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12章 GPS卫星里安炸药?(6k)

科技入侵现代 第212章 GPS卫星里安炸药?(6k)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05 13:59:01 来源:源1

第212章GPS卫星里安炸药?(6k)

休·德莱登敲门进来,低声提醒道:「教授,时间到了。」

林燃转过身,走向办公桌,拿起厚重的报告文件。

文件封面上印着「AS-201测试报告」的字样,纸页间带着刚列印出来的温度。

林燃点点头,整理了一下深蓝色的西装,带着文件迈出办公室。

林燃被引入办公室时,林登·詹森抬起头,露出疲惫的微笑。「伦道夫,欢迎。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皮椅,声音低沉而有力。

林燃一眼就看出了对方被越战搞得焦头烂额。

林燃坐下,打开文件夹,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汇报:

「总统先生,我很高兴地向你报告,阿波罗计划的无人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的团队在过去几个月中全力以赴,终于在11月26日成功发射了AS-201。这是阿波罗计划的首次飞行测试,火箭和飞船的表现都超出了预期。」

詹森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林燃:「具体说说,伦道夫,这次测试成功意味着什麽?」

他急需好消息来冲散越战不利的影响。

林燃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总统先生,这次测试验证了我们飞船和火箭的设计可靠性。

AS-201在发射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所有关键系统,从推进器到导航设备,都运行正常。

这为我们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包括未来的载人飞行。」

林登·詹森点了点头,看上去很满意的样子,他很清楚记得NASA的进度比原本计划要提前了两年。

这无疑是林燃的功劳。

林燃在NASA的工作有目共睹,哪怕是保守派报纸,过去会刊登一些文章,提议要把林燃换成谁谁谁,一些在阿美莉卡着名的科学家。

但现在,即便是保守派媒体,也对此闭口不谈。

但随即詹森又皱起眉头:「我们离甘乃迪的承诺还有多远?

我们具体什麽时候能够实现单独的载人登月?

阿美莉卡民众迫切希望在月球看到阿美莉卡人的身影。」

林燃心想,「民众希望?我看是你希望还差不多。」

林燃坚定道:「总统先生,这次成功是我们迈向登月的重要一步。

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推进,包括更多的无人测试和载人任务。我有信心,我们能在两年后,也就是1967年将阿美莉卡人送上月球。」

林登·詹森沉默片刻后说道:「教授,我完全相信你和你的团队。

这不仅是科学上的胜利,更是阿美莉卡的胜利。预算方面我会尽一切努力帮你争取。」

林燃微笑回应道:「我明白,总统先生。我们会优化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NASA的团队是最优秀的,我们不会让你失望。」

林登·詹森接着问道:「可回收火箭的研发如何?」

林燃说:「一切正常,目前推进速度很快,去年进行了一次发射试验,应该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在1970年之前完成。」

可回收火箭获得了国会一部分的预算,类似政府和企业联合研发。

订单交给了通用航天,由林燃提供技术指导。

林登·詹森起身拍了拍林燃的肩膀:「好,继续干吧。国家需要这个胜利,我也需要。」

他接着说道:「麦克纳马拉有事找你,你去五角大楼找他一趟,有新的任务要交给你。」

林燃离开白宫时,寒风吹过他的脸颊,他在思考到底是什麽任务。

当前阿美莉卡深陷百越泥潭。

林燃开始回忆起,自己所看到的关于百越泥潭的新闻。

西方记者最近从西贡发出的一些消息承认,阿美莉卡疯狂增兵南越企图挽回败局的幻想已经破灭,形势对阿美莉卡来说非常不妙。

《纽约时报》刊登一篇十日从西贡发出的报导说,「据一些重要的军事权威人士说,在越来越多的阿美莉卡战斗部队采取行动九个月以后,阿美莉卡在百越仍处于防御地位。」

「人们真诚而坦率地承认,由于作出了错误的假定,詹森总统在今年七月决定的美军的『第一次增加』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

