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42章 冷战真正的胜负手(6k)

科技入侵现代 第142章 冷战真正的胜负手(6k)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18 12:22: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42章冷战真正的胜负手(6k)

「大家好,1951年,图灵教授在BBC广播讲座和文章《智能机器,异端理论》中提出,机器可能最终超越人类智能。

古德教授认为计算机会出现智能爆炸,觉得会出现一种远远超越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机器。

在我看来,这确实是有可能的。

阿美莉卡和苏俄谁将最终赢得冷战,不取决于太空竞赛,而取决于谁先发明了这样的机器。

当一台人工智慧机器在所有的智力活动中远远超越任何最聪明的人类,机器设计丶制造本身也是这些智力活动的一部分。

那麽这台机器会自己设计出更好的机器,人类智慧会被远远甩开。

甚至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人工智慧只需要能够协助人类科学家进行研发,我们的科技发展将迎来大爆炸时代。

IBM的西洋棋程序就是活生生的证明。它能够在西洋棋上战胜大部分人类。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想像一下这样一个世界:这种智能应用于医学,治愈曾经无法治愈的疾病;应用于工程,解决人类无法触及的问题;应用于教育,为所有人解锁知识;应用于国家安全,保护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慧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在我看来,人工智慧的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事业,它是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竞赛。

真正的胜利关键不在于谁先踏上月球,而在于谁先解锁人工智慧的全部力量,迎来技术奇点。

首先达到这一奇点的国家将掌握未来的主导权。」

林燃说完后,台下讨论声四起。

说白了,林燃的观点,其实就是古德教授未来的观点。

只是一来古德只是英格兰的一位教授,他的观点只被科幻小说作家注意到了。

二来,是因为人工智慧缺乏一个足够的讨论窗口,被民众们充分认识到他的重要性。

林燃此时靠着IBM的深蓝,以及未来IBM在时代广场的展览馆,提供了这样的窗口。

为冷战谁获胜下定义,这话从林燃口里说出来,重要程度截然不同。

为什麽林燃要给科罗廖夫那篇把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凸优化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是SpaceX实现可回收火箭的基石之一。

为的就是让科罗廖夫在这篇论文的帮助下,提前实现载人登月。

林燃的话本来就极具重量,在苏俄率先载人登月后,阿美莉卡的媒体为了重新定义赢学,也自然会把他的话给捡回来。

载人登月输了没事,我们真正的决战要到人工智慧带来的技术奇点。

而苏俄方面如果能在半导体领域跟上,也梭哈,以毛子独特的科技美学,大概率是能给你发展出一条截然不同的半导体技术路线来的。

彻底激发60年代在半导体领域的潜力,这是林燃的真实目的之一。

只是林燃没想到的是,台下的记者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教授,能再讲讲技术奇点吗?」

