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75章 达则自古以来(1W)

科技入侵现代 第375章 达则自古以来(1W)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9 03:46:33 来源:源1

“因为经验,我们有全球最丰富的登月经验。”林燃解释道,“好了,雷总,你回到地球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慢慢回味这趟月球之旅,我们现在要打起精神来。

准备更换宇航服之后就要出去了,你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我们在月球的人造奇观。”

宇航服分舱内宇航服和舱外宇航服,在出舱前需要更换舱外宇航服,然后要观测外部情况,确保无误后再出舱。

此时,已经是燕京时间的凌晨一点,但无数民众没有睡觉,都守着屏幕,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准备看与燃同行月球篇的第一集。

雷总?

雷总是谁?全程有出现过吗?

从登月开始,雷总只有声音,没有画面,观众们在看直播的时候几乎已经忘了还有这样一号人物。

雷君望着舱壁上的显示屏,屏幕显示着外部摄像头带回的实时画面。

他把这幅画面传递给地球观众。

“好了,雷总、教授,我们准备要换宇航服了。”韦旭航的声音在无线电频道里响起。

“好,”雷君解开安全带,在着陆器的微重力环境下轻轻飘起,动作有些笨拙。

舱内环境狭窄,墙壁上挂满仪器面板、储物柜和应急氧气瓶,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塑料的气味,温度保持在恒定的20度。

林燃飘向储物区,拉开一个密封柜门,取出两套舱外宇航服——这些是阿波罗科技最新设计的新型号,比过去的宇航服要更加轻便耐用,重量约80公斤,包括背包式生命支持系统,能提供8小时氧气循环、冷却水和辐射防护。

在不远的未来,这里有点矛盾,以林燃的视角来说是未来要发生的事,但从时间线上来说却又是过去。

林燃得独自借助门去一趟月球,没有宇宙飞船,没有生命支持系统,还要带小型核裂变发电站、一整套的电脑设备,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完成部署。

这可是复杂又艰巨的工作,宇航服不给力,可是有生命危险。

因此一直以来,林燃在宇航服的投入上都是不遗余力,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林燃边说边展开自己的EVA服,在观众的视角里,他的动作异常娴熟:“我们现在穿的是舱内宇航服,也叫IVA,主要是为了飞行阶段的舒适和机动性,它是没办法承受月球真空的。

它没有完整的生命支持,只能靠舱内系统。

而现在要换的是舱外宇航服。”

雷君补充道:“我知道,那叫EVA服。”他有做功课。

“对,现在先脱掉IVA服,穿上液冷内衣层,那是冷却循环系统,能调节体温,防止在月球高温下过热或低温下冻僵。”

地球上的观众意外发现,燃神的身材居然不错?

“雷子,镜头别乱晃,别晃来晃去,对准燃神不行吗?”

“我以为燃神是宅男身材,居然没想到还有薄肌。”

“这下更香了。”

久经考验的冷战战士,在红石基地的时候锻炼都是基本功了,加上身体变异后对身体的绝对掌控,让林燃在运动上能够精确锻炼到身体想要锻炼的部位。

自然看上去就是有肌肉但又足够流畅的线条。

林燃在换舱外宇航服。

韦旭航动作更熟练,换好之后开始指导雷总。

林燃提到的液冷衣是一层布满细管的织物,像蜘蛛网般缠绕身体。

“感觉像穿了件湿衣服,”雷君吐槽道,他动作小心地拉上拉链,避免管线纠缠。

韦旭航帮忙检查他的连接口:“没错,它主要靠循环水来散热。”

下半部分是裤子和靴子。

靴底有特殊抓地层,防止月尘太滑可能造成的意外。

月尘是带静电的纳米级颗粒,会粘附一切,甚至渗入关节导致故障。

上身组件更复杂:硬质上躯干盔甲,连接生命维持背包。

背包能维持8个小时,应急可延长到12小时,因此到时间后,需要回到宇宙飞船或者临时基地进行更换。

头盔是最后一步,有金镀层防太阳眩光,内置HUD显示屏。

戴上头盔后,小米眼镜是特制的,和头盔不冲突,不过戴上之后,传回地球的画面还是像加了一层滤镜一样,变得有些模糊。

也加重了科幻感。

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画质模糊科幻电影被放在了现在屏幕上的感觉,仿佛把人给带回了上个世纪。

“你说,如果我们国家上个世纪就能登月会怎么样?”

