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 分卷阅读155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分卷阅读155

簡繁轉換
作者:梅兰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23:51: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也是真心为南荣敏能够爱情事业双收而感到高兴。

这是多少人都求不得的幸福。

???阯?発?布????ⅰ?????w???n?2??????5????????

只要未知未来,那么在这一刻,她就是幸福的。

结束通话后,俞妙则也收拾好行李,然后搭车过去机场,直接飞到上都。

和年前同样是完成天体运行模拟和数据分析的工作,测算系外飞行器的运行轨道。

通过探测器最新传回的数据显示,目标的近期运行轨道仍在太阳系的范围内,在他们的模拟计算中,以现在运行的偏差值,至少需要五十年。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在系外飞行器对地球发起攻击前,在未来至少五十年内甚至更久远的时间内,这都将是永远悬挂在人类的头顶尚并随时都将会落下的一把利刃。

对于对方的实力,他们一无所知。

不知道对方星球的科技文明发展到什么水平,不知道对方的飞行器使用了多长时间才飞到太阳系。

在现代人类文明的可探测范围内,并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痕迹。

但从对方的飞行器的运行速度看来,对方的科技发展程度至少比人类文明要更快,所以对方能够先人类一步寻找到宇宙中的第二个存在生命的天体。

因为系外飞行器并非自然天体,他们并不能完全依照自然天体的规律来计算运行轨道和距离,只能根据目前位置和轨道、速度等信息计算出最近的一个时间点。

航天院和物理院都主要负责数据模拟的任务,以及在会议上向领导和其他项目组汇报最新情况。

不过在这次会议的时候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信息,即通过高密度仪器从岩体上监测捕捉到一种既不属于地球也不属于已知宇宙射线中的一种磁场射线。

而地球科学院和生命科学院也已经从岩体分离出一种未知物质,在报告中以X物质为代称。

吴教授则在会议中说了最新出来的天体运行数据。

以系外飞行器现在的运行速度,且并没有减速的趋势。现在系外飞行器已经进入小行星区域,现在并没有办法使用木星引力作为速度的牵引,所以并不担心系外飞行器在这片区域内会出现突然掉头的情况;而如果到下一个安全区域,再加上缓冲的时间段,以及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宇宙空间偏差,至少都需要六年才会再次出现近地危机。

其实当时测算出这个结果的时候,俞妙则只觉得分外不解。

根据系统留下来关于系外飞行器的消息,在未来七年间至少有两次近地位置。

一次是2020年4月,一次是2023年10月,这是完全复合回归周期的特性的。

地球的航行轨道是不会出现变化的,在既定的轨道上以既定的时间完成绕太阳一周的航行,这就是自然天体的规律。

除非是太阳或者银河系发生了剧变,但这对地球所造成的灾难远比小小外星人更要可怕。

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更加离谱的情况。

那就只能是现在所计算出来的系外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和速度并不准确。

之前地球科学院已经发现系外飞行器的岩体部分有助燃固体,很有可能这就是帮助飞行器完成宇宙中加速的关键。

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便是,现在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

对方是进攻方,他们是防守方;而对方已经打到家门口,他们却还连防御的措施都还没有实施。

直到国际会议后,才确定下初步的系外飞行器的拦截方案。

依然是延续原先定下的两个方案,先尝试拦截,再进行多飞行器从各个节点进行定点拦截,以木星作为天然屏障为地球挡下有很大可能发生的爆炸危机。

接下来就是进入拦截飞行器的研发工作。

原本前面参与项目三组会议的只有来自国内航天院和天体物理院的将近三十余人,对天体进行模拟分析制定策略。

接下来就需要从全国各地的航天院调派更多科研人员过来参与研发工作。

主要研发基地是在西北,各项数据指令也从这里发向全国各地的其他航天研究基地。

而全国的关于天体X的航天研究项目组又根据项目的不同分为总指挥部、负责方案一的一二三四组、负责方案二的五到十三组、负责空间站行动指挥的十四组、负责动力源的十五组。

俞妙则作为吴教授的副手也是来到西北这边工作,不过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各项研发参数。

这和过往的火箭卫星探测器发射的项目

都不一样,无论是参考数据、适用材料和动力源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求,在研发阶段最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宇宙条件下完成能量的转换,令最后撞击的能量达成一击毙命的结果。

直到第二年春进行人造卫星发射工作,并将原定选择的五种材料送到太空环境,由空间站宇航员协同完成太空环境下的实验操作,最终选定C材料作为拦截航天器的主要材料。

进入紧锣密鼓的设计研发后,总指挥部这边的日程就是各组负责人将任务部分落实到实质内容进行讨论修改,再将部署好的细化内容分下去进行实施,而总指挥部所在的西北航天基地则是和物理科学院进行对接,研究发射时间、发射轨道、待命轨道和任务安排。

这次将要到天上执行任务的航天器,包括两艘航天飞船、九艘负责拦截的航天器;前者需要空间站中的宇航员进行数据操控执行任务,后者则是由总指挥部进行指令发布操控。

同时已在宇宙中执行追踪任务的探测器传回最新获得的系外飞行器的数据。

此前系外飞行器已经再次擦过地球航行轨道线,并且出现再次加速航行的趋势,且在岩体燃烧过程中体积质量也出现减少的情况。

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很有可能系外飞行器将会在一年后抵达近地回归点,并且有15.78%的概率会直接撞上地球。

一年后,也正好是系统提到的系外飞行器第二次经过近地点的时间。

这个时间已经是比之前所预测的任何一个时间都要接近正确时间点了。

而15.78%的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最后期限也就是这个时间点。

如果不能在一年内完成拦截,那么地球很有可能会遭到撞击而陷入极大的危机。

作为与会最年轻的研究员,俞妙则对这次的任务轨道选定点做各组信息同步的工作汇报。

首先在天体模拟的结果看来,系外飞行器有很大概率会在一年后的2020年3月-6月这个时间段回归到近地位置,而他们所选定的任务点必然不能距离地球太近,否则爆炸后的陨石体也有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从现在到明年的土-火-地三颗行星的运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