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64章 陛下的意图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64章 陛下的意图

簡繁轉換
作者:伟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0 23:27: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外界传言说陛下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其实是不准确的。陛下的确派人请他们到宫中,但是只招待了一顿宴席,并未说及其他内容。随后,就将他们送回来了。

但他们与陛下共事良久,多少能够猜测到陛下的意图。陛下绝不容任何人左右,如果想要立长公子为储君,完全无需借助他们。

而陛下安排这场宴会,

就是为了封住朝臣的口。

不出意外,大秦的储君应是十公子嬴斯年!

长青

章台宫。

随着百官齐聚。

宴会氛围也变得热烈起来。

扶苏已经到场,而许多官员没有料到十公子嬴斯年竟然也在场,但考虑到宴会的情况,他们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妥。

夕阳西下。

始皇嬴政步入大殿。

百官齐声拜迎。

嬴政平静地看着在场众官员,举起酒杯道:“近日各郡报告说今年的收成不错,粮食相较去年有所增长,这让朕感到很欣慰。”

众官员一同举杯道:“这全归功于陛下的英明治理。”

嬴政喝完酒后,将杯子放下,淡淡地说:“最近城中传出了一些关于确定储君的消息,对此各位大臣怎么看?”

此话一出。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无人回答。

姚贾等人心里明白早已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见陛下提及,依旧不免激动。

即使内心思绪万千,在此时也不敢随便开口。

整个会场陷入沉默。

嬴政微皱眉头,扫视全场。

淡然说道:

“难道各位大臣没有任何想法?”

“如今大秦储君的位子空缺已久,也应该定下了。在各位眼中,谁更适合继承这个重任呢?”

仍然没有人吭声。

嬴政看了看满座的官员,然后说:

“冯去疾,你来说说。”

“你觉得诸位公子中谁更为合适?”

冯去疾颤抖着站起来。

躬身道:

“陛下,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冯去疾啊,你在担心朕不能容纳反对之声?可是?”嬴政淡笑着说道:“朕对你的信任从未改变,也深知你有自己的见解,只不过你一向低调内敛。”

“几年前,虽然你看穿了一切黑暗势力的阴谋,但从未主动上报,只在暗中帮助扶苏取得成就。你赞同扶苏的举动,却不公开支持。”

“对国家事务有着深刻见解,但从来与人谈论不多,甚至连你同为丞相的李斯都不曾知道你的想法。”

“这些我都非常清楚。”

“你内心的忧虑源于家族,因为你是赵国将军冯亭的后裔,两国间的争斗以及武安君的事情让你常常置身事外。”

“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朕并不在意这些往事。”

“当初之所以任你为丞相,是因为看重你的正义之心,现今储君之事关乎国家未来数十年的安全与稳定,冯去疾,此事重大,请不要再有任何顾虑。”

“直言不讳。”

嬴政的态度非常平和且坦率。

起初听到始皇谈及过去的那些事,并提到他的所作所为,冯去疾不禁心头一紧。但听始皇并无责备之意后他松了一口气。

如今到了这一步,若再不表态,则过于失礼了。

###412

“今天陛下降旨,让老臣谈论储君的人选,实在是让我惶恐不安,担心自己的言语不慎惹怒陛下。但既然陛下的命令不可违抗,老臣也就不得不说了。”

“老臣冒昧了。”

嬴政轻轻点头,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

“尽管说。”

“想必陛下早已了解,朕向来厌恶那些墨守成规以求自身安全的人。不过朕知道您心存忧虑,因此在朕这里,你是特例中的特例。”

“今天,我希望您能够坦诚相待,直说您的想法。”

“您认为是否应设立大秦的储君呢?”

冯去疾沉声说道:

“陛下既然如此信任老臣,那我就直说了。”

“说吧!”

冯去疾继续道:“我认为确实到了确立储君的时候了。”

“大秦建立已久,但至今没有设立储君,对于帝国来说实际上弊大于利。这不仅涉及帝国的稳固,同时也是众多朝臣共同的意见。”

“我是大秦的丞相。”

“涉及政务广泛。”

“在我看来,现在的大秦,‘变革有力而保守不足,大政方针已经形成但民生成本不足’。”

说到这里,冯去疾仿佛打开了一扇心扉:

“在我看来,陛下倡导的政治改革确实开创了千年未有的辉煌。目前政局已初步稳定,但陛下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上,忽视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便是缺乏安定的机制。”

“几年前陛下沉疴时,咸阳一度陷入了混乱。我认为如果那时确立了储君,就会稳定得多。”

“大秦的储君是陛下事业的继承者。”

“如果有了储君,在政局安稳方面,也能保证天下和民心的安全。这正是我支持设立储君的根本原因。”

“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稳定就意味着减少徭役税赋。”

“但我认为,稳定的含义不仅限于此。更在于选择一个能够让朝野安心的人。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安宁。”

“古语云:‘平稳则和谐,安宁则安定,富足则安全,温饱才能稳固。’”

“近年来,大秦的新政轰轰烈烈,效果显著,但是治理国家除了需雷厉风行的措施,同样需要温柔细腻的手段。”

“如果手段太强硬,会使人感到不平静,民心也容易产生不满。”

“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过分追求速度!”

“储君人选理应侧重稳定。”

“在此冒昧直言。陛下的诸多王子之中,论及稳定,恐怕只有长公子合适。其次,长公子个性温和,在民间声望极高,选择他也更容易得到各方的支持。”

“我希望陛下能立长公子为储君。”

嬴政轻轻点点头。

他环视群臣,问道:“大家对冯丞相的意见怎么看?”

姚贾、崔意如等人立刻说道:“我们觉得应该立长公子。”

嬴政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问:“如果朕知道了这件事,为什么不能自己改进呢?”

冯去疾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