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 第439章,上班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第439章,上班

簡繁轉換
作者:观棋柯烂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6 14:58:09 来源:源1

按照此前的设想,在村里找几个人来县城工作,是想要获得他们的助力。

陈启山是在为陈小六考虑,怕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有些力有未逮。

现实却是,陈小六只信任鸡毛和鸭头。

这两人是他的发小,玩...

陈启山一家的“清源”项目很快在村里掀起了热潮。村委专门腾出了一间旧仓库,改造成临时的生产作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报名加入,跟着陈启山学习组装和调试技术。陈启山也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开始频繁地跑县城、省城,与轻工业部的技术人员沟通细节,同时联系材料供应商,确保生产用的铁皮、陶土、太阳能板等物资能及时到位。

“哥,这订单数量可不小啊。”陈莹莹翻看着尤坚纨带来的生产计划表,“光是第一批试点县,就要两千台!”

“是啊,咱得抓紧时间培训人手。”陈启山点头,“光靠咱们自己,肯定忙不过来。”

“我建议把生产流程标准化。”陈萍萍拿出笔记本,“比如每个组件分开生产,再集中组装,这样效率更高。”

“不错。”陈启山赞许地看着妹妹,“你来负责流程设计,我来安排人员分工。”

彩云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既欣慰又担忧:“启山,你得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放心吧,我有分寸。”陈启山笑了笑,“等这一批生产完,咱们就能腾出时间改进第二代产品了。”

尤坚纨也加入了生产筹备,他不仅帮着联系了几个铁皮加工厂,还从农机厂调来了一台老旧的冲压机,用来加工冷藏箱的外壳。陈启山带着老电工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加装了简易的安全保护装置,让生产更安全。

“这机器虽然旧,但还能用。”老电工擦了擦汗,“只要咱们维护得当,生产速度不会慢。”

“那就辛苦你了。”陈启山递上一瓶水,“接下来咱们得日夜赶工,把这批订单赶出来。”

生产正式启动后,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白天,工人们在仓库里忙碌地组装冷藏箱;晚上,陈启山带着几个骨干继续调试设备,优化冷却效率。一家人几乎没怎么休息,但谁都没有怨言。

“哥,我今天学会了焊接。”陈萍萍兴奋地展示着自己做的冷却罐支架,“虽然焊得不太漂亮,但至少能用了。”

“不错。”陈启山接过支架仔细检查,“只要结构稳固,工艺可以慢慢改进。”

“哥,我觉得咱们以后可以开个培训班。”陈莹莹忽然说,“教更多人做这些技术活,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帮村里人学点手艺。”

“这个主意好。”陈启山点头,“等咱们稳定下来,就办个‘清源技术培训班’。”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一批“清源”冷藏箱终于生产完成。尤坚纨亲自押车,把两千台设备运往试点县。临行前,他特意回村一趟,给陈启山带来了个好消息。

“部里对咱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尤坚纨笑着递上一份文件,“他们说,如果试点效果好,明年可能会在全国推广。”

“那咱们得继续改进。”陈启山接过文件,“现在的产品虽然能用,但还有不少可以优化的地方。”

“比如呢?”尤坚纨好奇地问。

“比如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水箱的容量也可以再优化。”陈启山翻开笔记本,“还有隔热材料,咱们现在用的是稻壳和木屑,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那你想用什么?”

“我在省城看到一种泡沫塑料,隔热效果很好。”陈启山指着图纸,“如果能用这种材料,冷却效率还能提高不少。”

“这个我来想办法。”尤坚纨拍了拍胸脯,“我认识个塑料厂的厂长,应该能帮忙搞到。”

几天后,尤坚纨果然带回了泡沫塑料样品。陈启山立刻开始测试,果然发现隔热效果比稻壳和木屑好了不少。于是他决定在下一批产品中采用这种新材料。

“哥,这泡沫塑料好像挺贵的。”陈莹莹翻看着价格表,“咱们的预算能撑得住吗?”

“贵是贵,但值得。”陈启山坚定地说,“只要效果好,成本可以慢慢控制。”

“那咱们得想办法降低成本。”陈萍萍提议,“比如能不能自己做?”

