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年代: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三百三十六章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簡繁轉換
作者:奋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7 23:2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来了!还有五分钟就到站了!”一名身穿铁路制服的男子跑到近前禀告前门东车站站长,站长听了急忙小跑着去人群中心的农商总长田文烈,交通次长叶恭而去。

大家都安静下来。

田文烈和叶恭绰两人听了,吩咐身边秘书一声,张大富和田文烈的秘书都立即招呼大家排队迎接了。

众人按照官位身份排列,前边的是农商部,交通部官员,以田文杰,叶恭绰为首。

中部是中华总商会联合会成员,以周进镳老先生为主。

后面是京师总商会会长冯麟霈等京师总商会成员。

由于冯保亮是副协理,竟然站立在那呼声很高的安厚斋,孙学仕等人前边了。

安厚斋大名叫做安迪生,他含笑朝冯保亮拱手,“冯老板,恭喜啊!我听闻你很受京师总商会的人欢迎,一定能留任的。”

他笑容带着一股凝视目光,眼神颇为锐利。

冯保亮急忙含笑拱手回礼,“不敢!不敢!安先生,多谢你吉言。”

冯保亮听出对方弦外之音了,这分明是反话。

毕竟,他冯保亮很少去京师总商会开会,眼下恐怕连会员都不能认全,岂能受到人家信赖?

要说也,恐怕也只有羡慕嫉妒罢了!

安迪生这是讽刺他冯保亮呢!

不过,冯保亮脸皮厚多了,装作没有听明白,神色如常,一副寒暄热情模样。

安迪生一笑,再次拱手,“冯老板,鄙人如果有幸坐上会长,定然要严厉管理会务,到时候,如果冒犯了冯老板,还请冯老板见谅。”

“无妨!无妨!严厉管理会务,谈不上冒犯,安先生这话言重了!”冯保亮含笑回礼。

安迪生听了,微微一笑点头,闭嘴不再说什么了。

他看得出来,冯保亮言语就是打太极一般,探不出什么情况来。

不过,他心里认定了,冯保亮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未来,这小青年不可小觑啊!

安迪生与冯保亮谈话,落在了四周人耳中,尤其是冯麟霈,袁鉴,高理亭等人耳中。

袁鉴,高理亭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起来。

冯麟霈目光瞟了安迪生一眼,面露一丝取笑表情,然后目视远方,眼观鼻鼻观心了。

这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恰好冯保亮转头,捕捉在眼中。

冯保亮一琢磨,这冯麟霈与安迪生肯定尿不到一个壶内。

片刻过后,远方传来火车轰鸣声音。

这火车头冒着一股黑烟,仿佛头顶脑颅里面燃烧一般,黑气,水蒸气白雾喷薄而出。

“昂!昂!”

“咣当咣当咣当!......

最终,蒸汽车火车头穿越而过,缓缓停了下来。

车轮传来与铁轨哒哒哒撞击声音,非常刺耳。

眼下,蒸汽车轰鸣声音,车辆惯性声音,压住了站台一切声音。

等列车彻底停了下来之后,站台仿佛活了过来似的,这才有声音传来。

这是科技力量的展现,一瞬间,那狂暴动力,压制一切,连声波都要退避。

人类在这科技武装的铁怪物面前,看上去十分弱小,如蝼蚁一般。

站台声音渐渐平静下来,大家着急的望着列车车门。

很快,车门有人影现身,列车员打开车门,躬身站在一边。

这时候,一名老者在年轻人搀扶下缓缓下了列车。

田文烈,叶恭绰急忙上前迎接。

“季直先生,终于盼到你来了!”田文烈拱手,一脸恭敬状态。

张謇先生是民国第一任农商总长,又担任过其他国务要职,资历老,威望重。

另外,他可是当年暗中捏合东南互保的人,起草清帝退位的人。

如今,从政治退下来之后,一心扑在实业救国之上,创办了三百七十个学校,如此大手笔,可谓是天下仅此一人。

是故,张謇在东南各省功高望重。

张謇含笑抱拳,“田老弟,当年久别,今日相会,甚慰吾心!”

