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86章 马斯克内心OS:已老实

科技入侵现代 第386章 马斯克内心OS:已老实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5:19 来源:源1

第386章马斯克内心OS:已老实

这个世界线的马斯克和没有林燃世界线的马斯克是截然不同的。

没有林燃的世界线里,阿美莉卡压根没有必须要登月的紧迫感,更别谈什麽NASA选定的最佳月球基地点被华国给占据,整个月球南极都面临着失守风险。

或者说已经失守了。

所以,马斯克在下注成功后,才有精力去搞什麽DOGE,什麽所谓政府效率部。

虽说这个部门号称要大裁员,要把刀对准联邦雇员,要给华盛顿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扫除整个华盛顿的虫。

又是什麽至少消减2万亿美元的年度联邦支出,又是什麽将联邦机构从400个减少到99个,又是什麽要把联邦雇员裁撤掉165万,只保留55万,又是什麽要引入人工智慧提高政府整体运作效率。

颇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把简中网际网路的华国网友吓的不行,马斯克玩真的?阿美莉卡要回来了!

然而,实际上DOGE最大效果就是,成立然后自己被裁了。

阿美莉卡的媒体们声称DOGE重新定义了欺诈。

裁员带来的好处没有看到,坏处倒有点过于直接了。

1月20日成立的D0GE,成立之后迅速把负责管理联邦民用航空的联邦航空总署FAA裁掉了400

人,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空难。

最直接的就是在华盛顿特区,客机和陆军直升机相撞。

在这个时间线里,阿美莉卡面临着要比原时空艰难得多的局面,马斯克自然也没有什麽要成立DOGE的雄心壮志,他的目标只局限在NASA,要把万亿美元给利用起来。

要让阿美莉卡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取得最终胜利。

什麽DOGE,什麽政府效率,这和我无关,我要的只是NASA的效率,要扫清的只是NASA的虫。

既然没有想要做这些事情,他面对林燃的指控,什麽100美元能有1美元花在了难民上吗?

林燃的话是在把对非法移民的指控,转变成对史密斯专员们的指控。

如果只是史密斯专员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这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象党关于非法移民有害论否定了大T关于非法移民的定义。

后者才是马斯克不敢触碰的话题,或者滑梯,一滑就容易滑到大T本人身上。

马斯克很清楚,大T一定会看这场直播。

他曾经在大T的私人飞机上亲口听到过,对方声称自已很欣赏伦道天,当年应该把伦道天留在阿美莉卡,不应该让华国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迎回了他们的顶尖人才。

类似的欣赏在大T口中听到过很多回,

包括这次他来华国之前,大T也对他说:「埃隆,很期待你和伦道夫的对话!」

马斯克甚至能想到,大T在自己庄园喝着可乐看电视直播的场景。

「不是,伦道夫,我们需要厘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所说的没有数据支撑。」马斯克说。

林燃反驳道:「你所说的同样没有数据啊,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就把予头指向非法移民,把普通阿美莉卡人生活不如意的怨气引导,投射到非法移民群体上,这不是更不负责任的行为吗?」

林燃之所以会如此纠结这个话题,是因为他当年在阿美莉卡的时候同样是非法移民。

不是从边境入境的非法移民,是从时空缝隙中入境的非法移民。

加上他在纽约,在华盛顿,身处民权法案通过丶阿美莉卡从种族歧视走向种族平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足足呆了有小十年,林燃显然看不惯象党现在的甩锅行为,看不惯大T在移民上的策略。

马斯克连忙道:「伦道夫,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土,我想我们不应该继续这个没有结果的话题。」

已经汗流渎背了,真汗流渎背。

再继续下去,马斯克感觉自己会一直被追着打。

简中网际网路丶阿美莉卡和欧洲,不同地区的直播间里,弹幕截然不同。

「看过马斯克这麽多直播,还第一次看他这幅便秘的表情。」

「感觉是被偷袭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

「燃神太坏了,怎麽老抓着人家的弱点打呢?

