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二百二十八章 香江之夜,怒怼鸽子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二百二十八章 香江之夜,怒怼鸽子

簡繁轉換
作者:快出栏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8 23:53: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定位和选片调性有所差别,但不太有高下之分。

但论商业价值和交易规模,戛纳无疑是稳拔头筹的。

戛纳影展的意义除了艺术领域,更是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平台而存在。

每年电影节期间无数的从业者和品牌商家齐聚,制造了大规模的集聚效应,为各种推介和交易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今年戛纳,香江贸发局斥巨资在卡尔顿酒店的码头举办“香江之夜”活动。

作为同胞和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的青年导演,路老板携本次参展电影的女主角、女伴刘伊妃出席。

依然是一个冷餐会的派对形式,只不过在香江贸发局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下独具东方风情。

路老板到的时候,徐可、施南声夫妇陪同一批官员正在门口迎宾。

“路导,欢迎!”

路宽谦虚笑道:“徐可导演认识我啊?我的荣幸。”

“闻名已久,缘悭一面啊!”

徐可没有见过路宽,但却看过他全部的电影,包括最近的《异域》。

因为他是本届戛纳的评审团成员。

一边的施南生也亲切地握着刘伊妃的手:“你好刘小姐,真是太漂亮了。”

“用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话讲,真是不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啊!”

刘伊妃俏脸微红,夸她好看的人很多,但是这么一上来就引经据典地,突然间还有些难为情呢。

“谢谢施女士,谬赞了。”

路宽对徐可印象尚可,他是从香江古早一些的长城等左派电影公司走出来的导演,对待内地的看法和态度都相对亲近。

施南生也是建国后出生在魔都的大小姐,跟着做生意的家族移民了香江。

香江电影圈流传一句话,没有施南声就没有徐可,他们是香江影坛的神仙眷侣。

徐可又给路宽介绍走过来打招呼的几位:“贸易发展局业务拓展总监,陈嘉怡小姐。”

“香江电影制片家协会主席,洪祖星先生。”

洪祖星曾任金像奖第十一任到第十五任评委会主席,一直承担着掌舵人的工作。

“路导,多谢捧场,还有这位美丽的刘小姐,很期待看到你在戛纳首映里的表现。”

大家都是场面人,愉快寒暄后就各自进场交际。

刘伊妃环顾会场,一眼就看到梁佳辉的身影,两人在第一次金马奖现场见过面,在《异域》里演父女。

“梁叔叔好!”

在《异域》剧组,刘伊妃叫他家辉哥,后者说自己的年纪当你老爸都得,还是喊梁叔叔吧!

路宽带着刘伊妃走过来打招呼,看到梁佳辉和梁超伟、刘得华等人在聊天。

今天算是捅了香江的影帝窝子了!

“伊妃啊!我说只有你才这么叫我。”

梁佳辉惊喜地转身,旋即热情地跟路宽拥抱了一记:“导演,昨天来了怎么不找我!”

他从香江飞,没有随行剧组。

刘得华拍了拍梁佳辉的肩膀:“哇,家辉,有路导这样的朋友也不先介绍下咩,就忙着自己拍马屁啊?”

这话说得很客气,以他的咖位和路宽也至多是平等相交。

不过刘得华和梅燕芳的关系极好,没少在她面前听过这位的大名,自然也不吝溢美之词。

“路导,第一次见面,要不要正式地自我介绍一下?”

花花轿子人抬人,路老板自然也礼尚往来:“华哥别开玩笑,谁不认识你啊!只是这第一次见面来得太迟了!”

刘得华笑道:“我听人讲,你都喊周星池星仔来的,也叫我华仔咯,反倒更亲切些嘅?”

“那可不行啊,梅姐是我大姐,你们平辈相交,又大我二十多岁,这样太失礼了!”

梁佳辉开玩笑:“华仔,人家路导演是嫌你太老啦!”

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三人和梅燕芳的关系都算是亲近,也都是谦和的性格,彼此间很聊得来。

只有这次跟着王佳卫的《2046》来到的梁超伟保持着正常的社交礼仪:“路导,幸会!”

