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说出你的恐惧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说出你的恐惧

簡繁轉換
作者:快出栏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8 23:53: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维孟春,序属新岁,冰河初解,柳眼微睁。

四月的北平进入了初春,四月的内娱却风雨飘摇。

就文艺界来讲,有后世任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教授提出的,关于数字文艺作品的发展问题;

有小品王苯山大爷提出的,关于二人转等东北农村农俗演艺的准入性规范;

还有一个已经在各大论坛和网站被热炒的,关于“内娱选秀过度娱乐化”的全社会大讨论。

这个讨论很奇怪,始作俑者和被喷的人是同一人,都是洗衣机!

去年甚嚣尘上的《超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对比后世的第一届《超女》,有了国内第一舆论集散地博客网的加持、分众传媒的加持。

加上第一流量小花刘伊妃以及周杰仑、梅燕芳等总决赛评委的加入,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就像王大军和湘台通过商业咨询机构调研到的数据一样,在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倍乘效应,带来的是几十亿的gdp增长。

只不过对于这场大论战的幕后发起者问界来讲,这只是一个被透支和榨干了潜力的工具节目。

旅游卫视2004年版的《超女》提前挖掘了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届的李雨春、张靓影、周笔唱等人,把短信投票和博客网打榜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

在疯狂的吸金的同时,自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即在前几天的会议上,路宽吃完了自己的饭,开始砸别人的碗。

论战的发起者是刘中德。(注1)

随后响应的是著名摇滚歌手郑军,他炮轰选秀出来的都是音乐蛀虫,对音乐一窍不通,这是一种侮辱。

不过郑军后世2007年曾担任《快男》济南赛区的评委,属于回旋镖了要。

骂得最狠的当属博客网的御用文人韩涵。

从2002年开始深耕博客网这块互联网阵地,从《三重门》的出版成为文学天才。

2002年的《像少年啦飞驰》荣登畅销榜第一,紧接着是去年9月的《长安乱》畅销300多万册,线上累积了4亿多的点击人气,受到80、90后的喜爱。

韩涵根本不需要动员,他在后世就多次发文猛批内娱选秀。

他在博客发表《超人的孩子》一文,把“超级女生”与“加油!好男儿”结合起来调侃,称两个活动选出的冠军如果结合会成为“超人的孩子”。

这一次更是极尽批判之能事,把今年跟风立项的湘台、东方卫视等节目批得一文不值。

声称湘台这种知错故犯的态度是在荼毒青少年,无限制地将审丑主义的大旗插在山头。

湘台看得心焦,但在心浪上发声但舆论关注度太低,在博客网上正名吧又有看不见的手管辖。。。

真是糟心啊!

有鉴于全国各地的家长、学校、青少年保护组织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投诉。

4月1日愚人节,相关部门在博客网上发文,称已关注此事,将尽快答复,规划市场行为。

不得不说,旅游卫视不惜放弃吸金工具《超女》品牌,制造舆论热度的组合拳,给竞争对手湘台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事件有些愈演愈烈的态势,敏锐地关注到面上态度变化的欧阳常青不得不再一次星夜进京,寻求各方的斡旋、帮助。

北平朝阳区新源南路,华艺总部大楼。

欧阳常青和姚佳踱步进入办公室,当面就是王小磊怒气勃发的做派。

“这个吴顿,是不是在猪联邦把脑子打坏掉了?”

“《赤壁》的投资他都看不上?怎么定好的选角还在犹豫?蠢猪!”

王大军笑道:“不过是想多提些条件罢了,我去谈。”

“老台长,姚主任,你们请进。”周军抬眼看到客人进来,冲王小磊点了点头,提醒他收敛脾气。

他的养气功夫一向不错,知道发泄是于事无补的。

只不过昨天床上的韩星那泫然欲泣的模样也让他心有不甘,感觉大男子主义的自尊心受创。

倒不是说张娜拉泪眼婆娑的凄楚叫他心生了多少怜爱,而是自己始终没能在跟路宽的对抗中占到多大的便宜。

除了依靠臭嘴宋诅德爽了那几天以外,最后还被逆风翻盘了。

现在想再如法炮制地去尬黑,一是面上会遭到管控,二是她已经有了“抗药性”。

这么低级的谣言已经不会形成传播热潮了。

还是看看怎么跟湘台同舟共济,把《快女》面临的危机先度过去。

张娜拉还指望复刻刘伊妃去年的操作,和这档节目互相成就,提高自己的国民度呢。

欧阳常青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老台长你先去活动,我居中配合你。”