「燃神这是在帮润友们说话,他们几乎都是非法移民,但估计这帮润友在推特上要扭头去喷燃神了」

「没脑子的润友是这样」

「好爽,第一次看这种戏码,能让刚刚大选下注成功正值人生巅峰的马斯克这样手足无措。」

「马斯克内心OS:已老实」

「什麽是阿美莉卡通?起码要到燃神这个程度才能说自己了解阿美莉卡吧?网上那帮只知道鹦鹉学舌的自由派好好学学!」

在YouTube,无论是白左还是红脖子,又或者是少数族裔,都没有什麽好话。

前者是因为,林燃居然敢质疑驴党假借非法移民修住房之名,行大笔捞钱之实,你怎麽敢质疑驴党?

后者嘛,则是因为你怎麽敢为非法移民说话?

少数族裔们其实比白人更讨厌非法移民,大把上车就想把车门焊死的心态。

反而在除了阿美莉卡外的地方,大家都纷纷点赞,觉得林燃把大家的心声给说出来了:

「看马斯克吃感觉真好」

「为了帮助大T上台,他说了太多违心的话,在真正的聪明人面前,他的谎言一戳就破」

「很难想像过去的马斯克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大T是毒瘤的话,那麽像马斯克这样的富豪就是助长毒瘤滋生的元凶。」

欧洲网友肯定不待见大T啊,我们这眶眶眶的进非法移民,一船一船的接,都是你阿美莉卡在中东犯的错,结果欧洲给你买单了,欧洲买单不说,好不容易部署好的北溪二号还被炸了,把能源价格给打上天。

老欧洲主打一个看不惯和大T有关的一切,不代表他们有多待见林燃,

林燃旋即笑道:「好,我也不想纠结这些我之所以想说这些,是出于人道主义,阿美莉卡把他们当耗材,然后为了政治试图把阿美莉卡人的怒火对准这群人。

他们本来就没有身份丶没有地位丶享受不了阿美莉卡的福利待遇丶拿着最低的工资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却承担远不应该他们所承受的骂名,埃隆。

好,我想表达的已经说完了,我们来聊聊下一个话题。」

林燃说完这句,在看直播的观众也许感受不出来,但台下的记者们和阿波罗科技员工们能够很明显感受到,马斯克松了一口气,整个现场肃杀的气氛一扫而空。

「不是,燃神这气场怎麽比马斯克还要更强呢?」阿波罗科技新晋员工,编号21101号员工李宜清问道身边的组长。

他一直内心对这个编号很是腹诽,没少在好友群吐槽,我明明本硕博全是燕大,怎麽现在变211了?这降级有点降的太多了。

组长轻声道:「教授发起火来那可是非常恐怖。

如果阿波罗科技有什麽规则怪谈的话,那第一条一定是宁愿承担错误也别撒谎,无论你做的是哪个领域的工作,都不要试图去忽悠教授,你一定忽悠不了他。

哪怕他对你做的研究一窍不通,压根就不懂,但他在科学领域的本能会让他察觉到不对。

下次你再被教授找去谈话的时候,会发现他已经变成了比你更懂的专家,然后你如果真的欺骗了他,程度轻重,享受从边缘化丶再学习丶喜提裁员大礼包这些待遇里选一个。

总之这在阿波罗科技是铁律。」

李宜清了然:「明白,你放心。」他可是听说过燃神温酒斩大问题,徐贤博士大问题就五分钟时间就被斩于马下的故事,他可不会自作聪明。

其他记者同样感到惊讶。

气场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

看不到,但确实存在。

他们以为,林燃是以学习的心态来采访马斯克,毕竟林燃是后来者,是年轻人,从成就上可以说比马斯克更大,但华国人多少会尊重前辈,更像是后辈请教前辈,在一个友好的气氛下结束对话。

结果光是第一个问答环节,大家就能明显感受到,林燃是前辈,马斯克是后辈,不是后辈请教前辈,而是前辈指点后辈。

现在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甚至在气场上,林燃都完全压制住了马斯克。

在林燃说完开始聊下一个环节后,气场压制哪怕再迟钝的人也感受到了。

「埃隆,你如何看待人工智慧技术?特斯拉之所以不装雷射雷达,是因为成本考虑,还是因为所谓的第一性原理?