路宽也笑着跟他握手。

刘佳玲曾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戏言:我们香江影坛的影帝,不是姓梁的,就是叫家辉的。

这说的是梁佳辉,梁超伟和这会儿还没有斩获影帝的张家辉。

只不过路老板看着梁超伟不苟言笑的表情,不知道是因为性格本就淡泊,还是。。。

路宽又给另外两人介绍了刘伊妃,算是带她在这帮香江圈子里也混个脸熟,以后说不定都有合作的机会。

梁佳辉热情地带着路宽两人去认识新朋友,刘得华轻轻地跟梁超伟碰了一杯。

“哇,今天怎么这么高冷啊,人家马上就好莱坞大导演来的喔。”

刘得华情商很高,这种玩笑似的话讲的取巧,既尽到了朋友间的提醒义务,也不至于太过直白。

他刚刚是明确感觉到梁超伟的一丝冷淡之意。

“咩高冷啊?谁惹我们伟仔不高兴啊?”

两人回头,是吴雨森端着酒杯走过来。

吴雨森算是香江导演为数不多的跟米高梅、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好莱坞顶流都有合作的导演,刘、梁二人都亲切致意。

“啊,刚刚跟内地的路导演打过招呼。”

刘得华主动解释了一句,不过梁超伟却没有再藏着掖着。

“唔开心啊,只是刚刚认识的这位路导,和传闻中的不大一样嘅。”

吴雨森当然听过路宽的名头,甚至比一般的华语演员和导演都知道这部《异域》的含金量。

狮门、米拉麦克斯、汤姆克鲁斯,他选择的合作对象无一不是业界顶咖。

而之前和博伟决裂又能全身而退的事迹也很叫他好奇和嫉妒,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幕。

单从后来被迪士尼官宣辞退的博伟掌门人隆多来看,艾斯纳显然是吃了瘪的。

这就更让他看不清里面的扑朔迷离了。

吴雨森一向对待内地电影人不大友好,闻言撺掇道:“伟仔,年轻人就是容易气盛嘅,不要同别人置气,我们香江人自有自己的风度在。”

刘得华暗暗摇头,不愿意同他们多讲这个话题,找了个由头离开。

梁超伟其实对路宽也不是有多么大的怨气。

只是从董婕口中得知的这位青年导演,着实是有些过于恃才傲物,行事乖张霸道。

他曾出面劝诫董婕不要从择栋转投鹰皇,但彼时在港圈见识了后者恐怖的造星能力的董婕哪里肯听。

等她毫无意外地陷进了路老板给她编织的这张幻梦般的大网,再想夺路而逃,已经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其法了。

幸好这一次托了她在内地的人脉赵苯山,总算是堪堪解决了这件事。

晚宴正式开始,贸发局的陈嘉仪致辞:

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截止今年5月,香江的电影立项数量相较去年增长了60%,我们都相信2004年将会是香江电影触底反弹和全面复苏的一年。。。

路老板没有闲心听她在台上白话,毕竟挂逼连香江影坛最后惨淡的大结局都看过了。

他跟身边的张一谋攀谈起来。

“我听张紫怡说,《十面埋伏》已经组织过推介会了吧?情况怎么样?”

提到这话题老谋子兵马俑一样的脸上笑容绽放:“是的,卫平说情况还不错,目前北美发行权卖给了索尼,1.15亿。”

“还有日子和韩国的在谈,都交给卫平了,呵呵。”

《十面埋伏》和《英雄》,包括后来饱受恶评的《功夫之王》类似。

这样题材的电影在海外一向比较受到热捧,但在更熟悉本国文化的内地,观众口碑都不会太好。

路宽点点头,也为他感到高兴,总算是没被张紫怡给坑死。

如果说魂穿回到21世纪初,国内有哪些导演的人品值得他以诚相交。

并且能从后者的电影里获得一些灵感、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就老谋子等寥寥几人了。

二人同属北电系,和田壮壮、张惠军都关系密切,老谋子也没什么根正苗红的背景,相对而言能够以更加谦逊的低姿态待人。

去年因为《手机》举报事件,华艺撺掇京圈大嘴对路老板或明或暗地贬斥,老谋子也是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鼓励支持。