“不怎么样,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登月了又能怎么样?”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一些大学宿舍。

雷君戴上自己的头盔,咔嗒一声密封,韦旭航帮忙检查密封性和压力,压力靠舱内系统注入氮气来检测。

他感觉耳朵能听到蜂鸣,HUD亮起绿灯。

“雷总,密封正常,”韦旭航的声音从头盔通讯中传来,“准备出舱了。”

更换完毕,三人飘向气闸室:一个狭小的过渡舱,像电梯间般大小,墙壁上布满阀门和控制面板。

林燃激活外部摄像头,屏幕显示着陆器外的全景:月球表面平静无波,尘土在微风中微微扬起,没有可见的岩石威胁或异常热源。

“教授,月球上不是没有大气吗?月壤为什么会扬起?”雷君问。

林燃解释道:“因为我们才着陆啊,这是着陆气流残留带来的影响。”

“按照程序对外部情况进行检测。”说完后,林燃下达指令。

韦旭航点头:“好!”

程序包括检查辐射水平、温度、太阳耀斑、周围陨石情况等。

这次一切看起来完美。

“外部无误,”韦旭航回答道。

林燃点头:“好,现在减压气闸,雷总,抓牢把手。

在减压过程会抽走空气,持续5分钟,避免爆炸性减压。”

他按下按钮,气闸门内门关闭,泵开始工作。

舱压从1大气压降到真空,雷君感觉宇航服开始膨胀,像气球被打气了一样。

减压完成,外门缓缓开启。月球的灰白光芒倾泻而入,林燃第一个探头出去,靴子踏上梯子。

“韦旭航,你注意照顾雷总。”林燃说,“雷总,在低重力下很容易跳太高,摔倒会扬起尘土,虽说摔倒也没事,但最好别摔倒。”

雷君在中间,韦旭航跟在他后面。

三人轮流下降。

“我这算啥?阿姆斯特朗是人类的一大步,阿美莉卡最近登月的那个宇航员萨拉是黑人女性的一小步,”雷君问道:“教授,我要说什么?

我之前想好了,但现在全忘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八十多个小时确实漫长,加压减压,终于来到了月球。

对于个人来说,旅游分等级,那么月球绝对算是终极目标了。

这个终极目标的绚烂感觉,环境寂静荒凉,如果林燃和韦旭航不说话,那他只能听到自己头盔里的呼吸声。

单纯从视觉效果来看,这里好像和生命这两个字永远沾不上边。

而把视线拉长,能看到在陨石坑边缘,明暗交织的线,那是阴影区和光亮区的分界。

在阴影区,居然有一座人类建筑物,体积还不算小,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

“你就说这是你个人的一小步,小米集团的一大步呗,照抄就完事了。”林燃调侃道。

雷君听到这里,咧嘴笑了笑,是林燃熟悉的风格,漫不经心的调侃,背后展示的是绝对的自信,不过我咋感觉你这暗示有点太明显了呢。

能把登月这件事,做的如此成熟,整个过程流畅得好像是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的长途航班似的,这背后体现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把控度让雷君这个理工男叹为观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外网都不再提阿波罗科技是山寨阿波罗登月了。

因为没意义,你去炒这个议题只会自取其辱。

你在土星五号之后就已经失去了登月能力,而阿波罗科技只是用土星五号做了第一次登月,后续就用的是自己改造的可回收火箭。

不但火箭本身可回收,而且彻底摒弃掉了阿美莉卡的月球轨道分离,分成指令舱和登月舱的模式,直接一次登月,不需要再做分离。

技术上已经演进到了下一步,你还在那纠结有没有山寨,除了证明过去辉煌外,没有任何意义。

通用航天进口华国技术,更是直接把老美过去围绕阿波罗科技的叙事逻辑给打崩了。

这背后的逻辑和新能源车类似。

最开始还会有人纠结什么,特斯拉前脚开放专利后脚华国新能源车竞争激烈,不管华国的新能源车和特斯拉开放专利是不是有关,在华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这一茬提的人越来越少。

