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52章 谁?束星北!(62k)

科技入侵现代 第152章 谁?束星北!(62k)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3 00:32: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52章谁?束星北!(6.2k)

「Secret1954No.154」

晚上凌晨三点,拉里·金在约定好的死信箱里取出了一本书。

他知道自己时间有限,需要在复印完的第一时间把这本书放回死信箱。

最久不能超过八个小时。

拉里·金本人不需要去纽约时代广场的电话亭,他只需要在约定好的死信箱取货然后用微缩胶卷拍好,再放回另外一个死信箱就可以。

在把书装进口袋里,带回公寓之后,拉里·金感觉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了。

《MIT辐射实验室系列》,光是这个名字,他就能猜到是什麽性质的。

是当下华国最缺乏的技术资料。

在简单翻阅之后,他更加确定了这一观点。

因为扉页上赫然印着来自国防部的印章,同时在标志上写着「Secret1954No.154」

作为专业人士,虽然大家用的安全体系不是同一套,但拉里·金对军队那一套很了解。

他们的机密技术资料都遵循的是一套名为《国家工业安全计划操作手册》(简称NISPOM)的安全协议在进行操作。

按照他的浅薄认知,应该是分成了三个等级,当然也有可能更多。

但这里既然是Secret,起码也是个秘密,肯定不是最低级别的文件。

保密级别意味着重要性,光是冲着这本Secret,他觉得这趟纽约之行,花的时间和金钱就值得了。

无论把车给撞了,还是说在纽约的住宿费又或者是给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缴纳的治疗费用,这些对于拉里·金来说每一笔都是不小的费用。

不过Secret只是开始。

后续这套名为《MIT辐射实验室系列》的图书,有的卷是「Confidential」丶有的卷是「Secret」。

最后两天出现的不是书籍,而是文件袋,他打开一看,扉页上居然是「TopSecret」。

什麽是top,最高级别的机密。

拉里·金猜测这应该是最高级别的机密了。

而后面两份文件的时间也不是1954,而是1950。

像这类技术资料,具体的盖章要求取决于文件的分类等级和分发范围,印章和标记会包括日期丶编号和授权机构。

这让拉里·金一下就确定了这玩意是谁弄来的。

在阿美莉卡,除了那位伦道夫·林之外,没有任何一位华人能够弄来如此机密的资料。

他在纽约租的公寓,只用了短短一天时间,就被拉里·金改造成了一间工作室。

整个房间弥漫着胶片和化学药剂的味道。

也就是他,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同时找来微缩胶卷相机和半自动翻页机,而且不引起注意。

拉里·金身着深灰色大衣,面容憔悴眼神坚定,站在一台KodakRecordak微缩胶卷相机前。

这台采用行星式设计的最新设备,同时还配备了时下最先进的半自动翻页机,能高效翻动书页。

拉里·金将书籍摆上拍摄台,相机固定在垂直支架上,镜头朝下,将文档完整平铺在拍摄台上,确保页面平整无畸变。

操作时,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第一卷,半自动翻页机轻柔地「沙沙」作响,每页在镜头下清晰呈现。拉里·金全神贯注,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灵活跳动,时而调整焦距,时而按下快门。

另外时不时检查胶卷帧,确保图像无误,额头渗出细汗却毫不停歇。最终,任务完成后,他将胶卷小心收好。

光是这个TopSecret就让拉里·金无论如何都得完成任务。

更别说里面的内容了。

其中的TopSecret内容,正是阿美莉卡雷达技术的巅峰之作,前提是40年代。

SCR-584的完整设计方案,从天线设计图到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再到用到的电路图,甚至就连最核心的磁控管技术和伺服驱动算法都有涉及。

这麽说吧,这套40年代结合了英格兰的磁控管技术和阿美莉卡的工程能力,为应对德意志空袭和V-1飞弹威胁而设计的雷达,在当下对华国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来自东南的压力。

里面的很多技术不仅能够用在雷达上,还能用在其他方面。

这套雷达是自动跟踪的雷达,能够实现75英尺距离精度丶1度角精度的精准定位,它的伺服驱动算法就能用到自动火炮上。

尽管这是40年代的雷达,但都没有出口给某岛。

可见其重要程度,盖TopSecret丝毫不奇怪。

而林燃放在电话亭里的,其实不是原件,而是他精心准备的改良版。

基于当下技术点和华国的半导体技术所准备的改良版,无论是精度还是探测准确度都会比原本的SCR-584高上不止一筹。

这里的改进主要是基于后世的资料。

其中光是完整版的《MIT辐射实验室系列》在如第1卷的雷达系统工程和第20卷的跟踪系统中详细记录了SCR-584的设计思路和改进建议,包括单脉冲丶MTI和模块化的早期实验。

