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74章 林燃登月

科技入侵现代 第274章 林燃登月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74章林燃登月

奥尔德林深吸了一口气,从舷窗往外望正是他过去五十二年时间里,一直心心念念的月球。

随着科技进步,他能够通过照片和视频看到它,但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的土地,同样照片和视频带来的感觉也绝对无法和肉眼相比。

「教授,我感觉我回到了四十岁,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告诉我,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燃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夥计,做好准备,我们很快就要上去了。」

此时地球上,在奔月号正式进入月球轨道之后,简中网际网路自然不用多说,清一色的喜大普奔。

大家都在期待着登月时刻的到来,不少公司放一天假给员工们可以回去看。

即便是不放假的公司,你在登月的时候拿个手机看直播,也是被默许的操作,毕竟领导自己也在看。

而外网,尤其是reddit。

reddit的Space板块在2019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热帖,叫「我们为什麽不能重建土星五号?是因为我们造不出零件丶工具,还是我们丢失了一些工程知识?」

配了张六十年代土星五号的俯拍图。

下面点赞数最高的回覆是这样说的:

「嗯,首先,技术已经过时了;第二,太贵了,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建造更好的火箭;第三,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而土星五号充满了风险。

还有其他原因,但为什麽要建造几十年前的东西呢,当现代技术已经存在,并且可以更便宜丶更安全丶更好得完成这项工作。

看看星舰,即使是SLS也更便宜丶更安全。」

SLS是NASA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研发的一款重型火箭,承载着任务就是将猎户座飞船发射到跨月轨道上去。

从2011年开始正式立项,到了2016年年底的时候就获得了国会的发射许可,但一直到今天,一直到2021年的年底,这款超重型运载火箭都没有经历过哪怕一次发射。

SLS的制造方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波音。

华国用土星五号连续两次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让这篇帖子有被重新挖出来了。

下面清一色的打脸,包括高赞回复的楼中楼里,更是清一色的质疑丶控诉和羞辱。

「1969年的1.8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4亿美元,哪怕是这样换算土星五号也只有SLS成本的一半,更别说SLS还面临着不断的跳票,成本不断的攀升!」

「明明我们有现成的成熟的方案,我们却需要再重复去造轮子,而该死的华国人拿着我们的方案已经要去月球了。」

「现在的NASA就是一群蠢货组成的机构,哪怕土星五号能简单复刻,他们也会告诉民众不,土星五号已经过时了,为什麽?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从土星五号上捞足够的钱,从国会要到足够的预算,一款新的重型火箭无疑能实现这个目的!

而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蠢货,NASA才能忽悠到国会和民众,让我们在阿尔忒弥斯这个无底洞里不断投入,你知道华国的登月计划只用了多少钱吗?2亿美元不到!」

「SLS的成本估算是一个谎言,NASA的承诺同样是谎言,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谎言会不断有蠢货相信,甚至还会主动帮他们辩护。」