一直到后世诸多年轻导演声名鹊起,论艺术性的奖项和商业性的票房,能拿出来撑门面的还只有他。

在大是大非上,其人也没有逾矩之处。

酒会沿用西方派对的形式,香江、内地的电影人以及亚洲、欧洲范围内的电影公司都前来捧场,不少佳片被当场购得。

北美片商最感兴趣的要属尔冬升的《旺角黑夜》和彭氏兄弟的《见鬼》。

其实香江电影在黄金时期不仅是对整个亚洲地区造成了文化辐射,不少类型片也成功地输出到过大洋彼岸。

这种文化输出的形式很多情况下在于改编权的购买。

比如跟小李子关系很好的马丁斯科塞斯,今年就买了《无间道》的改编权,后来还靠着它拿了奥斯卡。

再比如这部《见鬼》,后世也是被汤姆克鲁斯买下,他自己作为制片人选聘导演执导。

2004年年中,整体香江电影的“复苏”给了港岛电影人很大的信心提振。

徐可和路宽、张一谋等内地导演在一起叙话。

“路导,我看过你在内地座谈会上对商业片或者类型片,以及艺术片的解读,说得太好了。”

张一谋笑道:“小路导演舌战群儒嘛,总之我们作为观众听得是很过瘾的。”

老谋子是用行动来展现融入市场决心的第五代导演,也许后世风评中对他的部分作品,诸如《满江红》等会有微辞。

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能积极拥抱市场,改旗易帜去进行商业片的探索,是冒着学界和评论界的很大舆论压力的。

因此他对第六代的某些观点是不能认同的。

其本人的电影虽然也曾有展现落后面貌的情节,但跟管娄贾王的某些电影比起来,底线高太多。

当年他带着《一个都不能少》去戛纳,电影中有老师魏敏芝带着学生升国旗的镜头。

电影节官方据此称是自我美化,是替正府的宣传,建议他换片。

张一谋直接给戛纳官方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决裂信,表达对于白人评委的歧视和傲慢的不满。

路老板谦虚道:“适逢其会罢了,我们都是从业人员,蛋糕越大,我们吃的就越多。”

“这蛋糕需要从观众到导演、投资人、演员等所有人来一起做,有些艺术片导演的思路太狭隘,需要略作提醒。”

徐可点头:“哪个导演不想探索艺术啊?哪个导演不想开宗立派,入选《视与听》啊?”

“但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投资人和观众,不能搞得观众都懒得进影院,那就糟糕了。”

张一谋笑道:“现在香江电影从导演到演员都在积极北上,拥抱内地市场,如果融合、配合得好,对于行业是好事。”

香江电影是类型片的天下,诞生过很多黄金题材和类型,警匪片、恐怖片、僵尸片等等。

路宽点了点坐在一边恬淡如菊、安静地听着几位导演论道的刘伊妃。

“别的不提,就说小刘这样的内地演员吧。”

“一直以来内地演员在片酬、待遇上是要低于港台演员的,但是华裔演员到了好莱坞,又肯定要低于北美本土的演员。”

“除了实力强弱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类型片发展阶段的差距在。”

“成龍在《环游世界80天》里的片酬应该已经进入2000万美元俱乐部,他是类型片培养出来的巨星。”

“还有李莲杰,而内地为数不多能够有些票房号召力的葛尤是喜剧片捧出来的,张紫怡是动作片捧出来的。”

“无论是喜剧片还是动作片、警匪片、爱情片,这种专业化、类型化的电影市场才应该是常态,是大头,艺术片只能作为少部分艺术家的电影探索存在。”

吴雨森突然也端着酒杯走过来,微胖的体型有些摇摆。

“刚刚无意间听到路导的大论,真是精彩啊。”

徐可笑道:“几位,不用我再介绍吧?”

张一谋和路宽都客气地跟他握手。

吴雨森姿态拿得很足:“内地电影现在还是比较落后的,缺乏整体的电影工业体系和精细化分工,这一点落后香江电影很多年。”

“我同意一谋导演刚刚讲的,香江电影北上,是有利于整体华语电影的进步的。”

这话说得乍听没什么问题,此时内地电影市场的落后是实情。

但老谋子表达的是双方的互惠互利,而不是你香江电影界的导演和演员打着技术扶贫的旗号来内地予取予求,高高在上。

别人也许现在还不清楚,但路老板是知道这位吴鸽子那些令人作呕的论调的。

路宽顺着他的话往下讲:“香江电影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工业体系成熟,在电影融资、品牌推广、财务制度方面都有优势,确实值得内地电影人学习。”

吴雨森心道你还算识相,没想到他还有下文。

“但是。”

“香江电影的不足之处也很多。”

吴雨森笑道:“还想请教?”

