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独自静好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独自静好

簡繁轉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0:44 来源:源1

宁卫民带着一家人在法国安适地享受着岁月静好,然而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却难有这样的幸福。

实际上就在宁卫民躲安逸的这段时间里,整个世界局势,一直在发生着跌宕起伏的巨大变化。

亚洲、欧洲、中东、美洲......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就没有一个地方是消停的,有些事儿甚至充满了悲**彩。

霍梅尼葬礼,是1989年伊朗历史上一个震撼人心的时刻。

这件事发生在1989年6月6日,地点在德黑兰。

规模之大,混乱程度之高,历史上都少见。

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待见霍梅尼,把他死讯当好消息,但在中东地区,霍梅尼地位很高。

黎巴嫩、叙利亚这些地方的领导人,对他公开悼念。

尤其伊朗的老百姓对他感情很深,为此葬礼当天,有200多万人自发性走上街头送别这位领袖,把德黑兰围堵的水泄不通,那场面壮观得让人瞠目结舌。

可结果也正因为这样,最终这场葬礼因为热爱他的群众在墓地争抢裹尸布而彻底失控,演变成了一场重大的骚乱。

共有八个人被踩死,四百多人受伤,还有好几千人因为热或自残送医......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的政局也有了动荡的苗头。

有六名高级干部联名写信公开批评执政者齐奥塞斯库,指责他搞砸了经济、祸害了民生。

此信通过自由欧洲电台传遍了全国,许多民众表示支持,觉得终于有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但刚愎自用的齐奥塞斯库并未重视这些批评,依旧我行我素,殊不知全国范围内对他的不满情绪已经积压到了极点………………

同样是这个时期,另一个曾经与美国针锋相对的超级大国已经无力承担无底洞一样军费开支,选择从东欧的舞台上逐渐退下。

“冷战”,在时间的流转中终于走到了落幕之际。

这一过程如同一位巨人默默地告别舞台,虽然无声,却影响深远......

不过即便如此,这段时间里,西方世界的日子也并不那么顺风顺雨。

尤其是英美,他们根本没有心情以胜利者的姿态坐看别家笑话。

对于英国来说,从1988年以来,英国作家鲁西迪就因为小说《撒旦诗篇》遭受死亡威胁。

该书在伊朗被禁,正是伊朗已故领导人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对鲁西迪的生命,下达了300万美元的悬赏令。

而今霍梅尼虽然已死,但鲁西迪反而更危险了,这件事几乎成了一个死结。

英国政府不但因此跟伊朗断交,而且还不得不派遣007一样的特工,对鲁西迪实施二十四小时的保护计划,穷尽所有的方式,使其隐姓埋名,保全性命。

至于美国,所承受的灾难更大,因为再强横的国家也没法跟自然之力对抗。

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发生大地震,震级里氏6.9级,死亡逾270人。

这是20世纪美国大陆经历的第二次最大地震,仅次于1906年闻名全球的旧金山8.6级大地震。

所造成经济损失估计10亿美元,并且造成了几百万居民缺电,计算机不能运转,交通阻塞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地震切断了交通,损害了旧金山国际机场。

公路、桥梁、机场、海湾快速铁路一时被迫关闭。

旧金山及其附近地区,高楼大厦左右摇动,玻璃碎片四处落散。

海湾地区一座大厦倒坍。

市内几处起火,马里纳区大火熊熊燃烧。

自来水管遭损害,救火工作受阻。

地震发生时,旧金山“烛台”公园球场正在举行第三届棒球比赛。

场地震动15秒后,所幸无大损坏,6.2万名观众庆贺幸免灾难......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不得不说,在这一年,过得最风光滋润的国家恐怕就只有日本了。

日本没有天灾,也没有战争的威胁,几乎人人都是富翁,经济是真的强。

这一年,在日本股市和楼市高歌猛进上涨同时,日本的人均GDP不但超过了美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同样是创下历史记录。

典型的例子如三菱地产以8.46亿美元买下了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

索尼以34亿美元天价,买下哥伦比亚影业,成为日本当时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这场跨国收购之后,甚至在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上,哥伦比亚女郎身穿和服扮成了艺妓,标题是“日本入侵好莱坞”。

