山东大地上,能活着回到辽东的百中无一。

天平军的伤亡同样不小,阵亡了三百余人,重伤二百余,还能继续作战的轻伤员足有千人。

对于如今只有六千战兵的天平军来说,已经算是伤筋动骨了。

对此结果,天平军的将领们是满意与痛苦并存的,不少人干脆提议,要休整一些时日。

能拿回东平府,已经对得起魏公与刘大郎了。

但辛弃疾却提出了反对。

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正应该携大胜之威,一路南下,号令不臣。

如果再拖一些时日,徐州的武捷军起了异动该怎么办?

从个人利益来说,贾瑞、李铁枪你们这些人,想要以什么地位在汉军中立足,就看这一仗打得漂不漂亮了。

普通军卒加入汉军后,开春到底能分多少地,能不能多些赏赐,分到耕牛,那也要看这仗能不能立下功勋了。

在统一思想之后,十二月初二,留下了李铁枪率领千余兵马照顾伤兵,并且继续清扫东平府后,天平军在辛弃疾的率领下再次启动。

这次天平军已经精简到了四千人,在缴获了金军大量马骡之后,行军速度进一步上升,沿着南清河南下,一日就收复了汝阳。

与此同时,临沂的王雄矣与新婚妻子崔氏道别。

这倒不是因为王雄矣迷恋温柔乡,在接到军令之后,都敢浪费好几日方才上路。

而是因为山东军粮调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地方民夫集结起来更是需要时间,此时方才有一批军粮从费县府库中转运出来,并且装上了潜船。

“阿雄,你这次出兵,知道关窍在何处吗?”

仆散达摩曾经的夫人,在真正历史上,因为击败魏胜偏师而青史留名的王夫人,也是大王雄矣七岁的童养媳崔翠儿,此时已经嫁给了王雄矣。

崔氏含情脉脉的看着十几年前就被自己当作弟弟的小丈夫,一边为他整理衣领,一边低声嘱咐。

王雄矣知道崔氏在军国大事上有智谋,直接询问:“二姐请说。”

崔氏低声说道:“关键就在于曲阜孔氏,阿雄万万不可过于折辱他们。”

王雄矣皱眉:“孔端起那厮干出腌?事,正是抓手,如何不能处置孔氏?”

崔氏叹了口气,轻轻拍了一下王雄矣的额头:“阿雄,平日让你多读一些书,你就是不听。”

王雄矣嘿嘿笑了两声,随后正色说道:“还望阿姐解惑。”

崔氏摇头:“这也是我刚刚想到的,处置孔家的关键不在于孔端起,而是在于至圣先师孔子,在于都统郎君。”

“孔夫子乃是万世师表,他的后人即便不是天潢贵胄,却也是算是天生贵人。无论宋国的皇帝,还是金国的皇帝,他们善待孔家,是因为要以此证明来尊崇孔夫子,来证明国家是重视儒学,依旧在以儒学治国,以科举来选拔

儒生来做官。”

“同样,处置孔家,也代表着要对孔夫子、对儒学下手。无论动手之人是不是这么想,但天下人肯定会这么想。阿雄,你想想,你能担起这个重任吗?”

王雄矣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事也只有都统郎君可以做,我做了,就是......就是......”

崔氏重重说道:“就是僭越!”

王雄矣又有一问:“若是都统郎君下令让我处置曲阜孔家呢?我应该向都统郎君上书作提醒吗?”

崔氏思量片刻,方才缓缓说道:“以都统郎君从不负人的性子,就算他要处置孔家,也八成不可能要让你去跳这个火坑,而是亲自去做。但如果真的有万一可能,那你也莫要犹豫,按照忠义军的制度,分田分地,进行公?即

可,将案卷整理清楚,谁也说不出话来。”

王雄再次重重点头,随后上前用力抱了一下崔氏:“二姐,你且在临沂安坐,我为咱家儿子搏个封妻荫子来。”

崔氏原本还要说什么,却被这句话弄得有些害羞,轻轻一巴掌打在王雄矣的盔甲上,定了定心神方才说道:“还有一件事,魏公与大郎君二人,你要选边站了。”

王雄矣立即被惊得一激灵,说话都说不清楚了:“.............为何......”

虽然在暗室中,崔氏却将声音再次压低:“不是让你现在就跳出来做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你做,而是让你在心中选好偏向,做好准备。”

见王雄矣依旧不太明白,崔氏将话说的更明白了:“如果你准备与魏公走到底,那么就要准备安安稳稳的当宋国臣子;若你要从都统郎君,就要准备与宋国反目了。”

“这不是两人要反目成仇,而是因为天下大势推着,身后之人架着,不得不如此罢了。”

“就比如此次大战,无论耿节度是不是仓促冒进,然而宋国没有出兵却是个天大的事实,天平军能存活,到底是要承都统郎君的恩德。

阿雄,你说辛青兕那些人,如今是认宋国,还是认都统郎君呢?”

“这样的人来日会越来越多,他们只听从都统郎君的军令,那都统郎君不想当皇帝,也是皇帝了。”

王雄矣听到此处叹了口气:“但魏公是绝对不会叛宋的。”

崔氏正色说道:“魏公不会,但忠义军的老将们可不一定,如同雷奔,还有你这次要带着出征的周行烈、尉迟明月、庞如归等人,他们都在都统郎君麾下作战,并且取得大胜。他们难道就不服都统郎君?魏公想要夺回人心,

就必须要再次临阵杀敌才行。”

王雄矣再次叹气:“可是魏公的身体......”

这就是关键了,魏胜在去年连续受伤之后,身体伤了根本,还在休养之中。

老不以筋骨为能,魏胜今年四十三岁,正好是武将巅峰期的尾巴,一旦伤了元气,恢复起来耗费良久,如果要强行上阵拼命,很有可能会出大事。

然而王雄矣此时却突兀想到,魏胜为什么会伤到这种程度?

是因为宋军坐视魏胜在邳州孤军奋战,没有出兵牵制金军。

因为宋国的短视,导致宋国用来牵制刘淮的最大筹码失效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重大的黑色幽默。

耳听号角声与鼓声已经响起,王雄矣再次抱了一下崔氏,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会仔细思量妥当的,二姐,你也要保重。我要出征了。”

说罢,王雄矣披上罩袍,转头走进了屋外的寒风之中。

崔氏倚着大门,笑着对王雄矣挥手告别,直到转过一处街道,王雄矣身影消失不见之后,崔氏的笑容才终于维持不住,眼中落下泪来。

但她迅速擦干了眼泪,轻轻抚摸了小腹。

千万不能哭,哭多了对腹中的孩儿不好。

十二月二日,王雄矣率领三千兵马,以朱熹为参谋军事,总管后勤,沿着浚河向西北行军,顺着沂蒙山通道,攻入了兖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