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44章 教授是超人

科技入侵现代 第244章 教授是超人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44章教授是超人

掌声经久不息,一直到棋手们退场,IBM的CEO托马斯·沃森登场才平息。

这里费舍尔久久不愿意下场,他一直没回过神来,还是IBM的工作人员上台把他给请下去的。

托马斯面带得意的笑容,林燃表现越震撼,这场营销的效果就越好。

阿美莉卡的科技企业们,早在爱迪生时期就知道营销的重要性了。

爱迪生的白炽灯灯泡公开演示,钨丝和竹丝的对比,上千种材料的实验,这除了是科学轶事外,也是那个年代的伟大营销手法。

60年代的阿美莉卡科技企业们也是如此。

发光二极体还没造出来,德州仪器就各种邀请科技类媒体来参观造势,鼓吹其巨大潜力。

后来被通用电气在可携式计算器上「造出来」大规模应用后,德州仪器又在指责通用是抄袭,是侵犯其专利,然后再大肆鼓吹发光二极体是通用的巨大发现。

有着蓝色巨人之称的IBM,绝对是这批科技企业里,最需要营销,来维持其在大众心目中地位的企业之一。

「我们见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西洋棋精彩表演。

教授用一场精彩的奇迹再度展现了自己无所不能的神话。

教授总是如此,能够给各位带来惊喜。

我想回应媒体的质疑,认为是IBM收买了棋手们,让他们故意输给教授,这些质疑完全就是虚假的卑劣的没有任何证据的指控。

这是是对棋手们职业道德的彻底否认,是对IBM企业形象的破坏,更是对教授的不尊重,这是极其卑劣的行为,IBM已经在联系律师事务所要对所有质疑的媒体进行起诉索赔。

同时我也要对在场各位解释一下,那就是对IBM而言,教授是失败更好还是成功更好?

难道不是,教授在IBM技术方舟迎来人生第一场失利。

IBM技术方舟成为教授的滑铁卢之地。

这样的爆炸性新闻对IBM显然有着更好的宣传效果。」

这就是商人的宣传手法,显然这样做对IBM来说会有更大的营销层面的好处。

但同时,这样做也得罪了教授,大部分订单来自国防部丶军队和NASA的IBM,无论如何都得罪不起林燃。

为了营销效果而得罪林燃,纯纯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在这次的西洋棋对弈前,托马斯从一年前确定要干这件事开始,就反覆找林燃确认,要不要IBM帮忙买通棋手。

要不要把费舍尔这种「不听话」的棋手随便找个理由给换掉。

也就是林燃斩钉截铁说不用,他展现了充分的自信,所以IBM方面才没有动手脚。

如果换其他人来,IBM会毫不犹豫地动手脚。

甚至把这视为向教授示好的机会,教授又不差钱,有什麽比帮助教授光环再添一道光亮更能讨好对方的呢?

以托马斯为首的IBM高管们对于没能在其中做手脚而感到遗憾,觉得失去了一次珍贵的机会。

「所以关于IBM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

再次感谢教授的大驾光临,让IBM技术方舟具有了传奇色彩,也感谢各位来宾,在这里共同见证了教授西洋棋的神话。

然后也是今天的最后环节,有请我们工作人员布置一下,接下来是教授和我们深蓝2.0的对弈。」

托马斯说完,原本聚焦在舞台上其他地方一片漆黑的灯光效果亮了起来。

工作人员适时给台下观众端上可口可乐和咖啡。

菲利普·迪克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微微摇头。

身旁的妻子安妮看见后,疑惑道:「怎麽了?」

菲利普·迪克说:「最近这两年市面上冒出了很多带有赛博朋克色彩的科幻作品。

大家开始逐渐思考,教授所说的赛博朋克社会的本质是什麽。

以及高科技丶物质丰富后,到底是会像苏俄所说的,人类迈向Socialism,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还是像教授所说的一样,会步入赛博朋克的世界,巨型企业掌握人类的生老病死。

人作为个体越来越不堪一击,人被科技加持的资本迅速异化。

我只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教授的态度很悲观,我的思考是,教授悲观是有原因的。

因为人类要和资本对抗,本质上其实依赖的是教授这样的超级人类。」

安妮问道:「你是指克拉克·肯特那样的超人吗?」

超人克拉克·肯特首次出现在1938年4月18日的漫画杂志《动作漫画》中,此后一直是阿美莉卡经久不衰的形象。

菲利普·迪克点了点头:「没错,你难道会认为教授不是超人吗?

