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十五章 重病

伏波录 第十五章 重病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几天事情太多,陈家旺又是守丧又忙着出殡,实在困倦,倒头就睡,朦胧间似乎有人进来喊吃晚饭,他实在困极,吱唔二声翻身又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月光洒落床上,夜色深沉。忽然觉得嗓子冒烟,十分口渴,想来定是白天吃的太多的缘故。

房间内没有水,陈家旺起身走出屋外,四处寻找饮用之水。走到廊沿拐角,尽头处放着一个大缸,里面盛了满满一缸水。

缸中水质颇为清澈,入口清爽。陈家旺先用手捧水喝,但他年龄小手掌小,水从指缝里洒漏,等一捧水送到嘴边便没有多少,感觉极不过瘾,越喝越渴。

他四下一看,墙角边放着一张小凳,顿时心中大喜,拿过凳子踩在脚下,直接将头伸进水缸,咕咚咕咚喝的好不痛快。这一番牛饮,中间一口气未停,直喝到肚腹微微鼓起。

喝过水,再回房间歇息。哪知上床不久,小腹隐隐难受,肚子蠕动鸣胀,幸好并不是很疼,只是时胀时息,尚能忍受。如此折腾了一阵,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朦朦胧胧间隐约听到打更之声,陈家旺一个激灵,想起卯时要到大门前集合,第一次疏忽不得,一翻身从床上跃起,披衣就往外冲。

江南三月,一早一晚天凉如水,陈家旺才出房门,猛觉一股冷风迎面吹来,凉入骨髓,不禁浑身打了个寒颤。发的衣服偏大不合身,冷风直吹入身体,可眼下无暇他顾,当下紧紧衣领,缩着脖子向前跑去。

朱漆大门尚未打开,照壁前空空荡荡,自己竟是第一个来的人。时间不长,传来咳嗽、脚步走动之声,人影重重会集而来。过了片刻,远处踱来二个男子,前面一人四十多岁、鹰鼻鹞目,后面的男子约莫三十多岁,跟在前面人身后亦步亦趋。

两人一来,众人停止喧闹,纷纷上前见礼,称呼站在前面鹰鼻鹞目的人“胡管家”,称呼他身后的人“金管事。”

陈家旺人头不熟,礼节又不熟,学着众人行礼慢了一拍,胡管家咦了一声,金管事急忙上前对陈家旺喊道:“胡管家日夜操劳,府上大小事宜,胡管家都得费心过问,秦大掌门对胡管家十分倚重,你还不赶紧行礼!”

陈家旺脑中回忆,想起昨天好似见过胡管家,当时此人正站在秦敬泉身后殷勤服侍。他刚来不久,人地生疏,本不是有意怠慢,连忙上前行礼。

胡管家也不看他,咳嗽一声道:“卯时点名”。金管事拿出一本簿子,口中呼喊人名,被喊之人及时回应。不一会,十多人点名完毕。

胡管家手一挥,有人上前打开朱漆大门,余人手拿扫帚、抹布开始四下打扫。

这种家务活他在老家几乎每日必做,陈家旺见状,等待胡管家吩咐。胡管家安排好后,指着陈家旺道:“你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今天我就先带你四处熟悉一下。”

这处宅院十分广阔,依山而建,从正门开始,前后五进庭院。最外一进设账房、门房,是王敬得接洽生意往来之处,外人一般也就到此为止了。第二进是霹雳堂练武厅,两侧厢房是各弟子的居所。府里普通人到此为止,不得进入此处及后面的院子。第三进是书房所在,书房内放置历代掌门、名家研修著作,供弟子阅读参考。这进院子的垂柳堂也是重要客人正式会面处所。第四进开始则是内宅,是掌门休憩生活处所,第五进辟为后花园。

正门照壁两侧与庭院中轴平行,东、西各建了一排厢房,是厨子、花匠、打更、杂役等所住,以二人、多人同住为主,陈家旺却受到优待,一人住单独单间。这样的待遇,此前也仅仅只是胡管家一人而已。

胡管家嘿嘿一笑,道:“我看你年龄还小,人地生疏,又无钱无势,怕你受了欺负,特意禀报掌门,让你单独居住。你心中不可不明白。”

陈家旺心中感激,此前在乡下老家,家中贫困,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屋内,夏透热气、冬刮寒风,逢大雨天还四处漏雨,实在苦不堪言。自己现在虽住在下人房,可比起过去,已是天上地下了。见胡管家关照自己,不禁道:“谢谢管家照顾,小子来日定当回报。”

