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74章 雷总登月?不,是与燃同行!

科技入侵现代 第374章 雷总登月?不,是与燃同行!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9 03:46:33 来源:源1

林燃知道雷君戴着的是小米眼镜,他也知道全程对方能直播百分百会直播。

花十亿美元营销一下很正常。

只是林燃没有想到,雷总营销起来如此流畅自然,直接赢麻了。

从现在的视角来分析这件事,雷总这回起码买下了整个舆论长达半年的流量,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进行了一次消费者认知的潜在升级。

换言之,十亿美元不但不亏,还能赚。

对阿波罗科技而言,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们和小米不是竞争对手,他们的付费增值服务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换任何一个人来,都做不到雷君这么好的效果。

在简中互联网,议题操作从来都是企业难题,懂得议题攻防就更少之又少。

几乎只有小米和华为这两家企业精通华国舆论场的议题攻防。

同样是头部的手机厂商,OV就只知道冻结议题,和华米差的有点远。

更别说其他新能源车企,差的就更远了。

林燃说完后,弹幕和他猜测的一样,被AreyouOK给刷屏了,雷君被调侃了也只能无奈苦笑。

林燃接着说道:“放心,雷总,这次上去肯定让你值回票价。

这趟旅行绝对丰富多彩到让你终生难忘。

只是小米眼镜在月球环境下能不能稳定运行?”

雷君很感激,对方太给面子了。

前脚调侃吸引流量,抬高直播间观看人数,后脚抛话题给他阐述小米产品的优点。

“我对我们小米的产品很有信心!我相信它在月球上能够圆满完成直播任务!”

绝口不谈,自己戴着的这幅是特制的,后续对外销售的小米眼镜压根达不到这个水平。

一年后小米眼镜正式发布,大把米粉直接盲订,开箱后才发现,怎么不对劲啊?这眼镜录像效果怎么还不如雷总一年前的版本。

然后纷纷发贴控诉雷君太精了。

把视角转回到发射场,林燃在说完后,接着说道:“这次我相信不但会让雷总觉得不虚此行,也会让在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不虚此行。”

花花轿子众人抬。

林燃这么给雷君面子,雷君又怎么可能不捧场呢:“哦,林总,此话怎讲?我本来就期待的内心已经更加期待了。”

林燃解释道:“我相信对关注阿波罗科技的朋友们来说,应该有注意到,在官网上,我们最近这几个月,都是连续发射,一个登月窗口会发射至少三艘火箭上去。

其中一艘是载人的,另外两艘都是全自动的运货火箭。

现在在月球上有利用月壤的3D打印工厂,在等着我们去完成组装。

有前所未有的月球核裂变小型发电站等着我们去做并网发电。

有超导芯片等着我们去做测试。

有基于月壤的电磁轨道等着我们去搭它的第一层地基。

总之肯定不虚此行。”

核裂变,不是核聚变。

弹幕全是666。

核裂变发电站一直在阿波罗科技的计划列表里,是一个经典的NASA规划,阿波罗科技建设的项目。

(这是大T第一个任期内,当时的代理NASA局长肖恩·达菲规划的核裂变发电站,计划在2030年送到月球并且完成发电,显然为讨好大T规划的好大喜功项目)

但现在,阿波罗科技已经把最新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来自华国核电集团的小型核裂变发电站送到了月球上。

就在沙克尔顿陨石坑等待着华国的宇航员亲自去组装。

林燃说的激情澎湃,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同样看的激情澎湃。

林燃提到的任何一个项目,都要比国际空间站过去数十年来的太空科研项目加在一起有意思得多。

“卧槽,核裂变?”

“我怎么没在官网上看到概念图?”

“这么惊喜是吧?”

但雷君有点傻眼,不是说去月球上参观旅游吗?这听下来,这么多项目,你们两干活,我总不可能站在一边看吧?

再者,如果不直播,那可能还能偷懒,可这全程都会直播,在直播情况下,一点偷懒空间都没有。

你三十岁不到,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韦旭航宇航员素质,自己最多算个有运动的中年人,一趟下去,自己不会要累死在月球上吧。

他小心翼翼道:“林总,我年纪大。”

林燃连忙道:“这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给你安排太重的任务。”

雷君这才把心放下来,大家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至于让他在月球上猛猛干活。

但在这个时候,他又有了新的担心:“林总,月球上的核裂变发电站?不会发生泄漏?”

林燃摇了摇头:“不知道。”

雷君:“啊?这你们没在里面安检测仪器确保不发生泄漏吗?”