不过他和克拉克·肯特的差异表现在,教授的超人体现在大脑,而克拉克·肯特的差异则表现在外在。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授可是比超人有着更强大力量的超级人类。

他无论做出什麽行为,大家都会把他归结于天才,而不是怪物。

因为从外表来看,教授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但从内在来说,他和普通人的差别恐怕比克拉克·肯特和普通人的差别还要更大。

前不久我去拜访雨果·根斯巴克的时候,他和我的观点差不多,教授就是超人。」

雨果·根斯巴克是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主编,也被誉为世界科幻之父,雨果奖的雨果就是他,而不是写《悲惨世界》的维克多·雨果。

(体验早期VR设备的雨果·根斯巴克)

「根斯巴克先生甚至后悔自己年纪大了,要是他在年轻一点,他肯定要创作一部以教授为原型的超级英雄漫画。」菲利普·迪克说道。

雨果·根斯巴克将在半年后的1967年8月去世。

菲利普·迪克又喝了一口可乐,他感觉头脑更清醒了一些:「刚才说的有些远了。

首先你需要认可教授是超人这个观点。」

安妮点了点头:「当然,换之前,我很难想像人类能同时和八个人一起下棋,更难想像这八个人都是西洋棋冠军,是阿美莉卡下西洋棋最厉害的八个人。

教授在需要用到大脑的地方,他就是超人。」

菲利普·迪克说:「你说的没错。

我们如果不讨论贡献的话,教授对外展现的异常之处是要远高于爱因斯坦的。

普通人很难不藉助科普理解爱因斯坦的大脑有多强悍,但普通人只需要听到教授的所作所为就会觉得这个人不是正常人。

所以我会说他是超人。

然后回到赛博朋克社会。

科技加持后的资本拥有更强悍的力量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工具是放大器,人类发明越来越强大的工具,人类藉助工具能够爆发更大的生产力,这也表示资本需要保证相同产能的情况下需要的员工数会减少。

这样的技术发展决定了教授所说的赛博朋克社会到来是很有可能的。

而对普通人而言,能不能摆脱被巨型企业控制的命运,则要取决于超级人类。

我叹气是因为,普通人想要和企业来竞争超级人类太难了。

像教授这样的超级人类,哪怕师从霍克海默教授,提出了系统性压迫理论,意识到阿美莉卡是一个白人主导的国家。

但他还是很难避免和企业走到一起。

无论是和IBM的合作,还是更早和摩根家族的合作。

因此这让我意识到,好像迈向教授所预言的赛博朋克未来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

过去我会觉得超级人类的随机出现是人类社会避免走向赛博朋克化的一种设定,现在在这座教授提出,IBM打造的技术方舟里,我反而觉得,也许超级人类的随机出现不但不是刹车,它是油门。」

「也许这只是教授一个人的选择。」安妮说道。

菲利普摇头:「不,这是一种必然。」

菲利普话音落下后,林燃再度登场。

此时其他八块棋盘都已经收下去了,桌上只有一块棋盘,通过线缆和后面的巨大计算机矩阵相连接。

这场对弈就更加没有悬念,深蓝没有支撑超过十分钟就败下阵来。

然后就是托马斯上台,亲自在写满人名的墙上挂上刻有「伦道夫·林」的铭牌。

其他人名的铭牌都是手写的纸张,而林燃的是金属打造的铭牌,被挂在最上面。

这面墙就是所有击败过深蓝的人类的名字,如果他们被深蓝击败了,那就会被取下来放到另外一侧。

因此媒体也将它称之为人类最后的防线。

意思是,这道防线被攻破,人工智慧也就彻底击溃人类了。

「很荣幸能够和各位,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共同见证教授的奇迹。

希望我在为IBM工作的有生之年,能够在这面墙上把教授的铭牌给摘下来。

我相信那个时刻,会是我在IBM最光荣的时刻。

因为这是IBM工程师们用集体智慧的结晶战胜教授,是普通人的智慧集中在一起战胜人类历史上最顶尖天才。

希望到那个时候,在座各位也能够和我们共同见证。」

托马斯说完后,林燃笑了笑:「我也同样期待。」

俄国尽管也是白人国家,过去也有宗教传统,但自从俄国前面冠上了苏字头之后,他们就开始不过圣诞节了。

作为一个无神论国家,官方层面禁止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庆祝。

圣诞节就属于这一类。

新年,也就是1月1日那天成为最主要的冬季节日,吸收了许多圣诞节的传统,比如装饰新年树丶赠送礼物等。

从12月开始,阿美莉卡关于登月的新闻就陆续传到了苏俄,包括阿美莉卡太空人踏上月球的那一幕,苏俄的电视台也在新闻节目中转播了一小段画面。

没有直播,但是作为新闻报导进行了转播。

这对位于莫斯科的航天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圣诞节的夜晚,会议室灯火通明,昏黄的灯光投射在厚重的橡木家具上,投射出斑驳的阴影。

墙上则挂满了R-7火箭和斯普特尼克卫星的设计图,这些都是苏俄航天局辉煌历史的见证。

角落里,一台来自华国的熊猫牌收音机发出清晰的声音,播放着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闻广播。