不安装雷射雷达有很多种解释,是特斯拉有雷射雷达比没有雷射雷达在自动驾驶上会表现得更好,但是特斯拉不需要雷射雷达也比所有竞争对手的自动驾驶更好,所以你们从成本考虑不安雷射雷达。

还是说第一性原理,有雷射雷达反而会弱化自动驾驶的表现,人类开车靠的是视觉,有了雷射雷达信号反而会造成整个模型紊乱,是因为什麽原因?」

这到了马斯克的舒适区,从对话开始,马斯克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自信的笑容,」「嗯,其实这个问题我回答过很多次。

我不讨厌雷射雷达,但它没必要。

伦道夫,你开车的时候,是用眼睛还是用雷射雷达?

你是用眼睛。

地球上几乎所有有智慧的生物,导航靠的都是视觉系统。

我们的大脑用的是二维感知,然后推理出三维。

雷射雷达的问题是,它提供的信息太『乾净」,其实没用。

它会让系统偷懒,不去真正理解世界,只是依赖传感器的点云。

这在受控环境里可能很棒,但在真实世界,雷射雷达作用下是死路一条。

再说,雷射雷达很贵,复杂度高,集成度差。

汽车是一种消费产品,不是NASA的实验室。

要想实现全球规模化的自动驾驶,唯一合理的解法就是视觉。

没错,纯视觉。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神经网络,我们训练系统真正去『看』世界,像人类一样。

你不能依赖一个拐杖,雷射雷达就是拐杖。如果你靠它,你永远无法造出一个能像人类一样开车的AI。

所以这不是单纯的成本问题,也不是我们「比别人好」的问题,而是物理现实,是第一性原理,视觉是最强的传感器。

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如果真的要安全丶普及丶便宜,必然是视觉优先的。

我们只是走在前面。」

马斯克说到兴奋的时候耸了耸肩,最后总结道:「你不会看到一只鸽子挂着雷射雷达飞来飞去,对吧?」

「但是蝙蝠有类似雷达的用回声来定位的器官,华国已经把雷射雷达的价格降低到一千元rmb,折合美元只需要200美元不到,三年前雷射雷达很贵,但现在情况截然不同了。

在这个情况下,你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

我也做人工智慧,我反而会觉得雷射雷达带来了新的信息,让人工智慧更好地理解整个世界,

你说雷射雷达是偷懒,反而不主动拥抱更多的数据才是偷懒。

过去我们会认为模型训练算法是根本,现在发现大数据训练大模型,大模型才诞生出足够好用的LLM,雷射雷达终归是在丰富数据量,增加数据维度,从算法算力和数据三原则来说,有终归比没有好。

为什麽不是,一味追求现实复刻,而不是把雷射雷达信息融入到模型里去,这会不会也是一种偷懒呢?」林燃反问道。

马斯克还在短暂思考。

Youtube上的弹幕已经炸锅了,「???」

「200美元的雷射雷达?」

「不是,200美元?还不到?」

清一色的问号。

在阿美莉卡记忆里,他们还停留在雷射雷达动辑大几万美元一个的印象中。

Velodyne的雷射雷达单价高达七万五到八万美元之间,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价格。

但哪怕是去年2023年,全年下来雷射雷达的出货平均价也是4000美元左右。

现在华国的大佬出来说,两百美元不到一个,为啥不用?

