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6章 明君贤臣,惠及天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6章 明君贤臣,惠及天下

簡繁轉換
作者:鱼羽渔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3 23:03:4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皇帝重新启用顾氏,此番情形与当初召见之时所引发的影响,可谓天差地别。

没有人知道那一日顾康到底与刘庄说了什么。

然而,自那日起;

顾氏仿若瞬间重现往昔荣光,再度绽放耀眼光芒,一切恰似当年顾啸在世之时。

不出顾易的预料,顾康与刘庄两人的性格,不谋而合。

刘庄是一个对臣子要求极高的人。

而顾康则是一个务实主义者。

当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志向时,这两人便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于大业面前,任何阻拦都会被他们二人冲破。

刘庄并未隐瞒自己对顾康的偏爱。

起步便是让顾康做议郎,从而直接参加朝廷议事。

这种起仕的开局。

可谓是直接开创了先例,让人瞠目结舌。

而自领议郎之后,顾康也是全然将自己的政治能力完美的彰显了出来。

他从来不是什么初入朝堂的毛头小子,而是天生的政客。

拥有着灵活道德底线的顾康,甫入朝堂,便送给了所有人一份大礼。

顾氏并不是什么都没剩下!

至少在如今还有人在世的开国功臣之中,当初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过顾啸的恩惠。

在如今这个注重品德的时代,这便是顾氏子弟天生的利器。

帮助刘庄集权;

连宗室与功臣,彻底定下恢复冕旒制度之事。

压外戚。

别说什么皇帝重用顾氏,便是有着启用外戚的心思。

顾氏是顾氏,外戚是外戚!

顾康利用着自己天生的政治嗅觉,帮助刘庄达成一件件的政治目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短短数月时间,顾康便再次从议郎被提拔到了尚书郎。

这便是属于皇帝的宠臣级别了。

议郎是可以参与朝事议论,而尚书郎则是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

帮助皇帝起草朝廷制度的诏书。

随着如今尚书台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个位置早已是朝中上下炙手可热的存在。

做到了这个位置,只要不出现任何的意外,将来的成就至少都会是九卿级别。

此事一出,朝野巨震。

虽然众人都已经看出了皇帝对顾康的恩宠。

但顾康的晋升速度之快,仍是令人咋舌。

好歹也先让顾康去地方历练一下啊。

这才刚刚起仕多久便如此了,倘若以后再有功勋又当如何?

难不成顾氏真是当兴?

继顾啸之后,其子还能走到三公不成?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针对顾氏。

如今之庙堂,不知有多少人不想要顾氏再次起势。

但都不需要刘庄的帮助,拥有着90点政治属性的顾康便会直接教他们做人。

似乎是因为顾意当初教育的关系,顾康似乎是已经看清楚了当代大族们的核心。

不够牢固的政治同盟...家族内部的各种问题。

当顾康抓住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问题时,所有对他的攻击便都会迎刃而解,反倒是其中会有人受到惩罚。

简单来说,就是顾康敢于掀桌子。

顾氏底蕴不足的问题,在这一刻反倒是成了他的助力。

他能掀别人,而别人却掀不动他。

而这种事发生了两三次后,也便没有人再做无用功了。

顾氏的再次崛起仿佛是已经成了定局,甚至有不少人都担忧起了顾康会报复。

但顾康却没有心思陪他们斗。

彻底站稳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只是嘴上说说后,他便开始了自己最为擅长之事。

??种田!

