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77章 回到地球前

科技入侵现代 第377章 回到地球前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9 03:46:33 来源:源1

一切都如预料的一样顺利。

在测试之前,在地球实验室也模拟过类似场景进行测试,测试的同样很顺利,才会进一步把demo送到月球上。

一开始就下重注的只有两种人,穷凶极恶的赌徒和开了天眼的重生者。

林燃有外挂,但不是去未来的外挂,而是去过去的外挂,这个外挂不足以让他有百分百信心,他提出的技术发展路线就一定是可行的。

但现在,至少证明了这条路理论上可行。

那么,对林燃而言,理论上可行就是实际可行。

他亲自操盘下,沿着这条技术路线推进,最重要有两点优势,一点是效率,这是林燃所带来的,另外一点是上限,这是低温超导材料本身性质带来的。

华国的超导芯片之路,在这一刻才算是正式起步。

未来会不断获得资源倾斜。

在地球观众的视角里,看到的是雷君鼓掌祝贺:

“我怎么感觉怪怪的,雷子庆祝华为芯片demo测试顺利完成?”

“还好吧,这有什么奇怪的,雷总不一直都说要向友商致敬么?”

“总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举国欢庆的时刻!”

“超导芯片证明可行,我已经在期待搭载超导芯片的手机在地球上发售了。”

“那还是别做梦了,超导那也是在月球上超导,又不是在地球上。”

观众们在直播间的讨论很热烈,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

前两天的内容很丰富,但后面内容就显得有些无聊了。

在月球灰白色环境下,不断把3D打印出来的组件按照激光标记铺设在地表上。

这活林燃在干,雷君也在干,颇有一种铁路工人的感觉,只是他们在铺的不是火车轨道,而是电磁发射轨道。

因为低重力和宇航服的缘故,进展非常缓慢。

“教授,我没搞明白,为什么要真人来干这件事?这不能像铺太阳能电池板那样,交给机器人吗?”雷君问道。

机器人在月球铺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视频片段在TikTok和抖音上广为流传,被认为是看上去像ai生成的视频、实际上却是现实世界拍的视频中的典范。

雷君当然有看过。

林燃指了指韦旭航说道:“那个最开始也是真人铺,真人铺设之后,有了足够的视频,然后地球上才能有足够的训练素材。”

韦旭航说:“是的,我们最开始就跟这个一样,我们调侃自己是新世纪的黑奴,在月球上插太阳能电池板是在种棉花。”

这种话相当的政治不正确,什么叫新世纪黑奴,在暗示什么?

总之后续的漫长直播,就是面对苍凉月球环境,然后不断重复普电磁轨道模块。

在这过程中,有对话,有林燃和雷君的对话,还是有很多看点,但和第一天的新鲜感比起来,要弱很多。

而且此时地球上同时爆发了一个足够炸裂的新闻,这件事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

那就是大T在自己竞选演讲的时候遭遇刺杀。

林燃他们在月球基地,通过网络看到了图片新闻。

林燃一时间以为自己看错了,不是,这遇刺和翻滚怎么和我那么像呢?

雷君则说:“完了,有了这次遇刺大难不死,感觉大T当选的几率已经超过八成,这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林燃好奇道:“为什么不是好事?”

雷君说:“我个人感觉,一种感觉。”

考虑到在直播,雷君还是很收敛,不愿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林燃幽幽道:“我还以为刺杀阿美莉卡总统是古老的传统,已经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结果没想到现在还能再次重演。”

他想着回到地球之后,把高清视频给下载下来,好好欣赏一下,和自己的伦道夫翻滚有几分相像。

新的热点出现,旧的热点被快速覆盖。

直播间还是很多人,还是大量讨论,但整个这次登月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在快速下降。

“雷总这是去月球当牛马了,雷总估计在想,我在卖小米手机的时候说自己去工厂打螺丝,拍戴着无尘帽拿着螺丝刀的小视频,那些都是摆拍,现在我居然跑到太空来给你当牛马铺砖头,还是斥巨资自费当牛马。”

“燃神疑似对雷子太友好了,知道你来月球是来营销的,好,我给你安排干活的活动,让你一直有素材,一直有热度。

如果天天呆在基地休息,然后动辄跑到荒凉月壤看风景,我敢肯定热度绝对不如现在这么高。

虽然身体很疲惫,但热度爆炸好吗?小米这个月多卖了多少车?股价又飙升了多少?雷总已经赚麻了。”

抖音上有很多汽车自媒体博主在也在分析这件事:

“如何评价这次雷总登月,以及未来车圈其他企业的创始人是否会效仿?

