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77章 2020星球大战

科技入侵现代 第277章 2020星球大战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77章2020星球大战

「不是,会不会我们一直被误导了,其实登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蓝色起源总部的会议室里,贝索斯和高管们正在看华国登月回地球的直播。

华国的这次登月任务,发射时间是在燕京时间的2021年的12月25日上午9时30分,回到地球是GET195:18:00,这表示从发射开始经过了195小时18分钟。

也就是说林燃回地球是在燕京时间的2022年1月2日中午12时58分,换算成矽谷的时间,则为1月1日的晚上8时48分。

尽管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但蓝色起源的高管们没有一个能放假的,都得守在公司老老实实看直播。

蓝色起源如此,SpaceX也同样如此。

贝索斯甚至都不允许大家通过zoom远程参会。

为的就是避免你们这帮逼,跑到夏威夷丶迈阿密或者佛罗里达去度假。

至于病毒,这帮高管个顶个的怕死,是绝对不可能感染病毒,再说来参加会议前也得做检测啊。

鲍勃·史密斯和丹·克里斯蒂安森都还在,只是丹·克里斯蒂安森还是负责分管工程的副总裁,但鲍勃·史密斯已经被贝索斯从CEO的位置上给撸下来了,此时就只是一个空有名头的高级顾问。

听到贝索斯这话,和直播画面里那位年轻华人的脸,在座高管们都不知道要怎麽回答。

因为他们知道贝索斯想听什麽,贝索斯肯定想听到有高管说登月我们完全能做到,只需要怎麽怎麽样就可以。

可问题是,登月真的没有表面看上去那麽容易。

大家出于职业操守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不过有人敢说。

那就是巴韦什·帕特尔,蓝色起源的财务长。

「我赞同杰夫的观点,登月的难度被高估了,因为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把我们往错误的道路上带,明明阿波罗计划已经做到了,我们却一直要重新想新的方法。

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像华国的阿波罗科技一样,复刻阿波罗登月,通过土星五号和月球轨道交会完成登月!」

巴韦什这个名字常见于印度,尤其是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而帕特尔更是印度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没错,他是一名毕业于斯坦福商学院的印度裔高管。

(巴韦什·帕特尔长这样,略带狡诈的印度裔)

他接着说道:「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阿波罗科技那麽低的成本,但在时间上,我们重启登月未必就比他们慢多少。」

在座高管面面相觑,鲍勃·史密斯和丹·克里斯蒂安森对视了一眼,大家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相同的意思。

不是,哥们,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麽吗?奥尔德林前脚才在月球上说了,阿美利肯已经没有足够的工人了,后脚你就在这里说我们虽然要花更多的钱,但我们能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完成登月。

重新捡回阿波罗登月的技术路线确实没问题,可人从哪里来?你总不能从天上变工人下来吧。

这里的工人短缺,不仅仅是奥尔德林或者谁的感受,同时也有数据作为证据,在阿美利肯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IA丶阿美利肯航空航天学会AIAA和安永联合搞的航空航天和国防劳动力研究中显示,航天航空领域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其中30%的工人年龄超过55岁,离职率接近7%,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和华国庞大的制造业比起来,他们面临着很简单的问题:没人。

巴韦什·帕特尔接着说道:「在我看来,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其实在于没有足够的工程师,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先进位造业技术和大规模从印度招聘工人得以解决。

在新德里丶班加罗尔丶萨迪什·达万这些地方,充斥着足够多经验丰富丶技能娴熟的工人,当矽谷的精英工程师带领着印度的工人群体,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像阿波罗科技那样的奇迹。」

现在印度裔的名声还没有烂,波音还没有接二连三的掉,加上印度也确实有一定的航天业。

别觉得阿美利肯的高层就能认识到印度裔工人的问题,恰恰相反,他们反而觉得印度工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会英语丶服从性高丶工资低丶忠诚度比较高。

在还没暴雷的时候,帕特尔的话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此时已经有一家叫塔塔波音的公司,塔塔就是印度着名财阀之一的塔塔集团,这是塔塔集团和波音合资成立的公司,位于印度,是阿帕奇机身和737飞机垂直尾翼结构的全球制造中心。

(波音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波音印度工程技术中心办公大楼,该中心占地43英亩,是波音公司在阿美利肯以外最大的同类设施)

阿美利肯航天航空企业和塔塔的合作远不止波音,还包括了塔塔西科斯基航空航天有限公司,就是那个着名的西科斯基,在印度的特伦甘纳邦海得拉巴。

塔塔洛克希德马丁航空结构有限公司,专门造机翼,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130J/LM100J型号尾翼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这帮成熟公司尚且如此,更别说蓝色起源了。