林燃笑道:“本身在月球上就充满辐射,我们的宇航服就是为了规避辐射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肯定有检测仪器,它好好的呢,就等着我们上去启动它。

这款名为FX-1的月球核裂变小型发电站,是专门针对月球环境,自带散热装置的核裂变发电站。

它也会是我们未来在月球扩张的基础。

基地只有一个,但如果要在月球采矿,要在月球外部进行探索,它提供的能源比太阳能板在稳定、持续和强度都有不小的提升。”

FX,伏羲的拼音首字母缩写。

发射前,林燃的闲聊,让在看直播的观众看到了林燃的另一面。

普通人的一面有所展现。

以至于米粉自媒体博主发文道:“我怎么从燃神调侃雷总的过程中,感觉燃神也是米粉啊?”

当然米黑得站出来说:“你全家都米粉!能别污蔑燃神了吗?他自己知道自己是米粉吗?”

雷君就是这样,沾边自带流量,大家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开战。

在燃烧一号火箭脱离地球大气层的那一刻,雷君有种世界颠倒的感觉。

“大家好,我们已经到达了地球轨道,请问雷总,你现在有何感想?”

雷君还没反应过来,他片刻后才回答道:“现在的感觉非常好,非常感慨。

真的,从90年代开始,当时好像叫维珍航空吧?把欧美富豪送到太空。

后来陆陆续续有不少富豪体验太空旅游,他们充其量是去空间站。

但也足以让那时候的我艳羡不已,外国的富豪能去太空,我们的华国航天都还没派宇航员去。

现在,我居然有机会能去月球,成为去月球旅游的第一个地球人。

这让我激动兴奋的同时也感慨万千,我们国家的科技真的是进步了,进步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地步。

我又是何其有幸,能够参与到华国科技进程中,成为其中的弄潮儿之一。

然后也很感谢林总给我的机会,能把船票卖给我。”

林燃的目光在略显昏暗的舱内闪烁,心想,卧槽雷总可以啊,刚经历了火箭发射,到了一个新环境,马上就能给出这么标准的回答。

网友说你是营销之神还真名不虚传。

说话滴水不漏。

这也让林燃对于到了月球上,让雷君来打灰更有信心了。

舷窗外是无垠的黑暗,点缀着闪烁的星辰。

地球已缩小成一个蓝白相间的球体,悬浮在虚空之中。

林燃鼓掌后说道:“雷总,可以把安全带解开,感受一下太空专属的零重力,这是别人太空旅游的终极体验,只是你的入门基础款。”

林燃漂浮在座椅上,安全带松开后,他的身体轻轻向上浮起。

雷君按照林燃的动作,解开安全带,然后说:“终于不是模拟训练了,这就是真实的太空吗?”

他胃部开始翻腾,体液上移让他感觉有些头晕目眩。

林燃看他脸色难看:“这是太空适应综合症,一般来说最开始的24小时最严重。

雷总,感觉不好就深呼吸,你可一定不能吐在这里。”

韦旭航从控制台转过头来,补充道:“雷总,深呼吸。

我们的生命支持系统有二氧化碳洗涤器和湿度控制,能保持舱压保持稳定,比我第一次和教授来月球的时候要好太多太多了。

现在这个感觉像紧急刹车,我第一次和教授去的时候,就像是坐了整整一个小时过山车之后。”

他们的声音通过舱内对讲机互相交换。

林燃补充道:“雷总,你也可以考虑喝点电解质饮料进行适应。

我们很快就要在霍曼转移轨道上了,这是最节能的路径,从低地球轨道加速到月球,需要大约72小时。

奔月号的推进器会在途中点火,提供额外的速度变化量,让我们以11公里每秒的速度去做巡航。”

雷君点了点头,他感觉二人的声音像是从虚空中飘来的一样,是那么的不真实。

不但两人的声音不真实,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很不真实。

动作在零重力下显得格外笨拙。

他抓牢扶手,视线飘向舷窗,望着渐渐远去的地球。

“太不可思议了,我居然真的要去月球了。”

飞行第一天,舱内环境安静而单调。

只有低沉的通风扇嗡鸣和偶尔的数据蜂鸣声。

在这过程中,雷君有尝试吃东西,一个漂浮的营养棒,让他追着它在空中转圈。

雷君看着地球上传来的直播间反馈,有点后悔。

因为网友已经在调侃,他这个节目叫与燃同行了。

本来是想着给小米做宣传。

但因为眼镜架在自己的耳朵上,属于是摄像头一直对着林燃,林燃才是直播间的主角。

微博上,有小米来做舆论操作,会讨论小米、讨论雷君本人,热度依然在。

但在抖音、b站直播间里,弹幕的第一反应,都是林燃,没有小米,没有雷君。

与燃同行在地球上火到不行,有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抢注商标了。

“这比任何地球美食都难抓!”林燃调侃道。

林燃递给雷君一个固定餐盘:“适应零重力需要时间。

过去60年代的时候,阿波罗宇航员也抱怨过食物,他们吃的是脱水食品,我们这可是新鲜合成蛋白。”

地球的弹幕:“燃神好暖!”