其实周军心里也没什么底,他的基本盘毕竟不在这条线上,有些事情做起来也是颇为掣肘。

上一次双方最后的偃旗息鼓,是华艺两兄弟抬出了背后的大佛做了协调工作。

他的主场优势在政策层面,春江水暖鸭先知。比如上一次华纳和内地电影公司的合营。

就是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拉着华艺占了这个名额。

当然,据此形成的寻租和交换也是能够以稅务等问题对博客网、旅游卫视展开调查的重要原因。

“另外,心浪这个平台我们必须要用起来了,上一次双方对垒过后有点起色,但后续乏力。”

“老台长,我的意思是,我们三家应当形成更紧密的联盟才行。”

王大军笑道:“理当如此啊,欧阳台长。”

“湘台的天娱、华艺和心浪可以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天娱的艺人和华艺的艺人,通过华艺的影视作品出圈,再反哺提供宣传的湘台和心浪的人气。”

姚佳在心里暗叹,你们讲来讲去,玩的不还是路宽那一套吗?

周军等人除了觊觎湘台目前比旅游卫视还胜一筹的宣传资源外,也是想一定程度上抵消王金花出走可能带来的危机。

现在只有兵兵明确表态会留下,黄小名、周讯都还在接触。

他们是想甩掉王金花这个保姆式大家长的包袱不假,但不代表希望诸如李彬彬、陈道名等成名艺人跟着离开。

如果能把湘台以更加紧密的姿态拉入到己方阵营,对于华艺和王金花决裂后的艺人角力显然会更有利一些。

毕竟大本营还是目前国内卫视节目里,明星综艺和影视宣传的第一窗口。

双方初步达成协议,就各自在关系网寻找破局的良机。

和欧阳常青会完面,又回到大摩处理了一番投行的事务,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周总回到了家。

“回来啦?”

周军的夫人比他大五岁,但背景不俗,跟他的结合属于“下嫁”。

夫妻二人是圈子里少有的模范,周军面上工作做得非常足,几无绯闻。

“老婆,我想请岳父大人帮个忙。”

“嗯?”

“这样,中金那边有个同事,原来在大摩这边有过交集。”

“他的前任有个叫庄旭的投行经理,应该是手脚不干净,2000年给宝钢做上市辅导的时候有些账不对。”

周妻疑惑道:“该怎么查就怎么查呗,怎么也到不了找我爸的程度吧?”

“不,这个庄旭现在是博客网的董事长,跟各方面关系都挺深厚,所以。。。”

“他去欧洲考察了,等他回来吧,打个招呼让经侦那边想想办法。”

周军心满意足,晚上勤勉地尽了夫妻义务,一番敦伦讨得老妻眉开眼笑。

“我警告你啊,虽然入股华艺,但是那些个女明星都不是什么干净人,你可别一时失足。”

“害!说这什么话,我这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按时回家,这么多年了,我犯过错没?”

“哼,就是警告你。。。啊!”

深夜,腰酸背痛的周军来到书房翻阅资料。

此前针对博客网和问界的税务稽查时急时缓,做坏事也得张弛有度,一直盯着整,对面不打盹也露不出破绽来。

况且,为了证明路宽同时担任两家公司的实控人,他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庄旭。

让供职中金的前同事伪造材料,再请老丈人出面下指示,从他嘴里撬出真相来。

路老板这一次主动出击,直接盯上了湘台、周军跟他的棒子小蜜;

而周军在暂时无法攻克博客网和问界密集防守的情况下,选择了另辟蹊径。

水下暗流涌动,面上波澜不惊,4月初,很快到了路宽启程前往戛纳的时间。

作为评审会主席,他要去提前阅片,参加各种活动;

还要抽出一周左右的时间拍完《巴黎,我爱你》的小短片。

当然,因为在《塘山大地震》剧组的不顺,他拜托马丁斯科塞斯和法罗岛的伯格曼取得联系。

后者会在看完他的《返老还童》后再决定要不要接受会面请求。

首都国际机场,国航的商务舱候机厅里,路宽正在处理问界控股的oa流程。

3月底,《返老还童》正式下画。

国内票房报收2.28亿人民币,包括港台东南亚、日韩在内的亚洲其他地区票房2.3亿人民币;