“嗯……”陈启山沉思片刻,“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咱们可以先买几台小型发泡机,试着自己生产。”

说干就干,陈启山立刻联系了尤坚纨,让他帮忙找发泡机。尤坚纨很快找到了一台二手设备,还帮忙谈了个好价格。

“这机器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尤坚纨指着发泡机,“只要咱们调试好参数,就能生产出合格的泡沫塑料。”

“那就辛苦你了。”陈启山感激地说,“等咱们稳定下来,再给你加薪。”

“哈哈,那我可等着了。”尤坚纨笑着拍了拍陈启山的肩膀。

有了发泡机后,陈启山带着老电工和几个工人开始调试设备。他们先是做了几组试验,调整发泡剂的比例和温度参数,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泡沫塑料。

“这材料比买的还轻,隔热效果也不差。”陈莹莹拿着样品仔细检查,“而且成本低了不少。”

“很好。”陈启山满意地点点头,“咱们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随着新材料的投入使用,“清源”冷藏箱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升,温度稳定在了10度左右。轻工业部的反馈也非常好,试点县的农民们对这款设备赞不绝口。

“这东西太实用了。”一位老农拿着温度计感慨,“我家的西瓜放进去,三天都没坏。”

“是啊,以前夏天水果放不住,现在好了。”另一位村民连连点头,“这机器真是帮了大忙。”

消息传回村里,陈启山一家也松了口气。

“哥,咱们是不是该考虑申请专利了?”陈莹莹忽然问。

“这个我也想过。”陈启山点头,“不过咱们得先完善技术文档,确保所有参数都准确无误。”

“那我来整理资料。”陈萍萍主动请缨,“我这几天就把所有图纸和测试数据归档。”

“好。”陈启山笑着点头,“等资料整理好,咱们就去省城申请专利。”

夜深人静,陈启山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哥,你在想什么?”彩云走过来,轻轻坐在他身边。

“我在想,咱们能不能做出一台真正的冰箱。”陈启山望着远方,“让每一个农村家庭,都能用上属于自己的冷藏设备。”

“我相信你能做到。”彩云轻声说,“因为你一直都在努力。”

风吹过田野,带着泥土的清香。夜色中的村庄宁静而安详,仿佛也在默默见证着这个家庭的传奇故事,正一点点地书写下去。

陈启山一家的“清源”项目很快在村里掀起了热潮。村委专门腾出了一间旧仓库,改造成临时的生产作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报名加入,跟着陈启山学习组装和调试技术。陈启山也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开始频繁地跑县城、省城,与轻工业部的技术人员沟通细节,同时联系材料供应商,确保生产用的铁皮、陶土、太阳能板等物资能及时到位。

“哥,这订单数量可不小啊。”陈莹莹翻看着尤坚纨带来的生产计划表,“光是第一批试点县,就要两千台!”

“是啊,咱得抓紧时间培训人手。”陈启山点头,“光靠咱们自己,肯定忙不过来。”

“我建议把生产流程标准化。”陈萍萍拿出笔记本,“比如每个组件分开生产,再集中组装,这样效率更高。”

“不错。”陈启山赞许地看着妹妹,“你来负责流程设计,我来安排人员分工。”

彩云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既欣慰又担忧:“启山,你得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放心吧,我有分寸。”陈启山笑了笑,“等这一批生产完,咱们就能腾出时间改进第二代产品了。”

尤坚纨也加入了生产筹备,他不仅帮着联系了几个铁皮加工厂,还从农机厂调来了一台老旧的冲压机,用来加工冷藏箱的外壳。陈启山带着老电工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加装了简易的安全保护装置,让生产更安全。

“这机器虽然旧,但还能用。”老电工擦了擦汗,“只要咱们维护得当,生产速度不会慢。”

生产正式启动后,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白天,工人们在仓库里忙碌地组装冷藏箱;晚上,陈启山带着几个骨干继续调试设备,优化冷却效率。一家人几乎没怎么休息,但谁都没有怨言。

“哥,我今天学会了焊接。”陈萍萍兴奋地展示着自己做的冷却罐支架,“虽然焊得不太漂亮,但至少能用了。”

