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 第291章 太子谢欢的过往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第291章 太子谢欢的过往

簡繁轉換
作者:沙拉薯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0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太监谨慎地安慰,“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归来。”

晋元帝睁开眼,“冥冥中我能感觉到,他在,或许他还在怪我,刻意躲着不回来,但他若知扬州水难,定然不会袖手旁观,我记得他年幼时,哪怕冰雪交加,也不落一日地在雪中练剑,初时,是为了能让我看见他的努力,后来,是因前朝君主暴虐无道,他想用他的剑斩尽天下奸佞。”

谈及数十年前,记忆如潮涌进晋元帝的脑海里,他甚至不再自称为朕。

那个时候,晋元帝还不是皇帝。

他是谢平川,出身武将世家,是将军,是百姓的将军,也是被前朝君主忌惮的将军。

他在外领兵征战数年,殊不知被人认作眼中钉肉中刺,朝中奸佞伪造他通敌叛国的罪证,贪图享乐的皇帝大手一挥,杀尽他在京中的家眷。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连带旁支族人,只要在京中的,都被牵连。

旁支中唯有一堂弟,被家人誓死护着逃出京才躲过一劫。

彼时二十多岁的谢平川刚在边关战役中取得胜利,听闻京中噩耗,以及上缴兵权、获罪归京的圣旨,悲怒之下带着数十万将士于边关造反。

然,传令者带来了他年仅六岁的嫡子和他青梅竹马的妻子,以作要挟。

隔着一条江河,谢平川看着妻子,欲放弃造反,并与传令者谈判,放过数十万的将士。

朝廷当然会接纳将士们,该死的只有他而已。

谈妥一切,传令者略有松懈,谢平川只见妻子深深望了他一眼,随后决绝自刎,用最后力气,抱着六岁的谢欢,跳下了边城的河。

他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在昏君与奸佞的陷害下,为保他的性命,放弃了自己的性命。

妻子与儿子被捞起的时候,只有儿子还尚存微弱气息。

谢平川杀尽了使者,至此,没了牵制与威胁,占领边境,成了叛军,一路南下将前朝版图一一缩小。

在前朝的治理下,民不聊生,而谢平川善待百姓,严格御下,绝不因征战而无故屠戮抢掠。

谢欢跟着他,自小习武,天赋甚至比他更甚。

十三岁的谢欢,身高七尺,但一张脸却稚气未脱,为了维持高大形象,打了个鬼面獠牙的面具,带着那面具,第一次领兵,连攻下三城。

经这一战,充分展现了谢欢作战天赋,谢平川麾下杜氏等重将都对此钦佩不已。

攻下三城后,战士修生养息,谢欢疾恶如仇,遇到贪官就地斩杀,又与当地官员一同建设规划城市,完全融入了百姓中,帮百姓解决最基本的难题,慢慢俘获了民心,莫名其妙地吃上了百家饭。

谢欢幼年失母,便爱上了这样的生活。

一日在街边遇到了一小姑娘,小姑娘衣着褴褛上来就是一刀。

谢欢没躲,硬生生地挨了一刀,然后问她:你要清楚,谁才是你的仇人。

小姑娘是前县令的女儿,因为城池没守住,被谢家叛军占领,前县令畏罪自戕。

小姑娘刺了一刀后,就被士兵抓住,但被谢欢放了。

放了没多久,小姑娘又来刺杀,这次谢欢没让她刺,将她带回家,“你要是有本事,可以去杀个大的。”

自那日起,小姑娘怀着仇恨,日夜习武,她想着总有一日要杀掉昏君,也杀掉谢家的人。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姑娘“认贼作父”,成了谢氏的女将军,她最后真的杀了昏君,却再没了杀谢家人的心思。

谢平川改国号为晋的那年,也算是儿女双全。

他鳏居十多年,当了皇帝被群臣催着立后,他麾下心腹皆为武将,所以需要笼络文臣之心,于是立了李丞相之女为后。

长子无法理解,也从不遮掩情绪,与他置气。

太子跟皇帝置气,自古都是少见,他们不像皇室父子,就仿佛还是民间父子。

谢平川如今想起来,也记得,儿子置气时板着脸,手里握着一把剑,故意从他面前远远经过,但不喊一声爹。

可那会儿,儿子都已经二十三岁了,身为太子竟然无法理解他,谢平川没有去理会儿子的不满。

立后大典后的不久,儿子留了一封书信走了,只说去游历,也未曾与他当面告别。

此后,再也没回来。

如此想来,那匆匆一瞥的不满,是谢平川最后一次与儿子的见面。

思绪如潮,连带眼睛都起了水雾,晋元帝懊悔极了,“他六岁失母,我对他极为严苛,从不曾对他嘘寒问暖,所以他才极力想要证明自己,风雨无阻也要练出一身本领,他受了伤,我不曾问过一句疼否,打赢了仗,我不想让他骄傲,亦不曾夸奖,即便如此,他也不曾和我置气。”

“就那一次。”

“这二十年,我无数次地想,若我那天,不端着皇帝的威信,不端着父亲的严厉,我若是哄一哄他……他会不会就不走了?”晋元帝沙哑地反问,此刻的他,难得佝偻着背,似是承受不了“失去儿子”的痛苦的普通老人。

苦涩浑浊的泪珠落下,滴入没盖灯罩的灯盏里,灯火微弱一瞬,顷刻间又燃了起来。

大太监在边上无声地叹息,却不敢乱插话,因为知道,晋元帝并非在问他话。

问的,是虚幻中,想象出来的谢欢。

晋元帝看着灯芯,就仿佛在烛火中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喃喃道:“说不准,他躲在哪里,娶了妻生了子,融于万家灯火中,过着他喜欢的生活。”

“哪里都好,只要不在扬州,哪里都好。”

晋元帝忍不住自私地想,忽而又道,“但以他的性格,只要活着,就不可能对扬州袖手旁观,此番裴如衍去扬州,万一会碰到他呢?”

这次,是在问大太监了。

大太监赶紧附和道:“还真有可能,太子殿下心系黎民,难怪陛下要派亲卫跟着裴世子一道去扬州,陛下的亲卫都见过太子的画像,只要能见着太子,必然能将太子平安地带回来。”

晋元帝听闻,擦了眼泪,露出一抹期盼的笑,蓦然想起什么,又收住了笑,“等等,前阵子画骨师不是画了欢儿可能变化的样子吗,你去将那十几幅画像,拿去给他们传阅,务必记住每个模样。”

晋元帝说着,还站起身,迈着脚步就要去找画像。

大太监追着说,“陛下,老奴知道在哪里,让老奴去吧。”

“你那双老手,没个轻重。”晋元帝雷厉风行地去寻十几幅画像,还都放在殿内的不同地方。

将画像悉数交给大太监后,又叮嘱他快些。

大太监领命,抱着十几幅画像离开,见晋元帝此时心情稍好些,忙让人端来吃食,自己退下去办差。

出殿后没走几步,正巧碰到前来探望晋元帝的皇后李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