“燃神这太不给面子了。”

“这下我不想看燃神了,燃神就一个面具,压根看不到脸,我想看雷总的表情。”

“不是,强烈要求小米的产品经理,把小米眼睛朝内也有摄像头!能拍到戴眼镜人的表情”

林燃话没有说完,他接着道:“雷总,我没有暗示的意思,我们阿波罗科技早期也是模仿起家。

小米只是早期的时候外观模仿苹果,我们可是直接像素级模仿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先模仿,再超越,很正常。”

虽然林燃在找补,但雷君根本不会接茬,他想要尽快跳过这一个话题。

因为你可以这么干,你做的是toB的业务,toc的业务是独一份。

做月球旅游项目,除了阿波罗科技还有谁能做到?

你再怎么说,也不会影响到你的业务,但我不一样,我这样说了,在地球的舆论场上,友商们会跟捡到枪一样,小米系的博主在这场舆论战里兵败如山倒。

雷君说:“我现在的心情很激动,很高兴,很振奋,这是我个人一生中数得上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人生奋斗的果实。

我一个湖北小镇的青年,在华国浩浩汤汤的发展大势下,能够最终踏上月球的土壤,我感觉前所未有的光荣。”

是的,在这种时候,既然林燃的话不能接,那我就创造话题,说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努力,说祖国的强盛,祖国的发展。

这是绝对不出错的回答。

在舆论场有一个概念叫最大公约数,你要讨好这部分人,现在雷君的回答就是在讨好华国的最大公约数。

同样是登月,阿美莉卡的黑人女宇航员,一上去就说什么黑人女性,这属于是只讨好了她所在的那一小撮进步价值观的受众,就是纯纯反面教材。

红脖子哪怕再对黄金时代有感情,也不可能对你这黑人女性一小步产生共鸣啊。

但经历了华国经济腾飞数十年的华国民众,对这个浩浩汤汤发展大势,那还是很有感,发展在华国一直都是最大公约数。

无论你的政治光谱如何,华国要发展,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极少数一小撮刨去不谈。

他们一边说,一边向陨石坑边缘的基地走去。

“这是我们的月球一号基地。”林燃说,“在NASA的规划中,这里是他们拟定的月球南极出入口的位置,离永久阴影区只有2公里。”

弹幕一下沸腾了:“老中实在太坏了。”

“在看直播的NASA官员估计得气晕!”

“又是NASA,还在NASA,燃神该不会真想当NASA局长吧?”

这是因为小约翰·摩根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的时候,提到过,林燃开玩笑说自己想当NASA局长。

然后该报道提到了林燃,被传回国内,一度引起热议。

外界纷纷调侃,让白宫赶快签总统任命状,把林燃请去NASA。

小约翰·摩根以为是在开玩笑,华国网友也以为是在开玩笑,他们跟着一起开这个玩笑。

殊不知,这不是玩笑,林燃还真挺想回NASA重振NASA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种LGBT进步价值存在的迹象从NASA里剔除。

和华国网友猜测的一样,NASA高层聚在一起看这次华国的登月直播。

因为有很多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包括核裂变发电站、月球轨道建设、3D打印工厂等等。

这些都让他们很感兴趣,华国怎么做,我们未来也要怎么做。

华国能借鉴阿波罗登月,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他们的技术方向?

