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50章 火箭发射前

科技入侵现代 第250章 火箭发射前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50章火箭发射前

「那为什麽你会同意他把股份卖给我?」Pony接着问道。

林燃笑了笑,心想因为奥尔德林足够忠诚,在两个时空里都是我手下忠心耿耿的兵,所以有你出现之后,给他留点养老钱,避免都九十岁了还要去参加活动赚钱。

当然,这在表面上自然不能这麽说,林燃想了想解释道:「因为我们还没上去。

所以股份属于他,所以他想卖这是他的自由。」

Pony内心感慨林燃的大气,这股份光是现在帐面价值就有三千万美元,说不要就不要。

腾讯认了,那价值最少都有这麽多。

林燃确实和他见过所有年轻人都不一样。

「林教授,既然巴兹答应你了,那我也答应你。

如果阿波罗登月成功,我手上的30%股份全部无条件转赠给你。」

林燃听完后问:「不想投资阿波罗科技了?」

「不是,如果你真的能完成登月,那按照你所说的,目标是带领人类走出宇宙的话,那你肯定还会需要投资。

到那个时候我再给你投资,别的我可能帮不到你什麽,唯一钱我还真不缺。」Pony说这个的时候整个人霸气侧漏。

林燃想了想,还真是,靠全国玩家把王者荣耀搓出火星子来给他贡献人类迈向宇宙的启动资金,这算不算是星空税了?

难怪腾讯在投资领域的口碑要比阿里好得多,光是这风格,就足够大气。

「好。」林燃伸手到Pony面前。

「一言为定,我期待亲眼见证你的成功!」Pony握手时说道。

「真壮观啊,tm官方的视频和照片拍的太差了,远远没有拍出现场宏伟的效果来。」毕导吐槽道。

来到酒泉稍作整顿之后,就有哔哩哔哩的工作人员接待他们进行初步的参观。

「很正常,你没看过航母对比图麽,就这水平,已经尽力了。

我们这次能好好拍拍,得把这种感受更好地传递给观众。

我觉得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同时意识到人的渺小和伟大,唤起人类对宇宙的向往。

如果说地球是宇宙的一个胚胎,人类还没有走出这个胚胎成长成为一个成年人。

而人类航天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尝试着破开这个胚胎出生的过程。」Tim同样很感慨。

毕导说:「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到这来亲眼参观过之后,才会意识到航天对人类的重要性。

过去我对航天的认识更多是停留在新闻层面,不管是新闻报导还是说专家采访,大多都在谈我们做的事情多麽重要。

最开始的说法是我们是继阿美利肯丶法兰西丶大毛等国家后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迈进先进国家行列。

然后慢慢的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这些国家就只剩下阿美利肯和大毛了,其他国家也消失了,等到这几年就只有阿美利肯,我们做的事情就只有阿美利肯做过。

现在更是开始做阿美利肯也没有做过的事情,我知道它很重要,知道华国航天进步很快,但这种感受其实是非常虚的,缺乏实际的锚定物去让我有直观概念。

这次我来参观之后,我觉得我们得拍一个足够有意思的视把我们的感受传递给观众。」

Tim听完后笑道:「当然,我们组织了最精锐的队伍来拍这个视频,就是为了把它拍的足够有趣。

这不就和奥运会一样,一开始是个金牌就行,后来要金牌榜上排名第一,再后来普通金牌都没啥感觉了,开始追求质量了。

必须要是足够有含金量的金牌才能让全民激动。

小众项目几乎很难激起水花了,谁又记得当年许海峰的金牌,全民是多麽扬眉吐气呢?

