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4章:一村之地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4章:一村之地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现代回信:「古代土豆研种堆肥学,如古代无化肥情况下,如何解决它土豆所需要的养分,如何平替。

土地栽种覆膜学,早熟种类多覆膜保温,保证冬季土豆抗寒冷。

现代模拟明末种植土豆01小组土豆栽种数据,02小组土豆栽种数据,03小组.....——穿越者认真查阅,予以种植,我们之后将发你关于村烽火堡群建造方案。

昶君谨记,历史改变机会只此一次,哪怕我们不在一个时空维度,我们也望你能将大明走入另一个结局,而不是哀鸿遍野,文明沦丧」

整个人趴在书前,看着现代回信,魏昶君暗记于心,之后他开始根据现代土豆种植技术开始检查村中每一处开垦地。

“诸位开垦土壤一定疏松透气,保证之后堆肥区深厚肥沃,这可让地下土豆发育膨大,有利长大。”

魏昶君亲自施工,告诉村民开垦厚度,土块面积,开垦到什么程度,同时他让洛水老道开始找肥料。

村中粪坑,池塘淤泥,动物腐尸,森林臭泥,各地阴暗发黑土壤。

全部堆积村后林地,每一个村民每天必须找一担肥沃土壤,倒入林地,进行露天堆肥。

“燃烧劣质枯叶树枝,草木灰一层一层撒在肥料之上,如可以进行搅拌。”魏昶君温和对莫狗柱下令。

昔日虞家骡仆莫狗柱负责堆肥工作,如今他充满干劲,不顾臭味:“里长放心,吾自必催促寻找肥料。”

“不误耕种。”

这是最简单堆肥的一种,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的肥料,尽管艰难,有些村民天不亮就去池塘挖臭泥,一些小鱼也直接剁碎了仍在泥里。

莫家族老更是带着族人去深山找泥沟,赶着驴车拉一车车混杂腐烂树叶的淤泥。

小孩也不敢到处乱拉了,去拉也必须村后堆肥处。

每家每户茅坑都清理到木桶,混土倒入后山堆肥地,几乎一整天村民全想尽一切办法堆肥。

魏昶君一样忙碌,他每天都视察暖屋土豆生长情况,确保长势良好,之后他便带着道士和村里青壮年开始挖宽魏家门前的池塘,把村前的水渠引入池塘,打造成一个小型水库。

冬天河道动工格外艰难,铁球发出砰砰砰声,河道里泥块被运到堆肥处,石头被堆到一边之后当石料用。

一条两公里宽两米的小水渠缓缓成型。

“水渠很重要,之后引水浇地,还有哪怕流民长时间围堵村子,我们也能做到不被水源困住。”

魏昶君把水库任务交给洛水老道,老道士昼夜交替,他甚至有时候拿着鞭子打人,他不允许任何人误了工期,但被魏昶君训斥了几次便不再打人了。

“不能平白无故打人,也不能因为事情殴打他人。”

魏昶君守着很多村子青壮年说着,让不少青年抹着眼泪,他们父辈不尊重他们,老道士不尊重,唯独魏昶君尊重他们,还每天给他们吃的。

虞家各种腊猪头,腊猪脚都给这些修河渠,开垦地,堆肥的青壮年吃了。

这是十一月中旬,不过半个月时间,魏昶君里长的身份极高,不少村民看到之后都鞠躬作揖。

十一月二十日,天愈发寒彻,温度达到零下八度,刮在人身上像是小刀子缓缓划破表皮,吹入骨髓,冷的让人只想围着火炉。

虞家的衣服包括被褥都发给了表现出色的村民,魏昶君甚至没给自家留下一件。

道观老道士正在引水渠,当他听到此事后,沉默许久才说:“这才是成大事的样子。”

二十日清晨,魏昶君集合村民,他依旧穿着灰色粗袍,发髻公整,像是读书郎君,村民皆面色昏黄,但并无悲苦之色,因为这些天他们吃的比往年好多了。

魏家所有吃喝都被发给了村民,尽管依旧营养不良,但村民已经感动无比。

“十二月会来流民,我预估他们将从北上从高苑、乐安、寿光、临朐抵达蒙阴,流民势大,村中需民卫,何为民卫,征召护卫,巡逻村周,庇护家园。”

“我为里长,村青壮年谁愿报名民卫?”魏昶君扫视全场。

如今他不光是有威严,还有号召力。

身上臭烘烘的麻脸莫狗柱第一个站出:“我愿!”

之后第二个,第三个,落石村青壮年总共42人,年轻从15岁—40岁,现在有三十人报名,剩下之人顾家没去报名。

“好,成为民卫之后每天粮食多发两成,还有若干奖赏之物。”魏昶君挥手,老道士负责登记。

三十人站在魏昶君面前,身材瘦削,目光炯炯,这三十人才是自己第一波起军之力。

洛水老道也在感叹看着,他在想什么时候这三十人会变成数十万大军,参与这乱世争锋,如今天下局势这般混乱,谁主沉浮。

“道长,你率十人去县城买东西,近期一切买粮食,棉、或猪仔等物,还有粗糙兵刃,农作铁器。”魏昶君将虞家剩下所有钱交付老道士。

这可能是崇祯元年冬季最后一次去县城了。

老道士郑重无比,他选了五个人,又带了五名道士,拿着长矛,砍柴刀等利刃防止路上遭遇匪患,之后赶着骡车进城。

魏昶君留在村内督察种植前的一切,这次外出采购魏昶君结合脑海知识和询问,大概了解明末物价情况,因为蒙阴县为中原腹地边,流民肆虐,灾荒连年,所有物价高于南直隶,如在南方物价比这低多了。

一两金子=10两银子=1100文铜钱。

青州物价如——猪肉,每斤值钱90—97文。

牛肉,每斤200—490文,有价无市。

水鸡,一斤为束,每束文40—50文。

莲肉,每斤为50文。

鱼虾、每斤60文。

稻米,粟米,每斗值银2.4两。

小麦,每斗值银2.2两。

大麦,每斗值银1.5两。

荞麦,每斗值银1两。

麦麸,每斗值银0.4两。

棉花,每斤值银0.4两。

....洛水老道带着四十两银子,829枚铜钱,魏昶君希望能多采购一些棉花和食物,让村民在冬天过的不至于困苦贫寒,这可是自己第一处发展之地,现在魏昶君扫过落石村一角一院,感叹立足来之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