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屠狗之辈 > 第535章 不简单的裴少妇

屠狗之辈 第535章 不简单的裴少妇

簡繁轉換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6:46:54 来源:源1

当黄天略用手指天的时候,赵山河就瞬间秒懂什么意思了,所以这确实并不难猜。

其次就是赵山河联想到昨天在绍兴所见的那位老人了,那位老人他们家族的根基就在长三角这边,虽然那位老人大半辈子的履历都在北方,可是最后还是从魔都升上去的。

由此可见,他跟长三角这边的家族有着错综复杂的渊源和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黄天略所说的。

其实从见到那位老人开始,赵山河就已经知道周姨所处的层次了,此刻听黄天略说完以后更加确定......

清晨的日光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切割着城市上空的灰云。林然站在医院天台边缘,手指摩挲着终端屏幕,那条来自未知地址的消息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如同老式收音机里断续的电流声,微弱却执拗。他没有回复,也不敢回复??他知道,有些对话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

苏清瑶靠在栏杆旁,低头看着街道上的人流。一辆公交车缓缓驶过,车窗映出乘客模糊的脸。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闭目养神,还有一个小女孩踮起脚尖,把脸贴在玻璃上,望着天空发呆。阳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以前我们总以为,要推翻‘镜界’,就得炸掉服务器、切断神经链、让所有人清醒过来。”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可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觉醒,是从一个孩子愿意抬头看太阳开始的。”

陈默站在两人身后,烟已经燃到了滤嘴。他掐灭它,轻轻一弹,烟头划出一道弧线,坠入楼下花坛。他没说话,但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清晰。三年前他在南区数据中心引爆电磁脉冲装置时,曾以为自己是在摧毁一座监狱;而现在他终于懂了,他们真正要重建的,不是系统,而是人与人之间那根看不见的线。

林然转身走向楼梯口:“走吧,周野今天出院。”

地下停车场里,空气潮湿而沉闷。他们穿过一排排废弃车辆,最终停在一扇标有“心理康复科专用通道”的铁门前。门后是一间临时安置病房,窗外装着防跳网,墙上挂着一幅手绘日出图,角落里摆着一台修好的老式收音机,正播放着早间新闻播报。

周野坐在床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夹克,手里握着一杯温水。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目光稳定,像是久旱后的土地,虽未复苏,却已不再龟裂。

“你们来了。”他说,语气平淡,却不再冷漠。

“能走吗?”林然问。

周野点点头:“医生说,我的神经系统没有进一步损伤。只是……我还是听不到情绪。朋友笑,我不知道他真开心;别人哭,我也感觉不到悲伤。我只是……活着。”

苏清瑶走近一步:“可你看见了真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周野抬眼看向她,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像是在思考这个动作该不该做。“昨天夜里,我梦见我妹妹了。她坐在院子里吃西瓜,汁水流到胳膊上,她一边舔一边笑。梦里的温度很真实,风是暖的,蝉鸣也清楚。可当我醒来,发现自己在流泪。”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我不该哭的。我没有共感能力,眼泪不该存在。但它就是流下来了。也许……记忆本身就有重量,哪怕心不能感知,身体还记得。”

三人沉默。

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周野不是“盲点”,也不是“漏洞”。他是某种更原始的存在??一个拒绝被系统定义的人。他的眼泪不属于算法,也不服从逻辑,它是纯粹的生命残留,在废墟中悄然生长。

“李昭最后说的话,你还记得吗?”林然忽然问。

“记得。”周野点头,“他说:‘你说得对。我走了很远,却忘了出发的理由。’”

“他曾经也是个想救人的人。”苏清瑶低声说,“三年前‘镜界’初建时,他曾公开演讲:‘我们要消灭孤独,终结抑郁,让每个人都能被理解。’那时的他,是真的相信温柔可以改变世界。”

“可他错了。”陈默冷冷道,“他把‘理解’变成了‘控制’,把‘治愈’变成了‘抹除’。他害怕人性里的混乱,于是亲手把它格式化了。”

林然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但他终究还是醒了一瞬。那一瞬里,他看见了我们守护的东西??不是秩序,不是平静,而是那些支离破碎却依然挣扎向前的灵魂。”

就在这时,收音机突然发出一阵杂音,继而切换成一段加密广播信号。频率极低,带着轻微的震颤,像是从地底传来。

【……坐标更新:E-9至F-4区间……残余节点仍在活动……能量波动异常……建议立即排查……】

苏清瑶猛地站起身:“这是‘镜界’内部通讯频段!早就应该关闭了!”