北美总票房8500万美元,除了首周票房依靠刚刚夺得柏林金熊的加成狂飙了一段,后期走势放缓。

比较惊喜的是趁着金熊奖的东风,在以法、德、英等国为主的欧洲票房一路高歌,最终报收3400万美元。

不过这个数字对比后世《本杰明巴顿奇事》的9000多万美元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还是文化隔阂的因素。

除却周边和dvd版权外,亚洲、欧洲范围内的影片净利润近2.2亿人民币,远高于其他电影投资商的收益回报。

这主要是由于发行和广告营销都是问界控股旗下的关联公司,中间环节的成本大大缩减。

北美的8500万美元看着多,扣除放映商、发行商提成和营销费用,实际到手的净利润只有2000万美元不到。

大头还得等6个月后的dvd发行。

大奖大片大营销,造就了路老板每年一部的吸金大片,只不过以现在的市场容量,顶天也就这么多了。

在巴黎下了飞机继续转机到了戛纳,会务组已经提前准备好接机,带着他到了酒店入住。

电影节的波黑主席库斯图立卡敲门进来,热情地给了路老板一个拥抱。

“路,听说你前段时间出了些意外?”

“一个小车祸,不要紧。”

库斯图立卡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份名单:“这是我们将要公布的评审团成员,你看看有没有不妥。”

戛纳影展的评审团主席一般会提前3个月左右确定,但评审团成员会在开展前一个月左右才公布。

因为成员们基本都是导演、演员、作家、摄影师等,档期不大好提前确定。

路老板在名单最后看到了johnwoo。

吴雨森嘛这不是?

想到华艺日前刚刚立项的《赤壁》,这老小子来做评委,少不了要大肆宣传一番,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吴雨森不合适吧?”

“评审团成员还是应当以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和职业的专家们组成好一些。”

“我和吴雨森都是华语电影人,这样对其他地区的电影是不公平的。”

库斯图立卡对路老板的高风亮节肃然起敬!

一般而言,在奇数人次的评审团中,同国别和语系的都是要抱团取暖的,没想到眼前的青年导演品行高洁如斯!

只不过他也有些为难:“吴雨森的人选,是另一位副主席定下的,我再去沟通一下。”

库斯图立卡话锋一转:“晚上我带你去见几位法国当地的艺术家和电影公司?也许以后你的电影也用得着他们。”

路宽刚要答应,手机嗡嗡嗡地震动起来。

“路,准备到法罗岛来吧。”

“伯格曼答应了?”

路老板有些喜出望外,还担心《返老还童》这样“庸俗”的题材入不了他的眼呢。

马丁斯科塞斯在电话一头笑道:“他称你是亚洲下一代的黑泽明,还找我要了你前几部电影。”

“去法罗岛的路线比较复杂,你从巴黎飞到斯德哥尔摩,伯格曼的管家会在阿兰达机场等你。”

戛纳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而法罗岛地属波罗的海,是瑞典领土,两地直线距离足有1800公里。

挂掉电话,对面的电影节主席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了。

“刚。。。刚刚说的是伯格曼?”

“伯格曼要见你!?”

库斯图立卡紧紧拉住路老板的衣袖:“请一定要代我向他问好,我。。。”

他猛得一跺脚:“可惜我身边没有带光碟,不能请你帮我把电影带给他看一眼了!”

电影节主席的脸色如痴如狂,转瞬间又有些失落地喃喃:“哎,你就算带去,他也不一定会看我的《地下》。”

路老板哭笑不得地看着库斯图立卡,好像在看第二个李安。

如果自己现在一个电话打给李安,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应该也会羡慕嫉妒恨地发狂吧?

翌日,库斯图立卡亲自开车把路宽送到了戛纳机场,恰好今天有直飞斯德哥尔摩的班次。

“路,我真恨自己不是你。”

看着路老板走上舷梯的背影,50岁的波黑导演,像网络上无数的刘伊妃粉丝一样呓语。

库斯图立卡又想到了昨天电话另一头马丁斯科塞斯提及的,伯格曼称这位东方导演是新一代的亚洲黑泽明。

他掏出手机:“埃文,我觉得香江的吴雨森不是一个好的评委人选。。。”

在阿兰达国际机场的出口通道,路宽看到了一位高举“china露”标牌的老头,身边站着一位金发美女。

“路,你好,我是玛丽妮,瑞典电视台的编导。”

她又示意了一下身边的管家芬威:“他不会讲英语,伯格曼让我来帮忙。”

路老板笑着跟他们握手,老管家芬威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东方导演,真的太年轻了。

伯格曼今年87岁,他陪着伯格曼在岛上过了40年,也快70岁了,面前这个英俊不羁的青年应该30岁都不到吧?