“太多了,比如说历史方面,香江电影拍摄历史片在服装造型、语言风格设计、道具置物习惯上都有欠缺,但这是内地的优势。”

别的不提,就提后世这位吴鸽子自己标榜的还原历史原貌的《赤壁》。

例如电影中士兵使用戟勾脚踝的场景与历史不符,戟在古代是用来勾头的,而不是用来钩脚的。

此外,电影中士兵在战斗中使用长戟和长枪,这在历史上是不合理的。

因为长兵器的使用适用于阵法的外围,一旦两军接近,短兵器才最有威力。

更不要提他在《赤壁》中类似戏说历史的恶心风格,什么萌萌你站起来。

吴雨森本就对内地电影人心存轻视,更兼刚刚和梁超伟的“同仇敌忾”,此时面对路宽的质疑很是不悦。

“我倒不是很认同路导演的这些观点,香江电影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比内地要发达得多,我想内地电影人还是应该谦虚一些吧?”

这话说得不大客气,周围的刘得华、梁超伟、张漫玉等男女明星都打眼瞅过来。

看着徐可等人略有些尴尬的面色,吴雨森也许是觉得自己言辞稍有些锋利了,又往回找补。“当然,两地还是要团结,就像在好莱坞,就连不同国籍的电影人都是很团结的,大家精益求精地去做项目,氛围非常好!”

路宽时常为吴雨森这样蠢而自私的香江导演感到无语,真是一点节操都没有了。

谁都可以讲团结,你吴鸽子第一个不配讲。

他是有名的以打压内地演员著称的香江导演。

吴雨森、陈可欣等人因香江电影产业恶化,北上以后的常规操作就是利用内地的资金和市场资源,用内地一线明星做配,给港台明星抬咖。

而且他们会在合同签订上下功夫,让内地资方说不出话来。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以《赤壁》为例。

《赤壁》项目,中影是主投,但基本上是内地一线做配,比如忽悠赵雁子做配,给彼时还是只是在湾省有些影响力的林志玲抬咖。

这是林志玲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拍完之后身价飙升,直接从一个在湾省传传绯闻的模特变成可以到罗马和凯特温莱特拍广告的“巨星”了。

按理说内地资金占大头,不会允许这样的演员阵容产生,但吴雨森和曾任金马奖主席的朱言平使了些小手段。

吴雨森立项剧本之后,会先跟湾省公司签合同,规定《赤壁》中一半的角色必须来自湾省,接着再拿谈好的合同去内地找投资。

内地电影彼时力量弱小,想要吴雨森这样混迹过好莱坞的大导演担纲制作,想要借着港台大咖席卷票房,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除了《赤壁》以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吴雨森的《剑雨》,棒子和湾省演员主演,内地王学圻做配;

《飞虎》里,出道十年的金马影帝刘叶给彼时刚刚出道一两年的湾省阮静天、赵佑亭做配。

陈可欣监制的电影《血滴子》,让文章去演男配,让黄小名去演反派boss,男一号给了刚出道不久的阮静天。

同样是计划用两个内地当红男星,把他直接抬到一线咖位。

好在这片子票房扑惨了,影响力微乎其微,港台资本的如意算盘也就落空了。

吴雨森、陈可欣等人不但自己这么做,还利用影响力在香江的导演协会里给其他导演灌输这样的理念。

他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在北上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主动权。

只可惜内地影坛和实力演员们也争气,《投名状》惨败给《集结号》,裤子用了此前只算是“无名配音演员”的张涵宇击败李莲杰、刘得华、金城武三大巨星。

紧接着就是周讯、李彬彬和黄小名的《风声》,周讯、雁子、陈昆的《画皮》,在完全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全内地班底对抗同时期的港台合拍片,却在票房和口碑上大获全胜。

《画皮》的票房大爆把吴雨森气得破防,大骂该片的香江导演陈嘉上。

指责他破坏了“北上港台导演的统一立场”,居然让内地演员有了出头之日,如果将来让他们占据了合拍片的主流,都是你陈嘉上的责任!