高层在看,NASA的专家们也在看。

梅尔罗伊扭头问身边的格罗夫·乔治:“格罗夫,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怎么面对汹汹民意。

航天从来都是和政治高度挂钩。

不但是国际政治,也是国内政治。

冷战时期的美苏航天竞赛,但反应到内部,就是驴象之间借助航天落后来打击对方。

斯普特尼克时刻的总统是象党的艾森豪威尔,驴党媒体就借助这个议题猛猛打击艾森豪威尔,各种讽刺漫画、白宫笑话轮番出击。

1960年驴党肯尼迪的上台,你不能说和斯普特尼克时刻的驴党操作无关。

“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了比沙克尔顿更好的月球基地建造地点。”

格罗夫说:“总之我们就这么说,有没有重要吗?

我们又不需要对外公布,至于外界问到,我们就说鉴于华国行为,我们需要对此保密,避免华国先我们一步占据该位置,导致沙克尔顿陨石坑的悲剧重演。”

梅尔罗伊说:“问题是现在没有这样的地方啊。”

格罗夫说:“我们说有就是有,外界质疑,是外界记者们专业还是NASA专业?

而且总统换人,NASA局长的位置你最多呆一年,无论驴党赢还是象党赢,这届白宫结束后,你都要走人,到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地点重要吗?

是下一任需要面临的问题了。”

老登已经宣布退选了,现在是大T和卡玛拉在对阵。

无论是谁,梅尔罗伊都要离开NASA,她一个前宇航员,显然无法适应要求越来越高的NASA。

而且白人女性的身份对老登这样的老白男来说进步价值够了,但对卡玛拉这样的黑人印度裔混血女性来说,进步价值显得有些不够了。

又没进步价值,又不是技术官僚,哪怕同属驴党的卡玛拉上台,也不会留她在NASA。

梅尔罗伊恍然,“有道理。”她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没办法继续留在NASA,私下和格罗夫抱怨过。

“如果象党赢了,我们这是在给马斯克埋雷。”梅尔罗伊接着道,马斯克对NASA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所以华国网友还是太天真,驴党的官僚们怎么可能会输,他们可比老中坏多了,把红脖子们、白左、少数族裔全部都给玩的团团转。

陆续走进之后,

“雷总,我们在这等,就不进去了,等韦旭航去月球一号那把月球车给开出来。”林燃说,“我们现在要去找之前三架火箭的落点,把货给拉回来。”

这让雷君更兴奋了,“好。”

然后他对着空气说道:“在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我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这可是小米牌月球探测车!”

林燃提醒道:“小米牌月球探测车在月球上有两辆!”

是啊,还有一辆昼夜兼程,从宁静海赶到月球南极来。

雷君苦笑了一下,还好小米眼镜不会把他的苦笑给拍进去,他知道那辆小米探测车也是林燃的杰作,让小米在全球范围内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一个美妙的误会。

“是啊,所以大家想看车的可以考虑考虑我们的su7!”雷君说:“航天品质,值得信赖!在月球这么复杂的环境下,都跑的好好的!”

随着闸门完全打开,一股细微的月尘被真空吸力卷起飘散在空中,名为小米号的月球探测车,一辆六轮驱动的大家伙,长约三米,车身上布满太阳能电池板。

之前的科学探测仪器全部都卸掉了。

探测由无人探测车去做,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拉货。

车顶的机械臂蓄势待发,它已经在基地的维修舱里休眠了两个月,经过充电和升级,现在又要派上用场。

探测车的轮子开始缓慢转动,在月球的低重力下,一切都显得轻盈而诡异。

它从基地的坡道上滑出,车轮碾过坑洼的月壤,扬起一阵灰尘,这些尘埃在无大气环境中久久不落悬浮在空中。

“哇,这可比在地球上看直播要壮观多了,这也太大了。”

第一视角下,这辆车简直和一座小山一样,雷君接着感慨道:“这大家伙,一下就让我感觉值回了票价。”

在上车过程中,林燃说:“雷总,如果还有时间空余的话,我们可以去找找阿美莉卡的小米号在哪里,来个史诗级会面。”

雷君期待道:“我相信,那会是历史性会面!”

他随之问道:“诶,教授,我们不坐前面吗?”