路宽从后世的新闻报道里了解过这个玛丽妮。

她在17岁就开始痴迷伯格曼,赢得他的信任后受邀上岛,花费一年时间拍出了《伯格曼的小岛》,让观众看到了更真实的伯格曼。

金发美女很得伯格曼的信任。

后世李安来到这里朝圣自己的偶像就是她的居中介绍,还有因为李安的影响对伯格曼极度崇拜的汤唯。

她在2014年和韩国导演金泰勇来到这里的一处农场,举办了私密的婚礼。

玛丽妮对这位东方导演是有认知的,从《异域》到《返老还童》都在欧洲热映。

但以路宽偏商业片风格的电影,能得到伯格曼的青睐还是很令她惊讶,也许她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伯格曼的人了。

“走吧,今天天气不好,我们要先飞到哥特兰岛,再乘船前往法罗岛。”

路宽欣然从之,跟着两人坐上一架小型直升机。

坐在略显逼仄的机舱往下看,不远处哥特兰岛特有的红色木屋颜色靓丽,在对比度极高的蓝天白云之下突出而不突兀。

身处茫茫天地之间,路老板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等开往法罗岛的船只渐渐离开码头,看着海天融为一体的缥缈壮阔和波光粼粼的静影沉璧,青年导演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天地之悠悠。

“小心。”

甲板竖到岸边,路老板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无数导演艺术家向往的热土。

映入眼帘的广阔草场,不知名的斑斓的野花,远近的低矮农场房屋,一切都是如此的返璞归真。

法罗岛因为伯格曼而变得非常有名,每年6月在岛上会举行伯格曼周向他致敬。

伯格曼的故居后来成为了博物馆,让国内外所有电影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和记者能够来这里写剧本、写、搞创作。

“又一个来看那个色鬼老头的,一个连手枪都打不了的老头,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一个牵马的农夫从三人身边走过,很不巧这是一位会讲英语的反伯格曼主义者。

路老板听得目瞪口呆:“他们。。。”

玛丽妮无奈道:“伯格曼在电影上是大师,但是他的风评的确不大好,这些教徒很蔑视他。”

伯格曼的私生活风格说起来同路老板有一定相似之处。。。

2013年有一部瑞典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叫《打扰伯格曼》。

影片的主演名单里有几十个全世界知名的导演,包括张一谋和李安。这些普通观众眼里的大师在纪录片里,表达自己对于这位大师的认可和评价。

但有一位拍摄过《狗镇》的冯提尔是这么说的:

伯格曼曾对我说过,他年轻时曾在瑞典文化的最高殿堂——皇家歌剧院里打手冲。

这个恶习一直到了70岁都不能停止,有时候得等萎缩的水袋休息几天再充盈起来。

伯格曼的一生有5个老婆,9个孩子,史诗级数量的情人。

他每部电影的女主角、女配角,接触到的一切能够引起他艺术眼光去审视的女性,都会成为目标。

都说艺术家是天才和疯子的混合体,也许对于这位世界公认的电影大师,还有另一个属性:

变态。

法罗岛的常住居民只有大约500人,岛上没有银行、邮局、医疗设备和警察局,道路也少。

老管家载着路宽和玛丽妮开过石子路和一片土路,这才抵达伯格曼的住所,从外面看也就是一个农家小院。

“滴滴”两声鸣笛,一个身材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走出来,神情淡漠。

“芬威,把院子后面的牛屎铲掉。”

电影大师面对着和熹微的日光仍旧有些睁不开眼,这是长期剪片的导演都有的毛病。

“你就是路?”

