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228章:经济掌控意味着绝对掌控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28章:经济掌控意味着绝对掌控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彼时书房内,火炉温热,茶水劣质,但仍散发香气。

水汽缭绕间,魏昶君眯着眼睛。

这一年,流寇从之前被官兵打的四处流窜,开始转变形式。

车厢峡之战等多地战事改弦易辙,如今伴随张献忠之流强渡黄河,开始有自己区域,不必流窜,稳定发展军政。

一时间,也开始和大明朝廷官兵有了势均力敌之态。

不光是流寇,九边重镇鞑子屡次南下,先后劫掠诸多军镇堡垒,趁大明朝廷内部官吏腐朽,缙绅欺压军户,彻底撕开边陲口子,屡次劫走诸多资源。

连带鞑子自身,也开始研究先进火器,创造新文。

东南沿海,西南山丘,多地土司眼见大明时局不安,愈发蠢蠢欲动,多次挑衅官府,甚至有公然造反之人。

届时,大明将会彻底乱成一锅粥,谁会有心思管辖南直隶一座小小县城。

就连洛水也远远看着南直隶方向,神色激动。

安化,便是南直隶的一颗钉子!

彼时安排洛水继续在南直隶准备向江南一带穿插,构建红袍银号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后,魏昶君也开始召集民部核心官吏。

黄公辅,周愈才,吴同尘,夏允彝四人都在,洛水也在。

如今四位民部核心官吏肉眼可见瘦了许多,疲惫不堪,但双眼却愈发兴奋。

红袍银号铺开,意味着里长的新经济体系构建已经逐渐有了雏形,至少基础条件开始完善。

眼下天南海北的商户,只要抵达青州三府,第一件事便是前往红袍银号。

在这里购买原料,购买特产,甚至交易,都需要用到红袍银号。

甚至有商人因为多次尝试,觉得红袍银号方便安全,主动将银子全部从其他钱庄取出,转入红袍银号。

为此已有江南几家钱庄退出青州三府。

可以想象,一旦红袍银号遍及大明,未来史书上,必定会出现四人名字。

名留青史!

魏昶君平静看着眼前几人,拉开舆图。

如今舆图上正是青州府。

“红袍银号开始铺开,但目前依旧不够完善。”

“接纳吾等的百姓,商人十人中仅有三人。”

“距离经济构建基础,还需要一定扩张。”

几人闻言,纷纷收敛得意兴奋,神色惭愧。

里长做为红袍银号发起,尚且不曾骄傲自满,倒显得几人没了城府。

“天灾频发,百姓多囤积银两于地窖等处,这是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惯。”

“非一朝一夕可改。”

“尤其是百姓们经历了万历四十八年,辽东挪用军饷之后,情况愈发加剧,白银存在哪里,对于百姓而言,都不如存在手里安心。”

“但经济体系中,百姓一定是绕不开的。”

“所以接下来,吾等必须从三方面,彻底打破钱窖私藏的特性。”

“分别是合法契约,经济绑定,以及信仰思想。”

黄公辅嘀咕着,脑海中也开始思索里长所说这三方面如何实施。

魏昶君只是提供初步思路,其他交给四人商议,自己则是带着洛水在一旁看着。

若是事事都需要他亲历亲为,民部也没有设立必要。

片刻后,商议四人开始确定章程。

“第一,吾等欲定百姓在红袍商铺存银每满一定税额,来年可以官印票抵税,免除官吏勒索火耗。”

“第二,五两银子以上,送一份手印保单,来年饥荒,免费兑换保单加付粮食,吾等会从晋商手中预定。”

“第三,传递歌谣,普及私窖藏钱危险之处。”

洛水闻言眼前一亮,同样开始记录。

这些都是未来他前往安化办理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而如今民部,则是前车之鉴。

魏昶君闻言点头,算是应允,几人也迅速离开,开始前往展开新政。

莒州城,城门处,不少百姓环绕,层层叠叠。

城门红袍军则是负责讲解今日新张告示。

“意思是今年存银满二两,明年尔等便不必缴纳税务,如此自然不会有从地主乡绅到官府官吏层层上交产生的火耗。”

百姓中不少人闻言炸锅,惊呼开口。

“此言当真?”

“三年前碰巧遇上灾年,当时官府征收粮食,光是火耗便占据缴纳粮税的三分之一。”

其余不少百姓同样点头,神色复杂。

官吏勒索,乡绅地主欺压已是常态,直到红袍军入驻,方才好了些。

但也依旧存在,不然为何要设置监察部。

虽然青州三府开始推行一条鞭法,但依旧是要缴纳赋税的。

只要存银二两,就能免税,谁不曾想过?

原本人群中还有人质疑,直到一名红袍军笑吟吟开口。

“红袍银号背后,可是那位总督大人。”

百姓一哄而散,纷纷回家开始凑钱。

在青州,谁不知晓魏昶君大人当真爱民如子,绝不欺压百姓。

与此同时。

青州府城外,小镇上,几名农户瞪大眼睛,看着镇上红袍军所张贴告示。

村里村塾的先生,柳老秀才也在看着,颤巍巍不住点头笑着。

“天底下竟有这等事?”

身边不少农户催促老秀才讲解,柳老秀才也惊讶开口。

“红袍银号与官府联合张贴告示,告知每存入五两银子,便送一份保单,这份保单价值五两银子,若是遇到灾年,可返银两,并赠二两五钱银子的粮食。”

人群一片哗然,农户们倒是不怀疑魏昶君,只是愈发觉得难以想象。

直到看到柳老秀才匆匆离开,才回过神。

“赶紧凑钱!”

青州府城,南坊,十几名孩童穿着棉衣,蹦蹦跳跳,一路哼着歌谣,声势颇大。

不少百姓听着,面色逐渐变了。

“左家银子右家窖,三年灾来一场无;要想保得子孙饭,红袍银号是天道......”

正在卖鱼的王小九听着,想到昔日年幼场景。

家中地窖里,二两银子伴一堆铜钱,都在一场山石滑落中掩盖一空。

若非如此,如今自己也不会落得个卖鱼的下场。

说不定还能安生读书,当个官老爷。

想到近日如火如荼的红袍银号,这一刻,王小九攥紧拳头,下了决心。

收摊,存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