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447章 日订单2000万,碾压千度!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447章 日订单2000万,碾压千度!

簡繁轉換
作者:今月曾经照古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02:50:40 来源:源1

第二天,星期一。

筷跑、快的打车、OFO单车携手进入西南、西北市场。

至此,森联资本旗下的O2O本地生活类软件,已几乎覆盖整个华国。

当然,部分不适合运营的城市,也会暂时搁置,等待时...

陈延森离开办公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科技园的主干道上车辆稀少,办公楼群灯火渐熄,只有零星几扇窗户还亮着微光。叶秋萍已经靠在车里睡着了,头歪着搭在座椅上,呼吸均匀。

他轻轻拉开副驾驶的门,坐进去后顺手将外套披在她身上。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园区,朝着城市中心的方向而去。

“老板……”叶秋萍迷迷糊糊地睁眼,“你出来了?”

“嗯。”陈延森点头,“走吧,送我去一趟码头。”

“码头?”她一愣,随即清醒了几分,“哪个码头?”

“黄浦江边的那个老工业区。”他说,“我约了人。”

叶秋萍没再问,只是点了点头,调转车头。

一路上两人沉默不语,夜风穿过半开的车窗,带着些许凉意。

大约四十分钟后,车子停在一排老旧仓库前。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站在铁门前,手里拿着一根烟,正静静地抽着。

看到陈延森下车,他掐灭烟头,走上前来:“来了。”

“来了。”陈延森也笑了笑,伸出手,“张队,好久不见。”

“确实很久了。”张振南与他握手,目光扫过叶秋萍,“这位是?”

“我的助理,叶秋萍。”陈延森介绍道,“信得过的人。”

张振南点点头,转身推开铁门,里面是一间改造过的仓库,墙上挂着各种航海图和港口分布图,角落里堆着几个打开的集装箱,里面装满了电子设备、通信器材,甚至还有几台未组装完毕的小型无人机。

“这就是你说的新项目?”陈延森环顾四周,语气平静。

“没错。”张振南走到一张桌子前,按下按钮,投影仪亮起,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全球航运线路图,“我们已经在东南亚建立了三个中转站,正在测试无人货船的航线。”

“速度很快。”陈延森满意地点点头,“资金链没问题吧?”

“目前稳定。”张振南回答,“但如果我们打算真正打入国际市场,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合法身份。”

“这个我已经安排好了。”陈延森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递给他,“这是新成立的‘海鲸科技’的法人授权卡,注册地在新加坡,由你全权负责。”

张振南接过卡片,眼神一凝:“你要我亲自出面?”

“是的。”陈延森点头,“这不是个小项目,也不是单纯的物流运输,它关系到我们未来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布局。”

张振南沉默片刻,然后郑重地收起卡片:“明白了,我会尽快完成第一艘无人货船的试航。”

“很好。”陈延森转身往外走,“等你消息。”

走出仓库时,夜色更深,远处传来轮船鸣笛的声音,仿佛某种信号,宣告着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回到车上,叶秋萍忍不住问:“老板,你是不是又要搞什么大动作了?”

“只是个开始。”陈延森靠在座椅上,闭上眼,“我们的目标不是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市场。每一个环节,都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叶秋萍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踩下油门,车子驶入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陈延森准时出现在筷跑总部会议室。

王哲、梁昌林、王鑫等人早已到场,桌上摆满了各类报表和计划书。

“昨晚的视频会议大家应该都看了。”陈延森坐下后开门见山,“现在我要你们各自汇报进度。”

王哲率先开口:“社区食堂方面,目前全国已有237家门店开业,预计本月底能突破300家。供应链方面已初步建立区域配送体系,食材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外卖平台数据呢?”陈延森问。

“日均订单量达到86万单,用户复购率达到41%,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王哲顿了顿,“不过有个问题??部分门店出现了恶意刷单现象,有人利用补贴政策套利。”

“这个问题我知道。”陈延森点头,“让风控团队介入,调整算法模型,同时加强人工审核机制。”

“明白。”王哲记录下来。

接下来是梁昌林汇报云速慢递的情况:“目前全国站点数量已达1500个,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昨日日均订单量首次突破1500万票,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方面,我们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设立了本地运营中心,预计三个月内可实现本地化管理。”

“很好。”陈延森赞许地点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打通国际快递业务,优先布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

梁昌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我这就回去制定详细方案。”

最后轮到王鑫汇报金融科技板块的进展:“‘团购贷’已于今早正式上线,首批授信额度为五亿元,主要面向中小商户。系统运行稳定,首小时内申请人数突破三万。”

“有没有出现异常风险?”陈延森问。

“目前来看一切正常。”王鑫点头,“风控模型表现良好,坏账率预估在0.8%以下。”

“很好。”陈延森满意地点头,“接下来重点推进线上支付整合,确保所有业务线都能接入统一结算系统。”

会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结束后,众人纷纷起身离开。

王哲走到门口又回头:“老板,关于传言的事……”