田文烈一笑,“季直先生,您老是前辈,这次来京城,多要指点我等一番呀!”

张謇含笑摆手,“我已老也!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啦!谈不上指点,只是建议,我是带着各方建议而来的,至于结果......就听天由命吧!”

说完,张謇苦笑摇头。

田文烈急忙摆手,“季直先生,大家还要听听你的建议的。请,容我向您介绍农商部的晚辈。”

张謇含笑点头。

田文烈转身,这时候,叶恭绰这才上前,与张謇拱手说话。

作为前大总统袁世凯的内阁人员,张謇与叶恭绰很熟,两人可以追溯到前清邮传部成立那时候,叶恭绰当年是铁路总局代局长,是交通系最老资格成员,而民国成立后,正式成为铁路总局局长。

而张謇由于功劳巨大,一步登天,荣升为农商总长,水利局长。

两人低声交流几句,便一起迈步,跟上田文烈。

张謇背后仍然跟着那名年轻人,叶恭身边跟着张大富。

四人后面是从列车下来的一众人员,这些都是从沪市跟过来的商人。

大家跟在张謇,叶恭维等人身后,缓缓而动。

田文烈介绍了一众农商部,水利局人员,这些人其中不乏张謇的当年手下人,大家相面,格外的亲热和激动。

毕竟,张骞是因为袁大总统称帝,一怒之下辞官南下了。

这事情才过去满满两年时间,他手下人还没有全部免职。

张謇见当年一众手下们都过来迎接,他面露感动,高兴至极。

等见过这些官员,接下来就是全国总商会会员了。

这些人员,张謇更熟。

尤其是周进镳老先生,当年作为沪市总商会会长,经常与张謇联络,关系非常密切。

全国总商会,京师总商会,这些商人都由叶恭介绍了。

轮到冯保亮时候,叶恭维特意短暂停留片刻,重点介绍了冯保亮的大华纱厂和正在建造的中通纱厂。

张謇听了连连点头,感叹道:“短短时间,连建两座纱厂,了不起。当年,为了大生纱厂,我一次次陷入绝望之境啊!年轻人,你比我幸运了很多,要珍惜这份运气。”

“是!”冯保亮急忙躬身答应下来。

叶恭绰当然不是仅仅为了介绍这些,他低声道:“季直先生,京城的经商环境虽然不如沪市,但眼下也是很安全的。段元首希望您老出山,整顿商界。”

张謇听闻有些迟疑,忍不住垂眉沉思起来。

叶恭绰不再说话,观察着张謇的神色。

周围其他人更不敢打扰,大家都默默注视着这里。

无数目光落来,让冯保亮身边的安迪生顿时紧张起来。

他余光瞥向冯保亮,见冯保亮平静如常,一副镇定样子。

这一刻,安迪生心底顿时升起一股惊讶,他惊叹冯保亮在如此大场面下,仍然平静如初。

难道他安厚斋不如这少年?

骤然间,一种荒唐可怕的念头从心底升了起来。

让他感到了极度的迷茫。

他安厚斋可是出席过国际博览会的人,开眼看了世界。

难道不如一个少年?

“这是劝业所的安迪生,他深得段元首信任,是下一届京师总商会会长。安会长,安会长!………………

叶恭绰声音传来,让安迪生打了个激灵,他急忙急促笑脸,深深躬身长揖,“见过季直先生!安某失礼了!”

叶恭一笑,朝张謇看来。

张謇含笑道:“神游万里,定然是重要事情,无妨!无妨!”

说着,张謇拱手回礼,笑道:“有劳替我在段元首面前问安,我等待召见。

安迪生急忙含笑躬身,“不敢!不敢!直季先生,我定然把话带到。”

