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95章 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科技入侵现代 第95章 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10 12:0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95章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让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逻辑上来。

我相信两边有足够的理智,不会爆发核战争,因为这对谁来说都没有好处。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人类的未来,而不是毁灭人类不是吗?

和爱因斯坦比起来,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类不会走到灭亡的边缘。

但现在的形势确实很紧张,我这次来伦敦,能够从英格兰的报纸上感受到这种紧张的气氛,包括刚才你提到的,每日邮报对我不友好的态度,我觉得也是这种紧张气氛的一种体现。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苏俄和阿美莉卡之间应该有一种机制,来避免走到人类毁灭的那一步。

我建议双方建立一条直接从白宫到克里姆林宫的专线,两国的领导人能够有一个直接丶快速的沟通渠道。

你想要是这次柏林危机发生前,有这样的管道,甘乃迪总统先打个电话过去,嗨兄弟,我想我们能聊聊。

我觉得事情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林燃提出的想法在历史上叫「热线」(hotline),诞生在古巴危机之后的1963年。

当然这条热线最开始也不是电话,而是基于电报的一套系统,连接华盛顿和莫斯科,通过北欧和跨大西洋电缆传输信息。

首条消息从白宫发往克里姆林宫,内容是一句测试短语:「Thequickbrownfoxjumpedoverthelazydog’sback1234567890」

弗里曼听完后若有所思,「很棒的主意。」

林燃补充道:「我们难得有一个和平的空间来进行竞争,核武器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空间,但它同时也是人类的威胁,我们应该要避免最坏的可能发生。

这样的专线能够成为人类最后一道防火线。

我想它是有必要的。」

全球最怕战争的就是欧洲了。

毕竟两次大战欧洲都是主战场。

好不容易才享受了十来年和平时光的老欧洲,尽管笼罩在coldwar的阴影下,但冷总比热要好太多。

林燃的建议说完后,弗里曼为之叹服,在这个时代,这属于是划时代的建议了。

虽然听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紧急沟通管道,但这在有识之士眼里,确实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建议。

加上林燃还给它包装了一个人类最后一道防火线的概念。

弗里曼说:「林爵士,我知道你除了数学家外还在和霍克海默教授学习哲学思想,在很多人看来,你是这个时代笛卡尔式的人物,我身边一直有同事这麽说,我这回是真的相信了。」

笛卡尔除了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提出了笛卡尔坐标系奠定了现代数学基础外,他在哲学领域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其名言「我思故我在」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近代哲学的起点。

另外笛卡尔不仅仅是名言,同时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发展了方法论怀疑,试图为知识建立坚实基础,提出身心二元论。

虽然林燃本人没有加入费边社,但因为笛卡尔的关系,他在费边社有着相当高的声望,很多费边社的成员对他有着特别的期待。

这背后也有笛卡尔的原因存在,从历史脉络来看,笛卡尔强调理性和系统性思维,这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启蒙思想的影响范围就包括费边社的创始人。

他们推崇通过教育和理性分析解决问题,而非诉诸暴力,这与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在广义上有相通之处。

费边社的创始人深受边沁丶穆勒的功利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启发,而这些思想流派都间接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传统。

所以弗里曼提到身边同事,大概率也是费边社成员。

多少有点费边社从源头上能够追溯到笛卡尔,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位有望横跨哲学和数学的大师级人物,说不定能够给费边社带来新的理论源泉,帮助他们进一步壮大,找到未来的路。

另外和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笛卡尔比起来,林燃亲自下场参与到政治中,当了白宫的高级官僚,从媒体报导来看斗争手段还不赖。

这导致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对他的期许就更高了。

这在现代看来固然有些天方夜谭,但在那个时代,大量的知识分子是真的会这样想。

这是最差的时代,同时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不过林燃听到弗里曼的话后知道这是夸赞,但没有多高兴,反而心想自己在人生进入到尽头的那一刻,千万不能在60时空死亡。

因为笛卡尔死后坟墓遭盗墓贼挖掘,其头骨几经易手被放到博物馆了。林燃可不希望自己的头骨落得如此下场,华国人遵从的还是落叶归根丶入土为安那一套。

弗里曼的感慨没有停顿太久,他接着问:「林爵士,你觉得你的建议会被采纳吗?作为白宫的高级官僚,你回华盛顿之后会和甘乃迪总统提议吗?」

林燃不假思索道:「当然。

无论是猪湾事件还是现在的柏林危机,都证明了沟通不足是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我想我们需要解决这样的危险。」

和《面对面》节目比较常见的30分钟采访比起来,这次对于林燃的采访足足有一个小时之久。

事后根据BBC观众调查部门的采访显示,估计有800万户家庭观看了此次电视采访。

其中观众们对「热线」这一概念印象最为深刻。

各大报纸和电视台对欧洲民众们的采访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林教授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不愧是数学大师级人物,我认为他提出的建议很好,希望克里姆林宫和白宫能够考虑。」

「他除了是数学家丶航天专家外,同时还是一位务实的技术官僚,他很清楚要避免什麽发生,以及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白宫没有因为象党的压力和林教授的肤色而放弃让他进入白宫任职,也许是甘乃迪今年做出的唯一正确决定。」

「如果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真的听从林教授的建议建立了直接沟通管道,那我认为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