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47章:经济的重要性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7章:经济的重要性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镇一乡三十七村,无一例外都在议讨里长到底何方人也,多村乡老挠破头皮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人。

落石村的村民更是亲眼见证了里长对付虞家地主,无论多少地主米粮送来,魏家都保持贫瘠清苦,不曾霸占一丝一毫。

魏宅前是水库,道路很宽,院子内有一大块栽培土豆种,石槽棚子放着一匹马,鸡棚里面养着十几个鸡鸭。

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弟弟魏昶琅在修行长矛,他练习刻苦,对准木头进行刺,突击,反挑。

妹妹魏染瑕在缝补家里破旧的棉袄,母亲在蒸馒头,散发着麦香味的馒头被蒸出来,母亲程氏从鸡棚拿了几个温热的鸡蛋,从家里取了葱白,葱白炒蛋。

“吃饭。”魏昶君挥手喊着弟弟妹妹,这是他最为放松的时候。

如今管理四镇繁忙,他很少在家吃饭,每一次在家吃饭他都感到放松,在这危机四伏的明末世道很难得。

刚出笼的馒头配上炒的香嫩的土鸡蛋,每人面前一个粗黑陶碗,里面倒满了红糖水,水温热,喝着甜丝丝的。

一顿饭下来,魏昶君舒服的伸着懒腰,回到堂屋时他神情才变得凝重起来,取出《大明事感录》,现代早已回信。

「昶君不斐,手段颇雄,现代农业部联合土豆生产工艺小组反复实践,以古代条件之下模拟土豆粉,土豆干制作过程,并得到结论,该土豆粉可保持三年不变质,处于不潮湿,通风条件下可保持四到五年,制作工艺流程详细流程」

「关于古代家禽瘟病死亡传染预防和治理等工作,该相关学术来自于西北大学兽医教授小组组成明朝环境模拟大批量家禽养殖等工程和详细步骤如下」

「穿越者需谨记,如今崇祯二年,你需要的不是尽快打天下,现在你展现越是被人注意,越会成为刘福通,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越容易被全面针对!现在你当蛰伏,巩固每一块区域,在你管辖的区域开始进行土豆等多农作物储备种植,养猪养鸡筹备,树苗栽培等,山民教导,开始让你所在区域富裕起来,如此才能搞经济」

「古代但凡李自成之流,他们败给的不是缙绅,不是地主阶级,不是后金鞑子,而是经济」

「经济没能搞起来,无论他们占领多少土地,不过是空谈薄冰,一踩便塌」

「如果百姓使用你铸造的货币,养殖你给予的猪仔,住在你们一起建造的房屋,在你所创办的私塾中读书学习等等,那此地才是真正基础盘,你将真正拥有角逐天下的资格,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闯王」

魏昶君在认真阅读,现在回信内容极多,从土豆粉条的制作工艺到猪仔如何大规模养殖避免猪瘟,之后内容则是来自西安历史所联合金融组织部给予的金融经济提议信,该信内容全是强调——“经济。”

这一封信让魏昶君醒悟了许多,之前在沂县发起民乱,又借刀杀人除掉匪患,魏昶君还思索要不要扩大地盘,但现在这封信让他愈发意识到了。

无效的地盘不算地盘。

只有真正掌握在手的基层地盘,才属于自己。

现代金融部联合明朝赋税小组一起得到的结论太惊憾了,魏昶君感叹,自己虽没有军事,但现代整个大国,各专业智囊团联合起来,就是自己的军师。

该“军师”可以和历史上任何时代智囊团队进行厮杀。

将现代回信谙熟于心,魏昶君才开始回信,他认真碾墨,润笔,思索片刻,才开始绘写。

「诸君亲启」

「不吝感激」

「四镇已拿,只等待民生恢复,屯粮备慌,发展经济」

「目前规划如下,其一让青石子成为蒙阴县第一匪患,如此这步暗棋方才锐利」

「其二,陈良镇地处两县之内,也是外县必经之地,一旦鞑子等前来,都必经此地,此地开始屯兵修建镇堡,以备不时之患」

「其三,吾欲科举,若想要大明朝再扩大地盘或发展,吾必须有官身,最好能为一地县令,如此便可大规模点将训兵」

写完回信,再次放好书,魏昶君抵达道观,他先喊来三十民卫,让民卫扛着土豆前来。

一担担洗干净的土豆放在院内。

“用磨盘开始碾土豆泥,随后暴晒。”魏昶君亲自示范,他赶着驴转着磨盘,土豆开始被碾成白泥,随后放在箩筐上晾晒。

三十名民卫跟随学习,道观后方全是一片片的箩筐,还有村民在旁观学习。

“晾晒一天后三成土豆白泥,七成温水倒入大木桶,然后调成稀浆。”

“随后用开水倒入木桶中间,用木棒顺时方向搅动。”

魏昶君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木棍搅拌,搅拌起来很费力,因为随着搅拌,土豆白泥开始变得粘稠起来,形成了很大黏糊糊劲道的面团。

“此面团乃芡,而后每两百斤的土豆芡粉倒入五十斤面粉,倒入一斤的明巩,加入一担温水,再次搅拌,让该面团开始变得韧性十足,敲打起来晃晃悠悠不会裂开方可。”

“而后烧大铁锅沸水时,将土豆芡团放在漏筛上,用木杆按压土豆芡团,在按压力量下,面团像是削拉面一样成为粉条,开始掉入沸水锅中成型,掉入沸水十秒后迅速拉出。”

魏昶君亲自做示范,土豆粉条被他一点点挤榨了出来,然后他将沸水锅中的粉条捞出,放入冷水盆内,随后将粉条放在棍上开始阴晾,增强韧性。

“如此这般,之后一直通风晾晒,有太阳就使劲太阳下晾晒,直到粉条掰起来不断,软糯劲道,这便说明粉条干燥已成,可存放三年之久。”

魏昶君指着箩筐上摆放着的一排一排的粉条,捏起来劲道十足,晒干之后呈现深白色。

“尔等定要速学,之后土豆粉作坊将开在南洛镇,尔等将为师长,教导乡邻。”魏昶君督促。

土豆粉条太重要了!

最主要的保质期长,还有各种吃饭。

煮着吃,炒着吃,炖着吃都行。而且有营养价值,易携带,还有当佐料,甚至当商品交易。

如今崇祯二年六月初旬,十月鞑子入关后,物资愈发奇缺,灾害和干旱恶天分部南北各省,所以必须疯狂储粮,往下日子愈发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