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846章 调动部队的权利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第846章 调动部队的权利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吃辣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37 来源:源1

转天早上,天气依旧燥热,万里无云,只有那个大火球在拼命的往大地上输送热量,大宝和左明月牵着小哑巴,身后跟着大丫和薛葵,来到了团部食堂,

盂县驻扎的部队是某军区831团,这是曾经在全军获得过老虎团的称号的部队,他的前身甚至能追溯到红军时期,

831团现任团长周维新,政委莫铭,还有团里的一些主官都等在食堂门前,昨天晚上的欢迎宴,大宝已经认识了团里的主官们,

主官们对三总部下来的首长历来心存敬畏,虽然......

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心中却暖意融融。她刚看完《巾帼烽火》的最终剪辑版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不仅在各大平台获得了高播放量,还被多家学校和社区推荐为爱国主义教育片。许多观众留言,讲述自己看完后的震撼与感动,甚至有人主动联系纪念馆,希望能为“铭记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林阿姨,您又在这儿发呆呢?”赵志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

林淑芬转过身,看着他,嘴角也浮现出笑意:“我在想,刘玉兰同志如果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高兴。”

赵志远点点头:“她一定也会为我们感到骄傲。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市里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他说他看过纪录片后,愿意捐赠一批他父亲留下的抗战资料,包括书信、日记,还有几张老照片。”

林淑芳眼中闪过惊喜:“这太好了!我们正需要这些一手资料来丰富展馆内容。”

赵志远笑着点头:“我已经约了他明天见面,您要不要一起去?”

林淑芬略一思索,点头道:“好,我跟你一起去。这些资料,我们得亲自确认一下。”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驱车前往老干部家中。那是一栋位于东四胡同的老宅,红砖灰瓦,院落整洁。老干部名叫李振国,虽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谈吐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林同志、赵同志,欢迎你们。”李振国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客厅,“我父亲当年是华北野战军的一名通讯员,这些资料,我一直保存着,现在交给你们,也算是完成他生前的一个心愿。”

林淑芬接过那厚厚一摞资料,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泛黄的信纸上,字迹工整,内容详实,记录了当年战地通讯员的工作日常,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战役细节。

“李老,这些资料太珍贵了。”林淑芬由衷地说道,“我们会好好整理,将它们纳入纪念馆的展览中。”

李振国摆摆手:“不用客气,这些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赵志远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资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询问了一些关于李老父亲的往事。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林淑芬也趁机了解了一些关于当年战地通讯工作的细节。

离开李老家中后,林淑芬和赵志远便直奔纪念馆,开始整理这批新资料。赵志远负责扫描和录入,林淑芬则负责分类和标注。两人忙了一整天,才将资料大致整理完毕。

“林阿姨,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展区,专门展示战地通讯和情报工作。”赵志远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道,“这部分内容在之前的展览中涉及得不多,但其实非常重要。”

林淑芬点头:“你说得对。战地通讯工作虽然不像前线战斗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关键信息,都是通过通讯员传递的。”

赵志远兴奋地说:“我可以负责策划这个展区的内容,还可以联系几位研究近代军事史的专家,让他们帮忙审稿。”

林淑芬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你真是越来越成熟了。”

接下来的几周,林淑芬和赵志远全身心投入到新展区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不仅整理了李老捐赠的资料,还联系了几位曾经从事战地通讯工作的老兵,邀请他们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

其中一位名叫张文海的老兵,是当年华北野战军的电报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惊人,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细节。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背着电台行军,晚上还要熬夜发电报。”张文海坐在纪念馆的休息区,一边喝茶一边回忆道,“有一次,敌人的炮火打到了我们的驻地,电台差点被炸毁,我们几个人拼死把电台抢了出来,才没有耽误情报传递。”

林淑芬听得入神,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这些细节太重要了,一定要写进展区的介绍里。”

张文海笑了笑:“你们做这些展览,是好事。我们这些老兵,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还能动,就愿意为国家做点事。”

赵志远则在一旁认真地拍摄视频,记录张文海的口述历史。他还邀请了几位学生志愿者,协助整理资料和设计展板。

新展区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林淑芬和赵志远还特意联系了几家博物馆,借来了一些当年使用的通讯设备实物,包括老式电台、密码本、电报机等。

“这些实物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战地通讯工作。”赵志远一边调试展柜一边说道。

林淑芬点头:“是啊,我们要让历史‘活’起来,让观众能真正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新展区“烽火传音??战地通讯与情报工作展”终于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开幕当天,许多老兵和家属前来参观,现场气氛热烈。

张文海作为特邀嘉宾,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我们这些老兵,经历过战争,也见证了和平。今天看到这些年轻人能如此认真地记录我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林淑芬站在一旁,听着张文海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展览开放后,参观人数持续上升。许多学生和年轻人都对战地通讯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留言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原来,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生死存亡。”一位参观者在留言本上写道,“我们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读书,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

林淑芬看到这条留言,眼角湿润。她知道,这正是“铭记行动”存在的意义??让历史不再遥远,让信仰代代相传。

南锣鼓巷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几天后,林淑芬收到了一封来自外地的信件。信中写道:

“林阿姨,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前几天参观了你们的展览。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我决定以后要学习历史,成为一名历史研究者,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

林淑芬看完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段历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

展览开放后,参观人数持续上升。许多学校和社区也纷纷联系纪念馆,希望将这个展览纳入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中。

“林阿姨,咱们这个展览,真的火了。”赵志远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笑着说道。

林淑芬点头:“是啊,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南锣鼓巷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