可以说日本尽管死了一个天皇,但进入平成年代,看上去依然国运昌隆。

因此日本本国的媒体在这一年鼓吹所谓的“平成景气”,直接把当下的经济状况和日本历史上的盛世相提并论。

不过日本自身的确也有很严重的问题存在。

比如说,就拿海外投资这件事来说,一部分日本人就清醒的意识到,随着苏联的威胁减弱,日本作为“经济挑战者”,将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

在这些人看来,美苏和解,对日本形成了“令人喘不过气的沉重压力”,三十年代美日对立的历史还历历在目,未来”将以相似的形式重演”。

果不其然,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年美国的畅销书除了《日本可以说不》,还有《大国的兴衰》、《购买美国》。

《大国的兴衰》从霸权交替的角度,看待愈演愈烈的美经济摩擦,把维护美日贸易平衡,提高到维护美国霸主地位的高度。

而《购买美国》称,日本人“已经购买了美国的公司”,“美国的就业和福利被外国控制!”

美国国防顾问委员会甚至在1989年报告书中指出??美国再也不能单纯从军事方面考虑国家安全问题,必须将经济利益看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日本人在讨论,“美国何时成为日本的第41个县”时。

其实美国人早就在疑惑了,到底是谁赢得了二战,谁赢得了“冷战”?

再比如说,现在日本,是个人就能看出日本经济已经有了泡沫。

别的不说,房地产和股市的超级钱生钱运动很明显就不正常。

尤其是日本的出口业,在日元快速升值之下,其实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一方面,日本国内的工资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就业出现“割青田“现象??企业为争夺人才,提前三年签约尚未毕业的学生。

日本毕业生随便一个毕业研修就能拿一百万日元的红包,签约金最高达三百万日元,全日本的公司都是跪求毕业生加入的状态。

毕竟只要有人进入就能拿到政府的日元补贴,那可是超级巨款。

日本的印钞机也是疯狂开动海量的日元用于补贴企业,结果变成了企业为了招人而招人。

日本的人力成本的超级上升,也让整个日本的出口业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尽管日本此时的精密加工行业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机器人化,但是人力成本仍然不低。

这一顿超级加倍之下,日本的出口业快速萎靡,企业负债规模也迅速扩大。

1980年负债规模仅为23.72万亿日元,到了1989年的负债规模猛增至106.6万亿日元。

日本的企业普遍债台高筑。

而且由于日本人讲究从一而终,经常是在一个企业直接呆到死,企业经常也难以开除员工。

所以导致企业越招人,负债就越多,产品越来越贵,竞争力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在1989年实施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掉头开始加息了。

但是这一政策未能改善经济长期萎靡的状况,反而引发了政坛更迭。

1989年6月2日,宇野宗佑接替竹下登出任日本第75任首相,成为第一位在平成时代就任的日本首相。

同时宇野宗佑也是自1955年日本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非派领袖出身的自民党籍首相。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宇野宗佑甫出任首相三天后便爆出桃色丑闻,被《每日新闻》旗下的杂志揭露他曾花300万日元包养东京都神乐坂一名艺伎,却四个月没有付钱,也没有按照艺妓的传统付分手费。

起初这一事件没有在日本国内引起轰动,但是当美国《华盛顿邮报》从日本《每日新闻》转载这一桃色丑闻后,宇野宗佑在国际上顿时变得臭名远播。

再加上里库路特丑闻,使该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空前惨败,使自民党在参院失去过半数控制权,成为自民党有史以来参院选最低的记录,而在野社会党的席次一举跃进至46席。