而在贝尔实验室后来公开的记录中,讨论了对于SCR-584采取单脉冲和火控优化的方案,可以用于SCR-584后续的跟踪改进。

2020年阿美莉卡国家档案馆存放的阿美莉卡陆军信号兵团里关于SCR-584的测试报告则涵盖了轻量化和X波段改装的建议。

80年代出版的《MIT雷达发展史》详细总结了SCR-584的后续改进。

林燃基于上述现有资料,对SCR-584原版方案做了包括频率捷变丶动目标指示和侧瓣抑制在内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设计。

另外还做了包括单脉冲跟踪丶改进测距电路和多目标切换在内的增强跟踪精度与多目标能力增强改进。

这套增强版方案,对于当下的华国来说,哪怕一直到80年代都不算过时。

也就是拉里·金不够识货,他要是再识货一点,会发现这套所谓SCR-584的技术方案,里面很多内容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的技术,压根不是40年代的玩意。

不过光是SCR-584和TopSecret已经足够让拉里·金提高重视了。

拉里·金自从看到第一本书之后,此后他就一直处于高度精神紧绷的状态。

拉里·金推开诊室的门,脚步沉重地走了进来。他的西装虽整洁,却掩盖不了他眼下的黑眼圈和苍白的脸色。

「科尔布医生,我是不是没救了?」拉里·金愁容满面,内心则是欢呼雀跃。

因为他顺利完成了任务,把这套完整的微缩胶卷放到了指定地点。

这套微缩胶卷将会漂洋过海送到它应该在的地方,为时下华国孱弱的国防工业再插翅膀。

不说突飞猛进,起码也是彻底解决当下雷达的缺口。

科尔布抬起头,从眼镜上方扫了他一眼,微微皱眉,随即示意他坐下。

科尔布语气温和,带着关切地问道:「金先生,你来了。请坐,今天感觉怎麽样?」

拉里·金坐下,勉强挤出一个微笑,但笑容转瞬即逝。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掩饰疲惫,但声音中的沙哑却暴露了他的状态。

拉里·金:「科尔布医生,谢谢你。我……还是老样子,睡眠不好,压力很大。说实话,这段时间在纽约,本以为能喘口气,但好像更糟了。」

刻意塑造的沙哑声音,在此时显得格外合适。

科尔布放下钢笔,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专注地看着拉里·金,似乎想从他的表情中读出更多。

「我明白,金先生。你之前提到工作压力和思乡情绪,现在看来这些问题还没缓解。能具体说说最近发生了什麽吗?是什麽让你觉得更糟了?」

拉里·金低头,揉了揉太阳穴,装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他刻意放慢语速,语气沉重:

「我在纽约这段时间,本来想散散心,但工作上的事一直缠着我。脑子里全是文件丶报告,还有一些没完成的事。我知道自己该放下,可就是做不到。

除了工作本身外,我去参观了IBM的技术方舟,这让我更加焦虑了。

我很担心它会造成我们的失业。

既然机器能够下赢人类,那麽机器早晚有一天也能代替人类去翻译。

至少目前来看巴别塔在俄语和英语之间翻译做的不错。

也许明年,也许后年,它就能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了。

我内心会产生一种担忧,担心自己早晚有一天被淘汰,越是担心,我就越容易想到工作。

医生,你说我这是不是病了?为什麽我不能像别人那样,休假时就彻底放松?」

「金先生,你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来我这看病的人都担心人工智慧带来的改变,教授提出的技术奇点确实很诱人,同时也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起来。

越是从事工作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人,越是担心。

大家很难短时间内放下压力。你的失眠丶焦虑丶无法放松,都是过度思虑的表现。

你有没有试过我之前建议的放松方法?比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或每天固定的散步?」

拉里·金苦笑,摇了摇头,装出无奈的神情:「试过,医生。我每天在哈德逊河边散步,也试着做那些练习,但没用。

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翻来覆去睡不着。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

