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 第549章 被表彰的小少年们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第549章 被表彰的小少年们

簡繁轉換
作者:沙拉薯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0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裴如衍点点头,“夫人可有想过,郑县令的妻子是胡大人之女,胡大人在宣王党羽中地位不低,茂云县在晋国的国土中很不起眼,地势与经济都属下乘,为何他能允许让女婿在下县县令的位置上,六年?”

以胡大人在宣王党中的地位、在李敬面前的话语权,要给女婿换一个差事,根本不难,甚至非常简单。

即便是爱当县令,也应该送去富饶的县城做县令,更好积累功绩,以便升迁。

所以,让郑县令在茂云县六年,对郑家和胡大人来说,不是好事。

谢桑宁思索时啧啧一声,手指朝着裴如衍指了指,“不论是郑家还是胡大人,本质都是为了利……他们想牺牲郑县令的六年,换取更高的利益,比如——”

“谢玄和李敬的认可?”

思及此,豁然开朗。

“一定是这样,”谢桑宁唰地从椅子上站起身,“可是郑县令在茂云,能给谢玄提供什么?难不成……我这位小皇叔在茂云养兵了,需要郑家帮忙遮掩?我明白了,所以三妹支支吾吾地怕连累国公府,就是因为知道郑家要帮着小皇叔造反?!”

天呐!

谢桑宁伸手捂住嘴,震惊极了,“我要告诉爹去。”

说着就急不可耐地要往外走。

抬起步时,手腕被裴如衍拉住。

“你拉我做什么,裴如衍你不急的吗?”

裴如衍的手指在她脑门处碰了碰,无奈道:“夫人的脑袋过于活泛了,若真是养兵,光靠郑家可不够。”

“……”谢桑宁冷静了些,“哦。”

也对,要是这样大的事,裴宝莺不可能不说,造反可不是想撇清能撇清的。

倘若郑家造反,裴宝莺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裴家,然后由裴家去检举,如此才能避险。

“好吧,我想多了,你又不直说,作甚让我乱猜。”谢桑宁重新坐下。

裴如衍想到昨日郑俊喝醉后的表现,嗓音低沉道:“即便不是造反,但对宣王而言,也是件重要事,我回来前已将此事告知舅舅,他最近空得很,能跑一趟茂云。”

谢桑宁抬眸瞥他一眼,想着他又将活儿“派”给别人干了。

这就罢了,他心里早有盘算,回来不直话直说,还拿来考验她。

他几时成她老师了?

虽然,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若是自己自小在宫里长大,裴如衍说不准还真会成为她的老师……打住!不能做这个假设,有些大逆不道了。

可现在,裴如衍又不是她的老师。

谢桑宁再度站起身,挺直腰杆,刻意后退一步,“裴大人,你看清了,我可不是你的下属,你以后不许跟我打哑谜。”

裴如衍正色地点头,“嗯,公主说得对。”

这话怎么这么像在呛她呢,谢桑宁再退一步,“你再说!”

裴如衍失笑,“夫人还要接孩子回来吗?”

“接啊。”她道。

“那走吧。”裴如衍自然地靠近,牵起她的手,朝外去。

两日后,晋元帝颁布数道嘉奖表彰的圣旨,去了各位捐款的商贾与捐款数额较大的臣子家中。

其中有一户姓江。

传旨的太监到江家时,朴素的小院里种了不少蔬菜,都快要无处下脚了。

直到看见穿得单薄的老年男子提着木水桶浇地时,太监惊讶地擦了擦眼睛,“江大人?”

确认就是江大人,太监端着圣旨上前,“哎哟江大人,您怎么还干这粗活呀。”

江大人摇摇头,“活哪有粗的细的,都是生活。”

此时在庖厨的江夫人弯着腰走出,眯着眼睛,“是谁来啦?”

江夫人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眉眼有些眼熟,太监想了好一会儿,终于记起,正是前阵子在朝堂上做证人的小女孩。

“这……”太监想问。

小女孩仰着头看向江夫人,“祖母,是宫里有圣旨来了。”

“圣旨?”江夫人赶紧拉着小女孩出来。

太监想问的话又咽了下去,顺势摊开圣旨,“陛下有旨……”

圣旨是口头褒奖,但江大人夫妇听了,却很欢喜。

江夫人欲回房给太监端茶喝,周妙素快一步跑进屋,端着茶出来递给太监,还塞了两颗糖给他——

“多谢公公,多谢陛下。”

太监环顾了一圈朴素的小院,想着江大人致仕前,是朝廷的四品官员,致仕后竟过得这样普通,就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太监心有感慨,不曾拒绝递来的好意,喝了碗茶才离开。

重新变得安静的江家内,并不冷清,两老一小各司其职。

竹阳书院。

齐行舟回来上课了。

虽然也上不了太久,因为陛下要开宫学,但宫学正式开课没那么快,所以他还是会在竹阳书院学习一段时间。

很久没见的朋友看见他,激动坏了。

包赢和甄斐围着他打量他有没有缺胳膊少腿。

“阿舟,你家的传奇故事我们都听说了。”包赢嗓门不小。

一句传奇故事,将整个斋的小朋友都引了过去。

哄闹之际,几道匆匆脚步渐近。

端着圣旨的太监领着小太监们走进斋内,后面还跟着山长与任课夫子。

“安静——”尖锐的太监声带着严肃。

众孩童顷刻间噤声,以飞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坐好。

太监摊开圣旨,将圣旨上一长串的名字全部报了一遍,“天道酬善,人道贵仁,少年心存大爱,犹为可贵,朕闻竹阳稚子慷慨解囊,捐资为解国之困顿,其行可嘉,其情可悯,实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