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55章:八景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55章:八景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莒州城,自唐朝年间此地可列为中等州,人口约莫一万二千户,南来北往,此地百姓多常于济南府做生意,或贩售东昌府丝绸。

此地果然无愧谓是山东地界一方大城。

魏昶君目光欣赏一样看着眼前城门,不愧是州级巨城,何止是伟岸高大,约莫一丈半高,高度达到了四米五左右,多堡门,墩门,弓手射孔,甚至在左右两侧还有两排红夷大炮,炮口狰狞。

城门守军却松松垮垮,随意排列站着,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甚至王旗进城们时都未曾被检查。

此地松懈至极,外紧内松,若是流寇前来真不好攻城,但若是鞑子率红衣大炮攻城,但是简单,怪不得南明之后,城池攻克这般简单。

大明体制已然腐朽,包括任何兵卒,衙门,都一副乱糟糟的样子,魏昶君默记于心,这些内容他呈写回信给现代,让现代用于明史研究。

“魏兄且看,此乃莒州八景之一——沭水拖蓝。”张岱开口,他指着莒城东处,只见一处沭河绕城而过,而城东北处有一道袁公河汇入,两股河水颜色各异,于是汇流之后形成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好似河水拖曳一条蓝色带子,故而为“沭水拖蓝”

张岱一边说着,一边记于纸张,他打算日后写一本百科全书,风土人情,用于记录。

这一幕甚美,魏昶君也在看着,他感叹,后世莒州的沭水拖蓝怕是要使用机械抽水代替了,而眼前则是巧夺天工利用水渠之流势带动,当真惊艳。

魏昶君也记录在纸张上,多记录一些明朝风景告知现代史学家。

随后进程,直奔—伏虎街,该街道位于青州贡院西北街,若去科考必在此街,车水如龙,魏昶君第一次见到马车一排一排。

“卖包子咯,好包子。”

“沂山煎饼,香喷喷的沂山大煎饼。”

“肉饼,酥脆的肉饼。”

“上好的山米酒。”

眼前小商贩或摆摊,或是一处小门脸商铺,大黑铁锅内铺满一层包好的包子,然后倒水蒸熟,当水蒸干时,商贩往包子上撒着香喷喷的花生油,一时间刺啦刺啦香味弥散,盖过锅盖等待片刻,再次打开锅,原本的包子变成了煎包。

白菜粉条少数肉馅,吃起来香味弥散。

还有韭菜粉条,鸡蛋极少,但味道也很香。

煎包店还供应鸡蛋汤,豆腐脑,放点陈醋,魏昶君享受吃着最正宗的明朝口味北方包子。

至于王旗胃口奇大,端起鸡蛋汤直接一饮而尽,而后煎包一口一个,狼吞虎咽,惹得不少食客胃口大开。

“此美食味甚善,吾当记于册,后世传之,让后世也尝尝看。”张岱慢条斯理吃着水煎包,咕嘟咕嘟喝着豆腐脑,满意点头,擦干了手,开始记写。

而魏昶君则是品尝起了肉饼,味道更美,该肉饼完全是炸的脆透,就是价格比较贵,五十文一个肉饼,要知道永乐年间时一斤猪肉不过才八文钱,而眼前一个巴掌大的肉饼就五十文。

所以在此吃肉饼的多是穿着不凡,有少些余资之人。

可惜啊,魏昶君神情有些感叹,眼前这一幕不知道还能留下多久,随着陕西灾难流寇肆虐,十月之后勤王兵到处造反,各地小吃烟消云散,大部分百姓逃亡南直隶。

南方成为了乐园,然而还是剥削混乱,直到鞑子彻底入关,最后天下颠覆。

吃完餐食,魏昶君一行人抵达一处客栈,客栈名叫“榜上有名”,该客栈甚是火热,不少学子赶个好噱头,早早多日就预订了客栈。

魏昶君原以为没有位置了,客栈内一个老秀才打扮的人走来,先行了礼:“二位来的恰好,正有客房。”

“老朽南成梁,字清埃,两位可是前来赶考的学子。”老秀才抚须。

魏昶君一瞬间怔住。

历史的准确和因果感让他凌然一震,之前现代回信明史学家经过调查,自己就是住了这家客栈,然后再科举时被人威胁替考,不从,最后被悄无声息杀死,然后那人用了自己的考卷获得了功名,若不是眼前老秀才记于一本书内,只怕是自己早就隐于历史了。

魏昶君感叹,他只是随意进入一间客栈,谁能想到再次一切碰到。

果然,灾是避不开的!

科举之灾,他必须直面度过,这一场灾是无法避免的。

想到这,魏昶君行礼,他感叹开口:“老先生可是号称游山蚍蜉一山人。”

老秀才笑了笑再次点头:“请。”

入了客栈,魏昶君单独一间中房,有窗,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凳子,还有洗漱台,张岱也是这种房,至于王旗主动带着手下包了一间大通铺房。

将行李放好,张岱早就在门外等候了,王旗也颇为兴奋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感叹人世间繁华。

“魏兄,吾前来特为风景民俗而来,而你为科举而来,我们自有一处共同地可去,此地八景之一角书院夜诵。”

“每一年进莒州赶考的书生都会进入该寺庙,该寺庙是春秋末期,孔子的门徒曾之和子夏在莒国为官,他们于莒国子城南垣之畔设立书院,据说那时每晨风夜露公鸡破晓之后,那澄澈朗朗读书之声从书院方向隐隐传来。”

“而如今岁月便仓,后人立石以志,将此地名曰书院夜诵,每年学子都会去该寺庙祭拜一番,取个好兆头。”

张岱学术渊博,一路上不断讲着莒州八景,他喜山水玩乐,可谓是学术贯穿古往今来,怪不得此人在现代会被研究,甚至现代史学界将张岱列为专业版的徐霞客。

城东五里地外有一屋楼山寺,明朝宏治年间建造,一路上乘坐马车而抵,魏昶君看着寺中七级宝塔,当真是高数十仞,他同诸多学子登上塔顶,当真是目及之处甚是涛涛。

东眺黄海之姿,西俯悠悠沭水,而彼时正值榜单,寺庙传出宛如怒鲸发出的吼鸣钟声,声音震荡,让人焕然一醒,而钟声飘扬开来,袭过莒城。

甚是涛涛而响。

当真是大明奇景,无愧莒州八景之一,历史幽幽如万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