我个人看法是大家都很眼馋这波流量,也很眼馋这次雷总和燃神登月带来的宣传效果、破圈效应,我和其他车企高管聊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非常的羡慕,具体小米花了多少钱在这次营销上我不能说,但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百亿够不着但也大差不差的天文数字。

但他们一致认为,这个肯定是划算的,对车企来说非常非常划算,你的品牌形象和创始人形象在这轮登月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宣传,上到申海、燕京、纽约、巴黎这些国内外一线城市,下到国内三四线城市老美的大农村,这些地方都对小米这个品牌有了印象。

包括一些投资机构不是做了研报,显示这个月小米在谷歌的搜索量有了显著提高,在欧洲的销量曲线出现了一个小幅上涨?

这些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效果未来会慢慢浮现,他们觉得很赚,我也同样觉得很赚。

至少钱花出去了是有效果的。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很多车企,他们的钱花出去,没有任何效果,在机场、高端杂志、传统电视台这些地方投放广告,但止不住销量下滑。

如果能花钱就有效果,那传统合资车企这一年多来不至于这么惨,他们不差钱。

所以我觉得很好。

但如果换其他人去,哪怕换像问界的余总这样已经很有网感的人去,起到的效果也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是其他连自媒体都做不起来的创始人了。

大家可以在脑海里把可能的企业创始人过一遍,是不是每个人效果都不如雷君?

唯一一个,我想到有可能能比雷君效果更好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弹幕各种名字都有,从杰克马、Pony马、Robin到周红衣、李斌、理想等等,汽车主播一个个念,念完后摇了摇头:“都不是,你们没有说出我心中的名字。

马斯克可以,如果是马斯克那肯定有效果,但他是外国人,来不了,国内的话是张朝阳。

张朝阳去的话,有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他是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最近也一直在讲课,有可能能和燃神有一个学术上的共振,虽说燃神说到专业内容他肯定不懂,但他们能更同频的进行交流。

他能成为一个桥梁,让大家更明白这次月球基地测试的意义所在。

而且他去的效果更好,也只是一种猜测,是我个人的猜测。”

在reddit上,阿美莉卡人已经掀起了反思热潮。

“我们的超级富豪的太空之旅VS华国的超级富豪的太空之旅”

然后配了两张图,前者是在国际空间站躺着看舷窗,后者则在月球荒凉的土地上弯腰铺设月砖。

实际上那不叫月砖,那个只是样子像砖,实际上不是砖,但大家喜欢这样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近二十年里被华国逐渐拉开差距的原因,他们的富豪追求的是生产力,是制造商品、创造价值甚至是改变世界,而我们的富豪想的只有数字,沉迷于财富游戏,每一次账面数字的上涨。”

“我们一直都在做一些容易的又有巨大收益的事情,华国无论什么事,只要有收益他们就做,这是我们之间的区别,也是造成现状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通用航天即便是从华国购买航天技术,我也依然选择支持他们的缘故,他们开始尝试着做一些困难的事情,这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终于开始了。

就像我们过去对德意志、英格兰做的那样,使用别人的技术并不可耻,重点在于我们要重新恢复制造业,无论采取什么手段。”

“华国一直在进步,我们六十年前就能登月,六十年前我在家看阿美莉卡人登月,那时候我以为六十年之后人类会在月球上建造城市。

六十年后的今天,人类确实在月球上建造城市了,但不是阿美莉卡,是华国,华国六十年前什么都没有,他们现在却什么都有了。”

另外一个reddit的帖子下不是对比阿美莉卡和华国富豪,发帖的是欧洲人,它找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切面:

“我们好像已经习惯欧洲落后,在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现代科技产业上落后,计算机、互联网、光伏、半导体、新能源车等等,而且欧洲企业在落后之后,他们的想法是我们不做这个产业不就好了,我们没有优势,我们要退出。

我在欧洲产业新闻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我们又要退出什么产业了,战线一直在后退,就和法兰西军队一样,习惯性投降。

我们过去在世界上销售什么产品,机械、电子、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农产品等等,现在还是在世界上销售什么产品。

所有的新兴产业都和我们无关。

华国呢?过去他们只能卖陶瓷茶叶和丝绸,现在卖什么?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沃尔沃、库卡、先正达这些巨头一家接一家落入华国资本之手。

我现在每天起来看产业相关新闻,最害怕的就是看到,欧洲车企宣布退出新能源车行列,因为他们最习惯的就是投降,固守在自己过去舒适的领域,一直到华国企业打过来,要么被打趴,要么被华国企业收购。

同样面对竞争,面对比欧洲企业在同领域要艰难得多的打压,面对阿美莉卡联合所有发达国家盟友编织的封锁网络,华国是怎么做的?