我可能得回加州了,工作上的事不能再拖了。」

科尔布眉头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放下笔,身体前倾,语气变得严肃:

「金先生,我理解你对工作的责任感,但你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需要重视。如果现在回去,压力可能会更大,对健康不利。我建议你再留一段时间你看,每周的谈话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吧?」

「医生,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也想多留几天,但工作上的事真的很紧急。我已经请了一个月的假,再不回去,恐怕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我不是不想治疗,只是得先把工作处理好,再想办法调整自己。」拉里·金沉默片刻,装出犹豫的神情,随后语气坚定起来。

科尔布叹了口气,靠回椅背,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中带着无奈与理解。

「我明白,金先生。工作对你很重要,但健康是基础。

如果你执意回去,我建议你在加州找一位精神科医生继续治疗。我可以推荐几位同行,他们很专业。

另外,我会给你开一些低剂量镇静剂,改善睡眠,但请按时服用,不要过量。」

拉里·金点头,装出感激的神情,眼中却闪过一丝轻松:「谢谢你,科尔布医生。

我会听你的建议,回去后尽快找医生。镇静剂我会小心的。

只是,我担心回去后压力更大,不知道能不能撑住。」

科尔布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金先生,你很坚强,我相信你能度过这个难关。

记住,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别忽视自己的感受。如果撑不住,随时给我打电话,或者再来纽约找我。

需要时可以随时来找我。」

拉里·金站起身,握住科尔布的手,装出感激涕零的样子,微笑着点头。

实际上拉里·金心想,100美元一个小时的治疗费,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我能来看你那是真有病。

此时阿美莉卡尚未实施医疗保险,精神科治疗主要依赖个人支付。医疗几乎不会覆盖精神健康服务。

就好比医保不会覆盖按摩一样。

而且100美元还是因为拉里·金是联邦雇员的缘故,如果拉里·金是普通人,这个费用还得再往上涨50%。

作为隶属于纽约长老会医院的顶级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就是这麽贵。

拉里·金诚恳道:「谢谢你,医生。你的话让我安心了不少。我会记住你的建议,回去后好好调整。希望下次再见时,我能好一些。」

科尔布微笑着送他到门口,目送他离开。

在拿到来自阿美莉卡的最新资料后,价值一目了然啊。

《MIT辐射实验室》系列本身在电子工程方面的巨大价值,属于是金山,这座金山要慢慢挖掘,无法一蹴而就。

而SCR-584带来的价值是立竿见影的。

现在开始,立刻就可以开始着手复刻,有了SCR-584,对于华国的国防而言是极大提高。

甚至是质的飞跃。

因此还是老套路,把全国雷达方面的人才都让西南调。

最先来的就是毕德显,这位雷达领域的先驱。

对方1941年史丹福大学电机系硕士毕业,1944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毕业,才被调到渝都担任通信兵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没多久,就被一纸调令调到更西南的51区。

他是第一个到的专家。

作为雷达领域的顶级大牛,尤其对方一直活跃在教育领域,除了研究外,就是教书育人。

所以华国方面希望由他来担任SCR-584雷达复刻项目的负责人。

51区,毕德显一到这里,就感觉到了生机,浓浓的生机。

他和吴锡九认识,他比吴锡九要痴长几岁,吴锡九是49年区伯克利念书,他44年就从加州理工博士毕业了。

因此在见钱院长之前,他先和吴锡九在51区的食堂吃了一顿饭。

他能明显感受到吴锡九身上的那种激情,那是前所未有的激情,是整个人都在燃烧的激情。

而且毕德显还能感受到,这是对方自发燃烧出来的激情。

和被动安排截然不同。

这种感觉,也让毕德显第一次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奇。

而吴锡九的话让他的好奇进一步提高了:「学长,我相信你被调来不是无缘无故,很快你应该就能在这见到你过去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那会是你从来没见过的惊喜!」

毕德显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麽。

不过第二天,他就见到了。

51区的会议室里,房间里光线柔和,简陋的木质长桌上铺满了技术图纸和厚重的技术手册。

「德显,抱歉,事发紧急,您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不得不把您调过来。」钱院长和毕德显也认识。

毕德显比钱院长大三岁,但钱院长在加州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要比毕德显早足足五年,而且还是航天和数学的双料博士。