「一位非常负责的人士说,『我认为谁都不会说我们现在处于良好的攻势地位』。」

「目前的一些趋向说明了百越的局面,这个局面看来已不再象两个月前那样有希望和令人乐观了。」

「美军尚未表明他们适应于在西贡以北丛林和树丛中的长期作战。阿美莉卡部队的所谓『持久力』是有限的。」

「在波来梅附近以一些营轮流进行了约三周的战斗以后,第一骑兵师部队不得不撤退。」一个美军作战军官承认,「第一骑兵师遭到了严重的战斗伤亡和疟疾伤亡,这个师『在散兵坑的兵力减少了两三千人』。」

美联社在十二月初的一篇报导中说,「尽管美军大量增加,在百越的盟军仍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同越共有效地作战。」

象朱莱丶安溪和边葛等丛林地区,「基地已经建立了,但是问题是:『我们从这里可以到哪里去呢?』」

驻守在岘港空军基地的阿美莉卡海军陆战队承认,百越南方解放军「仍然能够渗入防卫圈,用地雷炸公路或对这个空军基地发动进攻。」

英格兰《观察家报》最近刊登的一篇从西贡发回的文章说,「百越战争现在正在演变成一种无法预测会持续多久的高丽式的局势。……这是自从高丽战争结束以来美军指挥官们一直说永远不应当陷入的局面。」

「现在百越的人们(按指南越傀儡集团)对这场战争具有一种完全新的感受,这同今年年初时的感受成为惊人的对比。」

1965年,全年人们的感受就是,在白宫的宣传口径中,阿美莉卡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宣传胜利方面,六十年前的白宫和六十年后的白宫没有区别。

而在民众的感受中,就是越来越多的阿美莉卡军队被投放到了百越。

媒体上不断有来自百越一线的负面消息传来。

总之绝对谈不上胜利可言。

林燃心想,该不会是要自己加入指挥部,身在五角大楼,决胜万里之外吧?

这下自己也要成为像光头一样的微操大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毕竟自己在军事上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科学家和军事指挥家十万八千里。

林登·詹森该不会因为一个教授的人生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就把指挥任务交给自己吧?他应该没有这麽迷信。

在去华盛顿特区西南方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五角大楼的路上,林燃思绪万千。

五角大楼的会议室光线昏暗,厚重的窗帘遮住了窗户,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3点。

比起之前的会议室,这回桌子上除了文件丶地图和伤亡报告外,还摆着数个印有通用电气标识的可携式电子计算器。

一张大幅越南地图占据中央,IaDrang谷地的红蓝标记格外醒目。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味道和紧张的气氛。

麦克纳马拉时不时敲击计算器的键盘,试图计算他们的战损比。

这种完全可以交给顾问做的工作,因为麦克纳马拉的习惯,他非要自己算一遍,美其名曰确保顾问不会骗他。

说白了,就是他自己想要计算,不算感觉内心不舒坦。

麦克纳马拉坐在桌首,面前摊开一份标有「IaDrang战役总结」的报告。

他眉头紧锁,目光在文件上扫视,手中的钢笔停在「151人死亡」的数字旁。

麦克纳马拉抬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重:「各位,IaDrang战役的结果让我深感不安。

LZAlbany的损失太大了,151人死亡,121人受伤。

这表明北越的战斗力和战术灵活性远超我们的预期。」

他内心略微有些挫败感,数据是他决策的基石,但此刻却揭示了战略的缺陷。

远在百越的威斯特摩兰通过电话声音传来:「麦克纳马拉先生,LZX-Ray展示了我们的火力优势,但LZAlbany的伏击暴露了丛林作战的弱点。北越的近战能力和撤退速度让我们措手不及。」

他为前线士兵的牺牲感到痛心,但作为指挥官,他必须保持冷静。

威斯特摩兰其实很想骂麦克纳马拉蠢货的,但他忍住了。

知道这种时候开麦毫无意义。

他希望阿美莉卡能继续增兵,此时的他坚信增兵是唯一出路。

国务卿腊斯克·邦迪轻咳一声:「鲍勃,今年我们的死亡人数已达1928人,远超去年的216人。国会和媒体的压力在增加,公众支持正在动摇。」

邦迪担忧高伤亡会影响总统连任,他希望找到军事与政治的平衡点。

麦克纳马拉揉太阳穴,沉思片刻:「我知道,麦克,但我们不能让北越得逞。『搜索与摧毁』虽然有些进展,但不足以迅速结束战争。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战略。」