林燃说:“当然不,我们要负责下车装货,我们就坐在后面,不用换宇航服,韦旭航负责开车。”

雷君心想,装货?意思是我要直接用宇航服接触核电站吗?这让他内心有些担忧。

林燃没有看雷君,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担心:“雷总,放心,它有辐射屏蔽层,不可能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的。”

专门送货的是基于奔月号进行改造的无人货运飞船,有更多的传感器,像激光测距仪、雷达这些,搭载的是最先进的自动着陆系统。

是阿波罗科技和华国航天合作打造,可以实现往返,在宇航员取货之后,该飞船会发射返回地球,在地球经过维修后,循环使用。

目前服役的一共有4架飞船。

军事类论坛的网友们,一直希望老中能够基于这一技术,打造全球空投的近地轨道运兵船。

给地球来一波神兵天降。

毕竟华国的经济在非洲一直在扩张,但实质影响力却远不如经济发展的那么快。

网友们觉得哪怕只有一艘这样的能神兵天降的运兵船,华国在非洲的安全也会得到大幅提高。

“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月球一号基地,”韦旭航通过加密通信链路向地球的文昌控制中心报告,“请传输货运5-1号具体位置。”

为什么不早传输,因为为了节约电,没有人类宇航员,探测车整体就是休眠状态。

“5-1号货运船着陆点距离基地3.5公里,坐标89.8°S,1.2°E,核反应堆模块状态正常。”

声音传来,地球端的回应延迟了2.5秒,这是三十多万公里通信的必然代价,数据同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到探测车的车载电脑上。

其实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团队要比月球上的宇航员们更加兴奋。

因为一旦成功,这是人类首次将小型核裂变发电站部署到月球表面。

这个100千瓦级的反应堆将为基地提供连续电力,摆脱太阳能的局限,尤其在短暂的月食期或基地扩展到阴影区后。

月球上的宇航员还要担心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地球上已经开始进入赢麻畅想了。

大家都不认为有教授的亲自出马会失败。

“小米号,反应堆设计基于钼合金外壳,内部使用高富集铀-235燃料棒,配备自动冷却系统和辐射屏蔽层。

它现在处于休眠模式,热衰变率低于0.1%。

注意在去的过程中随时关注轮胎结构,防止它收缩过度,在回收的过程中小心月尘,避免让它干扰电子设备。”地球上传来进一步的叮嘱。

韦旭航回答道:“收到!”

反应堆整整有三层屏蔽层,在知道这一点之后,雷君悬着的心才要放下来一些。

月球表面坑洼不平,但韦旭航经验丰富,他基本能避免车轮陷入松软的尘土层,因为月尘富含玻璃状颗粒,会静电吸附在设备上,造成短路。

不过中间还是出现过几次,卡在松软尘土层的情况,这时候雷君和林燃就要下车推车。

雷君在得知还要推车的时候,调侃道:“教授,我这趟月球旅程的活动确实够丰富。

我看空间站的太空旅游项目,人家都是躺在舷窗旁喝咖啡看地球,我这还要推车。”

(在国际空间站喝咖啡的宇航员)

林燃回答道:“雷总,推小米牌月球探测车不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有道理!”雷君深以为然,这车要是挂着问界LOGO,自己不更亏?

在经过小陨石坑后,韦旭航加速到每小时10公里,车显示屏上标记出最佳路线:只需要绕过一个小陨坑,就能沿着脊线前进。

林燃面对着摄像头和观众们互动:“这个核反应堆不像地球上的大型核电站,它是模块化设计,燃料寿命长达10年,无需频繁维护。

热量通过钠钾合金回路传输,避免水在真空中的蒸发问题。

带回基地后,我们只需用电缆连接到转换器,就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支持水冰提取和氧气生产等一系列需要用到电能的地方。”

2公里外,货运飞船静静矗立,有一种和月球表面苍凉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等车停好,雷君和林燃缓慢下车后,雷君说:“这种感觉就和我们在地球看到外星飞船一样,太神奇了。”

林燃说:“好了,我们要干活了。

文昌控制中心,这里是林燃,让5-1号货运飞船卸货!”

