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82章:北方军阀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82章:北方军阀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五年,九月,大雪。

东昌府。

魏昶君提笔蘸墨,面前摆放赫然是一份奏本。

眼下自己手握两府之地,也正式有上书崇祯资格。

良久,停笔,魏昶君目光扫过面前奏折,仔细检查内容。

第一,田赋力役折算银两,官府出钱雇人。

第二。重启万历年张居正力役摊入田赋,折算户丁银。

第三,夏税、秋粮、里甲、均傜、杂役,贡纳合并,一部分按丁摊派出,一部分按田赋摊派。

第四,征收解运权力从里甲变为官府征收。

第五,重启万历年推行考成法。

大体是告诉崇祯,青州府并东昌府两地,初步打算重启昔日张居正所推出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考成法三类政务。

张居正虽在万历年死后被掘坟降罪,但到天启年,-在首辅叶向高建议下,天启帝朱由校已为张居正平反。

按照大明中期流程,奏本需通过通政司传递,登记,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处,再到内阁票拟,随后重回司礼监审查皇帝,内阁,司礼监三方意见进行批红,最后转交内阁完成最终处置意见。

但崇祯上位后,惩处魏忠贤案,取消司礼监权力,并要求上奏臣子自行概括奏章内容百字以内,贴黄奏章末尾,以便皇帝审阅。

魏昶君适才概括内容贴黄完成,叫人上报通政司,随后取出大明事感录,开始和现代交流。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

穿越者后盾组织组长雷请议看着大明事感录传来新的文字。

投影仪上,关于穿越者在崇祯年重启万历首辅张居正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消息浮现。

明史教授顾成也在看着,复杂思索。

“张居正各类改革,给了大明中后期一个回光返照机会,历史上也被称为万历中兴。”

“但实际上张居正所用一条鞭法,在中后期虽然解开部分农户生产力,但商人趁机提高价格,实际也对农户影响很大,占取了大部分改革带来利益。”

“同时摊丁入亩对缙绅地主阶层影响很大,各类官吏阻碍不小。”

“尤其是考成法,对当朝官吏掣肘太大,推行阻力想必很大。”

记录小组组长陈科摇头,比起顾成对历史的看法,他想到更多。

“穿越者不是要用张居正方式改革,而是借用这一类方式,拔除两府之地贪官污吏,光明正大安插心腹,如此才能迅速拿下三府之地。”

“至于阻力,如今崇祯内忧外患,更兼贫瘠,朝堂官吏阻拦,崇祯也会想办法为穿越者创造改革环境,因为穿越者是崇祯改变的重要棋子。”

现代迅速回复消息,和魏昶君商量定下策略。

借张居正革新之名,彻底消化青州,东昌,济南三府!

彼时魏昶君收起大明事感录,唤来夜不收。

“即刻传令,安排人手于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三地播散消息,为百姓讲解摊丁入亩,一条鞭法,考成法对百姓各项益处!”

“诺!”

随民部官吏收到消息,一时间,民间百姓纷纷开始了解。

东昌府城。

城门处,一张告示张贴,其下汇聚数百名百姓身影,人声嘈杂,议论纷纷。

民部官吏秦文举和善看向百姓。

“这告示也只是暂时告知大家,还未推行的政令,意思是日后乡亲们缴纳赋税,就全都算成银子,不必今日出力气,明日挑粮食,也不必多承担运送路上押解衙役火耗口粮一类多余负担。”

几名年迈老农闻言惊讶开口。

“这......怎么可能?”

“那里长他们能同意?以往他们还能借着这点由头收取一些粮食回自己家啊。”

“日后一应赋税折算银两,全都由官府收取,里长乡绅不允许自行收取。”

随秦文举继续解释,一众百姓愈发难以置信,惊喜高呼。

“这可太好了!”

济南府。

如今知府王玉明等官吏一举一动皆在红袍军监察下,无力管辖。

城中不少百姓今日都围在客栈,听着说书人开口讲解。

“这摊丁入亩可了不得,日后赋税不再以人头计,而是以土地计,尔等家中没土地,可不就不必缴纳赋税了吗?”

“那地主老爷家里地越多,缴的赋税可就越多。”

“现在啊,咱济南府不就正在派出官吏清查丈量各地田亩,这都是为以后做准备呢。”

一时间,不仅山东三府,连带周边南直隶,山西,陕西各地民间都在传播,影响极大。

京师。

“大伴,这魏昶君,也算个人才。”

看着奏本贴黄,崇祯眼底满是赞许。

被崇祯叫到,王承恩点头,神色复杂。

如今是崇祯五年九月末,朝廷贫瘠,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正是缺银子的时候,魏昶君敢奏请重开张居正新政,便意味着此人要出头,从地主官绅手里掏银子。

对崇祯而言,银子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此人可用,便给他个山东三府总督,总管济南府,东昌府,青州府三地军政,着令其于三地推行新政,以观后效。”

朝堂,崇祯宣布晋升旨意后,朝堂一片哗然。

“陛下,昔日南直隶巡抚都御史海瑞沽名乱政,世宗予以贬谪,前车之鉴犹在,岂可擅改赋税。”

“如今国库本已空虚,外有鞑子,内有流贼,擅动赋税,恐国力不支啊,陛下三思。”

浙党,东林党,连带宗亲勋贵,如今仿佛拧成一股绳。

崇祯冷眼看着,心中愈发坚定。

“万历十年,朝廷蠲免自隆庆元年以来各省拖欠钱粮百余万两,皆新政之功。”

“今魏昶君驱逐流贼有功,青州府赋税亦日增,山东且权做一地尝试,暂做新政,以观后效,若赋税充盈,新政未必不能尝试。”

“朕乏了,退朝吧。”

看着崇祯一意孤行,力保魏昶君,一时间朝堂诸臣面色铁青。

东林党众人面面相觑,意识到一个事实。

崇祯帝之信任,一如当年面圣初得五年复辽之计时,对昔年袁崇焕一般。

魏昶君此人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