张謇点头,继续跟着叶恭绰见下一位,孙学仕。

等见了众人之后,田文烈,叶恭两人陪着张謇上了迎接的轿车。

之后,大家急匆匆往车上赶去,片刻之后,警车开道,车队驶出了车站。

出了车站,忽然之间,天空飘了雪花。

灰蒙蒙的天,越加暗淡了。

车队径直朝农商部奔去。

农商部位于东城东堂子胡同,这是沿用前清农工商部衙门。

到了地方之后,轿车鱼贯而入,进入了大门。

田文烈,叶恭绰,张謇三人下车,朝班房会议室而去。

这时候,天空的雪越来越大了,眨眼之间,众人头顶落了一层白。

众人进入屋内之后,火盆,火炉等由差役搬了过来了,堆了一排,仿佛夜间晚会篝火一般。

跟随张謇而来的人,还有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朱葆三,沪市总商会协理,经营保险,被誉为“沪市道台”。

副会长宋汉章,中行银行上海分行经理,金融界权威。

会黄贝润生,沪市商会代表,“颜料大王”,瑞康盛颜料行总经理。

会董虞洽卿,三北轮船公司创始人,浙商财团大佬。

华商纱厂联合会副会长聂云台,以及议董穆藕初。

六人起身在张謇老先生介绍下,与大家见了面,认识一番。

之后,众人这才围着火炉子,火盆坐了下来。

张謇一众人一边,对面是田文烈,叶恭等官员,而中间远了的地方是商会的人。

由于太冷,大家都端着茶捧在手上,竖着耳朵聆听上方三人谈话。

田文烈代表官方欢迎张謇一行人到来了,说了一些场面话。

接着是叶恭绰,站起来欢迎张謇朝大家讲几句,说说对眼下经济看法。

张謇是带着目的而来的,他也不含糊,起身朝众人发表讲演。

他面色严肃,声音极为洪亮。

“吾生于风雨飘摇之晚清。昔年高中状元,本可安享仕途,然甲午一役,《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列强肆虐如豺狼,朝廷腐朽如朽木。

见此危局,吾夜不能寐,遂掷笔长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救国非空谈,当以实业为本!”

问,实业何为救国?实业者,国之血脉也!

吾尝言:“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

彼时洋货横行,白银外流,尤以棉铁为甚。吾创办大生纱厂,欲以国产棉纱抗衡洋布,夺回利权。

又兴牧公司,改良棉种,使农为工用,工为商谋。农工商三者并重,方能筑我中华经济之长城。

实业难,难在何处?

吾认为教育乃实业之根,“父教育,母实业”,此吾毕生信念。

若无人才,实业何以继?

吾于南通建师范学堂,纺织专门学校,乃至博物苑,皆欲以新学育新人。

吾尝言:“办一县之事,须有一省之眼光。办一国之事,须有世界之胸怀。”

故学子当通技艺,明时务,方能以实业振兴民族。

吾舍虚名而求实绩,昔年慈禧欲耗巨资庆寿,吾冒死谏言:“减庆典之银,充军备之需!”

然朝廷昏聩,终弃吾言。吾遂辞官归乡,誓曰:“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二十余家企业、三百七十所学堂,皆为此志。

纵有成败起伏,吾心不改。

耄耋之年,吾有所悟,乃言文化亦为救国之途。

吾修古迹,护文物,建天下首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非为怀古,实欲警醒后人,国无文化之魂,犹树无根。

实业无精神之基,终为沙塔。

故救国非独富国强兵,更须存中华文脉于乱世。

今吾老矣,然见后世青年投身实业,钻研科技、守护文明,吾心甚慰!

望诸君谨记,救国之途,不在空谈,而在实干,不在苟利,而在天下!

张謇老先生一番话讲完,大家都立即起身拱手,做出受教样子。

张謇老先生含笑摆手,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坐下。

等众人坐下之后,张骞目光落在冯保亮身上,含笑点名道:“大华纱厂冯保亮,你是这里年龄最小的,又是眼下成就最瞩目的,你先生赐你亮东,我觉得很好。眼下,你对我主张可有什么看法?”

冯保亮听张謇点他的名发问,他急忙起身,躬身道:“前辈所言极是,明见万里,是吾等不及也。吾等定然高举实业救国主张,以实业筑基,以教育铸魂,以儒学立命,办一家之厂,利一城一行业,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救国

大事可成也!”

“善!善!善!”张謇忍不住脱口而出,一连喊了三声,内心震动大过惊喜。

他没有想到,一个少年仅仅几句话便总结了他的一生所感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