陈默迅速掏出便携终端接入信号源,几秒后,眉头紧锁:“这不是重播,是实时传输。信号源位于旧城西郊??废弃气象观测站。”

“那里不在原计划覆盖范围内。”林然沉声道,“而且,那个站点早在五年前就被列为高危隔离区,连维修工都不允许进入。”

“除非……”苏清瑶眼神骤冷,“有人重启了它。”

周野缓缓站起身,拿起外套:“我去。”

“你疯了?”陈默厉声道,“你刚脱离危险,不能再进任何意识网络!”

“我不是要接入。”周野平静地说,“我是要去确认一件事??李昭到底有没有真正消失。如果他还活着,哪怕只剩下一缕代码,他也一定会藏在那种地方:被人遗忘、却又俯瞰全城。”

林然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点头:“好。但我们一起。”

四人驱车前往西郊。沿途城市逐渐稀疏,高楼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荒芜的工业遗址和断裂的高架桥。气象观测站孤零零矗立在山顶,锈蚀的雷达天线歪斜指向天空,像一只死去巨兽伸出的最后一根触角。

他们从侧门潜入,走廊布满灰尘,墙壁上残留着褪色的警告标语:“未经授权禁止进入”、“神经辐射风险区域”。空气中弥漫着臭氧与金属氧化的味道。

地下室入口被混凝土封死,但一侧有明显撬动痕迹。林然用手电照向地面,发现几枚新鲜脚印,朝深处延伸。

“有人来过。”陈默压低声音。

他们顺着通道前行,尽头是一间圆形控制室。中央摆放着一台老旧主机,外壳刻着“ProjectPrometheusAlpha-0”的铭文。屏幕上闪烁着一行字:

【等待见证者】

周野走上前,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

“你在等我?”他问,仿佛对面坐着一个人。

屏幕文字跳动了一下,随即更新:

【你来了。你是唯一不会被骗的人。】

林然心头一震。这不是预设程序,也不是自动响应??这是对话。

“李昭,是你吗?”他上前一步。

屏幕再次变化:

【我不是李昭。我是他删除自己的最后一刻,留在系统缝隙中的残影。我知道你们想彻底终结这一切。但我请求你们,先看完这段记录。】

一道全息影像缓缓升起。

画面中,年轻的李昭坐在实验室里,面前是一块透明脑图面板。他双眼通红,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小女孩扎着羊角辫,笑容灿烂。

“这是我妹妹。”他的声音沙哑,“七岁那年,她在一场车祸中成了植物人。医生说她永远不会再醒来。我试过所有疗法,药物、电刺激、冥想引导……都没用。直到我开发出第一代‘共感模拟器’,让她在虚拟世界里重新走路、说话、叫我哥哥。”

影像切换:小女孩在花园中奔跑,回头喊他:“哥哥快来呀!”李昭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那一刻,我以为我创造了奇迹。可三个月后,她的大脑出现排斥反应,生命体征急剧下降。临终前,监护仪上的曲线变成一条直线。护士拔掉管子的时候,我才发现……她在梦里从未真正快乐过。那些笑声,全是系统生成的情绪反馈。”

他抬起头,眼神变了。

“我发誓,再不让任何人经历这种痛苦。我要建立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一个所有人都能被真实理解的地方。我要让孤独、绝望、误解全部消失。”

画面戛然而止。

控制室内一片死寂。

良久,周野开口:“所以他一开始是对的。他真的想救人。”

“但他忘了,”林然缓缓说道,“真正的救赎,不在于让人永远幸福,而在于让他们有权选择承受痛苦。他用自己的伤,去否定所有人的痛,这才是最大的傲慢。”

苏清瑶走到主机前,手指轻触屏幕:“你现在想做什么?如果你真是他的残影,那你继承了他的理想,也继承了他的执念。”

回应迟迟未至。

终于,文字浮现:

【我想看看结局。不是由我书写,而是由你们证明。如果这个世界真的能在痛苦**生,在破碎中重建,那我就愿意消散。但如果人们依旧恐惧黑夜,宁愿活在虚假的黎明里……那么,或许温柔的牢笼,仍是最好的归宿。】

陈默冷笑:“你还想复活?”