换今天,射击类金牌在微博热搜上连前十都挤不进去。」

两人都在为了拍摄出足够有意思的视频而绞尽脑汁,和野蛮生长的自媒体们相比,官方媒体还是活的太好了,没有业绩上的压力,自然就没有这种动力。

b站官方请来的纪录片团队也属于这种类型。

反正大家就是拿钱办事。

拍航天类纪录片,国外都有现成模版,照着拍就完事了。

至于好不好看,精不精彩,这和我拍摄团队无关。

「每次官媒拍这些内容完全就是照本宣科般地完成任务。

先给你整个太空中的画面,然后镜头缓慢拉近发射塔。再加一段介绍的旁白,讲述一下这件事的伟大和重要性。

发射中间在指挥台再来一段工程师采访,讲讲过程中的不容易和有哪些开创性工作。

最后再是火箭入轨的3D动画。

这套组合拳下来,让你都无力吐槽,在抖音上看到都要赶快划过,再支持也就给个点赞,压根不想深入了解。

顶天留个言:华国航天牛逼就完事了。这种视频实在激不起观众的兴趣。」毕导吐槽道。

Tim说:「你这个吐槽好,待会再来一遍,我让摄影把这段拍下来剪进去。」

毕导连连摆手:「你可拉倒吧,别害我,我还想在国内混呢,这放出去,指不定给我视频各种审核。」

毕导接着吐槽,「甚至你拍这种我都知道是什麽公式,先搭个发射塔的场景,最好是一比一还原复刻,

然后你自己穿个太空衣出现在镜头前,来一段开场白,类似我很荣幸见证了又一家民营航天机构的崛起。

我也穿着太空衣来凑个热闹,在搭的棚里给大家能够更有代入感一点。

整个高大上的棚,里面多摆点道具。

再暗戳一下阿美利肯登月是在摄影棚里拍的,拉一波阴谋论爱好者的好感度。

最后再炫一波技,无论是剪辑技术还是模型制作的技术,整个视频下来就是你们的标配风格了。」

Tim喷了:「卧槽,你怎麽这麽了解我?

你看了我们多少视频?那个搞个摄影棚然后和阿美利肯登月阴谋论联系起来的梗,我都没想到。

谢谢,创意偷了。」

「拉倒吧,被我猜到了之后你就不会用了,不过你永远也猜不到我会怎麽拍。」毕导吐槽道。

火箭发射前,一名钱姓的工作人员来给他们做介绍。

没错,阿波罗科技的人手就是紧缺到要让太空人干解说员的活了。

钱飞不是第一次来酒泉。

准确来说,应该是第N次来,有当年参加选拔的时候来过,也有后来自己旅游来的,包括最近提前到这来,甘肃酒泉也有少量太空人的训练设施。

「两位你们好,我叫钱飞,是阿波罗科技的员工,我已经四十六岁了,看年龄比二位痴长几岁。

二位称呼我为钱哥就好。」

Tim和毕导分别自我介绍后,Tim率先问到:「钱哥,方不方便问问你在阿波罗科技是做什麽的?

具体的职责是什麽?

当然,如果不方便的话,完全可以不用说。」

钱飞豪爽地挥了挥手:「当然可以,我在阿波罗科技属于预备太空人。

之所以说预备是因为我们这一批一共有14个太空人在竞争。

可能只有那麽一到两个人能够成为最后的正式太空人。」

Tim和毕导听到预备太空人之后,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见猎心喜的神情。

「钱哥。」Tim的这声钱哥喊的都要更情真意切一点,「所以阿波罗科技真的要登月?」

钱飞理所当然得点了点头:「当然,不然我们为什麽要叫阿波罗科技?这是对五十二年前的阿波罗登月表示致敬,也是一种接力,我们从上世纪的阿波罗登月中接过火种,在这个世纪带领人类继续迈向宇宙。」

钱飞说完之后,才意识到除了二位之外,Tim带来的工作人员摄像头对着自己,而毕导则自己手持一个拍摄设备,他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头之后补充了一句:「这是林教授在公司内这麽对我们说的。」

钱飞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会觉得我们很狂,觉得这样的目标很不可思议,但登月我们是认真的。

不然我也不会放弃在国有航空公司的机长工作跑到阿波罗科技来。」

钱飞又补了几句,为了找补,他知道这些都有可能会播出去,要是不说后面的话就这样播了,在有心人看来就是自己不信任林总的表现。

Tim没忍住,问道:「钱哥,你刚才提到你是国有航空公司的机长?」

钱飞点了点头:「前机长,现在阿波罗科技的预备太空人,我在成为机长前当了十五年的空军飞行员,最高的时候到了上校,参加过华国第二批太空人的选拔,并且成功进入第二轮。」

他说到这个语气带有一丝失落:「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本来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上太空,现在阿波罗科技给了我一次新的机会。」

Tim和毕导听到钱飞的履历后一下就肃然起敬,十五年的老兵可不是开玩笑,太空人选拔能进二轮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很优秀了。

「向您致敬,感谢您为祖国蓝天做出的贡献。」毕导语气正式,神情严肃。

Tim接着问道:「所以您是对阿波罗科技能登月很有信心?

毕竟您刚才也提到了,您现在45岁,如果登月要十年,十年后,那您已经55岁了,再执行登月这样的高难度任务恐怕有点困难吧?」

换任何一个人来想,也会觉得阿波罗登月动辄就要十年起步。

毕竟当年阿美利肯决定要登月,从甘乃迪的登月演说到阿姆斯特朗的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跨度差不多就是十年。

钱飞说:「是的,但不代表只有登月需要太空人的参与。

阿波罗登月前,就有载人航天,有飞行器空中交会握手,还可以进行绕月航行。

整个过程是会很漫长,在这过程中间,会有很多环节需要太空人的介入。

毕竟现在虽然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都可以靠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但太空人的作用在短期内仍然无法被取代。」