宇野宗佑只好在翌日宣布引咎辞职,8月10日正式离任,随后由海部俊树接任。

宇野担任首相日期仅为69天,为日本史上第二短命的日本首相。

总之,现在的日本就像个酒色过度快要毙命的阔佬儿,在极度的兴奋和癫狂中,身上的健康隐患全被他一掷千金,出手大方给遮盖住了。

大多数人只关注他身上金光灿灿的衣着和配饰,却无人在意他其实已经走向了死亡倒计时。

尤其是日本人,本身就已经出现了病态的迷信和癫狂。

他们已经把这场泡沫经济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了。

他们坚信自己的股票,也就是三年不曾下跌的日经指数,有神力的加持,他们认为日经指数已经永远不可能下跌。

任何经济学家的警告全部无视,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疯狂。

在东京街头,白领阶层纸醉金迷,把收入全部砸在娱乐场所和奢侈品上。

年轻人上班一两年就辞职,因为投资带来的收益是上班的N倍。

有人豪掷百万坐出租车,有人拿万?大钞点烟,有的企业没等新人上班就发一百万日元。

夏威夷五星级酒店全被日企包场,就连黑社会也转型“经济暴力团”。

山口组在1988年成立神户信用金库,1989年放贷规模就突破2000亿日元....

总之,站在时代的端口眺望,日本泡沫经济恰似一尊惹人迷醉的万花筒。

每一片玻璃都折射出资本主义的不同面相??金融资本的贪婪、技术官僚的傲慢、大众心理的盲目乐观。

身在其中的人,没有几个人是能够保持清醒的,能够克制贪欲的,哪怕日本已经走到了临近变盘,摇摇欲坠的危险节点。

不用说,对于宁卫民的对手,堪称泡沫经济风云人物的高桥治则更是这场集体癫狂的领军人物。

实际上,就在宁卫民离开日本的这段日子里,他除了把打击宁卫民的产业已经视为一种乐趣,愿意以持久战的态度来针对之外,他的EIE也把如何利用银行的资金支持,对外进行高效扩张做到了极致。

在港城,他以三百八十亿日元买下了力宝中心的其中一栋大厦,设立了明野乌托邦。为了开发檀香山的高尔夫球场,他以五百五十五亿日元设立皇家瓦胡岛度假村。

为了方便在法国巴黎收购当地房地产,他还投资了三百亿日元在法国设立房地产公司。

除此之外,他还向夏威夷的大溪地凯悦酒店投资一百五十亿日元,向斐济的丽晶酒店投资四十四亿日元,以三十六亿日元取得曼谷丽晶酒店股份的百分之四十,并在越南开设了浮岛酒店。

这些消息有的是经由媒体报道的,有的是从EIE内部打探到的,总之最后都有私人侦探从日本东京向法国的宁卫民做了及时报告。

而宁卫民经过汇总之后,看到的第一点,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高桥治则展开的商业战线异常广阔,甚至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此后,又有消息陆续传来,说高桥治则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开始合作,准备共同斥资六百亿日元在东京建设香格里拉酒店,并且着手建设梅野里高尔夫球俱乐部。

更让人意外的,是高桥治则高调进军日本娱乐界,即将出资一百亿日元与蛟川映画共同成立艺人事务所。

由此,宁卫民进一步发现,好像自己明面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好像已经达成同盟,打算联手来针对他了。

都不装了嘛,郭氏和蛟川居然都跳出来了,这还真是惊喜呢。

不过说实话,宁卫民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怕,他甚至有点可怜他的这些对手。

尤其是可怜和高桥治则联手的郭氏和蛟川。

因为经过消息的汇总和自己研究与分析,他发现了高桥治则投资上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可以说是一击必杀的命门。

第一,就是他的债务规模太大了,已经接近兆?了,不愧是胆大包天的“庆应明星”。

给他一个金融杠杆,他真的敢买下地球。

第二,就是他的投资完全就是自不量力的买买买,只顾项目到手,却不重视实际经营。

从度假村和高尔夫球俱乐部就能看出来,他根本等不及自己买下来的事业走上正轨,就开始了追逐新目标的爆买。

这样的事业根本不能被叫做事业。

和这样的人合作,想想下场就很悲催。

然而现实最魔幻的就是,高桥治则越是这么买下去,他EIE估值就越高。

宁卫民自从要求佐川建一替自己用大和证券的户头吃进EIE的股票,半年过去居然已经获利百分之四十二了,眼瞅着EIE的市值必经两万五千亿日元大关。

而这让他现在哪怕身在法国,也越来越控制不住内心的骚动,渴望着最终审判的日子快点到来。

自己可以回东京复仇,去了解私人恩怨的那一天了。

没办法,老天爷都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