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653章 势力微弱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653章 势力微弱

簡繁轉換
作者:伟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0 23:27: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论选择何种方案,十公子都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

华阜担忧地说:“该如何应对?”

“白逸,白仲老将军的看法怎么样?”

白逸回答:“祖父当然是支持十公子的。”

“但自从他远离朝廷已久,不在咸阳,势力微弱,恐怕无法左右陛下的意见以及其他大臣。”

“国尉呢?”杨端和追问。

大家相互望了望,都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自建国后国尉就想隐退,但陛下忌惮他的能力而将他强制留在京城之内,尽管他

想到这一点,所有人面色惨白。

过了许久,甘罗沉声说道:

“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

“华兄之前也提过,十公子并不太在意这件事,我们只知道一些零碎信息,怎么能看到全局呢?现在大家都是自己瞎猜,我看还是暂时别再讨论了吧。”

“到现在这个局面。”

“我们做什么也没用了。”

“还不如等待陛下的最终裁决。”

“假如陛下坚决要立长公子,我们作为臣子,理当支持;要是陛下仍然有意立十公子为太子,或许召见老臣只是为了征询意见,未必不会有变。”

杨端和也附和道:

“甘兄说得不错,再想再多也没什么用。”

“一切都听从陛下的安排吧。”

“如果十公子真的无法胜任,那也是天意使然,我们又能怎么办?”

“好了。”

“各位,我先告退了。”

说完这些话后,杨端和起身向大家行礼,然后慢慢离去,他的身影似乎多了几分落寞。

其他人见状,也都叹息了一声。

众人逐一告辞离去。

短短几十个呼吸的时间,大厅里只剩下了华阜与华寄父子二人。二人对视一眼,满是无奈和失落。

“阿翁,你说陛下会怎么决断?”华寄问道。

华阜轻叹一声:

“你自己心里大概已有答案。”

“十公子的事情,我们帮不上忙,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支持,现在的形势逼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等着吧。”

“很快就有答案了!”

......

五天后,嬴政颁发了一条政令。

命令长公子扶苏主持秋季大祭。

消息一出,朝野之间议论纷纷,有人欣喜,有人激动,有人失望,有人无奈......

无论大臣们的心情如何,秋季大祭已经定下来了!

在随后的秋季盛典中,在万众瞩目下开始。

一开始便由嬴政首先祭祀了大禹。

这位五帝中最为勤于政务的**,大禹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其历史贡献无法估量。

对大禹的崇敬是出于心底的。

嬴政期待着他自己的制度也能如大禹那样流传千载或更长时间。

这次的大祭同时也是一种政坛上的宣告。

这是皇帝在对民众再次重申新法的目的。

在这个盛典中,嬴政首次全面回顾了六国时期的**:“六王专横跋扈,贪婪暴虐,率兵自重,横行肆意……”。

这也是首度明确提出了秦征服六国的理由和宗旨,

即内施计谋,外侵邻土,引发祸患,正义与权威将其讨环视四周那一个个面带喜色的官员,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这些朝臣们自以为公子此次在劫难逃,殊不知,陛下从未有过要放弃公子的念头,甚至不惜为之有所舍弃。

此番公子未能现身,实际上是以退为进之策。

“只怕所有官员都想岔了。”李斯低声说道,“公子的确犯法,然而其所为均有利秦国大局。陛下是什么人物,怎么会因为这些小事而失了大局呢?最近这些朝臣的行为完全不顾国家政务,简直是愚昧至极。”

“可陛下最终将如何处理此事?”

“如今大多数朝臣都站到了长公子那边,若是陛下轻拿轻放的话,即便提出来法治为先的主张,恐怕也难以服众。”

“并非如此。”

“陛下之前特意询问了一些已卸任的老臣们的看法。”

至此,李斯明白了陛下的打算。

这帮官员弄出来的乱象根本无关紧要,陛下根本不想惩罚公子,只是为了安抚这些闹腾的朝臣而已,于是便顺水推舟给出了交待。

李斯轻哼一声。

摇了摇头。

不少官员还不明白世事已变,如今的大秦不再是过去的夏商周三代,大权集中到陛下手中,那些官员的想法、言论根本不影响朝纲,指望以此来迫使陛下妥协是妄想。

越有**劾,陛下反而越发坚定立场。

皇家威严何能轻易动摇?

“既然陛下已决定支持公子,我也不能再犹豫下去了。”李斯暗下决心。

紧接着,始皇帝进行了对舜帝的祭拜。

这让李斯愈发相信自己的判断。

历史上,舜帝的品格和功德无人可比。

第一,他极为孝顺,虽屡次受到父母兄弟欺侮却不报复,终于感化他们;其次,他对百姓友善,法制公允;再者,他还是一位仁厚有礼的统治者,为后人树立王道典范。

“秦国新政顺应天道民心,推行郡县制,天下一致遵法,并求和谐稳定——今往后,应效法舜帝治国理念,以实现永续之治——”文武百官随之同声附和。

扶苏满脸通红,显然是激动不已。

原先支持扶苏的一些官员也同样振奋人心。

提到舜帝,人们首先想起的是仁德、宽容、法治与公正

“陛下的心意,岂是他们能够猜透的?陛下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会被他们左右?他们还以为陛下会征求我们的意见立长公子为储君,岂料陛下其实并没有听取任何人的意见,只是进行了通知而已。”

“从始至终,陛下是不会听任何人的建议的。”

“因为他是始皇!”

王绾抬眼看了隗状一眼,严肃地说道:

“慎言。”

“对于陛下的想法,不要多言。”

“我们深受陛下厚待,应该替陛下分忧,况且当前局势严峻,也的确需要确定储君了。无论是立长公子还是十公子,这对大秦朝堂都将起到稳定作用,于国于朝都是大好事。”

隗状点点头。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陛下会立谁。

陛下从未告知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