「……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奥尔德林成为第二位踏上月球的人类。NASA局长伦道夫·林没有参加白宫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这被认为是总统先生和教授出现嫌隙的象徵,虽然教授声称是因为自己要参加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

广播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瓦西里·米申坐在长桌的首座,他是科罗廖夫的接班人。

科罗廖夫的去世被秘不发丧。

毕竟作为在航天领域和林燃并驾齐驱的人物,苏俄不想让外界知道他们失去了一位航天工程领域的巨擘,让外界认为他们无法和NASA继续竞争。

瓦西里神情有振奋也有压力。

振奋来自克里姆林宫。

1966年年底的苏俄,有些异常,一些本应该发生的事情早晚都要发生。

外界,这里主要是阿美莉卡等国家专门研究苏俄的机构们也意识到了这种异常。

苏俄内部的人们对于这种异常就更加敏感了。

毕竟他们就身处局中。

不过对于苏俄航天局的技术官僚们来说,这种影响未必就是坏事。

因为尼基塔削减了他们的预算,把更多预算投入到了半导体领域,投入到了东欧的德勒斯登和莫斯科郊外的泽列诺格勒微电子中心。

这里不仅仅是削减了预算,还包括了工程师。

在年初科罗廖夫去世后,克里姆林宫对于航天和军事项目的支持还在压缩。

而现在,米申前不久去克里姆林宫开会后,意识到,形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变。

好像又要开始强调军事和航天了。

瓦连京·格卢什科坐在他对面,面无表情,盯着桌面上的一份科罗廖夫遗留的火箭设计图。

作为苏联顶尖的火箭引擎设计师,瓦连京早已习惯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但内心的波澜却难以完全掩饰,因为阿美莉卡的进度太快了。

原本他们以为阿美莉卡要在1968年才能完成独立登月。

结果足足提前了两年。

而他们的提前登月是运气和合作的产物。

这次阿美莉卡不但没有用联合登月的技术路线,反而用了一条新的,指令舱分离又会和的路线。

用新的技术路线,时间还提前了。

这给苏俄航天局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格卢什科的脑海中闪过教授在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里意气风发的画面,心中不禁生出复杂的情绪:教授虽然是对手的最大威胁,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能力超群,然后己方还失去了科罗廖夫。

米申问道,「格卢什科同志,关于N-2火箭,你有什麽想法吗?」

格卢什科缓缓抬起头:「米申同志,抱歉,我认为还是那个道理,N-2火箭的30个引擎,短期内很难解决。

科罗廖夫是伟大的,但他不是神。

他留下的图纸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造出N-2,我们有太多问题要克服,而现在我们面临严重的人手短缺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和NASA竞争,我们缺乏教授一样的顶尖人才。

我们很清楚,无论是你还是我,又或者是其他的工程师,我们都无法和教授比。

工程师数量是其次,最顶尖的工程师则更为重要。

狼群依赖的是头狼。」

这里的N-2,其实是原时空的N-1.

前两年,苏俄在科罗廖夫主导下,紧急搞出来了N-1,那玩意只是一个简易版的N-1。

原时空的N-1,运载量有足足95吨。

能够将95吨的物质运送到低地球轨道,将33吨的物质运输到月球转移轨道。

格卢什科和米申都很清楚,想单独登月,研究出N-2是必须的。

光靠N-1,大概率就是能上去,然后回不来。

过去你这样搞可以。

但在阿美莉卡已经成功单独登月,送了两个人上去,还把两个人都接回来的今天,再搞这种单程票显然是不行的。

这样搞,压根证明不了苏俄的科技实力有多牛逼,反而会起副作用。

「我们不能永远活在教授的阴影下。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路,发挥Socialism的集体力量。」米申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的夜空。

格卢什科叹了口气:「你还没明白吗?教授的成功还没有给你敲响了警钟。

他的团队高效丶果断,这是因为管理者是教授。

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长期来看我想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教授,而从短期来看,我想我们需要寻找属于我们的教授。」

米申面露疑惑,等待着对方的详细解释。

格卢什科接着说道:「米申同志,意识形态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土星五号火箭,F-1引擎简单可靠,单台推力150万磅。

而我们的N-2,30个NK-15引擎,同步控制的难度你我都清楚。

我早就建议使用更少的RD-270引擎,但你坚持科罗廖夫的设计。

我知道RD-270还在测试阶段,我们等不起,N-2是科罗廖夫的遗作。

但毫无疑问N-2火箭的30个NK-15引擎设计存在致命缺陷,同步控制的复杂性让每次测试都在钢丝上散步。

我们不应该死抱着科罗廖夫的遗产。

我们需要寻找属于我们的教授,我想和华国合作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华国?」

「没错,我相信钱会是我们的教授。」格卢什科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