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隋唐上将军 > 第139章 :李世民的感动,这份信任比战

隋唐上将军 第139章 :李世民的感动,这份信任比战

簡繁轉換
作者:下雨我带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4 10:48: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深夜。

将军府内,伏子厚与李承智一起饮酒闲谈。

从李府李姹,聊到李琼,再到李承智的父亲,伏子厚一直都是一个合格的听众。

望着李承智酒意上头的模样,伏子厚没有阻拦,在这世道被杨广与奸臣祸害至今,天下人能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被很多世家大族针对的李家之人。

饮酒间。

在李承智摇摇晃晃去上茅房的时候,伏子厚突然眉宇间有些不好的预感,放下酒杯。

缓缓起身,来到正堂外,把府邸外的将士叫进来。

“将军!”

“将军!!”

随着守卫将军的将士来到伏子厚面前,伏子厚便从怀中,取出将印,交到将士手中。

“传我命令,让胡靖渊、殷天纵二人,立即调遣东城将士,来到西城,替换西城城防,在城头待命,不得声张!令曹永、熊瑞祥、夏嘉、岳铭、薛宏、邢明、齐灵阳几人,率领二十个将士,立即来我府邸。”

伏子厚对着将士吩咐道。

“喏!”

将士听到伏子厚的命令,也意识到可能要发生什么事,连忙双手接过伏子厚的将印,急匆匆的离开。

“为何会有不好的预感?”

伏子厚站在原地,望着将士离开,一脸疑惑。

然而眼下伏子厚也只能静观其变,只要麾下将士看守住西城,今晚也不担心西城会有什么变故。

正准备等李承智回来,让李承智先去休息,自己率领将士去城头巡视。

不曾想,李承智还没回来,伏子厚就见到府邸的老仆走来说李世民前来拜访。

伏子厚有些意外,嘱咐老仆把李世民带来正堂。

这时候。

李承智也摇摇晃晃的回到正堂,整个人跪坐在木桌后,便趴着大口喘息,显然被风吹过,酒意更是上头。

看着出身县李家,祖父是李纲李老的李承智,不复以往书生士人摸样,醉醺醺的还要倒酒喝。

伏子厚并没有阻拦。

片刻后。

“子厚,你说你一个将军,这府邸里冷冷清清,连个像样的婢女都没有,就连仆人也都一个个年迈不堪,你啊!明明有能力,却不懂得享乐,明明有权利,却搞得门庭冷落……………

李承智趴在木桌后,眼光迷离的看着酒杯,轻声自言自语道。

“无愧于心就好!”

伏子厚简单的回答一句。

李世民恰好来到正堂,烛灯下,安静的气氛中恰巧听到李承智与伏子厚的话,忍不住看向伏子厚,随即看向李承智一眼。

见到李世民的面色与往常不一样,又想到自己等会要带人离开府邸,于是伏子厚叫来老仆。

“你喝醉了!先去休息吧!”

伏子厚让老仆人扶着李承智离开。

看着老仆把李承扶走,伏子厚察觉到李世民似乎有事找自己。

“承智这些年独自在平遥县,为人处世小心翼翼,加之父亲之仇,内心一直压抑。”

伏子厚一边邀请李世民入座,一边与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听着伏子厚的话,看着这间幽静的正堂,反倒是感觉李承智的话不无道理,对比晋阳城内的那些士族、官员的府邸,这里实在太过冷清。

此前晋阳有传闻,有一个出身陇西李氏,名叫李幻竹的姑娘,曾陪同在伏子厚身边,也是伏子厚身旁的唯一女子。

可惜的是,回到晋阳城后,李世民还没来得及见那女子,女子便已离开晋阳。

虽未见面,但李世民能肯定,那女子绝非李幻竹。

因为好巧不巧,李幻竹是李世民的表妹,二人的祖父是亲兄弟,同一个曾祖。

也是因此,在得知有人冒充李幻竹,败坏陇西李氏族中女子名声时,父亲特地派人调查过。

虽然没有查出来是何人,但似乎那女子与清河崔氏有关,因为在女子离开的那段时间,有清河崔氏的家仆,来到过晋阳,就居住在将军府,第二日便匆匆离开。

这件事因为涉及陇西李氏的名声,故而父亲也不好当面询问伏子厚,只能派人去询问。

倒是想到在长安的那个表妹李幻竹,李世民便有些哭笑不得,她好端端的在长安居住,就被传出私奔到太原晋阳,与伏子厚居住在一起。

不过说实话。

自己那表妹的模样,比起妻子观音婢都差不到哪里去。

至于李承智所说的门庭冷落,伏子厚那句无愧于心,李世民自然也清楚是何意。

伏子厚这些时日给太原百姓,太原将士主持公道,得罪太多太多人。

眼下。

李世民也不知道如何劝说伏子厚,因为在李世民心里,伏子厚的做法并没有错,若是天下的官吏、将军都能像伏子厚一半,能够为一地疆域百姓做事,何愁天下没有盛世。

李世民有些感慨,不过想到今晚过来见伏子厚的目的,连忙收起心思。

“子厚!今日我深夜前来,其实是想要向你赔罪!”

