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72章 效率提高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72章 效率提高

簡繁轉換
作者:伟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0 23:27:37 来源:源1

“但倾覆的危机已然消除。”

“一旦农墨两家的技术改进得到普及,粮食品产量上升,工具效率提高,大秦就可以步入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到时候可以进一步推进知识的普及。”

秦长青自言自语地说着。

他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的发展蓝图。

但随即他的眼神凝重。

大秦制度的顺利运作依靠人才支持。现在的官员中许多人难以胜任重要的任务,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资历或曾经的贡献,却失去了过去的心劲儿。这些人只会死守权利,不愿改革。

“让他们体面地**,或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朝中上下人人自危,生怕这场**会波及自身,不少官员纷纷致信长公子,希望他能出面解困,但无论信件多少,长公子似乎对外界一无所知,始终未露踪影。

眼见此景,

众人皆明白了一件事。

长公子恐怕已然彻底失势,他们未曾料到,这位公子失势竟然来得如此迅速,秦长青上位不足一个月,便使长公子无法与外界通信,且秦长青的报复行动也极为迅疾。

一切太猝不及防了!

当众人都惊惶不安之际,司马昌一案忽然结案。除了司马氏遭灭族外,仅有个别大臣如崔意如、令狐范等被免职,另外数十人被降职处理,但皆未被捕入狱,这也让不少官员的心稍稍稳定。

他们担忧的正是秦长青穷追不舍。

幸好。

秦长青显然知道把握分寸,适时收手,并没有深入追究下去,亦未采取极端手段;即便如此,朝中许多大臣仍然对其这位新太子充满警惕与敬畏。

毕竟能进退自如的人更容易令人感到威胁。

长青

大河东逝,奔腾入海。

新郑。

一间屋檐下,

何瑊与张良凝视着手中的信函,许久无声。

良久过后,

何瑊激愤言道:“简直匪夷所思,秦长青这黄口孺子竟惹了这般麻烦事,可嬴政如何回应?他口称法治,违则严惩,却在他儿子问题上一概不提!”

“还让此小子为太子!”

“真让人气恼不已!”

何瑊的手臂因愤怒直颤。近**一直密切关注着咸阳的情势,正如何张良预测:若扶苏登位,他们还能争取些回旋之空间。于是,他们在这半年内尽力扶持扶苏,一切进展得颇为顺利,却在最后一刻发生转折,使得他们之前的努力尽付东流。

想至此,

何瑊愤慨道,

“竖子扶苏,枉我们如此费力助他。他竟然如此不成器,还被人称为‘仁义君子’,我呸!我看他就一懦夫。如果早知其为这种人,定不会再让他与其他六地贵胄共事,这样一位不忠不德者怎堪重托!”

“目前,由于秦长青的上位,扶苏彻底隐忍,丝毫未显抵抗之意。秦长青利用司马昌之事件削去了他的许多支持,继而借着界休一事干涉了我们的地区。对此种明显的打压之举,扶苏仍毫无反应!”

“枉我等对其信任至此!”

“况且,若知其奸险至此,早该派人铲除他,免至现状。只悔当初!”

“......”

何瑊在其居所内肆意责骂,

竭力宣泄内心的焦躁恐慌。

秦长青登上高位大大出乎其预料;尤其其手段更为他心中增添了几分恐惧,相比起温和的扶苏来说,秦长青向来就不守规则行事,并对诸般贵族毫不留情!

现在甫登上储君之位就如此蛮横妄为,倘若其日当为皇帝掌控天下权力,是否会越发狂妄?

何瑊在屋内焦灼走动,满面忧虑不安。

张良站在一旁。

他为自己斟了杯茶。

细细品尝。

茶水饮完之后,张良慢慢站起身来,虽然神情颇为凝重但也显露出一些无计可施的无奈,

眼前的境况,明眼可见形势已经难以挽回。

对于大众而言可能天下大局尚未明确,但于他看来天下已然失去变局余地:经历了秦长青于楚地的施政后,原来激烈反感秦国的楚国人如今已经对秦朝廷逐渐生出认同感。

假如秦长青当时受罚的话,或许他们尚有一线希望。

秦长青所做的确惠及了楚地民众,在其受冤之际一定激起楚人声援之情,则他们也能借此团结人心以为未来谋策作打算,故而这正是他们支持扶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扶苏在楚地的

历经多年征战,人口锐减过半,怎么可能抵挡得住秦军如潮般的猛烈攻势呢?

失败和覆灭似乎是必然的结局。

但他并不关注岭南百越的命运,他关心的是另一件更重要的事。秦长青安插在军队中的那些监军,现在已经逐渐在军队中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并隐隐显示出无法忽视的存在感。这对秦长青将来全面掌控军队无疑大有益处。

此外,章邯一直与秦长青关系密切。

这一次大规模征战岭南的战役中也出现了几位杰出人物,分别是李左车、韩信以及杨熊。三人在岭南战役中脱颖而出,并且他们都和秦长青有所关联。

更关键的是,

他们的年龄都不大,这意味着当秦长青登位时,军中有足够的年轻才俊为其效命。

朝中有中书令的支撑,在军中有监军和这些青年将领,秦长青已经在无声无息中积累起了雄厚的实力。这样雄厚的力量已经使其地位坚如磐石,即使扶苏想要再度争取,也不可能成功。

更何况扶苏自己也选择了放弃。

如今,秦长青已经不再是初出茅庐时的草根之辈,不仅声名在外,还拥有许多文臣和能战之士,更重要的是他有着造福人民的政治举措以及远大的志向,这样的秦长青又怎会害怕那些六国贵族衰微的抵抗?

张良紧紧攥住拳头。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但终究还是松开双手,叹了一声苦笑说:

"何兄啊,我们的局面已经注定无法挽回,看来天下必定归属于秦国。"

何瑊闻言脸露惊愕,问道:

"良,你怎么这么说?虽说秦长青一时占了上风,然而六国还有诸多显贵存活,未必没有转圜之余地;更何况六国各地官员大多与我们在同一阵线,为何我们要这么快宣告失败呢?我不认同这个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