“我真不喜欢仰着头看你,我年轻的时候跟你差不多高。”

还没等路老板答话,伯格曼就冲几人摆了摆手:“进来吧。”

玛丽妮看的惊讶异常——

今天也许是伯格曼近十年来说话最多的一次了,还是同甫一见面的东方青年导演。

伯格曼的住所没有会客的地方,他基本没有客人,也不见客人。

玛丽妮扶着他,三人在一处由谷仓改造成的小型电影厅里坐下。

他在这里收藏了4000多卷录影带,每天午休完会雷打不动地开始坐着看电影,持续了四十年。

影厅里光线黑暗,屏幕上还放着静音的《返老还童》。

路老板的心情有些激动。

他竟然看了不止一遍!这可是伯格曼啊!

虽然他没有李安对伯格曼那样的疯狂的痴迷,但从前世在电影艺术中折戟沉沙,成长到现在能够面对面地跟全世界的顶级大师对话。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激励。

“我听马丁说,你想见见我,有什么话你可以说了。”

路宽沉吟了几秒,斟酌着吐露心声:“我。。。突然觉得自己不会拍电影了。”

“以往片场上的灯光、摄像机、演员在我眼里像是可以随意挥霍的颜料,我可以用他们尽情地作画。”

“可是从《返老还童》之后,我好像多了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我甚至感觉回到了前。。。”

“回到了我最开始学电影的时候,连摄像机怎么用都不懂了。”

伯格曼似乎连抬抬眼皮都感觉费劲,斜靠在沙发上,玛丽妮给他披上薄毯。

他沉思了许久,似乎像是睡着了,忽然又操着嘶哑的嗓音道:“你不是不会拍电影了,你是心理出问题了。”

“跟你讲讲我自己的故事吧。”

“1955年,我刚刚和上一任妻子安德森分手,两部电影接连亏损,导演生涯快要走上了绝路。”

“我认识了一个新女孩,叫乌曼,她对我说,为什么总是拍那么阴暗的东西,去拍喜剧片吧?”

“你知道的,当时摆在我面前只有两条路,自戕或者拍喜剧,拍喜剧其实跟自戕差不多。”

路宽心下了然。

伯格曼的许多电影乖戾阴暗,很容易引起观众的不适,这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

父亲是牧师,但只会对着教徒大谈上帝之爱,对包括母亲、哥哥、妹妹在内的家庭成员只有暴力。

大学期间他与家里决裂,后来哥哥自杀,母亲出轨,妹妹堕胎,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馨。

以至于后来在玛丽妮拍的《伯格曼的小岛》中,他对着镜头直言:

我一直驻留在童年的恶浪里,我这一生,爱是奢侈品,一直缺席,我甚至对自己都感觉不出爱。

路宽面对他的自嘲有些勉强地笑笑:“我在大学时代看过你的《野草莓》,里面伊萨克的台词令我不寒而栗。”

他说的是伯格曼在《野草莓》中借男主角之口说的一句独白:

我诞生于冰冷的子宫。

伯格曼无声地笑了笑:“有了乌曼的陪伴,我拍出了《夏日微笑》。”

“见鬼,听名字就不像是我的电影。”

“我和乌曼回了法罗岛,同居了五年,携手创造了12部电影、一部戏剧和一个女儿。”

“1962年,我在剧组出轨,乌曼离开了我。”

伯格曼的语气坦然,像是在诉说另一个人的人生,他从没有掩饰过自己堪称变态的性冲动。

即便是对着镜头。

“那一年,我和你变得一样!一模一样!”

伯格曼像是想起什么值得激动的事情,突然有些面色潮红地坐直了身子。

“我开始做梦,在梦里我连蒙太奇都不懂是什么,那可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理论啊!”

路宽神情凝重地看着他:“那你是怎么。。。”

“我开始疯狂地和女演员做愛,我简直要把自己溺死在那些不忠和沉沦中!”

“你成功了?”

伯格曼的兴奋戛然而止,他落寞地摇摇头:“我成功了,但是只能拍出伯格曼的电影,再也拍不出《夏日微笑》了。”

路宽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很快又反应过来他话里的含义。

伯格曼一生拍了近50部电影,但一部爱情片都没有,即使有男女情爱,也皆是悲剧。

《野草莓》中的伊萨克对着妻子吼:“打掉孩子,不要让他和我一样,成了地狱婚姻的产物。”

《呼喊与细雨》中的两姐妹,一个变态压抑,用玻璃割破下体,以此拒绝与丈夫做愛;一个放纵**,导致丈夫自杀;

《秋天奏鸣曲》中的伊娃,在丈夫向自己求婚前对他说:“我不爱你,我也从未爱过任何人。”

《犹在镜中》那个埋头创作的作家大卫,也明显有自己的影子——不知如何面对子女,做个好父亲。

大卫的那次自杀未遂,也是伯格曼本人经历的移植。

这就是他所称的“伯格曼”的电影。

他失去了乌曼,或许也失去了短暂获得的爱的能力。

伯格曼突然拿着遥控器继续了小银幕上《返老还童》的终章,张漫玉在养老院的躺椅上抱着变成婴儿的李明的场景。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见你吗?”