地面控制中心回复道:“好的,教授。”

货运飞船是立着的没错,但它还有电和燃料,它的中间可以裂开,裂开后,一个圆柱形的物品顺着铺好的斜坡滚了下来。

在月壤上滚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了。

韦旭航的声音从通信模块里传来:“扫描仪确认无泄漏。”

林燃说:“视觉确认:模块完好,无外部损伤,汇报一下辐射水平。”

片刻后,韦旭航回答道:“辐射水平0.05毫西弗/小时,安全范围。”

林燃说:“好,准备用机械臂连接牵引钩。”

林燃说完后,扭头看向雷君:“雷总,走吧,我们现在要去把发电站给搬到这来。”

雷君疑惑道:“搬?”

林燃说:“更准确来说是拖,它会有轮子,你可以想象成一节圆柱形的电池,有四个轮子。

这是它现在的形态,我们需要把它给推过来,然后和探测车连在一起。

这样探测车才能把它带回基地。”

说完,二人走向核裂变发电站,银色的圆柱体,静静的呆在月壤中,扬起迟迟不肯散去的灰尘提醒着他们这里不是地球。

随着地球的操作,车轮从圆柱体的侧面伸出,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推倒,让车轮能够牢牢抓住地面。

然后再慢慢把发电站推到探测车边上。

整个过程很简单,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发电站给整坏了。

“我们走之后,货运飞船会自动回地球?”雷君问道。

林燃说:“是的,等我们离开,地面控制中心会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让它发射,利用自动导航系统回到地球。”

雷君感慨:“还真是熟能生巧。”

等发电站来到探测车后方的时候,探测车的机械臂伸出,钳爪抓住反应堆底部的固定环。

咔嗒一声,锁定完成。

林燃确定其足够牢固后,回到探测车的后车厢。

韦旭航启动牵引模式,探测车缓缓后退,拖动模块。

低重力让一切轻松,但月尘被搅起,形成一道灰色的尾迹。

他小心保持平衡,避免翻车,车上的陀螺仪和稳定系统实时调整姿态。

返回基地的路上,雷君时不时地看后面的发电站:“教授,你知道吗?这感觉像在西部牛仔片里赶牛回家。”

林燃说:“我们这放在六十年代,那就是妥妥的科幻电影。”

发电站被顺利带回沙克尔顿陨石坑的基地。

在林燃和韦旭航的工作下,发电站已经立在基地外围的岩石平原上,轮子已经收回本体了。

雷君的小米眼镜忠实地记录下了全过程。

银灰色的反应堆舱体在阳光和阴影的交界处闪着不属于这里的光芒。

风声没有,只有宇航服呼吸器的均匀嘶嘶声。

三人走进了基地,先在降压舱更换舱内宇航服,厚重的舱门在背后合拢。

然后再进入基地内部,基地很大,情况比雷君以为的要好得多。

月球有重力,尽管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但也比完全零重力要好得多。

整个一百多平米的空间,家具装饰全部都用特殊结构做了固定,确保他们不会飘起来。

电脑更是嵌入到基地墙壁里。

“主控台上线。”林燃拉开座椅,敲下键盘。

屏幕亮起,林燃切换到核聚变发电站的控制面板。

功率曲线是一条稳稳上升的线。

韦旭航则坐在一旁盯着冷却剂流量读数。

雷君在沙发上坐着,他现在没有事。

不过弹幕全部都在刷:“别干坐着啊!”

“你来做客的是吧!”

“雷子赶紧给我去干活!”

从登月着陆到去把发电站拉回基地的全过程,一直从地球时间的凌晨一点持续到了凌晨五点,上千万华国网友在直播间一直陪伴着登月三人组。

微博上排名第一的词条是:“最好看的真人秀”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好看的真人秀,两名华国头部的富豪,踏上了登月之旅,来自其中一人的第一视角,全程你能看到燃神阴阳怪气,雷总激情澎湃,韦旭航默默干活。

还能看到,雷总和林燃拉车,西部荒凉突显外星奇观,总之槽点太多,数不胜数,实在是太精彩了。”

“谢邀,老实讲,感觉雷总这纯纯值回票价好吗,小米探测车这就是最好的广告,这项目多丰富,这才是第一天,还有整整七天,我只担心雷总的体力能不能吃得消。”

“下次能不能有电视台能出得起钱,让明星们去月球上给我拍综艺,或者高丽不是喜欢拍什么鱿鱼游戏吗?