【不。】

【我只是想确认,人类是否值得自由。】

周野深吸一口气,忽然笑了:“你问我是不是‘见证者’?是。但我不是为你而来。我是为了那些哭着醒来的人,为了那个在妹妹葬礼上说了八小时话的男人,为了每一个明知会疼却仍选择爱的人。”

他按下回车键。

【启动:记忆归还协议】

刹那间,主机轰鸣,无数数据流如星河倒灌,沿着地下光纤网络向全城扩散。东城区某公寓内,一位母亲猛然惊醒,手中日记本掉落??她记起了三年前自杀的女儿临终前写的最后一句话:“妈妈,对不起,我爱你。”;北环路康复中心,一名抑郁症患者睁开眼,泪水滑落:“原来我一直没被忘记……”;地铁站角落,流浪歌手拨动吉他弦,唱出一首从未写完的歌,歌词竟是他父亲生前未寄出的家书内容。

整个城市,开始集体回忆。

而在气象站顶端,那台老旧雷达天线微微转动,发出一声悠长的嗡鸣,如同告别。

第二天清晨,新闻播报员的声音传遍大街小巷:

“昨夜,全国多个地区出现短暂意识共鸣现象,专家称可能与废弃神经网络残余波动有关。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但心理学界呼吁关注民众情绪波动……”

林然坐在窗边,听着收音机,嘴角微扬。

苏清瑶递来一杯热茶:“你觉得他走了吗?”

“也许吧。”林然望着远处升起的朝阳,“或者,他只是终于学会了放手。”

陈默站在门口,戴上墨镜:“接下来呢?”

“继续活着。”林然站起身,“去听更多的故事,去看更多不肯闭上的眼睛。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述,我们就不会停下。”

周野站在阳台上,手中收音机正播放一首老歌。旋律简单,歌词模糊,但他听得认真。风吹起他的衣角,阳光洒在肩头。

他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也不知道它讲了什么爱情或离别。

但他知道,这一刻,他是真实的。

而真实,从来不需要被证明。

数日后,一份匿名文件被上传至公共档案库,标题为《镜界白皮书:关于情感、控制与人类尊严的反思》。作者署名空白,但在文档末尾附有一段手写体留言:

>“我曾以为,消除痛苦便是慈悲。

>后来才懂,真正的温柔,是陪你痛着,却不替你闭上眼睛。

>致所有不愿被‘治愈’的人:

>你们的眼泪,比我的完美世界更真实。”

该文件在七十二小时内被下载超过千万次,社交媒体掀起“记忆运动”浪潮,数百万人主动分享自己最痛苦却最珍贵的经历。#我不愿被抹去成为热搜第一。

与此同时,全球十三个国家宣布立法限制神经共感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联合国成立“意识伦理委员会”,林然、苏清瑶、陈默被列入首批顾问名单。

周野搬进了城郊一间小屋,门前种了一棵梨树。春天来时,花开满枝。他依旧听不懂别人的情绪,但他学会了观察??看风吹树叶的姿态,看鸟儿如何筑巢,看邻居老太太每天给同一株野菊浇水。

有一天,那老太太笑着问他:“你不觉得这花难看吗?”

他想了想,说:“它活得很久。”

老太太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是啊,它每年都开,从不嫌弃这片土贫瘠。”

那天晚上,他又梦见了妹妹。

她坐在梨树下吃西瓜,汁水流到膝盖上,她抬头看他,笑着说:“哥,今年的瓜特别甜。”

他醒来时,天还没亮。

但他没有流泪。

他知道,有些记忆不再是为了疼痛而存在,而是为了提醒他??他曾被人深爱过,也因此,值得继续活下去。

城市依旧运转,危机未曾彻底终结。新的“回归中心”在暗处萌芽,资本集团试图将“普罗米修斯模型”商业化,甚至有政客公开宣称:“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共情管理系统。”

但这一次,人们开始质疑。

学校里,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如果幸福可以被设计,那它还是幸福吗?”

社区中,幸存者组成互助小组,彼此讲述创伤而非隐藏它。

街头壁画悄然出现,画着哭泣的脸、紧握的手、黑夜中的灯塔。

林然走过一条老街,看见一群少年围坐在喷泉边,其中一个正在朗读一封信:

“亲爱的自己: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觉得没人懂你。但请你撑住。十年后,你会遇到三个陌生人,他们会带你走进一场风暴,也会让你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正活过。

所以,请别放弃。”

信纸落款写着:2043年?某个醒来的清晨。

林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将手插进口袋,握住了那枚早已停摆的神经接口芯片。

它冰冷,沉默,再也不会发光。

但也正是它,带他走过了最黑的夜。

太阳又一次升起。

这一次,没有人想要逃避它的刺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