路老板无言地摇摇头。

“你这部电影的技法只能算合格,但你拍出了我拍不出来的东西。”

87岁的老头咧嘴笑了笑,声音嘶哑:“爱。”

“但从你现在的状态里,我又看见了另一样情绪。”

伯格曼轻吐出一个词语,听得路宽毛骨悚然。

“恐惧,我在你眼里看到了恐惧!”

“令我陷入困境,只能拍出黑暗、绝望、阴暗的电影的恐惧,来自我的家庭,甚至来自我自己的电影。”

“路!告诉我,你的恐惧是什么?!”

路宽看着他浑浊又锐利的眸子,只感觉自己全身寒毛直竖,整个人都轻微地战栗起来。

伯格曼仿佛有一双来自地狱的眼睛,把他电影中的焦虑、恶毒、愤懑、悔恨一股脑地倾泻了出来!

“我。。。我也做了一个梦。”

路宽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我梦见了另一个我,在酒桌上,下一秒可能就要死去。”

“在那个梦里,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我的艺术才能,我的财富,我的声望,我的拥趸,还有。。。”

“还有一个女孩。”

路宽像是做了一次高强度的精神电疗,在与伯格曼痛彻心扉的交谈中,感受着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的颤抖。

“她是我的女主角,但在梦里我们是陌生人,我只能看着她的海报同她对视。”

他尝试向伯格曼解释自己的恐惧:“中国古代有一位哲学家叫庄子,他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

“再醒来的时候他禁不住疑惑,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

“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我感觉随时可能失去一切,这是我的恐惧。”

一无所有的时候,人只会昂着头出发。

功成名就时,才会低着头察看,哦,原来我已经获得了这么多。

再抬头时,脚下的步伐就迟滞了许多。

人都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一个经历过生死的穿越者。

拥有的越多,内心就越恐惧。

昏迷时,刘伊妃守在他的床边,听到了三个名字。

曾文秀是他前世的生母,为了悼念,他把母亲写进了电影里。

刘伊妃代表他现世拥有的一切,而黄亦玫是他恐惧回到的前生。

伯格曼哑然失笑,真是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

“能够对抗你的恐惧的最好的武器,就是你电影里的爱。”

“我这一生没有爱别人、甚至是爱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但是你有,你才不到30岁,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

伯格曼哀恸道:“年轻时,我用放纵来掩饰我的恐惧。”

“等最后一任妻子英丽德罹患癌症离开我以后,我才发现我这一生都没有逃脱得了这种恐惧。”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指着快要日落的窗外:“我每天只是走来走去,一整天不和任何人讲话。”

“我夜夜都会想起她,想起我曾经爱过的那些女人。”

“我在岛上不会看任何一部‘伯格曼作品’,因为看时会更觉得自己可怜无助,随时都要哭出来了。”

伯格曼伸出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拍在路宽的肩膀。

“孩子,我的恐惧脱自母胎,但从你的《返老还童》里,从那个养母的角色里,我能看出你享受过来自家庭的爱。”

“但在你的李明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苍老的、千疮百孔的灵魂,你才不到三十岁啊?”

“为什么会给我这样沧桑的感觉?”