其实陈家旺有这般优待,源于掌门秦敬泉的特别交代。翟敬承、王敬得回来将扬州的遭遇向秦敬泉禀报后,秦敬泉有感于陈家旺父亲仗义舍身,特意交代要好好照顾陈家旺。可惜陈家旺没见过什么世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拘谨刻板、资质禀赋一般,否则很有可能被直接纳入门下。也因为这个缘故,秦敬泉心下感到有些愧疚,故交代在生活上要将陈家旺安排好。

胡管家欺负陈家旺年幼无知,揽功自负,眼见轻轻几句话语就让这新来的小子感恩戴德,不禁心中得意。

陈家旺住房位于西厢房尽头,西厢房再向北,主宅的西侧建有一座二进院落,院落隔壁建有一座气派的祠堂。

此时这座二进院落大门未关,陈家旺透过大门看去,院内花团锦簇,假山起伏,有小桥流水、拙石秀亭。

陈家旺见秦敬泉等人都是赳赳江湖人物,却在此处见树影婆娑、山水环抱,大感好奇,正待开口询问,胡管家悄声道:“此处宅院,是四师父邓敬华居所。他为人古怪,你别来这里。”说完带陈家旺匆匆离开。

胡管家住房和陈家旺相对,在东厢房尽头,东厢房向北,建有二座二进院落。其中紧邻主宅的是翟敬承居所,另外一座则是王敬得居所,两处院落装饰简洁大方,风雅宜人。

一路走下来,宅中套院、院中建园,依山势逶迤起伏,气派广阔。这些建筑布局匠心独具、精妙绝伦,看得陈家旺不住咂舌,道:“胡管家,今天可开了眼啦,想不到有这么大的院子。”

胡管家轻蔑的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这就算大啦!这还不是全部范围,后山…”言及此,顿了一顿,道:“反正你今后是个杂役,这个就不须知道啦。”

“胡管家,后山怎么啦?”

胡管家不耐烦道:“府上的规矩: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你可要记住了。”

陈家旺年龄不大,孩童天性好奇,本也没其他意思,被胡管家一顿抢白,面红过耳,垂下头来。接下来再也没好心情沿途细看,跟在胡管家身后草草走了一圈。

两人回到大门口时,打扫清洁已毕,朱漆大门打开,两个家丁分立两旁迎客,进出人员来来往往。

胡管家道:“今早暂时没有你什么事了,你可先去用些早点,午时准时到厨房吃饭。饭后再安排你事情,你先下去吧。”

陈家旺应了一声,并不感到肚饿,反倒有些困乏。他直接回到自己房间,刚一坐下,感觉头目森森,浑身无力。他以为自己水土不服,加上黎明早起以致困顿疲累,也没在意,倒头便睡。

睡梦中恍然又回到了家乡,父亲在教自己认字,可小时候自己偏偏喜欢捉鱼摸虾,那弯弯曲曲的字,一笔一划扭来扭去,看的眼都花了。娘亲在旁刮着自己小脸,笑道:“花老虎,老虎花,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自己赧然一笑,纵身跃起,只想投向父亲怀抱。狂风骤起,烟火升腾,父亲却突然不见了,自己正扑向一个大香炉。大香炉内火焰蒸腾,大响声中轰然倒地,压在自己胸口,火舌烧灼身体,血液仿佛已经沸腾,燃起了吱吱的青烟。父亲又出现了,他边咳血边奋力拉开香炉,可是…可是,他为什么胸口插着一把长刀?

“水…水…”

“好啦,总算醒过来了!”

点滴苦涩清凉汁液沿喉咙一路下到丹田,陈家旺舔舔干涩的嘴唇,觉得头痛欲裂,胸口仿佛压着千斤大石。

他努力睁开双眼,却见自己躺在厢房床上,桌上一盏灯火昏暗如豆,眼前没有烈焰,没有父亲,原来是南柯一梦。霎时之间,不禁悲从中来。

床边还坐着一老人,见陈家旺眼圈通红,神情凄苦,以为他生病害怕,安慰道:“没事啦,总算醒了,三天了…”

陈家旺转头看去,床边这人六十多岁,杂役打扮,想起那天在大门点名时,依稀这人好像叫“阿福”,当下开口道:“福伯…”