这麽说,不仅贝索斯觉得可行,被忽悠到了,在座高管们都觉得有一定搞头。

鲍勃·史密斯和丹·克里斯蒂安森两人都觉得,有了印度工人的加入,整个计划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贝索斯思考片刻后说道:「巴韦什,这样,你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一个月时间够吗?」

巴韦什·帕特尔认真道:「半个月就够了。」

巴韦什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制定足够完善的计划,CEO的位置在等着他,同时把大量印度工人带到阿美利肯。

不管是自己去印度招人,还是说像其他「前辈」那样和塔塔集团合作,他都能从中大肆捞一笔。

至于ITAR和EAR法规限制外国人在敏感技术岗位工作,需要阿美利肯公民或者绿卡才可以,这对贝索斯和要引进的目标国印度来说压根不是什麽问题。

华国人,可能还要担心会有舆论压力,印度人,没有任何问题,引进一万人对贝索斯而言也只是财政支出上的一个数字。

从伦道夫·林到巴韦什·帕特尔,贝索斯也是好起来了。

随着这趟登月之旅如此顺利,加上过去阿波罗系列登月,每次都成功,一共发射了7次,有6次成功,唯一一次失败是因为在发射后服务舱的氧气罐爆炸。

哪怕唯一一次失败,也只是没有完全月球着陆,他们仍然在绕月飞行后安全返回地球了。

如此高的成功率,在21世纪一家华国企业只花了十来亿rmb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成功了(明面上看是如此),这让无数航天从业人士开始反思,会不会阿波罗登月就是最高效的方式?

欧洲没有技术储备,我们有啊,阿美利肯过去一直都有把阿波罗登月的技术资料档案化的传统,至于一些非标准化的知识失传,这不是问题,华国人能搞定,我们怎麽就不能搞定了?

除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心动外,SpaceX继续坚持要研发自己的星链,靠着星链登月,月球快车公司(MoonExpress)跑出来宣布自己要开启名为阿波罗复活的行动。

该行动旨在从历史档案中复活阿波罗工程的成果,把阿美利肯太空人送上太空。

月球快车公司同时还宣布会在2026年以前完成登月。

这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商业航天初创公司,专注于开发机器人太空飞行器,用于月球阿尔忒弥斯计划和火星任务。

在2016年8月3日的时候,他们成为首个获得阿美利肯政府批准进行月球任务的私人公司,并且计划在2017年秋季发送小型机器人着陆器探索月球表面。

当然结果是至今他们都没能完成月球软着陆。

但即便他们没能完成月球软着陆,在2018年到2020年2月期间,他们仍然获得了来自NASA的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合同合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美利肯和印度其实挺像的,都属于是吹牛不用上草稿,不管能不能做到,总之先吹了再说。

这次月球快车会跳出来,是因为他们拉来了来自矽谷大佬彼得·蒂尔高达十亿美元的投资。

华国登月,还是民营机构登月,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冲击是巨大的,月球快车公司只是因为过去历史,是最快拉到投资跑出来说自己要登月的罢了。

印度的塔塔集团也说自己要和印度航天局合作,在未来十年内完成登月。

包括霓虹的孙正义丶欧洲航天局等等,大家都燃起了复刻阿波罗登月的想法。

林燃的壮举,彻底点燃了大家内心对登月这件事的渴望。

至于俄国,俄国忙着2022年年初的大事呢。

当看到苏俄旗帜插在月球上的时候,俄国人都很有感触,尤其完成这一壮举的还是华国。

「华国干得漂亮,他们带上了印有苏俄航天计划徽章的旗帜,这是对我们成就的尊重,我们既感到骄傲又感到心酸,为什麽我们在60年代还能剑指月球,而现在只能被困在小小的国际空间站里。」

「华国承认了苏俄对航天事业的贡献,我们的历史继续激励着世界,加加林会为他的遗产不仅在俄国也在华国延续而感到骄傲。」

俄国非常之矛盾,对于苏俄时代的伟大贡献想要继承,但对苏俄这一实体和其代表的历史又竭尽全力否认,主打一个好处全要,坏处一点不想沾。

「华国很棒的举动,提醒我们,航天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每个国家都有贡献,苏俄徽章是勇气的象徵。」

当然,俄国感到高兴,自然就有国家感到不满了,每个国家都有贡献,那我们的旗帜怎麽没有带上去?

这里以欧洲国家和印度为主,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区别对待。

最⊥新⊥小⊥说⊥在⊥⊥⊥首⊥发!