那日与刘庄的交谈之后,两人都一致认为要想达成那般伟业的前提必须是要恢复整个大汉的国力。

其实刘秀的种种政策已经为大汉做好了完美的基础。

他完美的让天下从大乱之后修养了过来。

直至中元二年那一年,大汉人口已经有了四百多万户,人口更是达到了两千一百多万。

如今数年过去,人口更是再次有了一点突破。

这便有了盛世的基础。

刘庄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随着刘庄再次下令让顾康兼领田曹掾属的那一刻起,这二人便直接开始了对田地的大规模整治。

当然,这种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认知的不足;生产力的限制;再加上各地的田地的不同;

种种问题都注定了这件事只能慢慢来。

顾康显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便直接与刘庄建议。

此次进行肥田的改革先从河北为始,先打开一道良好的局面。

至于原因他也说的很清楚。

因为随着顾氏在巨鹿的影响渐渐变大,巨鹿郡农户们的粮产渐渐变高周围的百姓们是看得到的。

早已有人开始效仿了起来。

彻底推行此事的阻力不会太大。

而且他于巨鹿多年,对河北之地的土地早已了然于胸。

至于其他各地则是可以先勒令各郡国实行试点。

顾康显然是早就已经思考起了如何将自己的技术推广至全国,做起这些事可谓是得心应手。

而对于顾康的建议,刘庄自然都应允了。

他十分明白此事的重要性,甚至刘庄还决定自己要行“亲耕礼”,以起表率的作用。

这就是刘庄此人的不凡之处。

相比于那些一个个自命不凡的皇帝,他更愿意通过自己为表率以促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视着一切,情绪有些莫名的复杂。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着他当初的设想来发展,又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顾康与刘庄真的成了天生的搭档。

虽然这才刚刚开始不久,两人竟然就已经有了那传说中的明君贤臣之象,这完全是他之前没有想象到的。

哪怕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但最起码现在,顾氏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而更出乎他预料的自然便是这曲辕犁与肥田之事。

这真的只是他当初落下的一步闲棋,只为了看能不能为自己获得成就点。

可如今这造成的影响看起来似乎比之前做的一切还要多。

虽然以现代的农耕水平来看,顾康与刘庄做的这一切并不算什么。

但放在如今的大汉,那意义可就不同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

曲辕犁可是从唐代才被研发出来的;

这一切如今竟然被提前了!

若是按照这般蜕变下去...未来到底会发生何种的改变,着实有些难以想象。

当顾易察觉到这后,他立刻退出了游戏区仔细的查询了一下详细的资料,打算看一看会不会发生变化。

但可惜的是....这一切注定仍是无法抵抗时间的力量。

虽然曲辕犁的出现从唐代转为了东汉。

但期间的时间却仿佛是被暂停了,并没有顾易想象之中的不断进步。

历史自我修正的力量仿佛是暂停了这其中的发展。

一切....都与原本没有太大的差异。

显然顾氏唯有不断辉煌向前,才能真正的影响到历史。

顾易迅速的冷静了下来,旋即便再次回到了游戏之中。......

......

冠军侯府。

这是如今顾氏在洛阳的大本营,正是当年刘秀赐给顾啸的。

虽然顾氏多年未曾临京,但此地也始终未曾荒废过,且足够大,顾康与顾晟两人都住在这儿。

因为当年深得刘秀宠爱的关系。

侯府距离皇宫极近。

如今顾康和顾晟都能在这其中便足矣说明了他们到底有多么受宠。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顾康。

虽然顾晟如今也有着中军司马的官职,但却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没有人愿意相信....

顾氏两代人之中会有三人成才。

“兄长,今日我遇到了一个妙人。”

顾晟人未至话声先传了进来。

正在看着各地汇报的顾康连头都未抬一下,当顾晟走进房门内后,道:“什么妙人?”

“相面的说他将来会在万里之外封侯。”

顾晟脸上带着喜色,笑了两声,“相面的也说我将来会于万里之外封侯。”

听到这话,顾康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文书,看向了顾晟,“你信了?”

“为何不信?”

顾晟反问,“难不成兄长不相信我能建功立业嘛?”