那人听陈家旺言语礼貌,很是高兴,道:“你这孩子,怪可怜的,生这么重的病,爹妈知道了,要心疼死了。既然你喊我一声福伯,以后有什么难事,尽管来找我。来,你先把这碗药喝了。”

陈家旺接过药,喝到嘴里苦涩清凉,正是刚才半梦半醒之间尝到的汁液。

福伯见他已能够自己喝药,很是高兴,遂把相关情况告诉他。原来当天中午不见陈家旺去吃饭,来人喊他时,发现他昏迷不醒,生病已不自知。禀告管家后,安排了大夫前来治疗,可陈家旺病情来势凶猛,几剂药下去,仍然高烧不退,时昏时醒,昏睡时间多,清醒时间少。

到了第二天,管家不敢再拖,禀报了掌门和几位师父,几个人都很重视。秦敬泉派人请了城中名医,翟敬承、王敬得也多次前来探视,安排人手悉心照应陈家旺。

陈家旺这才知道自己这一躺下,竟已过去了三天。

正絮叨中,“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姚善瑞和胡管家走进房中。陈家旺才来,识人不多,见到姚善瑞,心中很是高兴。

姚善瑞见到陈家旺已经醒了过来,大为开心,道:“谢天谢地,你总算醒过来了。这几天大夫来了不少,都不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大家都提心吊胆,人人都捏着一把汗!”

陈家旺见他言语关切,感动道:“之前我在家身体一直还好,这次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竟然拖了这么长时间,还麻烦大家,太过意不去了。”

姚善瑞道:“你这病确实奇怪。手碰到你身上,开始感觉还不大热,后来就越来越烫,好像骨头都烧起来了。”

胡管家啧啧嘴,道:“你这病很奇怪,来了那么多大夫都不济事。最后还是请来了太医院薛神医的首徒许道亮许大夫,人家一搭脉,说你关脉独大,上下气机不通,乃积食后受凉引发之症,病虽重命无忧。看来果真被许大夫说中了,谁叫你这乡下小子胃口那么好,第一顿就吃了那么多!人来了什么活都还没干,我们银子已经花了十多两。”

姚善瑞见胡管家说话毫不客气,岔开话题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刚才王师父来看你,你还没醒,这下大家可放心了。”

他替陈家旺掖好被角,道:“你现在需要静养,我们先走了,改天再来看你”,转头对道:“胡管家,能不能请阿福再照顾他几天?”

胡管家道:“阿福那边的书房也很忙,为了他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了。”

姚善瑞道:“掌门也吩咐过的,请胡管家照顾照顾”,胡管家见他抬出秦敬泉,只好点头道:“好吧,算这小子有造化!”

福伯等他们二人出门远去,正准备关上门,陈家旺道:“福伯,你也辛苦了,请去休息吧。”

福伯不放心,一意要留下来,陈家旺坚持相劝,福伯拗不过他,见他意思坚决,身体状况也基本稳定,只好道:“我房间就在隔壁,你有事就喊我啊!”替他吹灭油灯,带上房门。

夜深人静,黑暗中陈家旺眼角两行热泪静静滑落脸颊。几天前,自己还在家乡,父亲虽然有病,房屋虽然破败,可父慈母爱,双亲俱在,自己也早早懂事了,跟着父亲摸黑去捕鱼,随着母亲起早下农田,也不觉得有多苦,可现在吃的、穿的、住的不知道比以前要好多少倍,为什么反而觉得孤独、不快乐?

梦中的场景一遍遍在脑海中盘旋,小时候的情景也一幕幕在眼前跳过,陈家旺忽悲忽喜,直到鸡鸣五更,才昏沉沉睡过去。

注:1、文中的太医院并非指BJ的太医院,而是金陵的太医院。与其他朝代如隋唐的两京制或金朝的五京制不同,明代的金陵保留着一整套中央机构,包括六部、六科、国子监、都察院、大理寺以及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宦官“二十四衙门”等等。

2、陈家旺治病花了十多两银子,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明代万历年间《宛署杂记》记载: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现今的94.4公斤)大米合白银1两,八斤上等猪肉合白银1钱6分,五斤牛肉合白银7分5厘…。万历朝大理寺卿宋应昌在其所著《经略复国要编》中记载,他被任命为兵部侍郎、经略备倭军务后,责成兵备道招募士兵,这些增募士兵的月饷,南方兵为每月1两5钱,北方兵为每月1两。又据黄仁宇先生考证:万历年间援朝抗倭之战中,一名驻守朝鲜的明军士兵每月约耗银2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