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03章:立志发展为最强一县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03章:立志发展为最强一县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乃棉花种,喜热,要求土壤肥沃,忌渍,排水需便利,天寒产量少,但仍需种。”

“接下来城外靠近道路区域,各户堆肥,施肥。”

“县民按照户种植,每一户人家需开地三亩,尽心培育,每百亩地设地长监督。”

在风雨飘摇明末,小冰河时期对棉花喜热种植极为苛刻。

但必须种,有了棉花就有了战略资源。

很多流民就为了一件衣服一口饭食活着。

随民部官吏开始教导,清晨,城门大开,县民纷纷开始汇聚。

站在城墙上,魏昶君负立,凝视城外荒芜。

原本城外区域在缙绅欺压,知县强征税收之下,逃离农户不知凡几,破败弥漫。

莒州为鞑子扫荡,一路靠近,让城外愈发荒芜。

如今随着肥料铺开,野地也开始有了人气。

此次不仅有县民,先前流民也纷纷抵达,安排荒地按人头种植。

魏昶君抵达时,几名中年农户额头还有汗水,卖力挥舞锄头。

“天气愈寒,以后有了棉花,尔等便能御寒过冬。”

“即日起,凡种棉花者,五年免税。”

“另,棉花可于官衙登记,换取粮食,先按种植人口发放半月粮食。”

听闻可以免税,中年县民陆大勇等人激动叩首,如今见知县更是先发粮食,越来越多百姓,流民更是彻底放心,从早至暮色沉沉,拼命挥舞出头。

自此,蒙阴城外荒芜之地,棉花种植热火朝天,生机勃勃。

四百年后的种植技术传输,并非简单口头教导。

注视荒野,魏昶君立于红袍军卫前。

尽管未来明末将会正式步入小冰河高峰期,但日后,棉花将会成为此城主产业。

源源不断的棉花,棉衣,乃至棉甲将会自此地出现,流通莒州,青州以至各地。

在寒冷时代,此地也会拥有真正崛起能力。

“即日起,帮助百姓,开垦棉田!”

随魏昶君下令,红袍军卫也纷纷卸下披风,举起锄头。

正在此处开垦的县民陆大勇呆呆地注视几名帮助自身开垦田地的军卒。

恍惚间竟有些难以置信。

如今此等乱世,军户即便不似流贼,也多于军堡各地作威作福。

好一些的军户,不会欺压百姓,但也不会理会百姓。

他们何曾见过主动帮助百姓开垦的军卒?

红袍军卫中,十人卫马成放下锄头,茫然注视。

“总长,吾等职在守城,为何要来帮助平民耕田?”

正在挥舞锄头的莫柱竣闻言,目光凛然,怒斥开口。

“平民?尔等莫非以为自身便不是平民了?”

红袍军兼任总师,启蒙部楚意同样挥舞锄头,这名读书人认真抬头。

“如今吾等最重要的基础不是钱粮,也不是兵马。”

“而是百姓。”

“有了百姓,才有如今蒙阴,沂城欣欣向荣之景。”

“帮助百姓,民心所向,这里才能铁板一块,吾等是在帮助未来建设。”

“尔等记住,吾等从百姓中来。”

清晰解释让马成等红袍军卫逐渐明白。

彼时,不少红袍军卫神色愈发清明,挥舞锄头高呼。

“守护百姓,建设未来!”

开垦野地并非简单施肥即可。

一如先前所说,一块田地,至少需要两代人孜孜不倦开垦,方能算是中田。

野地开垦最大难度便是清理石块。

穿着知县袍服的魏昶君挥舞出头,将土地翻转数尺,一点点清理出石块。

随后亲自施以肥料,挖掘排水渠。

一时间,自知县至军户,百姓,轰轰烈烈棉花种植,自这座小城开始!

崇祯三年正月初四,大清兵自通州东行,克香河,永平城破,初九日,陷滦州,再攻抚宁。

天光郁郁,魏昶君凝视这世道。

两朝争运,大灾之年。

最难的是百姓,最多的是流民。

末路王朝如山倾塌,沉疴旧疾,无力回天。

“即日起,带领巡山轻骑开始收拢流民。”

“分田地,粮食,免税,凡居此地流民,子女可无偿入学,治病分文不取。”

巡山轻骑总长陈铁唳眼眸明亮。

里长开始收拢流民,意味什么不言而喻,备战其他地!

巡山轻骑总师保庵录闻言,神色激动,郑重行礼。

“诺!”

抚民事项归于启蒙部,陈铁唳,保庵录等带领十人师,百人师翻身上马,开始奔赴距离蒙阴城最近的流民汇聚之地。

蒙阴城西北方向六十余里,这里昔日曾是驿站官道之地。

但随鞑子破莒州,一路劫掠,如今已成为莒州各县,村镇流民汇聚之所。

尚未抵达,保庵录便闻到浓郁腐气。

不少流民听闻马蹄声响,自破败窝棚探头,面色青白,恐惧不已。

无论是大明军户,亦或是鞑子,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随着启蒙部百人师宣告蒙阴愿接收流民,意料中为乞活蜂拥而来场景并未出现。

流民眼底满是惊慌失措。

在人群恐惧警惕中,巡山轻骑兼任总师保庵录翻身下马,来到前方。

昔日读书人并未自矜,毫不在意身躯污浊,握住了最前方年迈老妪的手。

“吾等奉蒙阴知县令,前来接尔等安家落户。”

“知县令,凡居蒙阴者,病有所医,孩童可无偿入乡塾学习,按人口分粮食,分田地予以耕种。”

流民听闻,有些难以置信。

直到一位百人师上前,温和告知自身以往流民身份,方才让不少流民泪流满面,开始跟随离开。

短短半个时辰,陈铁唳看着对流民如同等存在的启蒙部,心底翻涌,震撼至极。

强压重令不可怕,但短短时间,获取民心,打成一片。

需知大明从未出现过如此官吏,遑论军中!

更何况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站在百姓立场,将他们当人看。

大争之世,豪杰林立。

唯独里长,恍若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