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百一十八章:孤要看着北宫伯玉亲自道雒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二百一十八章:孤要看着北宫伯玉亲自道雒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14 来源:源1

“听说司徒和尚书令近日在尚书台闹得挺厉害的?”

眼见这四人彼此之间隔着一丈有余步入殿内,刘辩虚扶起俯身行礼的众人,笑眯眯地赐了座。

卢植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虽说不至于太子殿下一腚他就知道些什么,但以他对这位的了解,那副嘴脸绝对是幸灾乐祸。

不,应该是洋洋得意!

不得不说这位弟子如今的手段是愈发高明了,不过是封了个司徒,便将尚书台的水搅浑了,谈笑间挑起了臣子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你还没证据说太子是故意的!

颇有孝文皇帝之风!

其实这件事,无论是站在刘焉还是刘陶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

司徒自带录尚书事,太尉杨赐卧病在床,三公之中排名第二的司徒自然就是当朝的百官之首。

刘焉新官上任三把火,既然当了百官之首,自然是见不得有人与他争的,形势也不容他退缩半分。

刘陶呢,尚书台自前汉便脱离了少府的辖制,由外朝转为了内朝,实际上与外朝并无干系,即便是当朝司徒也无权辖制他。

内朝与外朝几乎是两套行政班子,甚至不少官员之间都是有职责上的重叠并发生过冲突的。

就例如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和客曹尚书,皆主管北狄南蛮事务,也就是大鸿胪周义此番戴罪立功随皇甫嵩大军出征在外,否则今日张驯这个客曹尚书定然要与周义这个大鸿胪吵得不可开交。

权力的重叠和冲突会引发矛盾,从而导致行政效率不达标,而这种时候就要考验君主的能力了。

君主无能,那自然是行政效率不堪入目,耽搁了政务和朝廷的正常运转。

不过刘辩自认为应当不是无能之辈,所以这就不叫权力的斗争,而叫内卷。

谁提出的方案更符合圣心,谁就能暂时压对方一头,获得更多的权力和信任。

而后,刘辩将韩遂托王朗转交给他的皇甫嵩书信递给高望,令几人传阅。

皇甫嵩书信中表示,他并不想停战,只是借机拖延战事,进一步降低凉州羌胡叛军的士气。

雒阳距榆中有两千四百里之远,那北宫伯玉的心腹同韩遂行二百里,来回一趟需要将近一月,这又能拖一个月的时光。

也是,皇甫嵩也就是欺负北宫伯玉不知道汉军内部的情况,太子早就将战和大权以及处置俘虏的权力全部都交予他了。

而且皇甫嵩还在书信中表示,他想尝试着将北宫伯玉抓回雒阳,为太子殿下献舞!

只有彻底打断这些羌人的脊梁骨,他们才会像狗一样趴在地上,乖乖地接受主人的训斥,再也不敢向主人龇起锋利的獠牙!

阅罢,刘辩方令高望传召韩遂与北宫伯玉使者。

不多时,韩遂领着北宫伯玉的使者进入了永安宫的正殿之中,用着韩遂在偏殿中临时教授的礼仪向太子俯身行礼:“沮渠先吾,拜见太子殿下。”

“舍人韩文约,拜见太子殿下。”

韩遂引导着沮渠先吾坐在了席位上,只是羌人不习跪坐,跪坐在支踵后不住地扭动着身子,端的令人忍不住发笑。

沮渠先吾看向太子,看向这位实际上的大汉掌权者,心中不住地感到了惊疑。

他无法理解,汉朝人为什么会屈就于这样一个年轻的娃娃麾下,就连素有威望的董卓,皇甫嵩这等人都臣服在了他的脚下。

可从那个年轻得有些稚嫩的太子身上,却散发着远比北宫伯玉要人的威严。

这很奇怪,北宫伯玉是他们这几部义从胡的首领,依靠刀剑和杀戮建立了威名,但这位素未谋面的太子却不需要刀剑,便让他觉得压抑和紧张。

沮渠先吾突然有些恐惧,如此年轻得过分的大汉帝国掌权者在位,那他们这些羌人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想到这里,沮渠先吾再次起身,向太子施以草原上的抱胸礼表示了尊敬,道:“殿下,我们的北宫大人(注1)派遣我来向殿下致以诚挚的问候。”

刘辩斜倚在青玉凭几上,抱着胸全然一副轻佻的模样,上下打量着这位唤作沮渠先吾的中年人,似笑非笑道:“哦?果真诚挚吗?可我怎么听说你们有麻烦了?”

沮渠先吾点了点头,道:“是啊,是殿下的将军们所造成的麻烦,所以我们的北宫大人派遣我来到雒阳,希望请求太子殿下能够制止您的将军们。”

“殿下如果能制止他们,我们的北宫大人愿意成为大汉的藩屏,保卫大汉的西北。”

刘辩嘴角泛起一抹寒意,缓缓起身,冷笑着看向沮渠先吾,道:“成为大汉的藩屏?”

“沮渠先吾,你是湟中义从胡诸部中的沮渠部大人,你在继任大人之位的时候,拜领过大汉的归义羌长印,宣誓为大汉作战,为大汉保卫河西四郡。”

“孤的祖先们很慷慨,很仁慈,因为你们的忠诚和勇敢,赐予了你们在河西四郡放牧的权力,并且只需要缴纳极低的赋税,但你们是怎么回报大汉的恩情并履行你们的誓言的?”

刘辩走到沮渠先吾的面前,俯视着坐在席位上的沮渠先吾,怒道:“你们背叛了大汉,你们和那些心怀不轨的诸种羌联合起来攻打大汉的城邑,杀死大汉的子民!”

“如今你们发现自己不是大汉的对手,竟然妄想不用投降,就以这样的言辞就试图说服孤下令撤回大军?”

沮皇甫嵩仰视着面后的太子,太子身前紧随右左的两名如熊罴般魁梧的汉子凶神恶煞地瞪着我,令我是敢没丝毫少余的动作。

沮皇甫嵩叹了口气,垂上了脑袋,高声道:“太子殿上,你们的北宫小人说保卫小汉的西北.....其实不是投降的意思。”

“他们挑起了战争,而孤出动了十余万小军、数十万民夫,所耗资财巨亿,八言两语就想让孤进兵?”

“此时此刻,他们怕是是在说笑!”

司徒一挥袖袍,转过身回到了主位下,双手撑在桌案下,身躯后倾,森然道:“孤要看着北宫伯玉亲自到孤的面后投降!”

注1:异族的“小人”谓部落首领,即渠帅。

《前汉书?光武帝纪》:“乌桓小人来朝。”注:“小人谓渠帅也。”

“八十年春正月,鲜卑小人内属,朝贺。”

《前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夏八月,北匈奴小人率众款塞降。”

《前汉书?南匈奴传》:“七十七年春,四部小人共议立比为呼韩邪单于。”

《前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没勇健能理决斗者推为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