可想而知,对知道价格的阿美莉卡网友的冲击,数字摆在这,堪比小红书对帐的冲击力了。

「蝙蝠确实用声呐,但人类不是蝙蝠。

我们要造的是给人类开的车,而不是给蝙蝠开的车。

人类有眼睛,大脑就是用视觉在驾驶。

你想让车学会像人一样驾驶,那就用人类的感知方式你说雷射雷达便宜了,是的,比三年前便宜很多,但关键不在价格。

关键是它没能解决核心问题:理解世界。

雷射雷达给你的是点云,一个距离场,它不知道交通灯是红的还是绿的,它不知道这个是小孩还是塑胶袋。

它只是一个更贵的尺子。

在人工智慧领域,多数据不等于好数据我们当然可以往模型里灌更多输入,但信息要有信息熵,要有对理解世界有用的信号。

雷射雷达在高速公路上,或者高度规则化的场景下可能有用,但在日常城市驾驶,它反而会让系统依赖一个捷径,不去构建真正的世界模型。

你提到大语言模型,对,规模很重要。

但语言模型的前提是人类语言本身就包含了整个世界的复杂性,视觉输入也一样,视觉包含了驾驶所需的全部复杂性。

如果我们加进雷射雷达,神经网络可能会依赖『简化的答案」,而不去学习真正困难但关键的部分。

所以,这不是偷懒。

恰恰相反,纯视觉是更难的路线,需要更强的网络,更大的算力,更聪明的训练,雷射雷达是捷径,但走捷径你到不了终点。」

马斯克摊手笑道:「如果你愿意在你的车顶上装一堆传感器,造一辆「科研用的高价玩具」,

当然可以。

但如果你想让全世界几千万辆车都能自动驾驶,就必须走视觉路线,规模化的未来只有一条路。」

林燃说:「多模态多模态,如果连视觉和传感器的数据都没有办法融入到同一个世界里,那又谈什麽多模态。

如果我们真的追求的是简单的,单一的,人是怎麽理解世界,人工智慧或者机器人就应该要怎麽理解世界,这是一种傲慢,人类也不应该有汽车丶有飞机丶有火车,人类就应该只依赖双腿,不断磨炼自己的双腿。

现在的大模型,也不应该用各种结构化丶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训练,它不但能对话还能输出画面丶动画。

从数据到图像再到动画,LLM的大模型输出的越来越多元,反而自动驾驶还抱着原教旨主义的人工智慧,认为就应该只有视觉,

现在如果我们有一个框架,能够把雷射雷达的数据融入到整个模型里,真正意义上实现广义的自动驾驶,埃隆,你会认为你是错的吗?」林燃问道。

马斯克对于前面都已经习惯了,这些反驳的观点,他在后台丶在推特上,甚至在特斯拉内部都能时常看到。

特斯拉打死不用雷射雷达真的纯粹是第一性原理吗?又或者是网友们说的那样节约成本吗?

其实都不是,最开始是因为成本,最开始雷射雷达贼贵,贵到离谱,所以你不可能光是一颗雷射雷达就要大几万美元的成本。

所以最开始特斯拉就制定了纯视觉的自动驾驶方案。

后来你已经在这条技术路线里下了血本,庞大的沉没成本让特斯拉没有办法,再调头去搞什麽摄像头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谁知道华国这麽快就能把雷射雷达的价格打下来啊。

怎麽也想不到,这才三年过去,被你们打成两百美元不到的真·白菜价。

大家都是真金白银下去,华为也没有办法做纯视觉方案一个道理。

沉没成本不是那麽好放弃的。

林燃接着说道:「正好,择日不如撞日,待会深红科技和华为联手打造的,搭载全球首个准L5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就会停在楼下,邀请你去尝试一下,看你能否改变态度。」

马斯克喃喃道:「L5?」

自动驾驶分成L1到5,L3是指自动系统能够完成部分驾驶任务,司机能够把任务交给系统,但要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华国主流基本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是说因为权责划分,大家只敢在宣传的时候说我这是L2.99999无限9循环。

L4是指特定条件下的纯自动驾驶,萝卜快跑丶加州的Waymo就属于这个级别,在特定区域内的全自动驾驶。

L5则是指没有条件限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在所有条件下完成所有驾驶任务。

林燃点头:「当然。」

身为顶级数学大师,林燃在和华为达成合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弄一个多数据集融合下的自动驾驶框架。

