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鸿山折玉 > 分卷阅读37

鸿山折玉 分卷阅读37

簡繁轉換
作者:戏文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19 23:26: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错了。”

——旁人皆清察明白,独我被蒙在鼓里。屏风上这句话出自《道经》,并没有写错。

没有错,但太子为何说是错了。

梁青垂目,暗自思索。他余光默默扫过阁中所有伺候的宫人——桂鸿山的确对他防备得紧,派人密切监视。

“回殿下,此字无错。”

燕琅玉却微微笑了,肯定地道:

“确实错了,笔画不对,少了一划。”

“先生可否重写这个字,与我对比。”

几个内侍也听不出这话里有什么玄机,便各干各的,只是耳朵听着动静而已。

梁青便起身移步到燕琅玉桌前来写字。

修长的手指轻推砚台,燕琅玉将桌上的笔纸往梁青身前让了让,同时自己也提毫写道:

“吾乃,公?”

梁青极细微地摇头。

燕琅玉续写,追问:

“侯?”

梁青依然不动不语。

燕琅玉顿了顿,只好又写:

“……王?”

“殿下,”梁青目光暗暗扫过阁中内侍,“察字无错,是这样写。”随后他提笔飞快写道:

“皇也。”

燕琅玉目光一寒,脸上的那点温和微笑在这刹那间凝固住。

梁青将那张宣纸藏于袖中,在下面的一张空纸上写了个大大“察”字。

“殿下,‘察’字无错。”

第35章惊玉03苏醒

========================

这数日以来燕琅玉反复推敲着自己的身份。他想过自己或许是一方君侯,又或者,公子王孙。可他没往更深处想过。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纵然还有太多事并不明晰,但他的身份已经确认无疑:

前旻监国皇太子,燕琅玉。

日落时分,刘安来晏清阁接他回宫。

玉砌雕阑,亭台阁榭。银衫如雪,前太子的身影倒映在荷花池内。亭台之下绿水金波中掠过白影,犹有仙鹤翩飞。

哗啦,红鲤游弋,翻出水花。

刘安在这时回头。

太子面色沉冷如旧,只是眉眼之间好像与平时有些不同。到底是哪里不同?刘安说不上来。

这时燕琅玉却道:

“刘安,怎么了?”

太子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直呼他的名字。至多只是唤他一声刘公公。这让他莫名地想起当年太子登坛求雨时的场景。

……

“飞琼很亲近你,想来是你平日格外用心照料。”

“你叫什么名字?”

烈日当空,太子朝他问道。

刘安:“奴婢贱名,恐怕有碍殿下清听。”

掌事交代过,他这样的罪臣之后应该避讳着些。

太子只是静默看着他,没再追问,清贵的面目里缀着一丝体察的笑意:

“吾徒步登坛,暂不用马。你去休息吧。”太子鬓边积着一颗汗珠,晶莹剔透,说话间滑落而下。

灼热火辣的日头晒得人口干舌燥。他在这强烈的日光下也渐渐清醒,意识过来,宫人不该这样直视天颜。他赶忙低下头。

一角玄色的衮服大袖在他余光里翩然而过。他闻到一缕微苦的清檀香,其中又藏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许来自太子袖下的幽芳。

他没有忍住,还是抬起头,望着太子的背影朗声道:

“奴婢刘安。”

太子步伐微微一慢,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重复:

“刘安。”

“吾记下了。”

……

刘安。

按说太子失忆已久。今日怎么突然改去了平时的称呼,叫他的名字?

刘安心跳漏去一下。怔了片刻他才回过神,用一个尴尬的微笑来掩饰方才偷窥的行径,也及时转移话题:

“殿下近来身上还有什么不适吗?”

他记得新皇说过,再有两三日,那阿芙蓉瘾是要发作了。

太子似乎并没在意他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只是淡声道:

“偶尔有些困倦乏力。”

那是必然,新皇忧心太子梦魇,在每日的汤药里都放了安神的东西。

“刘安,他回来了吗?”

忽然,太子问。

刘安想了一下,有些奇怪太子今日对新皇踪迹的关注,倒也答话:

“皇上御驾亲巡六营,这个时辰大概已经回来了。”

*

燕琅玉回到朝德宫的后殿时,桂鸿山正在宽大的条案后头坐着。

桂鸿山像是很疲乏,两手抱臂后仰着身体,靠在升龙椅上正阖眼小憩。他身前摊开着好几本未读完的奏本与户部的账册。

燕琅玉放轻了脚步,悄然走近。御案后那个男人的面容也愈发清晰。

最后的余晖投入殿中,暗色金影照亮了男人的半边脸,但他眼睛正放松垂落,呼吸均匀,全然不见白日里睁眼时的那股锋锐,如猛虎假寐。

更走近一些,燕琅玉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他身前的桌案上。

白纸黑字,兵部罗列着各项军费,也有朱笔圈点之处,这瞬间让燕琅玉觉得眼前一阵虚影——

崇安二十三年,兵部也是这样罗列了韩歧一部“清剿桂贼”的各项预算开支。

桂军前一年哗变谋反,以桂鸿山为首,活动在凉川一带,往东不断夺城掠地,连下六个城池。韩歧主动请缨,率军剿贼,找燕琅玉张口要了四百万两白银的军需。

燕琅玉奏请父皇,予以点朱批示。

也是这样一本账册。

韩歧奏疏里写道:

“桂贼在边境养寇自重,每年借此向朝廷索要六百万两军需……却在关键守城役中推说粮草不足,竟弃城而逃!此等劣兵,与匪何异!”

……

那之后,韩歧奉旨清缴桂贼,在鹰谷设伏,俘获桂鸿山后桂鸿山投诚。

韩歧主张将桂鸿山就地正法,太子却认为桂家镇关多年从前也是满门忠烈,桂朔之死大有蹊跷,如今其子纵然有错,应槛送京师查问,不应草率处死。

却不料这桂鸿山只是寡不敌众,诈降而已!当夜桂鸿山纵火烧了韩歧大营的粮仓,救出被韩歧俘虏的三名桂军将领,连夜逃回凉川!

自此,“清剿桂贼”便节节失利,桂鸿山坐大,自封凉川王,韩歧也不愿再西征和他硬碰硬了,转而率部南下避其锋芒。此时旻军主力正苦守北面御虏,距离京师有千百里距离。最后一支可以调度的精锐在韩歧手中!勤王军迟迟不到,京畿门户失守,桂鸿山的大军一路往东势如破竹,直逼京师!

……

燕琅玉记得内城陷落那一日的滔天火光,以及在他决意与大旻共存亡后,数不清的宫人悬梁自缢……这一切或许是因为自己治国无方,没能够力挽狂澜。

又或许……是因为自己当年一念之仁、一念之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