最关键的是吴、朱这俩煞笔丝毫不做掩饰,在港台媒体的采访里毫不讳言这样的操作手段。

一直到他们的采访视频传到内地,一时间民意汹汹,天涯把金乌鸦奖发给了陈可欣,才稍减内地观众的恨意。

香江之夜的场面略有些尴尬,吴雨森和路宽针锋相对,虽然没有大摩擦,但围观的香江明星们都闻到了一股火药味。

只不过路老板不能拿后世的刀来斩这一世的狗,但该打击一下这些小人的嘴脸还是不能留情的。

你当俺们内地电影圈无人了是吧?

这边的小争论吸引了很多与会者的目光,不乏香江的纸媒和内地电影频道《中国电影之旅》和《电影报》的记者。

要么说路老板是娱乐圈里最喜欢的主儿呢,他的身上总是不缺新闻。

狗仔能写他的风流韵事能成稿,正经记者写他的商业片立场能发表,有了洗衣机,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此时贸发局的陈嘉仪和金像奖的洪祖星都端着酒杯走过来,听到路宽掷地有声的诘问。

“团结肯定是要讲的,但是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像吴导这样带着偏见寻求合作,我想结果不会很愉快。”

“内地电影的问题很多,比如类型片的缺失,这是无法回避的。”

“但港台电影人也不能一直抱着高人一等的心态来内地寻求合作,觉得内地观众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可以随便糊弄,觉得内地的导演都是业余选手,可以随便欺负。”

吴雨森觉得路宽有些破防,肆无忌惮地笑道:“路导是不是想起自己第一部电影,因为和霆风等人的小误会就对香江电影人产生看法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你看看华仔、伟仔,还有漫玉,哪一位不是敬业又优秀的香江演员?”

吴雨森心思狡诈,把当初谢霆风等人悍然撕毁合同的行为定性“小误会”,又抬出现场几位影帝、影后给路宽施压,其心可诛。

刘伊妃在一旁听得气闷,忍不住站出来出口辩白。

“当初《鼓手》是谢霆风、陈冠西先违约退出拍摄,还和张坚亭抄袭了路宽的创意另起炉灶。”

“这显然是一次有预谋的巧取豪夺,你怎么能说是小误会呢?”

吴雨森和张坚亭关系密切,本想拿着这事儿混淆是非,把路宽推到今天在场整个香江电影圈的对立面。

这会儿被一个样貌稚嫩的小丫头一顿抢白,脸色不是很好看。

“你是谁的女伴,别人讨论问题你随意插话,内地女演员就这样没有礼貌吗?还懂不懂点规矩?”

路宽走到刘伊妃身边,大喇喇地伸手揽住她的腰肢,以示亲密。

“这是我的女伴。吴导也是混迹过好莱坞的大导演了,刚刚还在标榜好莱坞的开放和团结。”

“怎么,这才一会儿,又开始讲求日韩电影圈的等级森严了?是不是听到有些不利于你的观点,就想连别人的嘴都要封住呢?”

小刘猛然间和路宽亲密接触,只觉得他覆在自己腰部的手心滚烫,情不自禁地绷紧了后腰的肌肉,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

但路老板也给她带来了相当的安全感,让自己可以充满勇气地和吴雨森这样名声在外的大导演据理力争。

吴雨森憨厚的面相目露凶光,正要怒斥路宽,又诧异地听到他开始“教训”自己的女伴。

“不过小刘,这位吴导今年都快60了,也是在好莱坞拍过《风语者》这样大作的名导,该尊重还是要尊重下的。”

刘伊妃不明白路宽怎么还一下子变成谦谦君子了,有些纳闷地抬头看他的表情。

路老板冲她眨眨眼,小刘秒懂。

“哦!路宽,这位吴导就是那个用一部《风语者》差点把米高梅坑得破产的华人导演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活人呢!”