华为有数据,林燃出算法,在晶片层面,月球带来的半导体工艺优化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现在他们唯一的问题是,虽说晶片是华国本地生产,但用的终究还是A**L的光刻机,国产光刻机尚未攻克,在这个基础上,你的产能怎麽都上不去。

升腾计算卡丶麒麟晶片丶自动驾驶晶片,这些都要仰仗那寥寥无几的A**L7nm制程光刻机。

产能摆在那,你很难大规模出货。

也正因如此,引进次一级的霓虹技术才显得如此重要,对华国而言是巨大无比的利益。

马斯克接着问道:「成本呢?多传感器的硬体成本是多少?」

林燃伸出五根手指:「一共不会超过5万,单位是rmb。」

这比一套特斯拉的FSD正好便宜一万,你很难认为这不是故意的。

「???」

「要用到尊界上吗?」

「L5?」

「友商心态崩了」

「我米好日子才过了不到半年,你现在就掏出L5这样的大杀器?」

「5万成本?算上研发,一起我算它一台的成本是10万,最低定价下探到30万,正好朝着我米来的?」

「燃神,你这就忘了和雷总在月球上共度的时光了吗?」

「马斯克人傻了,我FSD都还没进入华国,现在告诉我,华国已经有L5了?」

弹幕跟炸开锅一样,网友们的讨论格外热烈。

这可是L5。

没有什麽山海经命名,没有开什麽发布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掏出来了。

「确实是燃神风格,去年深红都没开新闻发布会,叠代更是连说都不说让大家自已去探索,L5

这个风格不是很正常?」

「我现在很好奇华为到时候卖的时候会怎麽命名。」

「要我说别搞什麽山海经命名了,山海经命名真的只能吸引到AAA建材王总,吸引不了年轻人,还不如就叫深蓝来得酷炫「还是叫燃吧,本田能搞个烨,本田·烨,华为和深红凭什麽不能搞个燃?」

后面整个过程都让马斯克心不在焉。

谈登月,他说阿美莉卡会在伟大的大T总统带领下,在月球建造基地,并且成功登陆火星。

谈可回收火箭,他说星舰多有多有优势,然后再吹捧两句燃烧一号改,主打一个心不在焉。

林燃最后总结道:「埃隆,欢迎你来申海,我们现在去看看?」

马斯克点头并起身道:「好!」

阿波罗科技园区的路上已经停着一辆黑色的电动车,车身线条简洁流畅,没有传统的后视镜,

也没有突兀的蘑菇头一样的传感器,一切传感器都被平滑地嵌入车身。

车侧的标识写着简短的四个字母,不是AITO,而是TEST。

「全域L5,没有区域限制,不论是申海丶渝都又或者是WLMQ,无论暴雨丶雪天还是大雾,车辆都能独立完成驾驶任务。」

马斯克端详许久后才问道:「极端天气呢?像暴雨丶浓雾丶暴雪这些?」

林燃说:「还是由它来操作,在这些极端天气中,如果依然要出行,我相信他比绝大部分的人类司机都要更加可靠,毕竟有雷达,哪怕视线受阻,它也依然完美。」

「技术,从常规天气切换到极端天气,你们如何来调整参数,让它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依赖雷达而不是视觉?