科默翻阅文件:「各位,『滚雷行动』的轰炸并未切断胡志明小道,北越的补给线依然坚韧。我们需要加大空袭力度。」

科默深知后勤是战争命脉,担心无休止的消耗战会拖垮美军。

邦迪接着说道:「鲍勃,如果我们升级战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我们需要在军事和外交间平衡。」

「北越的抵抗超乎预期,我们需要更多部队和资源。我建议向总统请求增兵,同时加强空中打击和情报收集。」麦克纳马拉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

邦迪问道:「我听说总统同意让教授从技术上支援我们了,他什麽时候到?」

邦迪心想,如果非要把战争简化成数学问题,那麽让教授来总不会比麦克纳马拉更差了,在数学领域,教授是无敌的存在。

麦克纳马拉说:「不不不,教授的支援需要时间。

我们只是有国防科研项目要交给教授,而不是说让教授来指挥战斗。」

远在百越的威斯特摩兰本来还高兴了一会,不考虑教授本身的光环,教授至少是正常人,麦克纳马拉那可太不正常了。

而且他的想法也和邦迪差不多,当前形势下,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比麦克纳马拉更坏。

结果麦克纳马拉的话很快把他们的火苗给熄灭了。

还是得让这个微操大师指挥。

邦迪犹豫后开口道:「增兵或许能稳住局势,但我们需要长期方案。秘密谈判也许会是一条出路。」

麦克纳马拉摇头道:「谈判的前提是我们占据战场优势,否则北越不会妥协。我们先展示实力,再谈政治解决。」

这才哪到哪。

才半年就结束战斗?史密斯专员们到哪里去捞钱,军工复合体怎麽发财?各大财阀的商品卖给谁?

他继续强调道:「军事压力才是外交的基石!我们当前绝对不能退缩!」

会议结束后,麦克纳马拉连文件都来不及整理,他连忙感到自己的办公室等候着教授的到来。

「教授,好久不见。」麦克纳马拉语气热切,因为战争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我就说你该来为国防部工作的,国防部上下招来的这些数学专业博士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

林燃笑道:「如果靠数量就能比得上我,那人类的足迹应该已经遍布太阳系了。」

麦克纳马拉恭维道:「说的也是。

教授,我们说回正题,我有一个项目希望交给你,这个项目你之前也参与过,整个过程你也很清楚。」

林燃说:「我得看看具体是什麽项目。」

麦克纳马拉说:「卫星定时系统,它的前身是Transit系统。

原本海军在研发该项目的时候进展缓慢,后来有了你的协助,它已经于去年启用了。

效果很成功,我相信你也看过报告了。

五颗卫星就让海军的潜艇定位误差缩小到几百米,真是一个奇迹。

教授,如果没有你,Transit系统不会这麽顺利。

但你知道的,Transit是个突破,但它太有限了。」

林燃点头道:「当然,都卜勒频移定位对潜艇有效,可对战斗机丶地面部队甚至未来的飞弹来说,它的速度和二维限制是个瓶颈。」

林燃心想,终于等到了。

无论是可回收火箭,还是指点Tranist本身,都是为了获得这个机会。

亲自参与到卫星定时系统中,这个系统有另外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GPS。

「教授,你说的非常对,它有非常明显的限制,虽然已经是奇迹,但我们希望更进一步。」麦克纳马拉说,「教授你有什麽更好的办法吗?」

林燃说:「当然,要想打造一个能覆盖全球丶三维实时的新系统。

我相信大量卫星加上原子钟能做到。

小型铯钟原型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做到,把体积缩小到可以上卫星,同时保持百万分之一秒的精度。

而信号设计方面只需要设计一套新的编码,能抵抗干扰并支持精确测距就可以了。

这对我而言是拿手绝活,编码不过是数学的一种特殊类型。

至于轨道,只需要让海军方面同意共享他们的地面站数据就可以。

这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对我而言,理论可行就是实际可行。」

麦克纳马拉瞳孔睁大,因为林燃说的技术方案,和Transit团队花半年时间做出来的方案没两样。

无非是Transit团队的方案具体告诉他,最少需要24颗卫星罢了。

林燃随口的方案,能和Transit精心设计的方案不谋而合。

这既让麦克纳马拉感到惊讶,感慨教授不愧是教授,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把这个项目交给林燃的想法。