毕导点头道:「您说的很有道理。」

钱飞接着介绍道:「像我们这次要发射的燃烧一号,它的载荷达到了8吨,它已经够把一艘宇宙飞船送进近地轨道了。

这个载荷,是其他民营航天机构做不到,也不会去做的。

因为对于一般的航天公司来说,他们的目标首先肯定是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谈后续发展。

而造这麽大的火箭,性价比很低,一般的航天公司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Tim问道:「钱哥,能详细讲讲吗?」

钱飞说:「当然,本来我今天来接待二位就是为了答疑解惑。

也希望通过二位的频道,是这样说吧?藉助二位的频道给年轻的朋友们解答,我们要做什麽,我们要怎麽做,以及我们为什麽要这麽做。

因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航天仍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民营航天机构为补充,哪怕是阿美利肯,也是如此。

那麽政府的航天机构已经有形形色色的火箭,它们有不同的职能。

那麽民营航天机构要做的是补充。

以华国航天为例,民营航天机构做的就是补充华国航天不存在的空白。

很多民间的发射需求,比如我就发射一颗科研卫星,或者发射一颗遥感卫星,这些卫星普遍有重量轻,发射频次多但不集中的特点。

也就是所谓你们在公开口径里能够看到国家说要扶持商业航天机构,说商业航天机制灵活丶成本敏感丶创新速度快丶发射周期短,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研发方向和项目布局。

这些是高度概括性的表述,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华国航天的任务不包含这一块,那我民营航天机构就来做。

因为主要就是低空发射,需要有高频丶发射重量轻丶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大家其实一窝蜂都做的是低运载的低空火箭。

这样做难度也低,容易上手,前期投入低,你把模式跑通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找订单,然后慢慢盈利步入正轨,再探索像SpaceX一样的可回收火箭,把成本进一步降低。

而我们一上来就做的是8吨运载量的大火箭。

当然,在严格意义上充其量算是中型火箭,但和其他民营航天机构研发成功的,在研发的比起来,绝对是大火箭了。」

钱飞的口才很好,当年在航司的时候给航班的同事开会,能滔滔不绝讲上两个小时不带重复。

Tim听完后问道:「所以为什麽你们不走和其他机构一样的路呢?而是要另辟蹊径?」

钱飞幽幽道:「因为月球就在哪里,人类上去过,但已经很久没去了,我们想去看看。」

毕导接过话来:「有华国航天在努力,你们作为一家私人机构又为什麽要做这件事呢?」

钱飞说:「这个问题我们内部开会的时候,教授和我们说过。

华国航天是华国航天,我们是我们,就好像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有派出像麦哲伦丶哥伦布这样的探险家去发现探索世界,拓展新的边界。

但同时期也有像伦敦商人冒险者公司这样的机构,自发去探索新的地理区域。

我们希望在星际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太空。」

对钱飞而言,在奥尔德林手底下接受训练,越是如此,他就对太空越是向往。

因为奥尔德林老是喜欢讲自己的登月往事,经常掏出市面上找不到的自己的珍藏照片出来炫耀,动不动就忆当年,然后感慨一下太空是多麽迷人,月球又是多麽有意思。

他们相处才半年不到,奥尔德林讲的这些还是很有新鲜感,很能激发这帮预备太空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甚至在学轨道力学计算的时候都卖力了几分。

毕导问:「教授是?」

钱飞说:「哦教授就是林总,我们很多时候习惯叫他教授,不过喊林总也行。」

Tim听完后鼓掌道:「有道理,确实月球就在那里,总是得有人去做。

就像有NASA,但阿美利肯也诞生了SpaceX,SpaceX的发射任务甚至要赶超NASA一样。」

说着说着,钱飞就带领他们来到了放着燃烧一号的仓库。

不过他们自然不能下到地面一层,只能在观看走廊上参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参观区,二人的目光很快就被眼前的火箭深深吸引。

因为很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

火箭的第一级是整个箭体的主体,直径约35米,由铝合金制成,表面光滑如镜,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底部并排安装着7台YF-102液氧煤油发动机,发动机的喷口蓄势待发。

「两位,看,这里发动机的排布呈六边形对称,中央一台,四周六台,这种布局不仅美观,还能最大限度地平衡推力。

箭体的第二级位于第一级之上,直径略小,顶部是一个流线型的整流罩,由轻质复合材料制成,表面光滑,用以减少高速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箭体上密布着各种传感器和电缆,它们就是火箭的神经和血管,连接着各个系统,确保飞行中的稳定和安全。」

接着钱飞指向箭体上预留的助推器连接点,说道:「虽然燃烧一号没有使用助推器,但在设计上为未来升级留下了可能。」

不过Tim和毕导最关注的还是火箭上的G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