“相信我,你要去面对自己的恐惧,不要像我一样用放纵和逃避来麻痹自己。”

“你之所以看自己拍的作品怎么都不对劲,就是因为恐惧封闭了内心,你害怕任何一步的行差踏错,都会毁掉你的现在。”

伯格曼微笑看着他:“睁开眼,蝴蝶先生。”

路宽喉头滚动,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有些无语凝噎。

无怪李安会伏在他的肩头痛哭。

从这样一个痛苦了八十多岁的灵魂里,从他浑浊又锐利的眼眸里,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前半生的凄惨、痛楚、无奈、蹉跎。

伯格曼仿佛是一个装满了一切极端的负面情绪的冰冷机器,当你带着恐惧,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触摸他。

你会突然发现,他竟然是温热的。

也许只有这样情绪和情感复杂到了极致的人,才能成为所有大师眼中的大师吧。

伯格曼收敛了一些情绪,拍了拍沙发:“坐下,陪我一起再看一遍你的《返老还童》。”

影厅里骤然间暗了下来,一个反方向的钟出现在画面中间。

“你的电影,让我看见了黑泽明的影子。”

“你们都是很懂得扎根本民族文化的导演,你的《返老还童》,他的《七武士》和《蜘蛛巢城》。”

路宽点头:“我认为艺术离开了民族文化的母体,就会迅速凋亡,那是流传和继承在血脉中的东西。”

“你的电影中有一些镜头很奇特,有梵高和雷诺阿的影子,但又好像不全是。”

伯格曼按下遥控器,画面定格:“比如这里,李明站在阶梯上看着40岁的女主角。”

“你这张构图和色彩并不是百分百的梵高,在画面下摆和光线死角上留出太多空间了,看起来很怪但好像又独具意境。”

路老板笑道:“这是我的一个尝试,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中国画。”

“中国画中有一种概念叫留白。”

“在关键处不着笔墨、不施色彩,以空白为载体,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含蓄的意境,让观者的想象力得以充分驰骋。”

他按下按钮继续播放:“这里是第三幕两人的相见,人生相向而行,同为40岁的灵魂,彼此间已经无需太多言语,只剩脉脉的柔情。”

“因此我在这几段的构图都做了留白处理,画面上的元素越少,越能给他们留出遐想的空间,我想试试看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

伯格曼听得呆了,这个快90岁的瑞典老头从没听过这样意蕴悠长的画术。

西方绘画多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如实描绘,追求写实性和立体感。

画面往往会被填满各种具体的物象和细节,力求还原真实场景。

而中国画的留白则强调以虚衬实、以少胜多,更注重通过简洁的笔墨和空白来传达精神内涵和意境,追求一种超越现实表象的审美体验。

他把刚刚的镜头反复播放了四五遍,这才苦笑着摇头:“路,我低估你了。”

“你来自一个伟大的民族,你是幸运的艺术家。”

“所以我参加了北平奥运会开幕式方案的竞标,如果能入围,我准备息影一年专心把这件事做好。”

路宽憧憬道:“我心里有一种预感,通过这样高强高压的头脑风暴,去做民族艺术和现代表现手段的融合。”

“甚至是通过大型晚会,学会更加娴熟地处理场面调度,会对我以后的电影更有启发。”

“怪不得马丁告诉我,他遇到一个可能将来会成为黑泽明那样的大师的年轻人。”

伯格曼一脸欣赏地看着路宽:“你没有辜负他的评价。”

“伯格曼,黑泽明那样的大师。。。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路老板很好奇。

老人沉思了几秒:“刚刚学习导演的青年人,喜欢用各种花哨的技巧,推拉镜头、过肩、长镜头、各种蒙太奇。”

“入门的导演,开始由内而外地去感受和创作电影,用最自然的叙事,尽可能地包含住技巧营造的看点。”

“所谓大师,像黑泽明、布努埃尔、费里尼一样的大师,你在他们的电影里找不到技巧的影子。”

伯格曼看着他笑道:“即使你找得到,也会发现已经完全融入了电影中去,是为一体,根本无从分辨。”

“大师,是不叙事的。”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立住以后,就是他们自己在屏幕上表演,你会觉得和导演已经没有关系了。”

路宽听得寒毛直竖,灵台一片清明,好像伸出手能够触摸到了大师的那扇门。

可再睁开眼仔细地看过去,发现还是离得很远。

中国传统文化讲人生的三重境界,恰好能对应的上伯格曼的电影三层次。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伯格曼看着青年人呆愣的样子默默点头:“懂了吗?”

路老板回过神来,淡然道:“懂了,但又忘了。”

伯格曼听的一愣,旋即抚掌:“好!好!忘了好啊!”

年龄相差一甲子的两位导演相视而笑,看得老管家和玛丽妮都一头雾水。

另外继续求票啊!才几把5天就掉出月票榜了500名了。。。现在排560多了好像,跪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