华国登月本身,阿美莉卡人很破防,在20世纪的太空竞赛中,他们赢了,而在21世纪的太空竞赛中,华国属于不声不响就赢了。

苏俄人到处嚷嚷着,太空竞赛,主动把阿美莉卡拖入这个比赛中,然后输掉了比赛。

华国航天从来没有宣称过,他们要参赛,结果他们看上去马上就要赢了。

这自然很让阿美莉卡人破防,感觉华国是在偷袭。

更让他们破防的是费用,是从明面上看,阿波罗科技只花了12亿rmb,这个预算和阿尔忒弥斯计划比起来,少得可怜,这是更让阿美莉卡人破防的点。

感觉钱都被NASA的蛀虫们给吞掉了,加上NASA高官们在度假,而大家只能被关在小小的房子里。

钱飞和赵建国,仍然在同济文昌医院休息,他们也在看直播。

在顺利进入月球轨道之后,钱飞感慨道:「不愧是教授,果然娴熟。」

赵建国补充道:「我说我们的太空人训练课怎麽教授经常不声不响坐在边上旁听,原来他也在做登月的准备。」

钱飞说:「我估计教授一直都打算自己去,只是之前可能准备等技术完全成熟之后再去,这次自己去也是形势所迫。」

赵建国吐槽道:「老美真的太坏了,不择手段了属于是。

话说这也算是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教授去和我们去,这是截然不同的影响力。」

还真是,整个事件的戏剧性,导致它受到的关注度远比按部就班来的大得多。

在华国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

「是啊,老美太坏了。」钱飞表示赞同,他们两属于是这回老美干坏事的最大受害者了。

首批登月华国人的荣誉直接没了。

老实讲,两人能心平气和不骂街已经是有素质的表现了。

钱飞接着说道:「我儿子和我打视频电话的时候还在问我,说老美都这麽丧心病狂了,干嘛不更丧心病狂一点,把火箭给打下来?」

赵建国下意识反驳道:「老美疯了直接飞弹射我们本土?

以为我们的反导系统是吃素的,还是觉得我们是二十年前,说炸就炸了?

再者土星五号第一级从发射到分离,高度从0到67公里,速度从0到2.7千米每秒也就两分半不到,这速度老美能拦截得了?

都不考虑有侧向机动和加速,光是这速度他们都做不到吧。」

钱飞点头道:「我倒没有从技术角度去和我儿子解释,我就单纯说了老美不敢,老美要敢,就不会让我们两躺这了,直接去把土星五号炸了不就好了。

也不至于现在看着教授要登月,只能在地球乾瞪眼,还假惺惺做出一副祝福的姿态。」

这里的祝福姿态是指,记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问白宫新闻秘书,关于华国登月一事怎麽看,关于林燃在采访过程中的爆料怎麽看。

白宫新闻秘书表示,林燃的爆料是无稽之谈,我们保留追索其言论污蔑的权力,同时对华国登月表示阿美莉卡早就做到了,乐于见到又有人类国家向月球进军,并且表示预祝华国能够成功。

白宫新闻秘书的表态属于是滴水不漏。

说我干了,我没干,你现在要去?我早就做到了,在无法阻止的时候,大大方方祝福。

这届白宫,不管做的怎麽样,面子工程那是绝对做到位了。

不过这样的表态既没有办法让华国人满意,也没有办法让阿美莉卡人满意。

你怎麽能祝贺华国成功呢?

我们的赢学绩效还怎麽满足?

红脖子们尤为不满,因为显然前总统在真相社交上的发言更让他们满意:

「如果我在白宫,华国人肯定没有办法去月球!」

当然,林燃要是知道,非要让你去百越钻深山老林去。

任务进行到第100小时10分钟44秒,GET100:10:44。

林燃和奥尔德林已进入登月舱,身着轻便舱内服,完成系统激活。

他们逐项检查导航丶推进丶通信和生命支持系统,确保独立飞行能力。

林燃逐一核对:「导航计算机在线,RCS推进器就绪,氧气压力正常。」

在检查完导航计算机之后,林燃接着校准姿态控制,确认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也就是FDAI:「姿态校准完成,准备对接释放。」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操作指令舱控制面板,准备分离程序。

他通过通讯器确认:「登月舱,指令舱收到,系统检查通过,准备分离倒计时。」

林燃回应:「指令舱,登月舱就绪,随时分离。」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深空网络发送指令:「奔月号,许可分离,注意姿态控制。」

林燃确认:「收到,许可分离。」

GET100:11:47,林燃向韦旭航确认:「旭航,我们准备好了,你那边如何?」

韦旭航回应:「一切就绪,15秒倒计时。」

他启动分离序列,屏幕显示对接锁扣状态。

GET100:12:03,分离时刻到来。

林燃按下「C**/LMSep」按钮,引爆分离装置,12个对接锁扣同时释放,伴随低沉的「砰」声,指令舱与登月舱分离。

登月舱在微弱推力下缓缓漂离,速度约0.3米/秒。

分离使用对接机构,12个锁扣通过爆破索释放,RCS推进器提供0.3米/秒分离速度。

DOI使用降落引擎(DPS),由液氧和液氢推进,推力在9800磅的样子,Delta-V23.3米/秒,姿态由导航计算机,类似AGC,控制。

这里说一下,这次登月因为是复刻阿波罗登月,所以用的是英制单位。

如果全面改用公制单位的话,但凡有一个地方没有改过来,很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所以稳妥起见,全过程仍然用的是英制单位。