有没有可能把月球改造成一个真正的鱿鱼游戏,只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来,让想参加的人上去,地球法律也管不到月球。

没有冲突的综艺都这么好看,简直难以想象,要是设置成鱿鱼游戏类的综艺会有多好看。”

因为语言的缘故,外国网友觉得精彩是在于画面精彩,华国网友能解读出更有意思的内容。

“9.8升每秒。”韦旭航的声音变得紧张起来:“教授,掉到了下限。”

林燃提高声音:“启动应急预案!”

雷君一下紧张了起来。

基地内部是有空气的,声音直接在基地里回荡,他能明显感受到韦旭航声音里的紧张和林燃声音的升高。

他内心更紧张了,但此刻不发一言,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添乱。

韦旭航伸手去抓应急手柄。

“降功率。”林燃低声说。

控制棒开始下降,每两秒,2毫米。

反应堆热功率缓缓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备用泵启动,电机高频的啸声传入耳膜,流量回到10.6升每秒。

显示屏里监测的出口温度缓慢回落。

“305度,压力稳定。”韦旭航读数道。

“好。”

地面控制的声音传来:“确认恢复,保留备用泵五分钟。”

五分钟后,主泵重新接管。

流量升到12.1升每秒,温度降到285度。

备用泵停机,保留热备。

“记录:冷却异常已处理,最高温三百二十一度,无辐射异常。”林燃对着麦克风说。

韦旭航放松了下来。

屏幕上,功率回到40千瓦。

并网开关闭合,整个基地的灯光瞬间亮得更白、更稳。

林燃抬头,看着天花板上那一圈暖黄的LED灯带,淡淡说了一句:“好了,基地现在有了它自己的心脏。”

雷君走了过来:“成功了?”

林燃点了点头,指了指天花板:“没错,它已经在并网发电了。”

雷君接着问道:“刚才?”

林燃说:“刚才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在冷却剂流量小于10升每秒,或者说泵出口温度大于30度的时候,我们会怀疑是不是核裂变发电站的冷却系统失效了。

这时候就要启动应急预案,降低控制棒位置直至堆芯功率小于百分之五,然后启动备用泵组,如果流量没能恢复,则要执行SCRAM,维持辅助冷却回路运行至堆芯温度小于120度。

小问题。

最多核裂变发电站没办法按照计划运行,也不会产生其他危险。

我们有非常充分的应急预案,核裂变发电站的设计也有充分的冗余备份。

如果不考虑安全性,不考虑冗余,我们甚至能做到一个机箱大小。”

雷君也放松了下来。

同样放松下来的是地球前观看直播的观众。

前面一眼能看出,发生了意外。

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要是燃神在月球上出意外,那对华国而言,可谓是损失了国宝级人才,不能承受之重了属于是。

“还好还好!”

“本来说要睡觉了,突然来的意外害的我又看了这么久,明天还要上班呢!”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外,但还是太刺激了,我心到现在跳的飞快。”

“666终于并网了,月球第一座核电站,来自华国!”

“真爽啊,看这月球基建就是爽!”

“雷总自己估计都没想到来一次月球这么刺激。”

“电力是一切的基础,有了太阳能板和核裂变发电站,月球基地的扩张也就没有了上限。”

“对啊,燃神说过的要把月球打造成我们在地球38万公里外的飞地,老美凭什么来月球?月球自古以来就是华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开始在直播间刷屏。

大家都在玩自古以来的梗。

月球这么棒,凭什么让其他国家来分蛋糕?

林燃的声音响起:“雷总,准备一下,吃点东西喝点水,休息一下,我们马上要去下一个目的地。”

“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