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 10、审问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10、审问

簡繁轉換
作者:一七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4: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外头的人等得心急如焚,不仅魏平慌了,就连张如胜也两腿打颤。

糟糕,大人不会死在里面了吧?

念头刚起,张如胜便赶紧给自己的大脸一个巴掌,呸呸呸,大人还说要带他吃香的喝辣的呢,怎么可能折在这件小事儿上?

半个时辰后,郑应成终于脸色苍白地出来了,精神萎靡不振,人也像是虚脱了一样,看着着实可怜。

但裴杼一见他这样便知道稳了。若是郑应成真招了,不该是这个模样,应该破罐子破摔且精神极度亢奋,还对他极尽嘲讽呢。

他三两步上前,毫不费力地搀着个头矮小的郑应成往前走了一截路,低声道:“多谢。”

只听得郑应成冷笑回应。

郑大人时常冷笑,裴杼已经对他的冷笑免疫了。不管怎么说,郑大人在生死关头还是拎得清的,下回有这样的事还得拉着他一起,靠谱。

没多久,张如胜就将裴杼给挤走了,转头又见里头来人将裴杼给叫了过去。

张如胜暗自幸灾乐祸,他们郑大人都已经被折腾得这么惨了,裴杼还能独善其身?等将郑大人扶到一旁坐下之后,张如胜才问:“大人,里面那些人到底问了您什么?”

王绰与魏平不约而同看了过来。

郑应成擦了擦汗水,问了什么?自然是问胡人南下的桩桩件件,包括他们如何退敌的。那个点火的东西郑兴成也没瞒着,不过杜良川倒是个有见识的,一下便猜到了是石脂水。这东西幽州也有,所以也看不上永宁县这点三瓜两枣,杜良川只是惊讶永宁县还有这个战斗力,他还以为永宁县都是些软蛋呢,kan

至于税粮跟钱款,亏得郑兴成跟裴杼早就对好了口供,提前将账本做得干干净净,且他又算是个心性坚定之人,若不然被这般反复逼问,肯定会露馅的。

其实郑兴成也想不通为何杜良川非得针对他,明明自己对他一直都谄媚有加,比裴杼上道多了,昨儿还亲自给他送饭菜呢。这都没打动杜良川,以至于让自己第一个受审,真倒霉,讨好人还讨好出毛病了?

新高个中内情知道的人也不多,郑应成从来也没准备告诉张如胜,这家伙脑子不好使,被人一乍就全倒出来了,他随口糊弄着:“无非就是守城跟仓库那些事,问得甚是仔细,这才耽误了不少功夫。”

郑应成其实心里也挣扎过要不要和盘托出,可理智告诉他,没有必要这样做,瞒天过海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实在瞒不住了他肯定会断尾求生,可眼下还不到时候。

张如胜嘀咕道:“这么点破事儿还问了这么久。”

郑应成心累:“可不是么。”

眼瞅着魏平那个讨厌鬼还在竖着耳朵偷听,张如胜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问道:“大人,那您就没有告县令的状?多好的机会啊。”

郑应成忍不住翘起了嘴角,自然是有告的。

要命的事情不敢提,但是在别的事情上还是可以给裴杼上一上眼药的。譬如幽州借给他们的这笔钱,郑应成几乎明示对方,县令大人不肯还了,也是在县令大人的指示下,如今县衙上下已经达成了不还的共识了。

裴杼就等着被针对吧!

裴杼确实被针对了,等到他第二次听到欠款一事时,便已意识到郑兴成肯定说了什么,于是裴杼赶忙试图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大人,这些钱跟粮食都是被胡人给抢走的,他们如此蛮横,是否需要写封国书去东胡谴责追回?总不能让永宁县白白受这个委屈吧?”

“咳??”杜良川一口茶水没咽下去,险些喷出来,整个鼻腔都火辣辣的。整理了一番仪态后,杜良川才纳闷地打量着裴杼,这县令是个傻子么?