李世民在烛灯下,跪坐在木桌后,抬手对着伏子厚说道。

“赔罪?”

伏子厚听到李世民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大半夜的李世民过来赔罪,这又是哪一出。

“是因我父亲!”

李世民一脸愧疚的叹口气,随后便把父亲昔日在洛阳,有心想要为隋朝平定北方贼寇一事,告诉伏子厚。

在伏子厚诧异的目光中,李世民述说父亲在洛阳一直想要挽留陛下,故而便想让陛下看到北方稳定,回心转意,不去江都,知晓陛下厚信虞世基,封德彝这些大臣,父亲思来想去,便寻求虞世基,封德彝的帮助,得到陛下的

准许与任命。

也是如此,故而在当初伏子厚立功封赏一事上,父亲也站在虞世基、封德彝那边,为之附和。

“父亲也因此事,一直愧疚不已,今夜前来,也是让我替他赔罪!”

李世民叹口气。

说话间,李世民都在注意伏子厚的表情。

见到伏子厚没有露出失望的模样,李世民知道,果然与自己想的一样,伏子厚并不在乎那些。

从昔日贼寇大军到来前,伏子厚明明可以离开晋阳东城,却选择冒险留下,再到后面给自己,给那些将士让功的举动,如今又为晋阳百姓,将士做实事,为此不惜不与那些太原世家大族来往,种种一切都能看出,伏子厚是一

个不贪图虚名,反而更在乎情意之人。

“何罪之有?”

伏子厚摇摇头,看向李世民。

“子厚履历尚浅,鹰扬郎将都已分身乏术,如今得罪太原世家就看得出,经验不足却身居高位,反而是隐患!子厚不是一个贪图权势地位之人,子厚并不怪罪唐公,反而多谢唐公之举!”

伏子厚抬起手,对着李世民说道,眼神与李世民对视,没有半分心虚闪躲。

想到李世民半夜前来道歉,以及今日在太守府的事,伏子厚正准备说些什么,这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就看到一名将士急匆匆的来到正堂内,把一个纸条交给伏子厚。

“嗯?”

跪坐在木桌后,伏子厚打开纸条,看到里面的内容,满是疑惑。

“子厚,怎么了?”

李世民见状,好奇的询问道。

“城内赵文恪,还有唐家有些不正常,似乎正在准备调集兵马。”

伏子厚见到李世民询问,没有隐瞒,让将士把书信交给李世民看。

这消息是狄行派人送来的。

“什么?”

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顿时皱眉起来。

“放心吧!我方才就已经调遣东城所有兵马来到西城,替换西城内的城防部署,不久后便能抵达西城,赵文恪与唐家不管有什么举动,今晚都别想离开西城!”

伏子厚开口说道,让李世民不用担心。

看到消息,伏子厚脑海里第一个念头便是,此前与潘长文一起针对自己的赵文恪,还有查案之罪时,得罪过的唐家,准备聚集人马对付自己。

“赵文恪、唐家…….……”

李世民看着纸条内的消息,思索间,不知为何,隐约感觉是父亲的举动。

想到父亲的性格,此前就连自己送去给妻子的书信,都暗地里截留。

这些事,可能真的出自父亲之手。

这时候。

外面也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随后李世民就看到,住在将军府附近的曹永、熊瑞祥、夏嘉三人已经带着佩剑,还有几个将士,来到正堂。

“将军!”

“将军!”

看到曹永几人,李世民可是知晓这几人都是猛将,昔日一起在战场,几人都是不畏死的率领将士打前锋,有这几人在,别说赵文恪,就是唐家聚集所有圈养的门客杀来,怕都不是这几人的对手。

想到这里,又想到伏子厚方才说,已经从东城调集兵马过来。

李世民那带着胡须的脸颊上,倍感担忧。

就正常而言,父亲的谋划,事关父亲以及整个李府所有人生死,在确认举事前,是不会亲口对任何一个人明言。

一但真要与人亲口言明,不管是否举事,都完全是把生死,放在对方手里,故而不得不慎之又慎,即便是在有足够的把握时,也必将做好后手,防备变故。

然而在李世民眼里,这不应包括伏子厚。

父亲担忧伏子厚,李世民能够理解,父亲不是自己,自己相信伏子厚,就算没有妻子的关系,一起出生入死的经历,与伏子厚的相处,李世民相信出现最坏的情况,伏子厚也不会对自己如何。

但父亲为何就不愿意,知会自己一声,与自己商量一下,以武力为后手,合不合适。

父亲更应当想想,子厚可是实打实率领将士,以军功获得如今的地位,想对伏子厚动用武力,父亲未免也太过低估子厚。

“世民兄......”