当时博伟密谋撕毁预售协议,在采访中把路宽和拍出扑街作品《风语者》的吴雨森类比,希望对他构成打击。

这事儿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她当然是清楚的。

至于两人的默契,源自刘伊妃一次次观摩路老板的挖坑和骂战。

要不怎么路宽感慨天赋树点歪了呢。。。

吴雨森戟指朝向面前的“狗男女”,只觉得心苦气闷,差点高血压都要犯了。

这些内地人,真是上不了台面!

“今天在场的都是香江电影名流,路宽,如果你和你这位女伴不懂得什么叫尊重的话,我想这里可能不大欢迎你。”

刘伊妃闻言啊了一声,略微欠了欠身子冲吴雨森道:“吴雨森爷爷,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也没有要冒犯你的意思。”

“只是。。。只是汤姆克鲁斯也是《异域》的制片人,这事儿是我有一次没注意听到的,不好意思呀!”

小姑娘吐了吐舌头一脸歉意,又捎带着怯弱地躲在路宽的肩膀后头。

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偷眼瞧着吴雨森,那委屈巴巴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不忍心再求全责备。

徐可的夫人施南声在香江业界地位不低,她知道路宽和鹰皇交好,也不愿意现场就这么闹僵,正好也借着机会劝上一手。

“两位大导演消消火啦,艺术家之间的友好讨论也要温文尔雅一些嘅。”

又走上前揽住刘伊妃:“伊妃不要害怕,这位吴雨森爷爷人很好的!”

吴雨森气闷至极,只觉得一口浊气卡在嗓子眼,怎么都顺不出来。

重话是不能再讲了,不然自己要沦为欺负后辈的老不死了!

路老板目瞪口呆地看着刘伊妃茶里茶气的样子,心里飘出一万个卧槽!

什么时候又学会这招啦?

关键是这样纯得跟白开水似的小姑娘故意茶起来,给人的观感比资深绿茶要茶得多啊!

原本只是想教你点儿东西,现在发现你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吴雨森顺了顺心气,语气淡漠给自己刚刚失态解释:“路导,我并不是故意为难这位小姐,只是对于你对香江电影人的误解,我有些难以释怀。”

路老板无语地看着死皮赖脸的吴雨森,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看来今天不把一顶蓄意构陷和针对香江电影的大帽子扣到自己头上,把自己打成公敌是不肯罢休了。

“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偏见,香江的歌手、演员梅燕芳女士是我大姐,《异域》中邀请了梁佳辉先生出演正面的科学教角色,武指团队由元和平导演担纲。”

“去年12月我在魔都拍戏,周星池导演来访,我们友好交谈,至今还经常互通电话。”

“包括和鹰皇的李董,华国星的向老板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了一圈,继续输出自己的观点。

“刚刚之所以和吴导的争论有些激烈,是不忍心看着我们同胞间同室操戈,破坏了现在两地愈加紧密的合作大局。”

“毕竟之前不是没有过杀鸡取卵的先例。”

吴雨森眼中寒芒闪烁,诱导着他继续群嘲:“路导,我们不能搞自由心证那一套,你说这话得拿出证据来。”

路老板笑道:“证据?”

“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上个世纪湾省只允许港台的影片上映,对于好莱坞有严格的限制,规定了好莱坞电影一部只能洗八个拷贝。”

“93年香江电影公司以3000万的价格把《济公》卖给湾省片商,但是票房扑街,湾省片商愁云惨淡,八大片商联合起来,和香江电影协会协商降价。”

“但是香江的谈判人员非常傲慢,说我们香江电影是全亚洲首屈一指,是东方好莱坞,你们的惨败是发行和广告的原因,如果要降价,以后就别想再拿到香江的电影。”

“结果怎么样?你们的傲慢自大触怒了湾省片商,他们转而要求当局放宽对好莱坞电影的审查和限额,自此香江电影丢掉了当时最大、最重要的市场!”

这段历史比较久远,在场上了年纪的演员和导演都略有耳闻。

只是现在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内地年轻导演毫不掩饰地点出来,仿佛把他们往日的虚假繁荣,和今天的惨败连连无情揭露。

也着实太令人唏嘘了一些。

电影频道的居文沛和《电影报》的记者对视一眼,她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都紧握着录音笔,不想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今晚这个推介会虽然有些歪楼,但来得太值了!