说的更具体一些,你们怎麽做,让模型在视觉和传感器之间达到平衡?」

「常规天气下,视觉是主导,因为它承载了最高维度的信息。

模型首先依赖的是视觉端到端的世界建模。

我对此一直都没有怀疑过。

但当传感器检测到环境进入极端条件,比如雨滴干扰摄像头成像,或者雾霾造成对比度骤降,

系统会自动触发多模态权重调整。

不是手动去改参数,而是在训练阶段就引入了跨模态自适应机制。

换句话说,模型里有一个动态感知门控单元,它会实时评估各传感器的信噪比与置信度。

比如在浓雾中,视觉通道的置信度下降,雷达和毫米波的置信度权重自动提升,最终在融合层输出给规划模块。

我们把它称为加权共识机制,

视觉丶雷射雷达丶毫米波,不是孤立地投票,而是通过时空一致性检验来互相约束,一旦有一方出现幻觉或噪声,其他模态会立即修正它。

训练方法上,我们使用了大规模跨天气的对抗式数据增强。

不仅是晴天丶雨天丶雪天,我们还模拟了沙尘暴丶强台风丶夜间极光干扰等极端场景。

模型在预训练阶段已经习惯于模态间的权重转移,它不是在极端天气里临时学,而是早就会了。」

林燃在说的时候,直播间里的弹幕都是:「燃神,够了,够了!」

「别说了,老马太坏了,这是在打听情报呢。」

「燃神还是太单纯,要换大嘴来,肯定各种山海经词汇给你轮番上,忽悠得马斯克一愣一愣的「我都能想到大嘴怎麽说好吗:我们有一整套天工系统,它像《山海经》里的神兽一样,可以在风雪雷电中自由行走。

传统的感知是看,而我们的系统是通感,不仅仅是视觉丶雷达丶毫米波,而是把它们揉碎丶熔炼成一个超感知矩阵,在任何条件下,车子都能像鲲鹏一样振翅而起,自如飞翔。

燃神跟他提什麽模态权重转移啊!」

林燃看不到直播间的弹幕,也不在意,这不算什麽,思路不重要,细节才最重要。

他接着说道:「如果用更直白的比喻:视觉是大脑的眼睛,雷达是骨骼里的平衡感。

常规下,眼睛主导。但在极端情况下,我们让平衡感接管,确保整个身体依然稳稳站住。

所以从来都不是只有视觉!

不是我们人为告诉它『现在靠雷达」,而是模型自己在训练里就学会了何时要更相信谁。」

马斯克一下沉默了,他绕着车仔细看了一圈,像是在肉眼目测车上有多少个传感器,分别是怎麽分布的。

他也知道,这些细节最需要捕捉。

车门缓缓自动打开,车内灯光柔和,仪表台上没有方向盘,只有一条细长的显示屏,投射出实时的3D城市占据图。

马斯克开了个玩笑,不是活跃气氛,更像是让自己恢复冷静:「没有方向盘,这要麽是天才之作,要麽是疯狂之举。」

林燃和马斯克坐进车里,座椅自动调整角度,仿佛认出了乘客。

车门合上的瞬间,外面的噪声与寒冷隔绝开来,在关闭车门的一瞬间,外面记者们在疯狂拍照坐在后排的摄影师继续把镜头对准两人。

「傻妞,前往陆家嘴。」

林燃面前的HUD显示出现好几个陆家嘴的地点。

「第一个。」

车辆没有一丝顿挫,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从阿波罗科技缓缓驶出,直接并入申海繁忙的高架路。

越靠近陆家嘴,车况就越复杂,尤其在老的街道,电动车丶摩托车丶自行车随时可能出现。

外卖小哥电动车猛地从缝隙里钻出来,马斯克下意识想抬手,但车身只是轻巧地减速丶侧移,

像是早已预判。

显示屏上,马斯克看到的是一幅精细到毫米的图像:每一辆车丶每一个行人丶甚至远处模糊的红绿灯闪烁节奏,都被模型实时预测。

没有延迟,自然也没有犹豫。

马斯克体验过无数华国汽车品牌的自动驾驶,也在特斯拉的实验室体验过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没有哪个像这个这麽,这麽丝滑。

没错,就是丝滑。

它像是真正意义上人类在开车,而且是老司机。

因为终点是林燃说的,所以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整个这段路是数据最多训练的结果,在其他区域没有办法表现的这麽完美。

但也很恐怖。

这意味着特斯拉过去投入巨资的技术路线,很有可能是错的。

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林燃很自如,等到车驶向陆家嘴的时候,这里已经全是周围的打工人,大家班都不上,跑来围观,林燃和马斯克的到来。

背后坐着的工作人员提醒道:「林总,这边没有布控,别下车。」

林燃心想,可惜了,本来还想和马斯克在陆家嘴来个煮酒论英雄的,现在只能回去。

「傻妞,前往阿波罗科技,第一个。」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