韦旭航通过舷窗观察,金银箔包裹的登月舱在月球反光下闪耀。

他用相机记录分离,确认:「分离正常,着陆腿展开,结构完整。」

同时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控制中心,分离成功,登月舱进入自由飞行状态。」

随着登月时刻的即将到来,b站方面没能抗住压力,把登月直播权卖给了包括快手丶抖音丶咪咕在内的,国内主流平台。

算是白菜价,单个五千万卖掉了。

既是为了分流,也是内部的压力,不让他们独享这泼天的流量。

包括微博上,也能观看直播。

不过都是在阿波罗科技的官方直播间。

同时这几大平台都发了公告,保证大家的打赏会一分不剩,在依法扣税之后全部给到阿波罗科技,他们不会分这块蛋糕。

直播间里,阿波罗科技的主播轻声道:「奔月号成功分离!我们太空人迈出登月关键一步。」

这种风格颇受诟病,觉得没有激情。

毕竟不少观众就爱看大喊大叫风格的直播。

登月舱里,奥尔德林已经在闭目养神,准备迎接最后时刻的到来。

林燃则全力以赴保持专注,准备进行姿态调整。

林燃操作RCS推进器,稳定登月舱姿态,防止翻滚。

速率已清零,开始偏航。

林燃监控雷达,确认与指令舱的距离。

从距离10米开始稳定稳定增加。

韦旭航则在指令舱内执行偏航机动,使指令舱绕登月舱旋转,检查外观。

他报告:「着陆雷达天线正常,推进器喷口无损伤。」

林燃回应:「收到,我们出发了!」

韦旭航内心出现一丝羡慕,不过羡慕的情绪很快被期待取代。

他很清楚,作为这次参与登月三人组之一,按照林燃的宏伟规划,和一年登月展现出来的能力,他早晚要一天能够亲自到月球上去执行任务。

GET100:13:30,林燃说:「巴兹,月球就在我们脚下!」

奥尔德林笑着回答道:「可不是,照片和视频哪有这气势!

教授,我怎麽也想不到,最后我能有幸和你一起登月!」

分离后,登月舱进入独立飞行模式,准备降轨点火。

韦旭航则继续在轨道上监控,为后续交会提供支持。

GET100:20:32,文昌控制中心发送DOI预定动作数据:「TIG101:36:14.07,Delta-Vx-75.8,y0,z 9.8fps,轨道57.2x8.5海里,姿态Roll0°,Pitch293°,燃烧时间30秒。」

林燃记录数据,输入导航计算机:「数据已录入,姿态校准中。」

随后检查降落引擎DPS:「引擎状态正常,燃料压力稳定,推力9800磅。」

他确认推进系统矢量控制TVC:「TVC校准完成,随时点火。」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辅助数据:「登月舱,C**轨道同步,DOI后预计轨道105.9x15.7公里。」

林燃回应:「收到,感谢支持。」

GET101:35:00,飞船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

控制中心屏幕显示「LOS」,工程师们紧张等待,预计GET102:16:25重新获取信号。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着主播的解说:「登月舱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DOI燃烧即将在无人监控下进行,这是这次阿波罗登月的紧张时刻!」

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

「一定要顺利完成!」

「祈祷.jpg」

b站紧急推出的登月顺利表情,一块钱发一个,在屏幕上铺满了。

登月舱内,奥尔德林说道:「教授,你训练了无数次,相信自己。」

林燃问:「这个操作我最多就训练了一周时间吧?」

奥尔德林解释道:「教授,在我心里,你训练一周等于别人训练无数次。」

GET101:36:14.07,降落引擎准时点火。

引擎喷出炽热火焰,舱体轻微震动,推力将太空人压向座椅,约0.3G加速度。

林燃紧盯Delta-V计数器:「Delta-V30fps…50fps…」

他注视速度变化,确保燃烧按计划进行。

同时也在FDAI:「姿态稳定,Roll0°,Pitch293°。」

他默数秒数,准备在29.8秒关闭引擎。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独自监控指令舱系统,暗想:「tmd教授肯定不紧张,我怎麽感觉我比登月舱上的人还要更紧张呢!」