毕德显肯定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但钱院长无疑是更耀眼的天才。

「你先看,看完我们再聊。」钱院长接着说道。

「院长,这份资料确实非常详尽。

SCR-584这东西我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我在斯坦福电机系念硕士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同学跑去研究这玩意。

它是老美在二战期间开发的一种自动跟踪微波雷达,采用S波段,工作频率在2.7到2.8GHz之间,波长约10厘米。

我当时也想去参加这个项目,但因为我是华人,加上雷达研究不像原子弹,不缺人,我去不了,但我从他们那听说过。」毕德显粗略翻完之后说道。

资料是复印版,里面敏感标识都被涂抹掉了。

「你再仔细看看。」钱院长没有回话。

「这麽完整,这技术资料拿来不容易吧。

它的天线设计果然和我想像的一样巧妙,靠抛物面反射器和锥形扫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目标跟踪。」

「这里的锥形扫描帮助雷达从手动跟踪跨越到了自动跟踪。

我们现在的雷达还停留在手动跟踪,这个自动跟踪系统要先进得多。」

「原来是这样,SCR-584的锥形扫描用的是旋转天线偏轴波束来确定目标位置的技术。

天线以一定频率旋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随目标位置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系统能自动调整天线指向,保持目标在波束中心。这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毕德显看的同时还在喃喃自语,这也是他的习惯了。

他觉得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钱院长知道对方有这习惯,因此也没打扰他。

「不对,不对,当时哪有频率捷变技术和动目标指示滤波啊。

这不对,这些技术能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低空目标探测能力没错,可40年代哪会哪里有这些技术。

当时的雷达都是固定频率的,怎麽可能会是频率捷变技术。

这个我前不久才在IEEE里看到。」毕德显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院长,这肯定不是SCR-584,虽然名字上写着SCR-584。」毕德显直视钱院长说道。

「你确定吗?」钱院长问。

毕德显点头道:「我确定,我前面说了我有同学参与了SCR-584的研发,他们知道我对这个感兴趣,我们华国人当时在阿美莉卡留学,不会放弃任何有可能增强华国实力的军事工业信息。

所以他们会给我透露一些不那麽重要的信息。

SCR-584这玩意,他们一直抱怨,英格兰给他们的磁控管技术是不能调谐的,这也导致SCR-584没办法规避对方的电子干扰。

而频率捷变就是让雷达能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切换工作频率,以躲避敌方电子干扰。

磁控管可以调谐,实现有限频率调整,这非常先进,别说40年代的阿美莉卡做不到这点,哪怕40年代磁控管技术的祖师爷,英格兰当时也照样做不到这点!」毕德显斩钉截铁道。

钱院长接着问:「和我们现在的技术比起来,它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毕德显摇头道:「借鉴?我建议我们现在的雷达项目全部都停止,全部资源都要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复刻上。

像这里,SCR-584的天线设计,它的抛物面反射器直径约6英尺,波束宽度只有4度,角精度达1度,远超我们目前的水平。我们研制的411雷达,角精度只有5度左右。

他们在高精度跟踪方面比我们领先太多了。

当然也不是说盲目崇拜阿美莉卡技术。光是仿照这个,我算是当下改进版的SCR-584吧,无论对我们雷达工业的人才队伍锻炼,还是说仿造出来的SCR-584对于军事实力的帮助,都远比我们去仿造毛子货要强得多。

SCR-584虽然先进,但主要是为防空火控设计,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改进和创新。

不过这套玩意里有太多东西都太高端了。

比如这里提到的MTI滤波技术,它能有效区分移动目标和固定杂波,对我们改进低空雷达很有帮助。

但我们很难造出对应设备。

包括把SCR-584的自动跟踪系统应用到火控雷达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防空炮的命中率。

改造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难。

最难的应该是在于SCR-584的设计基于美国的工业基础和材料技术,我们实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高精度伺服电机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就很困难。」

毕德显在看完之后终于知道吴锡九所说的惊喜是什麽了。

这套资料,按照他的判断,应该是最新的,来自阿美莉卡方面的资料。

而且还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版,对华国的价值是无价的。

「里面太多技术细节,虽然对方已经写的够清晰了,但我们想要复刻还是很难。」毕德显说。

钱院长回答道:「所以才调德显你来统揽此事,你有没有信心?」

毕德显思考片刻后盯着钱院长的眼睛:「我觉得有一个人更适合来主导SCR-584项目。」

「谁?」

「束星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