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91章:一鸣惊人的前夕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91章:一鸣惊人的前夕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现代考古正在莒州旧址涵盖各县如火如荼进行。

自蒙阴,源平,平县,沂县,等旧址处考古和县志编撰。

可谓是兹事体大,西方都称这是24年东方最大的一次县志考古。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考古只有一点——帮助穿越者!

明史团队顾成神情看着关于“崇祯年间”南洛镇一代村旧址,近四百年间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终于有考古小组惊呼:“顾教授,有坟墓出图了一块牌匾,保存甚好。”

顾成急忙上前,开始念起牌匾部分内容:“红袍有军,其十夫卫大谭村刘夅,因训兵卓强,奖励牌匾,特此邀功。”

而后考古队于各村旧址,纷纷发现坟墓内,多有牌匾,这些不过是庄户人陪葬之地,甚是普凡。

所以他们主要陪葬一些瓶瓶罐罐,油灯,衣衫,还有引以为傲之物,牌匾便是。

“左营乡民赵雎,火绳枪军,训练刻苦,射击百步内精确无他,特奖励牌匾,留于家中,传于后世。”顾成念着,神情恍惚,他忽然笑了一下,似乎自己在和几百年前一个红袍小将对话。

一刹那间罢,他像是看到了穿越者。

“顾成教授笑什么呢?”有考古人员好奇。

“你们说是谁奖励的牌匾呢?”顾成问道。

“应该是此地总兵官职,这资料不好找,不过很少见到这般奖励牌匾,大明从不在意基层官兵,所以该牌匾应是首个新发现出土文物。”有考古人员茫然。

顾成笑着,而后悄悄对西安历史研究所汇报:“穿越者消息之一,他开始对兵卒进行军心训练,疑战在前,该出土牌匾证明了穿越者逐渐落足稳固,甚是非凡也。”

“接下来就等他十二月末和鞑子一击。”

顾成汇报。

十二月对穿越者来说很重要。

决战鞑子,打破死亡僵局,而后战绩公于大明,开始入世!

善战者必积赫赫之名,如此群雄奔进,天骄汇聚。

在对西安历史研究所汇报过程中,顾成陈述最重要一句:“穿越者即将面对崇祯三年,他如果一直苟着广积粮是没有任何用的,崇祯三年中原大乱,他根本无法苟着,所以他需要展现一小部分实力,获得天下人的关注。”

“如此才会有文人,武将,各路将才,开始听闻穿越者之名,开始投奔。”

“迅速积累人才储备,为之后大战做准备!”

顾成在回答时慎重思索许久,最终做出该答案。

是时候让穿越者展现部分实力了!

——嗡!

嗡嗡嗡——砰!

这是女真一族专用劲弓制式武器,嗡鸣声传时震荡不已,弓弦拉满之际更是锋锐一场,一百一十米破皮甲,七十五米破锁子甲,五十米破板甲,时人称其弓用八力,箭长三尺,镞长五寸,名透甲锥,所中必洞,或连贯二人而有余力。

东昌府—顺良县,有鞑子神情狞笑,握紧战功,簌然疾射,一时间嗡鸣震荡,城墙上一名大明军户被刺中胸膛,不断哀嚎。

其余军户愈发惶恐,刚想避开,箭雨疾驰,而后鞑子趁机架设云梯,顺良县本就下品县,军户老迈,一时间惶恐不敢抵抗,不到三个时辰城门攻破,鞑子进入掠夺物资,抢牛抢羊,欺抢百姓。

一时哀嚎遍地。

蒙古诸部也在肆虐河北各下品县,中品县,有些知县为防止鞑子洗劫,干脆于城十里前放上堆积的粮草和牛羊,用于贿赂鞑子,让其不攻入此城。

或者还有县城门紧闭,鸟铳防守,至于周边村镇百姓浑然无顾,鞑子面对一些巍艰城墙无法攻破,于是愤怒屠村。

一时间肆虐蔓延,到处喊杀声,哀嚎,哭泣声。

而这还只是中原边陲,并未进入中原腹地,鞑子第一次入关因天气恶寒,勤王兵增多,所以未敢深入。

但大明各地知县,巡抚,总兵都感到一股寒意。

而权贵缙绅,躲在南直隶的地主,或散乱高城藩王,则安逸享乐,甚是快哉。

如延庆州一代,有官宦家纨绔子弟骑马竟走,城外披甲持弓,他们在射杀落荒而逃的流民,一时间纨绔子弟弯弓射箭,靠近三十步才射箭,刺穿流民,听着哀嚎声,纨绔大笑。

“吾又杀了一个流寇,真是畅快,等吾再杀百人,便去会一会拿丑陋的鞑子,好让他们知道爷爷之名。”

延庆州同知之子甚是快意,城墙上总兵看到这一幕,愤怒不已:“纨绔子弟,肆意妄为,这些流民唯一的武器是木棍,他们不敢去杀鞑子,不敢去对付真正的流寇,以杀流民取乐。”

“他们父辈还占据高官,当真厌恶。”

总兵愤慨,但也无可奈何,如今似这种乱象之姿何止一处。

——“所谓棉甲,制作如下。”

魏昶君彼时在落石村火器营,他对火器营坊长刘方说棉甲制作之法,该制作法来自现代反复试验,多次推敲,最终定结论。

棉甲制作需取江南丝棉七斤,用布放入棉布夹袄内,粗线缝紧,放入水缸浸透,而后取出用棍在木板踏实,放入太阳下暴晒,风吹日晒,直至完全脱水,让棉花和袄结为一体,反复拍打,形成结实温暖的棉片。

棉片之间上铁甲片,再用铜铆钉固定,外层用软牛皮羊皮和进粗缎相配,缝制为甲衣,这便是棉甲。

在寒冷之日,布面棉甲既能御寒,还能对火器进行一定防护,该甲软硬得当,行动自如,无论骑兵还是火绳枪兵,皆可穿戴。

魏昶君所说甲就是清朝后期推行的棉甲,防御力虽然比不上铁甲,但是温暖还能防御!

主要是温暖。

自崇祯元年开始,一年比一年冷彻,有时穿棉袄都被寒风吹入骨髓,冷的人蜷缩发抖,甚是畏惧寒彻,可谓是危机四伏,灾颇弥散。

保暖极其重要,断不可缺,不然会死太多人,只有亲身经历过小冰河世纪末的寒冷才知道保暖重要性,经年不上冻的洞庭湖在夏天都被冻结,流过陕西的黄河都覆盖小层薄冰,冻死的人比战乱死的人还多。

因土冻死太硬,导致尸体无法掩盖,只能就地丢弃。

本就树木柴少,烧尸体防止瘟疫更做不到,各家百姓都没柴过冬。

在北宋年间汴梁时,百万多人口的汴梁百姓几乎将周围几百里之地树木砍伐殆尽,以至于蒙古铁骑发现可以极为顺畅的攻入汴梁。

缺柴,缺粮,土硬,地寒,土地欠收,匪患横行,尸体堆积瘟兵,战乱肆虐,催税持续,陕西流民从招抚变成了剿杀......天地灰暗无光。

是时出世,救天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