燃烧持续29.8秒,引擎自动关闭,震动消失,太空人恢复失重。

林燃确认:「引擎关闭,Delta-V76.4fps。」

然后输入数据,计算机显示新轨道:「近月点15.7公里,远月点105.9公里。」

林燃松了一口气。

此时已经进入低月球轨道。

GET102:16:25,登月舱从月球背面转出,重新获取信号。

林燃报告:「文昌控制中心,DOI成功,轨道105.9x15.7公里,残差已清零。」

控制中心爆发出掌声,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准备PDI。」

PDI也就是动力下降过程,刚才完成的是从绕月轨道进入到低月球轨道。

执行完PDI之后,就是手动控制,手动控制登月舱去进行一个着陆,确保登月舱能够着陆到平坦点。

任务进行到第102小时33分钟,GET102:33:00,林燃在登月舱内准备动力下降。

文昌控制中心发送PDI预定动作数据:「TIG102:33:04,Delta-V2917fps,姿态Roll0°,Pitch55°,燃烧时间756.3秒。

林燃将数据输入导航计算机,确认:「数据已录入,姿态校准中。」

「引擎正常,燃料压力稳定,推力10500磅。」

「TVC校准完成,随时点火。」

随后林燃校准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确保飞船以脚朝下姿态对准降落轨迹:「姿态锁定,Roll0°,Pitch55°。」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辅助数据:「登月舱,C**轨道同步,PDI后预计着陆点坐标0.67409°N,23.47298°E。」

林燃回应:「收到。」

文昌控制中心确认:「登月舱,进行动力下降!」

林燃深吸一口气:「收到。」

从来不紧张的教授,此刻内心出现了一丝丝的紧张。

最⊥新⊥小⊥说⊥在⊥⊥⊥首⊥发!

直播间里:「动力下降即将开始!登月进入最后着陆阶段,我们即将创造历史!」

之前一直平静解说的主播,终于有了情绪起伏。

GET102:33:04,降落引擎点火,初始推力10%,约1050磅,持续26秒,随后增至全推力,约10500磅。

登月舱震动,引擎喷出炽热火焰,减缓飞船速度。

林燃注视FDAI:「姿态稳定,推力方向正确。雷达锁定,高度15公里,速度500米/秒。」

下降初期,飞船以55°俯仰角,脚朝下,引擎持续减速。

「高度10公里,Delta-V1500fps。」

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逐渐清晰。

GET102:40:00,高度降至约5公里,林燃报告:「雷达数据稳定,Delta-H1000英尺。」

随后林燃启动程序P64,俯仰角减至45°,舷窗朝下,提供更好视野。

奥尔德林此时透过舷窗观察:「静海地形平坦,但有些小环形山。」

GET102:41:00,高度约约7.9公里,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着陆点约5英里。

林燃调整姿态,确保引擎推力对准轨迹。

然后监控Delta-H,也就是雷达与计算机高度差:「Delta-H500英尺,趋于稳定「

直播间里小王喊道:「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月球表面仅数公里,着陆倒计时开始!」

此时远在地球,林燃的亲朋好友,但凡是成长过程中和他有过交集的人,全部都在看着直播,心里捏了一把汗。

尽管只能看到b站的模拟动画,但大家内心的紧张激动兴奋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GET102:44:00,高度降至152米,林燃通过舷窗观察,发现自动系统引导他们朝一个布满巨石的区域,可能是静海附近某环形山的喷射物。

他立即决定切换控制模式:「切换至P66,我来手动控制。」

手动操作早有准备。

本身这艘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就很落后,在月球表面这种一没完整数据采集,二地面情况复杂的地方,不手动操作才属于少数情况。

林燃迅速调整控制面板。

「P66已激活。」

奥尔德林看了眼燃料:「燃料20%,约120秒剩馀。」

林燃握住控制杆,冷静地说:「我要避开那片巨石区,找个平坦点。」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通讯器:「奔月号,燃料60秒。」

林燃点头,专注操作。他轻轻推动控制杆,调整登月舱的水平速度和方向,避开巨石,寻找平坦区域。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更加清晰,尘土开始被引擎气流吹起,形成朦胧云雾。

