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丝线 > 分卷阅读18

红丝线 分卷阅读18

簡繁轉換
作者:块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10 23:15: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神秘的力量正在指引着他穿过客厅,径直走向过道的第二扇门。

他伸手推开那扇虚掩的房门。

书籍和灰尘混合在一起的特有的气味从门后扑面而来。

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的书,舒乔拿起手机,打开手电筒,走到书桌前。

桌面上散乱地堆叠着各种纸张和信件。时至今日,很难想象还会有人用手写信件这种中转相当耗时,且容易在邮寄途中出现意外的通讯方式进行联络。

除非这些信件寄出的地方是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更便捷的通讯方式。

舒乔拿起其中一个信封仔细端详了一眼。

在信封最左上角是用外语写下的寄信地址,而地址上方还贴有红色印花邮票,邮票的印花图案下方则是一行印刷的英文字母,写着“BHUTAN”。

这似乎印证了他的猜想——这封信来自不丹。

那些手写体的文字像是花纹一样勾着卷曲,有种奇异的美感,即使舒乔完全看不懂写的是什么,却能感觉出这手字很漂亮。

而在收件人那里,寄信人用英文工整地写着LIULANQING。

舒乔不由一顿,然后他意识到,这个当时从他嘴里脱口而出的地址,似乎是刘岚清的住所。

直觉和这段时间搜集到的信息奇异地在这一刻串联起来,让舒乔愈发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

突然间,他的视线被什么引住了。

手电的灯光摇晃着聚焦。

那似乎一张照片,被凌乱的纸张覆盖住,只露出一个角。舒乔把照片从纸张下抽出来,发现照片拍的是某座位于深山里的庙宇,或者说,庙宇的遗迹。

破败不堪的寺庙伫立在山谷里,周围都能看到被植物覆盖的岩壁。天光也聚成一束,倾斜着从上方照进来,正正打在那庙宇一样的建筑的尖顶上。

照片有些模糊,而且拍摄的距离似乎也很远,只是远远拍到了寺庙的存在,但根本看不清任何细节。而照片里,寺庙几乎倒塌了的入口几乎只是一个模糊的黑点。

可舒乔突然萌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觉得里面有什么。

这使得他忍不住地想要凑近点看看,结果却在下一刻感到头晕目眩,恍惚间天旋地转。

更诡异的是,他发现自己没法把视线从纸上那个不过是米粒大小的漆黑的入口上移开。

一股寒气深刻地刺进骨头里,让他连牙关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纸上的黑点仿佛某种不知名的生物在他的注视中慢慢生长,变大,不断地颤动,又或者是他在不断靠近,被拉过去。

在那些震颤的频率里,舒乔感到自己的意识像是产生了共鸣般也跟着一起颤抖,使得他的一切感官都在脱离这具**。

再之后的事,他就不记得了。

……或者说,不是不记得,而是他说不出来。

那是一些超越人类语言的东西,同时也超出了舒乔大脑能够处理的范围,仅仅是接收这些东西他的意识就已经濒临崩溃了,更谈不上理解和表达。

他相信自己的脑子出于某种保护机制,让他有意识地回避去想起和理解那些东西的存在。

同样的情况,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忘记了失联时发生的事情。

“你以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任子宁在听完他的这一长段模棱两可的描述后,并开口问道。

“……没有。”舒乔回答。

“好吧,”只见那人耸耸肩,似乎就这么接受了这个玄乎其玄的故事,“不瞒你说,其实我昨晚也有类似的感觉。还有,我到701找你时简单拍了一下当时的画面,你要看吗?”

他一边问一边把手机朝舒乔递过去。

舒乔接过手机,反复看了好几遍那段不到十秒的录像。

突然间,他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把音量调到最大声,然后拖动进度条倒了回去,重新点下播放。

这个举动让任子宁也好奇地凑过去,跟着认真听了一遍。

“你听到了吗?”舒乔问。

“什么?”

“铃铛声。”

第19章十年

视频里录到的铃铛声从何而来,没人知道答案。

据任子宁说,当时他找到舒乔时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而舒乔也基本能够确定,701的书房里没有铃铛或类似铃铛的物件。

越来越多的疑问让舒乔对刘岚清感到愈加好奇,他直觉这个人很关键,于是上网把刘岚清发布过的论文全都下载下来,开始阅读研究。

民俗学虽然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容易出现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但由于舒乔没有基础的专业知识,不少专有名词和基本概念、理论都要边读边查,读起这些动辄几万字的文章仍然是相当耗时间。

他不得不从刘岚清最早期的研究开始。

万幸的是,刘岚清的论文发得并不频繁。

网上能找到的刘岚清最早发布的论文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除了正式的期刊论文以外,刘岚清一般还有些别的文字发表,也会参加一些藏族文化相关的座谈。这些记录在网上搜的话都能搜到。

那时候刘岚清在西南地区的神话宗教与民俗研究上其它人一样,主要集中在整体上,没有一个细化的固定群体,也没有特别详细的主题。

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可以渐渐发现诸如“神”“生命起源”“死亡”“归宿”等概念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刘岚清的文章里。他的研究对象也从整个藏族群体慢慢缩小聚焦,最终落到了某个舒乔没听过的族群上——门巴族。

舒乔搜了一下,这是一支生活在藏区门隅,即藏南山南地区,以及墨脱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数仅有一万人出头。

门巴族的语言是门巴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但门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平日里书写使用的都是藏文。

以现在的时间点倒退,刘岚清针对门巴族的研究进行了接近十年。然而舒乔注意到,自从刘岚清第一次在论文里确定门巴族这个研究对象后——也就是大概十年前——有将近四年的时间他没有再发表过任何文章。

这个人就像是因为某些事情彻底停止了才刚刚开始的学术研究,又或者去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完全消失了。

直到四年后,刘岚清似乎才重新开始他对于门巴族的研究。不过他的研究进度变得非常缓慢,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发过任何正式的论文,只有零星几篇调查报告和几次出席研讨会的记录。

而刘岚清最后一次投递正式的期刊论文是在一年多前,碰巧是他失踪前夕。

这篇论文并未见刊,但在某个学术期刊归档网站上可以查到这篇论文的相关信息,比如投稿日期,初审日期,拟定标题以及概述等。

只见在文章摘要一栏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