“你是说龙漕路那天的事?”陈延森笑了笑,“没事,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我们把事做好,自然没人会乱说了。”

王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会议室重新归于寂静。

陈延森独自坐在长桌尽头,看着窗外阳光洒落进来的模样,心中却无比清晰。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这条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发薪就能变强,他有十亿员工。

而这些员工,是他真正的力量源泉。

夜幕再次降临,城市的灯光如同星辰般点亮天际。

而在某座高楼之上,一双眼睛正紧盯着这片繁华的城市,低声说道:

“游戏,才刚刚开始。”

陈延森回到办公室时,已是傍晚六点。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的城市灯光在暮色中闪烁,如同星河洒落人间。

他刚坐下,手机便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廖伟”。

他接通电话:“喂。”

“老板。”廖伟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我刚刚收到消息,云速慢递那边出了点问题。”

“什么问题?”陈延森眉头一皱。

“有几家站点的骑手集体罢工了。”廖伟语气凝重,“起因是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说我们克扣员工补贴,还强制加班,导致部分员工身体不适。”

“帖子热度怎么样?”

“目前还在发酵,但还没上热搜。”廖伟顿了顿,“不过已经有几个自媒体开始转发,估计明天就会引起关注。”

陈延森沉默了几秒,然后说道:“让公关团队立刻介入,先查清楚帖子来源,再安排专人联系涉事站点负责人。如果属实,该补偿的补偿,该整改的整改。”

“明白。”廖伟应声,“那要不要对外回应?”

“当然要。”陈延森淡淡一笑,“我们要主动出击,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质疑我们。”

挂断电话后,他拿起内线电话:“王鑫,过来一下。”

几分钟后,王鑫推门而入。

“老板。”他一边走一边问,“听说出事了?”

“你怎么知道的?”陈延森看着他。

“刚才廖伟给我打了电话。”王鑫耸耸肩,“我已经让法务和公关团队准备好了。”

“很好。”陈延森点头,“这件事不能拖,必须第一时间处理。”

王鑫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人去联系涉事站点,让他们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员工反馈。如果确有违规行为,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处理结果,并调整相关制度。”

“你考虑得很周全。”陈延森满意地说,“但我要的不只是善后,而是预防。”

“什么意思?”王鑫愣了一下。

“我们要建立一个内部监督机制。”陈延森缓缓说道,“每家门店、每个站点,都要设立匿名反馈渠道,由总部直接管理。同时,每个月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纳入管理层考核指标。”

王鑫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既能及时发现问题,也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那就尽快执行。”陈延森站起身,走到窗边,“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家大公司,而是成为一家值得信赖的公司。”

王鑫郑重地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回去制定方案。”

等他离开后,陈延森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档。

标题写着:《筷跑员工福利升级计划》。

内容包括:

1.所有员工每月额外发放200元健康补助;

2.每季度组织一次免费体检;

3.增设“员工关怀基金”,用于帮助突发困难的员工;

4.优化排班系统,确保每位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5.推行“弹性工作制”,允许部分岗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下班时间。

他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按下发送键。

邮件同步抄送给了王哲、梁昌林、廖伟等人。

他知道,企业管理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赢得人心。

而只有真正关心员工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天上午十点,筷跑集团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声明:

【关于个别站点员工投诉情况的说明】

尊敬的用户与合作伙伴:

近日,我们注意到有部分网络信息提及筷跑旗下云速慢递存在员工权益受损的情况。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组介入核实。

经初步调查,部分站点确实存在排班不合理、补贴发放延迟等问题。我们对受影响的员工表示诚挚歉意,并将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对涉事站点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2.补发所有未按时发放的补贴;

3.全面优化排班系统,确保员工合理休息;

4.设立全国统一员工申诉热线及线上反馈通道;

5.自即日起,每月定期公开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未来,我们将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为每一位奋斗者提供更有保障的工作环境。

筷跑集团

2024年X月X日

声明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许多网友纷纷留言:

“支持这种积极回应的态度!”

“比起那些装聋作哑的大公司强太多了。”

“希望他们真的能说到做到。”

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开始报道此事,但角度大多转向正面解读??

《筷跑集团首度公开员工关怀计划,行业标杆再升级》

《从“赔本赚吆喝”到“以人为本”,筷跑正在改变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模式》

《陈延森:真正的企业责任,不是嘴上说说》

当天下午,陈延森亲自出席了一场面向全体员工的线上会议。

他在讲话中说道:

“我知道,很多人对我们有质疑,觉得我们是在做表面功夫。但我只想说一句话??企业做得好不好,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行动证明的。”

“我们不怕犯错,怕的是不改正。我们不怕质疑,怕的是不倾听。”

“从今天开始,每一个员工的声音,都会被听见。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你,都会被尊重。”

“这就是筷跑的承诺。”

会议结束后,评论区瞬间爆满。

“老板说得太好了!”

“这样的公司,值得我继续干下去。”

“冲着这句话,我也要加油干!”

而在幕后,一场关于企业文化重塑的变革,也悄然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