GET102:44:30,高度降至300英尺,奥尔德林报告:「燃料15%,90秒倒计时。」

林燃全神贯注:「看到平地了,前方200米。」

他微调姿态,保持下降速率约5英尺/秒。

GET102:45:02,控制中心提醒:「登月舱,60秒。」

林燃回应:「收到,看到目标区域。」

高度降至100英尺,尘土飞扬,遮挡部分视野,登月舱的影子映在地面。

GET102:45:32,「30秒!」奥尔德林喊道,声音略带紧张。

老家伙也终于知道紧张了。

林燃保持冷静:「快到了,准备接触。」

高度20英尺,10英尺,尘土如风暴般席卷,模糊了舷窗。

GET102:45:40,「接触!」奥尔德林喊道。

登月舱的接触探针触及月球表面,指示灯亮起。

林燃迅速关闭引擎,登月舱稳稳着陆,伴随轻微震动。

他深吸一口气,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已安全着陆静海,坐标0.67409°N,23.47298°E,燃料剩馀约25秒。」

「卧槽!教授牛逼!」

「林总牛逼!」

「我们做到了!」

文昌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掌声,工程师们欢呼拥抱。

这时候就体现区别了,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普遍称呼教授。

这是因为阿波罗科技成立之初的骨架,也就是那帮NASA老登们习惯喊林燃教授,然后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即便开始叫林总的,后续也慢慢改叫教授。

而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们则喊林总。

负责通讯的指挥官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欢迎来到月球!」

林燃的父亲内心感慨万千,他其实是不支持林燃去报航天专业,在他看来,航天专业怎麽比得上计算机,走业界就计算机,走学术就来学他所在的统计。

学什麽航天,航天出来只能去国企,去了国企之后收入什麽是别想的,荣誉感这一块还得看运气。

结果没想到,果然是强者创造环境。

自己儿子果然是天才,这尼玛创造出来的环境都成啥样了,创造出一个阿波罗科技,直接把自己送上月球了。

而林燃的母亲则没有这麽多想法,只担心自己儿子能不能顺利回来。

李小满除了为林燃感到高兴之外,则在想林燃当年找自己要费边社的徽章没骗她,确实是为了复刻阿波罗工程,然后感慨了一下贝索斯和蓝色起源的有眼不识泰山。

真金摆在面前都白白放跑了。

「历史性时刻!阿波罗科技的太空人成功着陆月球!登月舱在静海完美降落,标志着华国的航天探索新篇章!

我们曾经受到过无数质疑,一年半登月到底是不是又大话,是不是为了拉投资编造的谎言,我们无数次解释,但现在不需要再解释,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做到了!

在华国航天的指导下,我们是全球首个登月的机构,即将再次把人类的脚印刻在月球上!

同时我也要说,深度参与此次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申海交大,就是申海No1!」

弹幕清一色的6和泪目。

此刻同济的学生群里群情激奋:

「不是,我们一个个的到工厂里打螺丝,搞组装,现学焊接,帮忙调试3D列印设备,参与发动机制造,现在就他们交大深度参与?」

「是啊,@木子成舟,李导,不是,你得给学校反应啊,学校得向阿波罗科技提出严正抗议!什麽叫交大深度参与,我们打螺丝的校友就不是深度参与是吧!」

「申海No.1我们就不去争了,我们和复旦争争No.2挺好的,可这深度参与可不能让交大给独占了。」

同济校友,尤其是去实习过的,知道有实习这回事的,都纷纷在微信群里开麦,表示这直播间的主播太不够格了,怎麽能完全不提我们同济的贡献呢!