“第一次发现燃神还是暖男”

“五角星点满的全能选手居然还是会照顾人的暖男?我想知道燃神找对象卡性别吗?”

“雷总别老是看舷窗,舷窗有什么好看?老老实实把镜头对准燃神不好吗?我已经当成是第一视角恋爱游戏来看了!”

“ 1,太空旅行版的第一视角恋游,这段直播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剪辑加VR画面转化,就能变成最好的素材”

地球上直播间的画风逐渐歪掉,女性观众占比首次超过男性观众。

要知道一般来说,像航天这类题材,男性都占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雷君不是随时都能看到直播间弹幕,他咀嚼着,心理活动转为好奇:途中无聊怎么办?

他以为是玩纸牌游戏,三个人可以打斗地主。

结果没想到,是考试。

“在环月轨道前,我们会进行中途校正烧燃,这是一个小的推力调整,确保我们不偏离轨道。

月球引力会拉我们进入椭圆轨道,然后我们用反推火箭进入月球轨道,来计算一下.”林燃说。

韦旭航开始愁眉苦脸,一个轨道力学问题,没有纸和笔,纯靠心算,要算出结果。

一些关键数字和步骤可以用飞船上的计算机记录下来,但计算机不能当草稿纸用。

韦旭航好不容易算出来,一旦算错,又要重新开始。

算对了,又有新的问题抛给他,计算燃烧角度、预计消耗燃料量。

这下暖男变空前push版教授。

“雷总还是看舷窗吧,别看燃神了,再看心理阴影要出来了。”

“我是来休息的,不是来上数学课!”

“卧槽好不容易从实验室回到寝室想躺下来娱乐一下,沟槽的模型计算还在追着我咬!”

“雷总赶快把声音给关掉,燃神的声音我都不想听!”

大家还是很现实。

第二天,接近月球一半路程时,警报轻响。

韦旭航终于解脱了,他检查仪表:“太阳活动正常,我们现在在监控范艾伦辐射带的影响,我们已通过它,但残留粒子仍需注意。”

雷君望着舷窗,月球已从一个小点放大成灰白的球体,表面布满环形山和黑暗的月海。

“果然和照片看上去一样荒凉,”他轻声说道。

林燃说:“很快,我们的基建已经开始,我相信十年之后,你再来,这里肯定截然不同。”

雷君咧嘴笑道:“教授,借你吉言,希望我十年之后真的能来。”

林总有些生硬,雷君见韦旭航喊教授,他也跟着这样喊,教授要更尊敬一些。

但直播间的观众不肯:“叫教授让我上课的感觉更严重了!”

雷君问道:“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温度从白天120摄氏度到夜晚零下摄氏度剧变。”

没等他问完,林燃就已经开始解释了:“我们的宇航服有热循环系统,这个你放心,韦旭航都来月球不知道多少回了。”

林燃接着说道“月球重力是地球的没六分之一,没有空气阻力,所以着陆过程全靠火箭减速。

我们的奔月号有可变推力引擎,能让速度从11公里每秒减到零。

而在激光测距仪和多普勒雷达协助下的自动导航系统,则会引导我们避开岩石直达目的地的沙克尔顿陨石坑。

现在登月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整个过程全自动,压根不需要人手动操作。”

第三天清晨,太空无昼夜,这里用的还是地球时间。

奔月号进入月球影响区。

引力轻轻拉扯,舱体微微颤动。

“感觉到了吗?”林燃问。

身体有轻微重量回归。

“我们被月球捕获了,”林燃说,“现在进入环月轨道,高度约100公里。

环绕一圈后就要着陆了。”

韦旭航补充道:“注意看头盔上HUD的实时数据,它包括氧气储备、辐射水平、心率等,一定要全部绿色。”

“开始下降阶段。引擎点火,减速到2公里/秒。”

下降过程紧张而精确。

的引擎喷射蓝色火焰,推力室温度飙升到3000摄氏度,减缓下坠。

雷君透过舷窗看到月球表面逼近:灰尘覆盖的平原、尖利的山峰,一直到明暗交织一块的月球南极陨石坑。

“沙克尔顿陨石坑,”他心想。

高度5000米,速度300米/秒。飞船切换到悬停模式。

引擎调整推力,着陆器像直升机般悬停,尘土被气流卷起,形成月尘风暴,遮蔽视野。

雷达完成锁定。

最后100米,引擎渐弱,着陆腿伸展。

触地瞬间,像是羽毛落地,缓冲器吸收冲击。

“接触顺利,”林燃宣布,“引擎关闭,我们着陆了。”

雷君的心跳平复,望着外面的月球,灰色尘土在阳光下闪烁。

“我们做到了,”他喃喃道,“从地球到这里,卧槽,怎么感觉比坐飞机还要平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