「教授,你认为这样的机器我们什麽时候能造出来?」

「教授,白宫的观点是否和你一致?」

记者们的问题快要把整个场馆彻底点燃了。

林燃双手下压,「安静,我们先看完接下来的两场对弈再说。」

第二个场的是哈维·科恩。

他踌躇满志地走上台去,坐在他旁边的是他学生,陈景润则在疯狂调用大脑,记下刚才林燃所说的全内容,好把这些话传回国内。

陈景润感觉自己都要变成记忆大师了。

当哈维·科恩开始和深蓝对弈时,在场的焦点终于重新回到台上,而不是林燃。

林燃捏了捏珍妮的手,两人偷偷从侧门溜走。

「教授,接下来你的专访时间应该留给我吧?」珍妮两眼放光,连忙问道。

林燃点头:「当然。」

酒店里的对弈还在继续。

哈维·科恩坚持的时间没比福克斯久多少。

等哈维·科恩败下阵来,记者们才发现林燃已经消失不见了。

大家只好盯紧亚历克斯·伯恩斯坦和托马斯·沃森,你们的新闻价值不如林燃,但有总比没有好。

托马斯·沃森何许人也,IBM的CEO,他也是IBM创始人的儿子,对现场掌控的功底也不低。

「大家冷静,我和伯恩斯坦先生会充分接受各位采访的,先让我们完成最后一场对弈,我们还有时间。」沃森说道。

在众多数学家的联名推荐下,最后一个登场的是史蒂芬·斯梅尔。

也是,数学家们实在无法接受,晚上一共就三场人类和机器的对弈,数学家群体能全输的。

他们虽然不是西洋棋冠军或者什麽西洋棋高手,但他们也无法接受全败的局面。

而史蒂芬·斯梅尔就是大家公认在座数学家中的最强棋手。

不过遗憾的是,最后他还是棋差一着。

史蒂芬·斯梅尔呆呆坐在棋盘前,这回可没有林燃来安慰了,迟迟不肯下台。

伯恩斯坦走到他身边:「教授。」

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史蒂芬回过神来。

史蒂芬·斯梅尔还在回味刚才的棋局,「先生,能再让我和他对弈一局吗?

刚才我急了,就差一点,我就能赢!」

伯恩斯坦看了眼手表:「抱歉,教授,这都快十一点了,我们的深蓝展览馆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开放,到时候非常欢迎你来挑战它。」

史蒂芬·斯梅尔满脸懊恼,用手抓着头发走下台,斯梅尔头发挺茂密的。

(史蒂芬·斯梅尔2008年照)

「史蒂芬,你也不行啊!」看到史蒂芬输,最高兴的当属福克斯。

「别叫!我赢不了深蓝还赢不了你吗!」史蒂芬·斯梅尔本来就烦,看到手下败将在叫就更烦了。

福克斯说:「来来来,我们来对弈一局,谁怕谁!」

史蒂芬·斯梅尔说:「来就来。」

福克斯补充道:「不过你得让我一个车。」

史蒂芬·斯梅尔无语了:「围棋我都只让你两目,西洋棋你要一个车?」

不过他们今天晚上显然没有对弈机会。

因为记者们的采访对象不仅有伯恩斯坦和沃森,还包括了这些和深蓝对弈过的数学家。

「福克斯教授,请问你为什麽会输给深蓝?」

反应快的记者已经围过来了。

拉尔夫·福克斯说:「主要还是没经验,第一次和机器对弈,很容易紧张。」

在旁边听的史蒂芬·斯梅尔都已经忍不住翻白眼了。

「福克斯教授,那你认为如果还有下次的话,你能赢深蓝吗?」记者接着问。

福克斯非常自信:「当然。」

他心里想的实际是,我不可能会再和深蓝对弈了。

「福克斯教授,和深蓝对弈的感受如何?」记者接着问道。

福克斯想了想:「你会有一种很明显是在和机器对弈的感觉。

它每一步计算时间几乎是恒定的,然后你看不到人,只能看到棋子自己动,这种感受很奇特,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也就现在的技术做不到,林燃最开始是想搞个机械手臂的,那样效果会更好。

不过IBM尝试过很多次,技术上实在做不到这个精度。

在当下,一个机械手臂要准确拿起棋子,放到对应的棋盘位置上,这不仅仅需要传感器的灵敏度足够高,还需要有视觉识别能力。

有点过于超纲了。

而围在伯恩斯坦和沃森边上的记者,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林燃所说的技术奇点上。

「沃森先生,你是否认同教授的观点?」

「是的,我非常认同,从算盘到计算器再到现在的计算机,机器能够给人类科研提供的帮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发展下去,能够起到更大帮助的机器早晚有一天会出现。

当这种机器出现的时候,拥有这种机器的那方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领先优势。

你们能想像每一个科研人员配上类似的机器后,他们都能发挥出和教授一样的作用,这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吗?

NASA超过一万名工程师,每一位工程师的能力都和教授相似,那我们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月球,而是整个太阳系了。」

沃森眉飞色舞,记者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听得两眼放光。

一些记者连明天头版头条的标题都想好了,就叫:

「人工智慧技术奇点,人人都是伦道夫」

「沃森,你认为谁会先发明类似的机器?是IBM还是德州仪器,通用电气丶贝尔通信,又或者是其他公司?」

「当然是IBM,我们在人工智慧领域已经领先于其他所有公司。

我们还有一个大杀器,我们和当下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教授为什麽会选择IBM合作,而不是其他公司,不正是因为我们有着最佳的工程师团队,在人工智慧和计算机领域有着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储备吗。」

沃森侃侃而谈,说的他自己都信了。

他已经在期待着美股开盘之后,IBM的暴涨了。

IBM早在1916年的时候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了,只是当时它的名字还不叫IBM,叫计算-制表-记录公司,一直到24年才更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也就是IBM。