“不错。”陈启山接过支架仔细检查,“只要结构稳固,工艺可以慢慢改进。”

“哥,我觉得咱们以后可以开个培训班。”陈莹莹忽然说,“教更多人做这些技术活,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帮村里人学点手艺。”

“这个主意好。”陈启山点头,“等咱们稳定下来,就办个‘清源技术培训班’。”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一批“清源”冷藏箱终于生产完成。尤坚纨亲自押车,把两千台设备运往试点县。临行前,他特意回村一趟,给陈启山带来了个好消息。

“部里对咱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尤坚纨笑着递上一份文件,“他们说,如果试点效果好,明年可能会在全国推广。”

“那咱们得继续改进。”陈启山接过文件,“现在的产品虽然能用,但还有不少可以优化的地方。”

“比如呢?”尤坚纨好奇地问。

“比如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水箱的容量也可以再优化。”陈启山翻开笔记本,“还有隔热材料,咱们现在用的是稻壳和木屑,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那你想用什么?”

“我在省城看到一种泡沫塑料,隔热效果很好。”陈启山指着图纸,“如果能用这种材料,冷却效率还能提高不少。”

“这个我来想办法。”尤坚纨拍了拍胸脯,“我认识个塑料厂的厂长,应该能帮忙搞到。”

几天后,尤坚纨果然带回了泡沫塑料样品。陈启山立刻开始测试,果然发现隔热效果比稻壳和木屑好了不少。于是他决定在下一批产品中采用这种新材料。

“哥,这泡沫塑料好像挺贵的。”陈莹莹翻看着价格表,“咱们的预算能撑得住吗?”

“贵是贵,但值得。”陈启山坚定地说,“只要效果好,成本可以慢慢控制。”

“那咱们得想办法降低成本。”陈萍萍提议,“比如能不能自己做?”

“嗯……”陈启山沉思片刻,“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咱们可以先买几台小型发泡机,试着自己生产。”

说干就干,陈启山立刻联系了尤坚纨,让他帮忙找发泡机。尤坚纨很快找到了一台二手设备,还帮忙谈了个好价格。

“这机器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尤坚纨指着发泡机,“只要咱们调试好参数,就能生产出合格的泡沫塑料。”

“那就辛苦你了。”陈启山感激地说,“等咱们稳定下来,再给你加薪。”

“哈哈,那我可等着了。”尤坚纨笑着拍了拍陈启山的肩膀。

有了发泡机后,陈启山带着老电工和几个工人开始调试设备。他们先是做了几组试验,调整发泡剂的比例和温度参数,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泡沫塑料。

“这材料比买的还轻,隔热效果也不差。”陈莹莹拿着样品仔细检查,“而且成本低了不少。”

“很好。”陈启山满意地点点头,“咱们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随着新材料的投入使用,“清源”冷藏箱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升,温度稳定在了10度左右。轻工业部的反馈也非常好,试点县的农民们对这款设备赞不绝口。

“这东西太实用了。”一位老农拿着温度计感慨,“我家的西瓜放进去,三天都没坏。”

“是啊,以前夏天水果放不住,现在好了。”另一位村民连连点头,“这机器真是帮了大忙。”

消息传回村里,陈启山一家也松了口气。

“哥,咱们是不是该考虑申请专利了?”陈莹莹忽然问。

“这个我也想过。”陈启山点头,“不过咱们得先完善技术文档,确保所有参数都准确无误。”

“那我来整理资料。”陈萍萍主动请缨,“我这几天就把所有图纸和测试数据归档。”

“好。”陈启山笑着点头,“等资料整理好,咱们就去省城申请专利。”

夜深人静,陈启山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哥,你在想什么?”彩云走过来,轻轻坐在他身边。

“我在想,咱们能不能做出一台真正的冰箱。”陈启山望着远方,“让每一个农村家庭,都能用上属于自己的冷藏设备。”

“我相信你能做到。”彩云轻声说,“因为你一直都在努力。”

风吹过田野,带着泥土的清香。夜色中的村庄宁静而安详,仿佛也在默默见证着这个家庭的传奇故事,正一点点地书写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