记者们仿佛看到自己的妙笔下,一篇雄文即将落成。

路宽冲着围观的香江电影圈顶流大咖们稍微欠了欠身子。

“说这些不是为了揭短和对抗,而是现在两岸三地,甚至全亚洲都在饱受好莱坞的肆虐。”

“今年国家在文化产业和电影业上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正是我们团结一心,共同为观众奉献佳片和做大市场的时候。”

“我强烈建议吴导这样的成名导演能以身作则,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做派,真正俯下身子在内地耕耘,尊重观众、尊重市场、尊重投资人和演员。”

“千万不要做电影业的游牧民族,来去匆匆,收割了一波红利,留下一片荒芜。”

“否则,市场和观众会给你好好上一课,香江电影会失去最后一个核心阵地!”

吴雨森想给路宽扣一个蔑视香江电影的屎盆子,路老板转手给他扣上一个电影游牧民族的“雅称”。

如果让这样的称号和黑锅做实,对吴雨森本人在内地寻找人傻钱多的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

他不得不义正词严地为自己张目:“路宽!你才执导几年,就给我们这些从业几十年的前辈上课,是不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你这么言之凿凿地大放厥词,你代表得了内地观众吗,代表得了内地电影界吗?”

“他代表得了。”

众人惊诧地看过去,迎上了老谋子鲜有的严肃面色。

他听着路宽和吴雨森激辩,有心想劝他息事宁人,又屡屡被这个自大的鸽子激得恼怒。

现在终于找到机会给路宽掠阵,遂施施然地站了出来。

“路宽导演是现在内地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的老板,是观众、演员和电影局都认可的优秀导演。”

“他虽然没有各位香江导演的资历深,从业年限长,但无论在国际奖项、还是票房数字上都证明了自己。”

老谋子在香江演员中的威望卓著,他在姜志强的投资下连拍两部大片,和今天现场的刘得华、张漫玉、梁超伟都有过合作。

他给路宽的背书,远比媒体和观众的吹嘘要来得有力度得多!

路老板心里熨帖极了,这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

从老谋子这样声望口碑俱佳的电影艺术家嘴里听到对自己的夸赞,这叫一个舒坦!

张一谋先拉了个偏架,又来个息事宁人。

“我刚刚听二位的讨论,总体都是为了华语电影好,大家就求同存异吧,不要影响今天的推介会。”

路老板自无不可,人也骂了,逼也装了,还有老谋子帮自己殿后全身而退。

完美。

“那好,听说路导的《异域》明天要作为首映电影,我会去观拜大作,也祝你票房大卖!”

卖尼玛,鸽子是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盈利前景的。

特别是跟已经打入好莱坞2000万美元俱乐部的老龙正面杠上,还面临着迪士尼的狙击。

他不相信这个好莱坞嫩雏,能比得过自己这个拍出过《碟中谍2》这样爆款的老导演。

只不过是重蹈自己在《风语者》上的覆辙罢了,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吴雨森脸色铁青,却不能再向这位内地大导演发炮,怫然不悦地转身走掉。

明明是自己的主场,最后落荒而逃,上哪儿说理去。

在场都是人精,除了一些对于行业有过深层次思考的业界人士皱眉沉思外,大家都当做无事发生。

酒照喝,舞照跳!

只是路老板身边围着的人却更多了。

内地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老板?

在电影局也挂名的奢遮人物?

还有各路急着围拢过来,想要对刚刚的话题再深入挖掘一下的记者,不过都被路老板婉拒。

他今天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

要在张漫玉戛纳封后前,邀请她做自己新电影的女主角。

因为跨越几十年的叙事结构,《返老还童》的女主要从几岁演到80岁。

过小和过老的年龄段自然是要用特型演员的,剧中主要的女主戏份集中在25-45岁左右。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是用25岁的女演员来演45岁,还是用45岁的女演员来演25岁。

换言之,假设在刘伊妃这样的年轻演员和张漫玉之间选角。

张漫玉可以轻松地演出自己20多岁的状态,但是刘伊妃不可能演出自己40多岁的状态。

人生阅历摆在那里。

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爱情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跨度,各自邂逅过不同的爱人,对着生活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这其中,女主角在40岁后的剧情更加抓人,因为那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能够给电影的人性内核增色的戏份。

有鉴于此,路宽还是决定找今年39岁的张漫玉出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