这可能是如今顾氏这一脉的通病了。

顾康对自己的才能自信。

而顾晟则是对自己的武功自信。

“相面之事不可为真。”顾康再次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

他这一点完全不符合当代的天下人,并不信所谓的什么妖魔鬼怪。

其实这也是因为顾易。

当初他通过顾啸带着顾康去田地里之时,曾问他若是天不下雨或是旱灾之类的问题。

而顾康当初也给出了符合时代的回答。

那就是求神。

顾易当时便跟他说了“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这才造就了如今顾康对于这些事的态度。

“唉...兄长。”

顾晟无奈的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些并不可信,但我与那人聊了聊,发觉此人确实不凡。”

“他家境十分困难...”

“要不你帮他向陛下举荐一下?让他来我军中任职?”

听到这话,顾康微微皱了皱眉。

举荐之事在大汉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但是在如今可不同,刘庄对官员的态度十分严格,被举荐之人若是才能不行就连举荐的人都要一起受罚。

此举虽大大的提高了举荐官员的质量。

但也同时让举荐之事变得不像是当初那般没什么压力了。

但对于顾晟这个弟弟,顾康还是十分放心的。

别看平日里性子显得有些自傲。

但是在军事能力上。

顾康自认为自己是比不过顾晟的,要想赢他唯有用计于庙堂之上。

他举荐的人....

顾康沉默了一下,旋即才再次开口:“你且说说,到底是何人。”

“此人名为班超,字仲升。”

见顾康有答应的意思,顾晟立马又笑了起来,道:“平陵人士,世代修史。”

“父亲乃是班彪,兄长名为班固,如今正任校书郎一职。”

“而他现在正在帮官府抄书。”

“兄长...你不知道,我和他聊了很久,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不适合当个文生。”

顾晟的表情是越说越认真。

而听到这话,顾康也是立刻便想了起来。

班固?

不就是之前那个因撰写《汉书》被捕,后经皇帝赦免之人嘛....

作为一个近臣,对于这才发生不久的事,顾康记得颇为清楚。

班固能够被释放。

便是因为其弟来京伸冤才有的后续之事。

想起了这事,顾康也是不再犹豫,直接就点了点头,“好,我会与陛下说起此事。”

他都不想浪费时间去考校。

顾晟若是连看个人会不会打仗都看不出来。

以后还怎么成大事?

且当今皇帝推崇仁孝,班超的这种行为,举荐定会被同意,有什么好考校的。

“谢兄长!”

顾晟大笑了两声,旋即见顾康又要拿起文书来,他连忙说起了自己的另一个目的。

“兄长....你能不能帮我和陛下说说...”

“别让我在练兵了....”

说起这事儿来,顾晟也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虽然知道自己的兄长很厉害。

但前后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自来了洛阳之后,他就一直担任着这中军司马,训练中军。

这对于顾晟这种还未立过战功,且又不想白白浪费此生之人来说是一种折磨。

“之前烧当羌袭我陇西,陛下就说过他日会重要我。”

“这都这么久了....”

有的人注定就是这样。

很会打仗,但政治头脑却有着明显的不足。

顾晟显然就是如此。

顾康看着眼前这个愚蠢的弟弟,直接摆了摆手,让他出去。

他都懒得与顾晟解释这其中的原由。

小仗有什么好打的?

他日大汉国力完全恢复,还有数不清的大仗可以让你打。

何须急这一时?

见状,顾晟无奈的叹了口气,虽然还有话想说,但眼见着顾康已经拿起了文书,便只能悻悻的退了出去。

顾易一直都在看着他们,此时表情亦是有些无奈。

我顾氏怎么就不能出一个全能的人才呢?

这偏科也太严重了吧?

文臣能立的功摆在那...且刘庄想治天下,提拔自然要快一些。

而武将自然与文臣不同。

刘庄心有大志,且显然已经看出了他的本事...

竟然连这点时间都熬不住...

顾易暗暗吐槽,但心中对顾晟将来的成就却是愈发期待。

竟能遇到班超!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谁能料到,顾氏如今竟然要成了班超的举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