政府集中产业,政府确定每个关键技术节点有哪些企业,政府确定每个时间节点要完成什么,除了提供充足的资本外,政府主导了一切,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一直在推进,哪怕路透社、泰晤士报这些媒体大肆报道相关政策主导基金的所有管理人陆续被抓,但华国一直在推进。

所以我们能看到华为的旗舰机型重新用上了自己的芯片,时隔五年麒麟芯片重新回来。

如果是欧洲遇到了这样的针对,欧洲企业遇到了这样的困境,我们一定能够在新闻上看到,华为整体打包出售手机业务给谷歌,华为声称这是一次伟大的合作,就像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出售给微软那样。

我们和华国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华国在执行力、毅力和动员力上比我们领先太多,但过去我会认为华国只能充当追赶者,但今天,在看完他们超导芯片,不是PPT项目,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他们真的建好了实验室,并且完成了第一步,超导芯片的测试后,我意识到华国在创造力上同样不亚于欧美。

我对于阿美利肯想要通过算力,锁死华国人工智能发展上限的行为,本来觉得他们成功率是70%,现在可能只有7%。

华国通过对现有技术整合后的创新,是过去数十年如一日培养理工科人才的果实。

我期待欧洲改变,但我不知道欧洲要怎么改变。”

这篇帖子是reddit人工智能频道最热的帖子,好像和人工智能无关,又好像和人工智能有关。

引起了无数欧洲人的共鸣。

“我在巴黎,是一名法兰西人,我虽然很不喜欢你关于法兰西军队的说法,但我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的欧洲品牌在消亡,还剩下的欧洲品牌,他们也有很多在华国生产制造,远渡重洋卖到欧洲来,最典型的就是西门子和博世。

我很多时候都在他们的产品上看到madeinChina的标识,正是因为这样打着欧洲品牌实际上来自华国的产品太多,所以即便我想支持欧洲本土产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规避这样的情况。

从一个个人消费者的视角,与其给欧洲企业交高昂溢价购买华国产品,我为什么不直接购买物美价廉的华国品牌呢?至少它肯定来自华国。”

“欧洲还是有一些科技企业,只是和过去比,这些企业越来越少,而且他们都被国外资本给收购了,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ARM,它支撑了99%的智能手机芯片架构,但却被霓虹软银收购了。”

“我一直不明白,阿美莉卡的通用航天能买华国的技术,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去谈?

华国在月球的基地已经证明了,太空时代已经到来,欧洲如果再错过这次的太空时代,我想欧洲不会有未来。”

“我一直觉得低温超导芯片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想法,而提出这个想法的又是最不缺执行力的华国,我们应该能在不远的未来,看到超导芯片的正式启用。”

“这不会对月球环境产生影响吗?我们不需要谴责华国对月球的过度开发行为吗?”

回复里面自然也有摸不清楚状况的白左。

欧美各类NGO没少指责华国的这次登月,指责华国的核裂变发电站,认为这种行为会对月球造成环境破坏,出现核辐射怎么办?

殊不知,月球上随时都面临着各种粒子,本身就是高辐射环境,辐射浓度不会比泄露后的福岛核电站周围环境差多少的。

主打的就是纯天然污染。

在离开月球前的最后四个小时,他们铺设了一条长度在20米的电磁轨道地基,未来这个地基还会持续扩张,一直扩张到德格尔拉赫陨石坑。

“雷总,最后四个小时,我们就要踏上返程了,怎么样?”这回轮到林燃戴着小米眼镜了。

在月球基地,穿着舱内宇航服,显得很是干练。

“这一定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我从未如此想念过地球的食物。

虽说你们已经尽量把食物做的种类繁多,还有各类水果罐头,但我还是更想吃到热气腾腾的食物,烤鸭、炸鸡、烤肉,我光是想想就已经兴奋了。”雷君浮现沉醉,似乎已经吃到了。

林燃笑道:“确实值得怀念。

得益于运输能力,其实我们的宇航员要比当年阿波罗登月的宇航员,吃的要好得多。”

雷君点头道:“那肯定,只是和地球没办法比而已,这让我更意识到,我们要好好珍惜地球,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林燃接着问:“所以雷总,对于让你铺月砖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会不会觉得我们虐待你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