「小满姐,我做到了前年年初,我们从樱桃泉国家公园回来之后对你说的,我复刻了阿波罗登月。」

回到地球之后就是漫长的隔离观察期。

他丶奥尔德林和韦旭航都是如此。

但不代表家属就不能来拜访。

家属可以通过透明玻璃和通信设备,和在病房里休息的太空人交流。

虽说这一幕挺像探监的。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排的上号,排不上号的都想要来拜访,包括Pony,不过都被林燃婉拒了。

但父母和李小满,林燃没有办法拒绝。

「是啊,即便到今天,我看着你是如何完成这一伟业的,我都很难想你真的做到了。」李小满语气中充满感慨,没有说我们,而是说的你。

她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

费边社的徽章?如果那算帮助的话,那可能连万分之一都未必有,不然它就不应该是徽章,应该是召唤神龙的龙珠才对。

「登月不难,未来改造月球我也觉得不难,只要它在现实世界物理规则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觉得难的是如何能够保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让我们去慢慢搞建设。」林燃苦笑道。

作为经历了七年冷战,亲身经历过冷战氛围,在日内瓦参与过柏林危机谈判,在伦敦和英格兰国防大臣聊天穹计划,林燃很清楚,他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是什麽。

和平从来都是稀缺品,不能当成常态。

李小满问:「所以你打算怎麽办?我知道既然你这麽提了,那你肯定在寻找解决办法。」

李小满想要了解林燃的真实想法,她担心林燃失控。

当一个人,尤其这个人还很年轻,过往经历又无所不能,从来没有失败过,自己觉得自己未来还同样的无所不能,李小满觉得这样的人很容易失控,要麽是天才要麽是疯子。

这两者就是一线之隔。

她觉得自己要成为林燃失控的那道防火线,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够这麽做多久。

林燃说:「月球上的电磁发射塔。

当华国的电磁发射塔真的建好对着地球,属于是身有利器,杀心自起。

只要它建起来了,这都是比核潜艇更具实质影响力的战略威慑装置。」

没错,作为深受冷战思维影响的个体,又怎麽可能不把对和平的诉求往核武器的方向去思考,作为另外一个时空核平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又怎麽可能不希望在2020时空重新构建符合当下需求的核平衡。

「把核武器放置在月球上?」李小满觉得林燃的念头果然有够疯狂,「不是,从月球发射到地球的时间起码三天吧,然后穿过地球大气层摩擦生热之后一旦爆炸,污染整个大气层怎麽办?」

她内心庆幸,自己还好问了一下。

林燃解释道:「从核威慑的角度,时间从来都不是问题,难以拦截性才是最重要的。

从月球发射,确保了它有一个充分的初始速度,别说现有反导系统,就算是他们在研发的铁穹完全搞定了,也拦截不了从月球来的核武器。

而大气层摩擦燃烧这可以从技术层面进行规避,高超音速武器本身也是要进入亚轨道然后再回到低空最终进行爆炸。

核武器通常都会配备热盾以保护其在大气层再入时的热负荷。

从月球发射,回归的速度在11公里每秒,热负荷更高,但从技术上依然能够解决。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1966年的B-52G轰炸机,好吧,你应该不知道。」

林燃陷入了回忆,那天林登·詹森很紧张,打电话询问他的意见。

林燃觉得主要还是麦克纳马拉太不靠谱了,在这方面问他要比问麦克纳马拉更能得到有用的建议。

「这次事件叫帕洛马雷斯事件,当时一架阿美利肯空军B-52G轰炸机在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帕洛马雷斯村庄附近的地中海上空与一架加油机相撞。

碰撞摧毁了加油机,造成四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并导致轰炸机解体,造成七名机组人员中的三人死亡。

这架轰炸机当时正在参加铬穹顶行动,这是一项冷战时期的空中警戒任务,需要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连续飞行,来维持核威慑能力。

事故发生时,B-52G携带有四枚热核炸弹。其中三枚炸弹落在帕洛马雷斯附近的陆地上,常规炸药引爆了但核子材料没有引爆,第四枚炸弹落入地中海,经过广泛搜寻,最终将炸弹完好无损地打捞上来。

核武器设计有安全机制,60年代都有如此高的安全系数,更别谈当下。

在月球有几个好处,核潜艇还有可能被找到,在月球上的核武器是绝对不可能被找到。

然后从月球发射的速度高达11公里每秒,比现在常见的6-7公里每秒的高超音速武器比起来,就不可能被拦截,确保了它的威慑度。

星球大战计划是假的,但我要继续确保世界和平促成的2020『星球大战』计划是真的!」

林燃淡淡把自己关于新世纪核平衡的思考娓娓道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说起来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李小满很难理解,好好的搞航天不好吗?可回收火箭丶反覆登月,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为什麽要掺和到什麽核威慑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