得益于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现在IBM的股价已经非常高了。按照当时的价格来算,每股超过400美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的价格,所以IBM的股票进行过不止一次的拆分。

「沃森先生,你会邀请教授加入IBM吗?」

「当然,如果教授愿意,我甚至愿意把CEO的位置奉上。」沃森说。

他知道这对一家科技公司来说是多麽大的利好,以及有着怎样的帮助。

贝尔能帮贝尔电话成为庞然大物,爱迪生能够让爱迪生电气奠定成为通用电气的基础,林燃的价值和他们比起来只高不低。

「沃森先生,关于深蓝展览馆,后续IBM会考虑将深蓝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吗?」记者接着问。

「会考虑,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做出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它放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它的价格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得起的。」

记者们丢给伯恩斯坦的问题则集中在深蓝本身:

「伯恩斯坦先生,对于今天深蓝一场对弈都没输,它是否能击败所有人类棋手?」

「目前还不行,它仍然有局限性,毕竟各位教授只是西洋棋的业馀爱好者,深蓝的水平大致也只是相当于业馀爱好者里的高手。」伯恩斯坦还是很低调。

「所以,你认为它什麽时候能击败所有人类?」

「我不确定,但我想五年时间应该够了。」伯恩斯坦说道。

「伯恩斯坦先生,你是否赞同教授关于人工智慧技术奇点的看法?」

「当然,我希望能够找到那个技术奇点。」

如果说在曼哈顿高档酒店里的采访显得很乱,那麽珍妮给林燃进行的专访,就充满了暧昧的气氛。

上次林燃送珍妮去的是赫斯特家族曼哈顿上西区的克拉伦登大厦,赫斯特家族把上面五层连在一起打造了一个空中别墅。他还没上去过。

那麽这次,林燃去的就是珍妮自己的私人住宅,在中央公园边上能够俯瞰整个纽约中央公园的超大公寓。

他们靠在沙发上,珍妮已经换上了真丝睡衣,暖气开的很足,腿上放着笔记本,面前的桌子上则摆着红酒。

林燃觉得气氛很暧昧,但谈话非常之正经

「教授,恭喜深蓝战胜人类棋手,这场胜利是否意味着机器超越人类?」

「当然不是,这只是向大众证明了,计算机拥有无限可能,它才是未来。」

在这场采访中,林燃希望尽可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知道自己说的内容一定会漂洋过海递到燕京每一位该看到它的人的桌子上。