此刻,在交大校长办公室,陈杰丶金利和林中清一起在看直播。

在成功的那一刻,金利弱弱道:「老林啊,我说其实打螺丝也挺好,我们复旦也可以打螺丝。」

林中清笑而不语,陈杰则很是得意,心想看见没,打螺丝的机会都要争取。

着陆后,林燃和奥尔德林相视一笑,松了一口气。

林燃说:「我们做到了,巴兹。」

奥尔德林回应:「是啊,教授,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通过舷窗,他们看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土壤丶远处的环形山和宁静的平原,一切显得神秘而壮丽。

林燃通过通讯器向韦旭航报告:「旭航,我们安全着陆了,你那边怎麽样?」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回答:「一切正常,指令舱,干得好!我在轨道上等着你们。」

他内心很是羡慕。

随后林燃检查系统状态:「压力正常,电力稳定,无泄漏。」

「地面平坦,适合EVA。」

他们开始执行着陆后程序,为舱外活动做准备。

任务进行到第104小时,GET104:00:00,林燃和奥尔德林在登陆舱内开始EVA准备。

全球起码有超过五亿民众在等待着林燃出舱的直播画面。

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全球的华人都在翘首以盼。

除了华人外,还有不少外国人也在等待着直播。

这是属于全人类的时刻。

病毒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观看人数的提升。

他们穿上飞天太空衣,这种太空衣参考阿波罗A7L设计,采用白色多层材料,点缀红色条纹,胸前绣有中国国旗和任务徽章。

太空衣配备可携式生命支持系统,提供氧气丶冷却和通信功能,重量约85公斤,但在月球1/6重力下感觉较轻。

林燃帮助奥尔德林连接PLSS背包,检查密封圈:「氧气接口锁定,密封正常。」

看着身穿华国国旗标志太空衣的奥尔德林,再回想起60时空,林燃站在更衣室里,对方穿着星条旗的太空衣,希望能在执行任务前和自己有个拥抱。

林燃此刻内心感慨万千。

穿好太空衣后,他们逐项测试PLSS功能。

林燃通过耳机测试通信:「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EVA准备,通信测试,听到请回答。」

文昌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信号清晰,准备进行EVA。」

林燃检查冷却系统:「水循环正常,温度22摄氏度。」

然后确认氧气供应:「氧气压力5psi,预计支持3小时。」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支持数据:「登月舱,C**系统正常,随时中继通信。」

林燃回应:「收到。」

GET108:50:00,林燃打开减压阀,舱内空气通过排气口缓缓排出,压力从5psi降至0,过程持续约5分钟。

仪表盘显示压力归零,林燃说:「舱内压力零,准备开舱。」

二人都深吸一口气:「好了,巴兹,历史时刻到了。」

林燃让出位置,让奥尔德林先走。

奥尔德林不动了:「教授,你先出去。」

林燃疑惑道:「巴兹?」

奥尔德林说:「教授,如果是五十年前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先迈出去。

但已经年过九十的巴兹,意识到,名和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月球这件事本身。

教授,感谢你,在这段过程中,我反反覆覆思考我的人生,寻找我人生的真正意义。

我比很多人都更幸福,我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教授,你先请。

两次都是第二出舱,历史同样会记住我的。」见林燃没有反应,奥尔德林又补充了一句。

直播间里:「登月舱即将开始EVA!燃神和巴兹正在减压舱内,准备打开舱门,大家千万别错过!」

GET108:55:00,林燃拉动绳索,激活登月舱下降级上的模块化设备储物组件。

一架高解析度电视摄像机自动展开,对准舱门,准备记录历史性时刻。

摄像机通过无线信号将画面传回地球,清晰度远超阿波罗11号的黑白影像。

林燃确认:「文昌控制中心,摄像机已部署,画面传输正常。」

控制中心回应:「收到,画面清晰,此刻全球都在观看。」

林燃小心打开舱门,月球表面的壮丽景象映入眼帘:灰白色土壤丶远处的环形山和深邃的黑色天空。

他爬出舱门,站在登月舱的前平台上,环顾四周,随后他抓住梯子,缓缓下降,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在梯子底部,他停顿片刻,凝视月球表面,然后轻轻踏下,脚印深深嵌入细腻的土壤。

他通过通讯器说道:「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不会成为阿波罗科技的一大步,更不是什麽人类的一大步。

等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把脚印印在月球上的时候,那才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波罗科技会做到这一点,会把月球打造成,人类迈向宇宙的前哨基地。

而不是像过去阿波罗登月后,人类时隔五十二年都没能踏上月球土壤那样。

我们会赋予月球更具现实意义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航天符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