裴杼一脸乖巧:“两国议和期间,东胡却纵容民众如此放肆,这已严重到蔑视我梁国国威了,难道不该讨回这个公道?”

杜良川也没想到他这么敢想,两国议和,是梁国主动议的啊,他们压根不占优势,还追回,还谴责,想什么呢?但是这话肯定不能说,杜良川只好斥责一句:“始末还未查问清楚,休得胡言乱语。”

裴杼不服气:“还要如何查证?一切本就是胡人所为,永宁县百姓皆是见证。若非他们,难不成还是永宁县官员监守自盗,将那些税粮跟钱财昧下的吗?”

杜良川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但也知道裴杼等人肯定没有这个胆子。这可是掉脑袋的重罪,谁敢去做?

裴杼还在喋喋不休:“永宁县常年被胡人所扰,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他们,必须讨回!大人,您可要给永宁县上上下下两千多户做主啊,如今永宁县就仰仗着您了。”

“……行了行了。”眼瞅着裴杼越来越聒噪,杜良川赶忙打断,甚至被他闹得都没顾得上他不还钱的事儿了,直接将守仓的几个差役给叫过来问话。

这些人方才便已被带过来分开审问的,如今供词拿来一瞧,跟郑兴成、裴杼所言无二。

当初南下的胡人不过二千余人,但是在这份供词中却足足翻了一倍,胡人兵分两路,一路佯装攻城,吸引了永宁县所有人的注意力;一路则悄悄绕后,趁守仓差役不备打晕了他们,运走了钱粮。

等到永宁县百姓好不容易击溃敌军发现自己后方被盗、想要追查时,已经来不及了。

决定昧下粮食后,郑兴成本来是要直接弄死这些守仓的差役,不过几个人最终还是被裴杼给保下来了。也正因为此,他们才会对裴杼感恩戴德,马首是瞻,即便上面来了官员审问,他们也是咬死是胡人作乱。

有个差役还指着自己不小心摔断的胳膊,言之凿凿:“属下的这条胳膊便是被胡人弄断的,他们打晕了人不算,还打断了属下的胳膊,何其残忍!若不是怕血腥味引来野狗野猫,闹出更大的动静,没准属下等的小命都得交代在那里。”

说完磕了个头:“大人,属下胳膊这事,是否也能向胡人讨要医药费?”

杜良川:“……”

穷鬼成精了吧?他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找胡人要医药费,太守大人都没他们敢想敢做。

除这些人之外,县衙其他人也被侍卫带出去一一审查。结果没什么悬念,知道内情早已咬死胡人,不知道内情的口供更是出奇的一致??他们无条件相信这件事是胡人所为。毕竟除了胡人,没人会下手这么狠毒。

可杜良川却总觉得这事儿古怪,于是又带队出城暗访城中百姓。

偏偏城中百姓对胡人也憎恶到了骨子里,有些人哪怕没见过胡人偷了粮食,都能异口同声地将脏水往胡人身上泼:

“没错,就是胡人偷的,我亲眼看到过!”

“我也亲眼看到过,我还追出三里地呢,可惜没能追上。”

“这群胡人这回学聪明了,都会虚晃一枪了,真是可恶。”

郑兴成:“……”

要不是粮食是他运出来的,他都得信了这说辞。从前怎么不知道这些人这么爱胡说八道来着?

不过这也是好事了,胡人丧尽天良的事情做多了,百姓对他们深恶痛绝,哪怕裴杼没开口他们都愿意配合,主动编造不少胡人的罪证。众口铄金,这个罪胡人不认也得认。

杜良川不置一词,又带人去了郊外。离县城最近的便是上颍村,罗村正得知县令大人造访早带了人前去迎接。等到了之后才发现另有别人,且此人还走在县令大人前头。

罗村正心下一转,猜测这位肯定就是幽州的大官了。

十月将至,城外的冬麦已经冒头,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杜良川意味不明地来了一句:“永宁县今年的收成不是说不大好么?”

