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环月球粒子对撞机可行性妄想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早在特事局成立之初,内部就一直在进行一项特别的思考,也即,如何将孟未竟的能力,实实在在,转化为更先进的科学进步和生产力?
异世界的矿产丶人力丶文化丶市场,当然是极重要丶极其直接的一项。
但这些,虽然能带来极大的利益和价值,却始终只能在当前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前提下提供帮助。
特事局的野心更大,传送门作为一种完全超出常识和物理之外的存在,是否能够,带来全新的科学理论革命,带领人类,走向第四次丶第五次丶甚至更高层次的工业革命?
毕竟超能力,只是不可预料的,归属于孟未竟个人的存在。
而真正转化为物质物理世界的理论和技术,才能真正进入工业化的渠道,辐射整个世界。
这也是,特事局一直与科学院保持良好的信息交互,并且不时就有各种奇思妙想的理论构思,传递到孟未竟这边来的原因。
在孟未竟回来休息的这两天,王轻就曾邀请孟未竟,前往可控核聚变小组,尝试以升级后的能力,再次替代第一壁材料。
但孟未竟进行短暂尝试之后,发现即便升级过一次的能力,距离微观操控的程度,仍然还是相差极远。
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孟未竟,很能够理解王轻的想法。
但是「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王博士,我读书是没你多,但也知道,这是一颗星球啊!
「整个月球的周长—」
丁教授适时补充:「10902千米左右,我刚刚计算过。」
「一万公里!我记得,好像欧洲有一个粒子对撞机的吧?它的大小是—」」
「周长27公里。造价等同数百亿人民币。」丁教授再次补充道。
孟未竟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我数学一般,27公里都要数百亿人民币,那一万公里,
要多少?」
「十万亿人民币规模。」丁教授再次冰冷地吐出数据,「这还只是最基础的物料成本。
「不包括,超大环形轨道上磁场精度的控制丶以及实现高能量下粒子稳定聚焦传输等等的技术难题。
「再加上施工难度丶地形规划处理丶能量供应「我初步估计,成本可能要接近百万亿级别。」
百万亿!
「去年全国的GDP,才多少?」
王轻道:「134.91万亿。」
孟未竟一愣,额,好多啊!
这样一算,好像并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
丁教授:「.拿GDP和直接成本作比较,理察·斯通都要从棺材里面跳出来了。」
「咳咳。」
蒋新林操纵那辆电动平板车,已经安置好了信号仪器,正好回来。
「丁教授,反而是,你们竟然在认真探讨,环月球粒子对撞机的可行性,才更匪夷所思吧!」
匪夷所思已经是蒋新林收着说了,他心底更准确的词是荒腔走板。
这麽一说,王轻丶孟未竟也都醒悟过来,确实有点太搞笑,太妄想了。
却没想到,刚才一直都像在嘲讽的丁教授,反而沉默一下,冷不丁道:「其实,也并非没有一丁点可行性。」
「什麽?」
众人齐齐一愣。
「你们知道,长城有多长吗?」
「万里长城————.是一万里?」」
「明代长城八千多公里,秦汉长城超过一万公里,合算在一起,超过两万多公里。」
两万多公里!
月球周长一万多公里,也即是说,将整条长城摘下来,可以给月球,编织成一条围绕两圈的围脖?!
「所以环月球粒子对撞机,不过是建造一条,现代版的长城而已。」
孟未竟:「.」
这是个多麽狂妄的比喻?
教授年纪比他大,想像力和胆量,却比他放飞得多!
蒋新林道:「可是,长城,是历经很多代人,才一点点建成的。」
丁教授道:「我们,也可以用很多代的时间,做这一件事。」
孟未竟丶蒋新林的神情俱都愣了一下,然后微微严肃,从丁教授的语气中,他们感觉到,他是认真在以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提这件事的!
王轻解释道:「孟顾问,其实,在来到月球之后,我和丁教授,就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现阶段,月球到底能拿来做什麽?」
月球能拿来做什麽?
能做的事情很多啊!
真空科研环境丶太空探索丶氮-3资源丶移民月球「科研环境,说实话,有孟顾问的能力在,我们随时可以在太空中,建造更加合适丶
更加便捷的真空无重力实验室。
「太空探索也是一样。
「而氮-3
「现在的可控核聚变,仍还有不少技术难题函待攻克,即便是我们国内比较先进的项目组,目标规划,也是在2050年左右,才有可能完成商业发电。
「氮-3的开采,在未来十几年内,并非急需和迫切的选项,甚至可以说,采一点点就够用了。
「至于移民月球—
「比起环月球粒子对撞机,这才更像是伪命题。
「我们可以在月球建立一系列的科研基站,甚至发展月球旅游业务。
「但除非技术发生一到两个代际的革命进步,否则大规模移民月球,完全没有意义。」
王轻说的都很直白,孟未竟下意识陷入思索。
应该说,如果以五十年丶上百年的视角来看,月球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
但在未来近十年的角度出发,月球好像还真没有什麽大用!
无论从资源数量丶开发难度丶还是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1号丶2号丶X3号三个世界,
哪个不比月球更香?
要移民,也是先往这三个世界移民啊!
「所以,咱们真到了月球,反而月球没啥太大用了?」
「也不能这麽说。」
王轻找补道:「天文观测丶真空环境丶微重力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月球的大优势。
「只是我们比较贪心,不满足于这些表层学科的进步。
「既然孟顾问的能力,能令我们如此轻而易举地来到月球,那为什麽,不能更大胆一点呢?
「地球上的粒子对撞机,必须以复杂的真空泵系统,人为制造超真空环境才能进行实验。
「而在太空中,天然就存在这样的超真空。
「地球上,必须将钛合金等超导材料,用液氮降温至4.2开尔文的极低温,才能达到超导状态,产生强磁场!
「同时必须以大量水冷系统,疏散制冷系统的废热丶电流产生的热。
「而在太空中,温度本就低近0开尔文!
「只需一点加热,就能达到地球上这套极端复杂系统的同样效果!
「最重要的是,孟顾问的能力,让我们在月球施工的难度大大降低!
「超真空丶微重力丶低温环境——-简直是天然绝佳的,粒子对撞机制造场所!」
明明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但听下来,居然很有道理·
孟未竟居然觉得自己,没办法反驳?
他当然知道大型粒子对撞机,才是更深入到物质深处,寻求更深层物理理论,进行技术革命的最佳途径。
虽然是从科幻小说看过来的,《三体》丶《朝闻道》什麽的。
是以呼吸不自觉急促,好像月球最好的用法,的确就是建粒子对撞机!
丁教授蹲下来,一边在月壤上,划出几个几何图形,一边道:「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巨大优势一一资源!」
一个庞大的巨构工程,必然消耗天量的资源!
「仅仅是构造对撞机的铜铁结构,制造强磁场的钛合金丶三锡化合物等超导材料等等基础资源,混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文数量!
「如果,仅以现代地球的资源,去供应环月球粒子对撞机的建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成本必然升百倍千倍,乃至引发战争,所以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可行性!
「但现在「我们有1号战国丶2号秦末丶X3号汉初,三个世界的资源!『
整整三个地球的大量资源,予取予求,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跟他们争夺!
甚至在未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世界,乃至门开到更远,金星丶火星等等整个太阳系的资源,都可以集中到这里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切基础条件,都给你准备好了,不搞都对不起这几个世界的资源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