伏子厚看到曹永等人到来,正准备与李世民说话,突然发现李世民的神情有些奇怪,拿着书信。

这一瞬间,伏子厚与李世民二人都看向彼此。

伏子厚看着李世民的脸色,突然想到,李世民今晚过来,见面说的那些话,一个念头在心底浮现。

这一刻。

伏子厚的眼神仿佛在询问,李世民的眼神似乎有些无奈,说不出的疲惫,还有看向伏子厚时,眼神中的一些愧疚。

此刻李世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面对这般情况。

一边是自己过来替父亲致歉,另一便父亲就集结人马,还被伏子厚早早察觉,连东城的兵马都已经往西城这里调。

想到接下来面对的情况,这下李世民都有些心慌。

如果赵文恪、唐家的人全都被伏子厚抓住,那么王威、高君雅必然一查到底。

烛灯下。

正堂内,曹永、熊瑞祥、夏嘉三人,正等待伏子厚的命令。

听闻有变故,三人方才都顾不上休息,直接带人便急匆匆的来到将军府。

“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正当曹永三人待令时,突然看到伏子厚说道。

曹永三人都一脸疑惑,怀疑自己的是不是听错。

就连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都一脸诧异。

“传我命令,让胡靖渊、殷天纵率领东城将士尽数返回东城,安心休息!”

伏子厚当着李世民的面,对着曹永三人嘱咐道。

“喏!”

虽然疑惑,但看着伏子厚的脸色,语气,曹永三人想了想,还是点点头,抬手领命。

三人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既然伏子厚开口,他们自然不会反驳。

李世民神情怔怔的看着三人离开,随即看向一旁的伏子厚,不明白伏子厚为何要让着三人离去。

“世民,我随你去一趟府邸,拜见唐公!”

伏子厚对着李世民说道。

这一刻,听到伏子厚的这句话瞬间,李世民不敢置信,随即,那带着胡须的脸颊上,以往那张在战场沾满鲜血的脸上,双眼立即泛红起来,泪水溢满双眼。

看着跪坐在木桌后望着自己的少年。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到,这一刻,李世民内心的感动。

这种悸动,要远胜在战场上生死相依,胜百倍,胜干倍、胜万倍………………

“子厚!”

李世民不知道说什么。

“无需多言!我信你!”

伏子厚摇摇头,对着李世民露出一抹笑容。

太守府邸里。

李渊正在等待消息,来回走动,时不时看着外面的夜色。

突然,听到似乎有脚步声,以为是家仆的李渊,也没在意,不曾想,随后就看到李世民来到书房,而李世民身后跟着的,赫然是伏子厚。

“世民!子厚?”

看到李世民与伏子厚到来,李渊有些发愣,也有些疑惑,李世民不是去将军府找伏子厚吗,怎么那么快便回来,还把伏子厚带来。

“子厚,拜见唐国公!”

伏子厚抬起手,拜见李渊道。

李渊回神后,连忙抬起手,对着伏子厚露出一个笑容。

“子厚!快坐!“

李渊示意伏子厚入座。

正准备入座的李渊,突然就看到,一个家仆,正把二郎李世民的马、弓箭带来。

看到这一幕,李渊满是不解。

“二郎,你这是干嘛?”

李渊皱眉问道。

李世民从家仆手中,接过马槊,全都放在自己面前的木桌上。

“父亲,方才子厚得到消息,赵文恪、唐氏暗地里集结兵马......”

李世民看向父亲,轻声解释道。

李渊听到李世民的话,脸色不受控制的一变,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李渊眼中闪过一抹惊慌,转瞬即逝,但还是让李世民轻易看出来。

“父亲放心,子厚已将此前调集到西城的东城兵马,返回东城!孩儿之所以如此,也是担心今晚若有人胆敢来府邸伤害子厚,孩儿有一口气,也不会答应,子厚活,世民活,子厚死,世民亦死!”

李世民对着父亲李渊说道,看向伏子厚一眼。

伏子厚能撤掉所有兵马,跟着自己回到府邸,李世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在自己面前伤害伏子厚。

“原来如此!”

李渊听到李世民的话,反应过来,不由得看向伏子厚一眼。

“子厚放心,其他的不敢说,但是在这太守府,有本公在此,本公也与世民一样,断然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李渊安抚伏子厚道。

此时在李渊内心中也是彻底松口气,完全没想到,差点出大事,没想到伏子厚居然察觉到赵文恪、唐氏的举动,甚至都已经调集兵马。

幸好撤兵,不然的话,真出现大规模厮杀,惊动整个西城,王威、高君雅,定不会放过机会。

“子厚多谢唐国公!”