裴杼点头:“是不大好,收了税粮后连种子都挤不出来了,听说税粮被盗之后,百姓们心痛不已,那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到头来却便宜了胡人。还是我们郑县丞看不得百姓受苦,将自家的粮食献出来给百姓先种上。有这样一心为民的官员,才是永宁县百姓之福。”

郑兴成心中稍微痛快了点,裴杼这厮还算说话算话,确实为他表功了。

“郑县丞?”杜良川诧异地看着郑兴成,此人模样矮小,落在杜良川眼里便有几分猥琐,不像裴杼那样大大方方的看着舒服,倒是没想到这种人还能有如此胸襟,“郑县丞家中挺富贵啊?”

郑兴成忙道:“不敢当,不过是经年的积蓄,拿出来后家底也亏了彻底。也幸亏永宁县的农户不多,需要的粮食也少,否则便是下官倾家荡产也补足不了这批粮食。”

裴杼话锋一转:“说起来,永宁县农户少也是那帮胡人作孽,原先永宁县可是有足足四千多户,如今只剩下了两千多户了。胡人时刻都盯着永宁县这块肥肉,大人,这回绝对不能放过这些胡人!”

又来了,杜良川无语。

他可以确认,即便这事捅到陛下跟前,胡人也不会受什么惩罚,更不会有任何赔偿,他们如今还不敢跟胡人翻脸。

在外转了一圈,问出来的话都大同小异,看来这次税粮钱款的确是胡人抢走的。毕竟,一个人可以说谎,却不能让整个县城的人都替他圆谎,更有百姓还都言之凿凿地说自己亲眼看到过,应当做不得假。

只是查明白了之后还得头疼,头疼该如何向朝廷给自己开脱。

这破地方杜良川是不想再多留一日了,他算是看明白了,永宁县的人又穷心里又没数,跟他们没什么好说的。他想走,裴杼还不稀罕招待他,巴不得他走块点儿。

不巧的是,回程时杜良川发现了永宁县预备修河渠一事,他立马盘问起了裴杼:“如此的大工程,想必要花不少钱吧,衙门的账目上怎么没见这笔钱?”

郑应成偷偷瞪了裴杼一眼,早让他不要着急此事,偏偏不听,这下可好了,被上面的人逮到了吧?有钱兴修水利,却没钱还给幽州,这到哪儿都说不过去。

他就等着看裴杼如何收场了。

裴杼一点没担心,胡说八道那是张嘴就来:“衙门账上的钱早就用光了,如今都是赊账雇人,所以正打算同州衙借一笔使一使呢。”

杜良川等幽州官吏:“……?”

等等,他们听到了什么?这厚脸皮的在说什么?

就连郑应成都在使劲给裴杼使眼色,乱说什么,他们上一笔钱都还没还呢!

裴杼本来是想用银矿顶着,但如今这些人在银矿也不能挖了,他忽然有了更好的主意:“杜大人,这河渠修建也是有讲究的,潮白河年年都有洪涝,影响的可不止永宁县这一片地方,整个水系覆盖的地方都会受灾,包括幽州州城也会被牵连。来日修好了这河渠,便可根治水患,幽州境内所有的地方也都能受益。惠及大家的事情,怎么能只让永宁县出钱出力?永宁县正值艰难之际,州衙多少应该掏一些,否则实在说不过去。”

杜良川感觉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永宁县可还欠着钱没还呢,如今又要借?”

“正因为欠钱不还,才更要借。这年年闹水患,百姓跟官府哪里攒得下来钱?只好一年年的拖欠着。等到这河渠修建之后,水患能够平息,还能养些鱼虾,百姓跟官府自然也能跟着富裕起来,这钱也能赶紧还上去。可若是没钱修河渠,那这欠款不是得攒到何年何月才能还清。”

裴杼腼腆一笑:“大人,我们是想还的,就看州衙愿不愿意雪中送炭了。”

借一笔也是借,两笔也是借,为什么不能多借一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