他倒不指望自己开启的这场人工智慧竞赛,华国能成为获胜方。

因为压根不可能有获胜方。

无论是阿美莉卡还是苏俄,都不可能获胜。

尤其林燃还打算尽可能把他们往一些20时空没有的技术路线上去引导。

这就更不可能会有获胜方了。

他希望的是华国能重视起来,外部压力带来内部的团结。

为他回国的时候奠定一个足够完整的基础。

不需要多先进,完整就好了。

就跟未来华国的工业体系一样,完整意味着无限可能。

「教授,你是如何诞生出要打造一台西洋棋人工智慧程序这样的想法的?」珍妮问。

「我一直认为计算机潜力巨大,我在杂志上看到IBM曾经做过西洋棋程序,于是想着和他们合作。

试着打造一个更强大的西洋棋人工智慧程序,很高兴我们成功了。

我们需要唤起大众对人工智慧的认识和期待,这关系到冷战自由世界是否能够取胜!」林燃神情严肃,语气坚定。

这样的林燃让珍妮感到有些意外。

因为在她印象中,林燃一向是冷静理性的科学家,对苏俄的恶感有限,几乎没听说过他对自由世界,对意识*形态方面的看法。

作为一位准哲学家,这其实是很罕见的。

甚至珍妮一度怀疑,对方对苏俄有好感。

现在听到林燃居然提起自由世界胜利。

就很诧异。

跟马斯克突然掺和政治一样,有一种违和感。

珍妮认真地问道:「教授,你真的认为冷战的最终胜利将由人工智慧来决定吗?」

林燃点头道:「当然,甚至都不用等到人工智慧。

计算机的强大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认知。

计算机对苏俄的帮助,我们的认知就更不够了。

这麽说,作为一个指令型的计划经济庞然大物,苏俄的经济完全靠莫斯科的官僚们来制定。

我们会指责这种分配机制是僵化的,是不切实际的。

那是因为他们的计算能力不够,无法构建出足够贴合真实世界的模型。

可计算机能够帮助他们补足这方面的短板,你能想像计算机能精确算出每一个苏俄人所需要的物资,所消耗的物资,统计之后精确的分配给每一个工厂负责生产。

人类做不到这点,但计算机能做到。

都不需要技术奇点那个程度的计算机和人工智慧,只要苏俄能够造出能够精确完成国内物资分配的计算机,对自由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在谈论自由世界的贸易流动,他们则能拿出资源高效精准应用来应对。

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别等里根开始星球大战了,林燃先给你上点计算机领域的星球大战。

现在还是尼基塔,还不是列昂尼德。

准确来说,列昂尼德的早期,苏俄也没有僵化到动弹不得的程度。

所以林燃要给他们上上强度。

如果苏俄真的通过计算机来构建庞大的商品分配网络,那麽这将会是全新的社会形态。

cyberneticsocialism

别说苏俄没人这样想过。

无论是维克托·格卢什科夫在1960年代提出OGAS,旨在建立全国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数据并优化资源分配,通过网络化计算机模拟经济活动,减少低效的分配模式。

还是后来列昂尼德·坎托罗维奇开发了线性规划理论,试图用数学优化资源分配,在部分工厂开展应用。

苏俄都没少做类似的尝试。

只是因为内部阻力太大,当他们意识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还有就是外部压力不够。

林燃提出之后,有白宫的推波助澜,有媒体的放大。

再加上林燃的地位丶能力和眼光,是有可能撬动苏俄尝试构建一套全联盟性质的计算机分配网络的。

哪怕最后没能成,苏俄也绝对会加大在计算机方面的投入,点出和西方自由世界不一样的科技树。

「教授,你觉得阿美莉卡能赢得这场技术奇点争夺战吗?」珍妮听完后也紧张了起来。

作为前日内瓦国际新闻的记者,她非常了解苏俄。

作为老牌家族,对于苏俄的排斥那属于是本能了。

要是苏俄真赢了,赫斯特家族还能拥有现在这麽多财富吗?

像恩格斯这种人还是太少了。

「我不知道,但我相信阿美莉卡能赢。」林燃说。

「教授,能再仔细阐述一下关于技术奇点的观点吗?」珍妮接着问。

林燃在圣诞晚会上说的非常简略了。

「当然。

计算机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过去已经在很多方面展示出了它强大的能力。

目前主要是集中在数学方程的求解上。

从只能求加减法的算盘,到能求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再到现在能求复杂方程组丶微积分甚至是线性方程式的计算机。

工具的发展是迅猛的,同时为人类科研起到的帮助是巨大的。

而今天在晚会上,我们能看到深蓝的能力边界从数学计算扩展到了西洋棋游戏。

它的能力是会扩张的。

那麽未来它是不是能做更多事情?

当物理现象能够被数学模型所解释,那麽同样的,现实世界的问题能够被拆解成数字被计算机所理解,计算机就一定能够给现实世界问题的解答提供帮助。

当足够强大的计算机出现后,每个人通过计算机都能成为专家学者,那麽谁先造出这样的计算机,谁的科技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而这种增长速度很可能恐怖到,后来者永远都赶不上。

我们现在研发载人登月至少要十年时间,如果谁先研发出这种足够强大的计算机和对应的人工智慧后,可能只要一年。

更重要的是,这种科技爆发,还会反哺到计算机和人工智慧的研发上,技术奇点的本质就是滚雪球。

先发者会把雪球滚的越来越大,双方差距永远都无法缩小,只会被拉大。

而谁先实现技术突破,谁就能先开始滚雪球。

就像我在酒店的发言一样,这才是冷战对决真正意义上的胜负手。」

采访结束后,林燃起身准备回自己的公寓。

珍妮喊住对方:「教授,你是不是还忘了点什麽?」

「什麽?」林燃不敢回头。

「去年平安夜你给了我一个苹果,说这是华人的传统,我后来找华裔打听了,其他华裔怎麽没有这个传统?

以及你今年的平安夜怎麽没给我苹果,祝我新的一年平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