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鸿山折玉 > 分卷阅读64

鸿山折玉 分卷阅读64

簡繁轉換
作者:戏文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19 23:26: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很喜欢她。”

内官击掌,从侧室走出一道丽影。

他思绪一乱,恍惚地回忆起——这个叫做“秋露”的女孩曾是他之前多次往返汀阁绣楼的目的。他掏干了一年的俸禄,只为听她一曲。价格如此昂贵,若想买回府中,只怕要倾尽家财。他当时想着看来注定无福消受。

今日奇缘迭起,赵怀义有些神思不属,竟也忘了回头去看秋露。尽管他的头已经久久低垂,但脑子里仍反复涌动着方才皇帝清贵年轻的面目。

仙姿玉容,好似幻影。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龙颜居然会如此令他惊艳。

在他过度震惊之余,那五官却渐渐与记忆深处的另一副隐秘且旖旎的五官轻轻重叠。他回忆起曾经去镇南大都督府中拜谒的时候,机缘巧合,他入了韩歧的寝居。

一盏白玉琉璃美人灯,乃是是裸女之形……不可思议。

莫名的,他一阵脸热心跳。

“先成家,后立业。你也到年龄了。”皇帝目光温和而不失威仪,与他淡淡一笑。

“朕将她赐给你。”

英雄难过美人关。

他该高兴的,但他反而莫名有些遗憾与惆怅。无论如何,他半跪在地,领旨谢恩。

皇帝只是淡道,不必言谢,日后自有调度。

一曲缥缈离歌随江风传来,似乎引去皇帝注意。因此皇帝暂未叫他平身。

他也和皇帝一同静静聆听。

他常来,自然明白,这词里韵脚平仄照押的是前朝的《玉楼春》。

曲牌填了新的艳词,仍是唱不尽的帝王将相,佳人才子,悲欢离合。这秀才的文采并不算很好,多年科举不第,一腔幽怨付诸青苑红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空道离恨。

……但也无人在意。来听曲子的富绅很多,听的只是个凄婉缠绵的调子,看的仅是螓首蛾眉的女子。谁又会细细研究其词呢。

他悄然抬首,去看皇帝。

皇帝的目光静默落在船头竹帘下因风飘荡的流苏上。

像一缕青丝,顽固、不听话的荡在一个人的额前,又落在脸颊上。

……

燕琅玉思绪渐渐模糊远去,一副棱角深峻的五官在他脑中却渐渐近而清晰。

遥远处的江心亭,一筵正酣,有醉者在临水射箭。一射未中,满座哄笑。蚱蜢舟送去几个舞姬,娉婷婀娜,水袖飘拂。有下仆谄媚地扯嗓高喊:

“龙王献宝——七龙女,出水芙蓉!”

舞姬水袖翩飞,如白蝶振翅,在燕琅玉的视线中却莫名幻做两只毛茸茸的猫爪,笨拙挥动。

燕琅玉忍不住微微地笑了,不经意回首,正和赵怀义目光撞上。一点笑意淡而未尽,瞳光如水,可眨眼功夫,又如寒冰。

“安置吧。”

皇帝离去,身影无声消失在山水屏风之后。

珠帘再度垂落,遮蔽外厅视线。

良久,赵怀义才回过神来。

皇帝刚才是笑了吗?

他恍恍惚惚,有些不确定。

始承君恩,赵怀义痛饮一壶。江风微冷,辣酒穿肠。

酒酣,他一把抱起侍候在侧的秋露。怀里是柔软而美好的身躯,他醉意朦胧,抱着人往红绡软帐去。踉跄走了两步,脑中一闪而过,却是皇帝不经意间,予他那一点浮光掠影的温柔。

他明白那不是他的月亮,但有一刻月色确实照在他身上。

回身入了舱内。温香艳玉,芙蓉暖帐。

一夜御赐的**。

*

乍暖还寒,韩歧在府中才醒。

睁开眼睛,他下意识往门处望去——从前的美人灯只剩个孤零零的灯座,半根残烛,一帘微冷的夜风。

十几日过去,他还是没有习惯灯已经被他打碎的事实。

昧爽晓色未明。一贯伺候在侧的婢女过来为他更衣。

韩歧昨夜命赵怀义去见燕琅玉,心里翻覆难言的不痛快,便忍不住在府中饮酒,隐约宿醉。他扶着额头,问:

“赵怀义还在江上画舫?”

婢女道是,又让外头一个仆人打扮的探子进来禀告:

“主上,他们还浮在江中,一夜没有靠岸。”

韩歧脸色阴沉得可怕。

探子觑着他的脸色,轻声道:

“还有一事,小、小人不得不报……”

“陛下发现了小人的身份……他质问小人是不是主上派来的。”

“小、小人肯定是否认在先的!但他处处逼迫,竟将小人的底细都查得明明白白!又说没有他意,说,说……都督关怀,他很欣慰。”

韩歧思索片刻,还是披衣起来,脸色也有些和缓:“他真这么说?”

探子:“千真万确。”

“还叫小人带话回来。”

韩歧将信将疑,睨他一眼:“什么话,说。”

探子:“他说,桂贼此次北伐出师不利,已班师回朝休整。斥候来报,说大宁军整顿两月后,将再度北伐;届时倾巢北上,后方必定空虚薄弱。我方将士便趁势渡水北上,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夺回天京!”

“桂贼麾下猛将无数,凶名在外,人尽皆知。在这个时候,要前锋飞将抛颅洒血,与之对抗夺城……安抚是必要的。”

是有些道理。

韩歧尽管对这一番话表示认可,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安抚……

用什么安抚?

--------------------

——

小情侣快见面了哈~

第61章墨玉01忆吻

========================

载金的漕船吃水不对。

桂鸿山早已经知晓了,只是密而不发——韩歧奸小之辈,能来“谈和”他早就猜到其中有诈。

在他夺取天京称帝的这段时间里北鞑有了喘息之机,数月以来几个部落又壮大不少;北伐不是易事,这次大军开赴关外,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亲征,多少能起到威慑作用。果不其然鞑子只和他们游击,并不敢正面应战。

敌军狡诈,东躲西藏不敢应战,很难讲清是不是有伏兵在后,在引诱大军深入。再者我方亦没有很好的出兵时机,应以士气最高涨时收兵。再拖下去,骄兵易败。桂鸿山传令鸣金,及时收兵,班师回朝休整再做打算。

纛旗招摇,惠风万里。大军逶迤龙行,不战而归,桂鸿山没有丝毫慑军之后的喜悦。

无人可说。

他无法表露太子出逃后他内心的波澜。不过是个前朝皇嗣的俘虏脱逃,他并未折损一兵一卒,只是失去一个和谈筹码罢了。再者韩歧到底有多看重这个筹码还未可知。于政于军,按说影响也不算很大。

他若表现得在意,会使属下生疑,影响士气,便只是显得寡言。

他也不该在意……

本没什么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