不然给Transit团队,不知道他们要花多久才能搞定。

什麽是口碑,这就是口碑。

「教授,投入方面你觉得要多少?」麦克纳马拉问道。

林燃思索片刻后回答道:「10亿美元左右应该能搞定。

把它和可回收火箭打包在一起,从发射到系统研发一起交给NASA,应该还能节约更多。

不过有一些问题,那就是整个项目涉及到海军丶空军和陆军,需要他们的广泛配合。」

麦克纳马拉说:「这你放心,卫星定时系统能让每架飞机丶每枚飞弹都精确到几十米,战争规则就变了,军队不可能会拒绝的。」

林燃从麦克纳马拉随手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到GPS:「我建议叫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简洁,描述性强,而且有种未来的感觉。

如果资金到位,我们明年年初就可以发射第一颗测试卫星,验证时钟和信号。

到1970年,如果可回收火箭计划顺利,那时候应该有20颗卫星在运行,覆盖全球大部分的区域。

全球覆盖的完整星座也能在75年前后完成,这是个长跑,但每一步都会带来回报。」

林燃写下GPS之后,在纸上绘出时间线。

麦克纳马拉点头道:「GPS?这名字太棒了!

教授,我会尽快和海军部长丶空军部长沟通,我想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你这边可以和Transit团队进行前期沟通,我这边沟通完,他们团队会整体从海军那调到NASA来。

后续GPS项目由NASA全权负责。」

林燃内心已经狂喜了,但他表面装作不动声色:「保证完成任务。」

在林燃的计划里,掌控GPS的研发非常重要,没有没事,但有的话,自己想要点燃整个世界的进度能够加快很多。

麦克纳马拉的进度很快,第二天Transit团队就开始陆续搬到红石基地工作了。

原本Transit系统团队成员就经常去红石基地请教林燃,所以他们对红石基地也不陌生。

Transit团队的负责人理察·克肖纳更是因为过去合作,而是林燃的忠实信徒。

「教授,我们计划用多颗卫星,每颗都搭载高精度时钟,广播时间信号。

地面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到达的时间差,实时计算出自己的位置。

我们和APL围绕小型原子钟沟通过,它的体积能够做到卫星里。

和Transit用五颗卫星覆盖全球比起来,我们初步估计,GPS至少需要24颗卫星,分布在不同轨道,确保地球上任何一点都能同时看到至少四颗,这样才能算出三维位置和时间。」简单寒暄之后,理察·克肖纳汇报导。

林燃点头:「很好,三个确定位置,第四个用来校正接收器的时钟误差。」

在座各位核心研发成员,听到林燃一口道破他们的核心设计逻辑,只觉得教授厉害,没有感到意外。

教授就是如此的无所不能,要是林燃不知道,他们反而该感到奇怪了。

理察·克肖纳接着说道:「在信号调制方面,我们计划采用伪随机噪声码。

每个卫星发射唯一的PRN序列,接收器通过相关性检测区分信号。这样可以抵抗干扰,提高多径抑制能力。

我们唯一的疑惑就是接收器是否能处理过来,毕竟电晶体数量有限,功耗有可能是大问题。」

林燃说:「做减法,PRN码长设为1023位,金码就够了。

相关计算可以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去做优化,接收器只处理必要片段,功耗完全可控。」

理察·克肖纳一下就想明白了林燃的意思,他鼓掌道:「在教授手下工作太轻松了。

PRN还能支持码分多址,让所有卫星共享频段,避免频率冲突。这可比Transit的单频设计先进多了。」

林燃没说话,显然习惯了这样的吹捧。

在听完大致计划后,林燃点头道:「你们的设计总体思路是没问题的,只是在时钟精度丶轨道这些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得做进一步讨论。」

林燃在听完他们的计划之后,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这让在座的研究员们内心感到自豪,教授都说我们的思路没问题!

同样的表扬得看谁来说,林燃的表扬对于研发人员,无疑是最高评价了。

林燃语气一转,最后说道:

「我没有太多建议,我只有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在GPS卫星上要加上爆炸装置的设计。以便我们能够远程引爆GPS卫星。」

在座的研究员们这回纳闷了,卫星里安炸药?教授不会错,我们一定是没有理解这其中的深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