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177章 被识破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第1177章 被识破

簡繁轉換
作者:任语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1 14:37:38 来源:源1

万寿山派出所,大力想利用醉酒的秦勉来遮掩真相,此刻,他也有些坐不住,毕竟在这方面,他并不擅长,刚刚已经是非常努力的掩饰。

“应该没问题。”

大力松了一口气,拿起桌子上的酒杯,这时完全没了心情,拿起又放回到桌子上。

目前的形式还是极其严峻,他接到东子的消息,真的在万寿山找到了章义,章义身受重伤,按照李局的吩咐直接送到凌北市武警医院,局长李威一个人留在了万寿山,大力恨不得直接飞过去帮忙。

万寿山派出所......

朱武刚放下笔,手机又响了。来电显示是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强。

“朱书记,恭喜你们成功引入央企投资。”张国强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这笔资金虽然大头落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上,但背后涉及的利益关系可不简单。省里几个厅局都在盯着,特别是财政厅那边,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问进度。”

朱武笑了笑:“谢谢张主任提醒,我们这边已经着手制定详细的资金监管方案,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

“光靠自律还不够。”张国强压低声音,“你知道的,这种项目最容易被‘吃拿卡要’。我已经跟审计厅打过招呼,他们会派专人来跟踪资金流向。你们自己也得把制度建起来,别让人抓住把柄。”

“明白。”朱武点头,“我会亲自抓这件事,确保不出纰漏。”

挂断电话后,他沉思片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资金监管、流程透明、责任到人、第三方审计**。

这时,李晓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书记,这是发改局昨晚整理的资金使用初步规划,您先看看。”

朱武接过翻了几页,点头道:“思路没问题,但还需要细化。尤其是三岔沟片区,必须明确每一笔钱的用途和时间节点。”

李晓明应了一声:“那我现在就去协调财政局和审计办,尽快成立专项监督小组。”

“对,越快越好。”朱武叮嘱道,“还有,通知县纪委,让他们介入前期筹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李晓明走后,朱武拨通了黄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建国的电话。

“老王,黄岭村的情况你最熟悉。我想听听你对下一步产业发展的建议。”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书记,说实话,自从道路修通后,村里变化太大了。现在村民都开始搞合作社,种有机蔬菜、养土鸡,销路也不愁。但我们还是缺技术,特别是种植管理方面。”

朱武记下:“这个我来想办法,回头安排农技专家进村培训。另外,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发展农家乐?”

“有想过,但基础设施跟不上,接待能力有限。”王建国叹了口气,“要是能先把村级污水处理系统改造一下,再建个停车场,游客就能留得住了。”

“这事我来安排。”朱武坚定地说,“下周我就让住建局派人来实地调研,争取列入第一批改造计划。”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朱武才挂断电话。

上午九点,他准时出现在县农商银行会议室。行长赵志强早已等候多时。

“朱书记,听说这次省里投了1.2亿?”赵志强笑着递上一杯茶。

“没错。”朱武点头,“但我希望咱们县里的金融支持体系也能同步升级。过去农村贷款难、手续繁、利率高,很多农户想干事却贷不到款。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赵志强沉吟片刻:“其实我们也有心无力。一方面风控压力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很难准确评估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更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朱武翻开手中的材料,“我建议设立一个由政府主导、银行参与、村两委协助的联合评级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农户的种植规模、销售渠道、历史信用等指标,形成一套动态评分模型。”

赵志强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如果能做起来,既能降低银行风险,又能提高农户融资效率。”

“那就从黄岭村试点。”朱武拍板,“你安排专人对接,我这边也会调派技术人员配合数据采集。”

会谈结束后,朱武马不停蹄赶往县委党校,参加下午的重点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十几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纷纷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困难。

“我们白水乡电网改好了,但冷库还没建,农产品保鲜是个大问题。”白水乡党委书记李军率先发言。

“三岔沟那边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太差,游客进不来。”三岔沟党委书记刘志远皱眉,“而且村民普遍缺乏服务意识,接待能力堪忧。”

“黄岭村现在物流顺畅了,但电商人才紧缺,直播带货没人会操作。”王建国补充道。

朱武一边听一边记录,最后总结道:“大家提的问题我都记下了。接下来我们会分门别类制定解决方案。比如冷链物流建设、旅游服务培训、电商人才引进……这些都要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但有一点我要强调??所有项目必须公开透明,不能搞暗箱操作。谁要是敢动这笔钱的歪脑筋,我第一个收拾他!”

全场鸦雀无声,众人纷纷点头。

散会后,朱武回到办公室已是傍晚。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渐次亮起的小城,心中却并未因一天的奔波而放松。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大早,朱武便召集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监管方案。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他在会上强调,“包括项目申报、审批、执行、验收、审计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要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由纪委牵头,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共同参与。”

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形成了三项重要决议:

一是成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由朱武亲自担任组长;

二是出台《青阳县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审批流程、绩效考核等内容;

三是启动首批重点项目申报工作,优先支持黄岭村、白水乡、三岔沟三个重点区域。

会后,朱武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三岔沟,亲自踏勘乡村旅游开发用地。

一路上山路崎岖,颠簸不已。同行的还有县文旅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负责人。

“这块地未来可以打造成一个集民宿、采摘、徒步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文旅局局长指着地图介绍道。

朱武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泥土:“土壤结构怎么样?会不会影响建筑基础?”

“我们做过地质勘探,没问题。”住建局长回答,“但要考虑生态保护,不能破坏原始植被。”

“那就采用装配式建筑。”朱武果断决定,“轻量化、模块化,既能快速落地,又不影响环境。”

当天晚上,朱武在三岔沟村委会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

一位年长的大叔站起身,语重心长地说:“朱书记,我们知道您是为我们好,但我们也怕,怕这些项目最后变成空壳子,钱花了,事没干成。”

朱武站起身,郑重说道:“大叔,我向您保证,每一个项目都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每一笔资金都会公示公开。如果您发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找我,我的手机号一直开着。”

村民们纷纷鼓掌。

夜深人静,朱武坐在村委会办公室,翻看着白天收集的资料,脑海中浮现出一幅蓝图:

未来的青阳县,将是一个科技赋能、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序的现代化乡村典范。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他已做好准备。

因为,他始终记得一句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群山之间,仿佛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