伏子厚对着李渊,抬手感激道。

“诶~听世民说,你已知晓你妻子与观音婢的关系,那么算起来,我也是你妻子的表情长辈,加之你与世民的关系,何需客套!今晚一事,幸好子厚你发现得早啊!”

李渊抬手示意伏子厚不用客气,说话间,最后也是感叹一句。

李世民听到父亲的话,知道父亲言外之意,也是感激伏子厚的举动与信任。

“子厚!方才世民可有与你说过......”

李渊带着好奇,询问伏子厚,又看向李世民一眼。

伏子厚见状,并没有提及此前李世民说的那些事情,而是再次抬起手,对着李渊行礼。

“回唐国公!就算没有世民兄之言,子厚亦是清楚,如今天下祸乱,此前潘长文担任将军,勾结氏族、官吏,祸害相邻,鱼肉百姓,天下尚有万万百姓,正在遭受浩劫、饿殍遍野,可陛下于洛阳城内不管不顾,任人唯亲,一

心南下江都,建造奢华宫殿享乐!子厚年少,却也尚知天下需要贤德仁慈之主,救天下黎民于水火………………”

伏子厚说完,起身绕过木桌,以人臣的礼仪,向李渊行礼。

“子厚赤诚之心,感觉唐国公便是天下所需之明主,若是唐国公不弃,子厚不才,愿意效犬马之劳,为唐公左右!”

伏子厚简言意骇的说道。

李渊听到伏子厚的话,脸色瞬间大喜,连忙起身绕过木桌,两手搀扶伏子厚起身。

“好好好!”

李渊老脸激动的看着伏子厚,随即看向一旁的李世民。

“世民!唐乃我们李家的封国,这太原乃是庇护我们李家的地方,如今老天又让子厚到来我们李家身旁,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这是老天都在示意,让我们李家必须要挽救天下!”

李渊对着李世民说完,回过头,满脸喜色的看着伏子厚。

直到这一刻,亲眼看到伏子厚向自己效力,李渊的内心,终于踏实下来。

“子厚,快坐,日后来府里无需客套,我听闻世民说过,你曾有言骁果军之祸,眼下我等在太原,你觉得应当如何是好?”

李渊一边让伏子厚快去坐下,一边着急的询问道。

虽然伏子厚与二郎李世民都是年轻人,但李渊可不会轻视伏子厚,不是今晚的事情让李渊冒出冷汗,幸好子厚与之前想的一样,心向自己,就是昔日伏子厚领兵与贼寇交战,以及对李承智说的那番话,就足够让李渊重视伏子

厚的意见。

“一边等,一边防!”

伏子厚回到木桌后跪坐下来后,见到李渊询问自己,便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等,防?”

李渊听到伏子厚的话,与李世民对视一眼。

李世民也好奇的看向伏子厚。

随即,就在李渊、李世民的目光中,伏子厚看着二人,直言不讳。

“以唐公的威望,等杨广南下江都,关中各个势力必然不满,只要唐公厚于恩赐,唐公一路南下,拿下关中不难,不过彼时一旦杨广南下,其一要防备突厥大军趁机南下,其二,要防备马邑郡刘武周,朔方梁氏会依附突厥起

兵,其三还要防止有人妄图趁机占据陇西!”

伏子厚把心中的分析,逐渐说出来。

前者马邑郡的刘武周,是伏子厚的判断,后者在甄翟儿的大军中,伏子厚抓到过梁氏族人,并且还有另一人也在其中,断定梁氏有机会必反。

而最后提及的陇西,伏子厚也直言陇西地势险要,高岭难行,光武帝当年在陇西,便被拖住数年。

偏偏陇西对于关中的至关重要,如果太原的兵马占据关中,而不得陇西,这也意味着被四面包围,一但各个势力合围,必将分身乏术,所以在图谋起事前,必须要在陇西下功夫。

烛灯下。

这一夜,李世民与李渊、李世民交谈到后半夜。

一直等待消息的赵文恪、唐氏的人马,全都在将军府邸外,等待消息,然而在安静的夜色中,静悄悄的,一个个蒙面人,都看不到动静。

“还没消息?”

赵文恪蒙着面,目光看着将军府,有些焦急不安。

昔日害怕伏子厚会公报私仇,赵文恪不惜耗费身家,把昔日贪墨,全都赠与裴寂,以及讨好唐国公。

眼下好不容易看到有机会除掉伏子厚,永绝后患,赵文恪恨不得马上带人冲入将军府,杀死伏子厚,可碍于没有命令,赵文恪也不敢贸然动手,更何况唐氏的人也不会听令于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