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03章 新的门

科技入侵现代 第403章 新的门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5:19 来源:源1

那场无声的对峙,对霓虹而言,不是一次军事失败,却胜似一次军事失败。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国家在强大邻居面前的无力。

这种不战而败的屈辱感,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发酵成了一场席卷政坛的强大风暴。

社交平台上的愤怒和自嘲只是前奏。

当霓虹主流媒体,从偏右的《产经新闻》到中间派的《读卖新闻》,都开始用头版社论,质问官邸的沉默时,真正的政治危机爆发了。

电视辩论节目上,往日里针锋相对的左右评论家,这一次竟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他们不再争论是否应该修改法律,而是共同质问同一个问题:“当危险来临时,我们斥巨资打造的防卫力量,和我们最信赖的盟友,到底在哪里?”

过去我们一直在说的,在强调的,不断上升的预算,在宣传中战无不胜的宙斯舰到哪里去了?

内阁的支持率,在一夜之间,从45%暴跌至19%。

他本人被媒体冠以“旁观者首相”的屈辱称号。

他那套基于军事现实的理性克制,在汹涌的民族自尊心和不安全感面前,被彻底定义为了懦弱和失职。

党内最大派阀的领袖大野幸男,召集了所有派阀的元老。

“不能再让他待在那个位子上了。”一位前首相敲着桌子,声音嘶哑,“民意已经崩盘。如果现在解散国会,我们会输掉一百个席位!这是动摇国本的丑闻!”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刀光剑影的政治暗杀。

第二天一早,霓虹内阁总辞,该消息通过快讯传遍了全世界。

早已因前几日事件而脆弱不堪的东京金融市场,迎来了最后一根稻草。

东京证券交易所内,日经225指数开盘后瞬间跳水,一小时内暴跌超过1500点。

投资者们抛售的,不再是某家公司的股票,而是霓虹这个国家本身的不确定性。

一个群龙无首、外交与安全政策面临巨大问号的霓虹,是全球资本的噩梦。

日元兑美元汇率,继此前跳水后,再次上演高台跳水,迅速跌破145的心理关口。

过去被视为避险货币的日元,如今成了风险的震中。

连最稳定的国债市场也出现了罕见的抛售。

海外投资者开始担心,一个不稳定的政府,是否还有能力偿还其天文数字般的国家债务。

霓虹央行虽然再次宣布了大规模的市场干预措施,但这一次,他们投入的万亿资金,就像是倒入了黑洞,只能勉强减缓下跌的速度,却无法扭转市场的绝望情绪。

为了阻止市场彻底崩溃,ZMD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完成了新一任首相的推选。

前外务大臣、党内中间派的领袖菅原直树,在派阀元老们的簇拥下,当选为新一任党总裁,并将在傍晚,经国会批准后,正式成为第102任内阁总理大臣。

选择菅原,是各派阀在惊涛骇浪中所能做出的,最稳妥的选择。

他作风稳健,与党内各派关系良好,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坚定的亲美派,是华盛顿最熟悉最放心的人选。

下午5点,首相官邸

刚刚获得授权的菅原直树,立刻召开了他的第一次记者会。他的表情严肃,讲话简短而有力。

他只强调了三件事:

新内阁的首要任务,是稳定金融市场,恢复国民信心。

他将组建一个强力内阁,团结所有力量,共渡国难。

他宣布,下周,他将立刻访问华盛顿,在白宫举行会谈,向世界再次确认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的同盟关系。

这场由旁观者的屈辱所引发的政治海啸,最终以一种最快的、也最保守的方式,暂时收场了。

但是幽灵仍然在东京的上空盘旋,“阿美莉卡真的能保护我们吗”的疑虑仍然没有办法消散。

在华国,气氛则截然不同。

各大社交媒体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虽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回收,但在他们看来,战略意义重大。

官方媒体的报道依旧克制而严谨,反复强调这是一次和平利用太空的科学探索活动。

但民间的舆论场,各路牛鬼蛇神轮番登场,各种解读层出不穷。

微博的热搜榜充满了各种华国人看会笑,霓虹人看会不寒而栗的词条:

#旁观者首相#,这个由霓虹媒体创造的词,被华国网友迅速搬运到微博,并赋予了全新的、充满嘲讽的含义。

无数网友涌入霓虹的微博下,留言格式惊人地一致:“温馨提示:今日风浪较大,请贵国船只不要靠近危险海域~”

#建议Pilipinas海改名#,一个高赞评论写道:“既然咱们的快递能从月球精准投送到那里,说明那片地方风水好、信号好,我建议Pilipinas海改名为南海东侧海域第一邮政所,方便以后收发快递。”

#485米的顶级凡尔赛#,无数科技博主和军事大V,都在用各种方式,向普通网友科普从38万公里外,将一个物体以高超音速砸向地球,最终误差不到500米,是一种多么逆天的技术实力。

#东京湾水温是不是有点凉#,当霓虹股市暴跌的消息传来时,这个词条迅速冲上热搜。

下面的评论都是“天气转凉,提醒小日子多穿点衣服”、“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狗头.jpg”。

知乎上,相关问题下,最高赞的回答不是分析派阀政治,而是一张简单的图片对比:

上图:1894年,黄海大东沟海战后,霓虹舰队耀武扬威,北洋水师的“定远”舰在硝烟中挣扎。

现在大哥就我们和阿美莉卡,其他都是嗷嗷待哺的小弟,他们都等着大哥割肉饲虎呢,等着大哥来喂饱他们。

殊不知,这压根不是什么冷战,这是规则截然不同的一次对抗,大哥们压根不想分肉给小弟,我们是想要公平贸易、合作共赢,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后再谈分配。

阿美莉卡则要过分多了,他们要把盟友的肉割下来喂自己,要对盟友敲骨吸髓。

搞得小兄弟们摸不着头脑,不是,这不是冷战吗?怎么你不但不讨好我,反而还逼我交出筹码?

更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他们发现,阿美莉卡这么对他们,他们找华国,华国同样也不愿意给任何好处。

换六十年前的冷战时期,欧洲要是去苏俄谈合作,苏俄早就给实质性的好处了好吗?

所以我想说,霓虹的政治家是世界上少有读懂了,新时代游戏规则的人,比欧洲那帮政客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要理解这件事,你必须抛弃掉所有基于勇气、精神、道义的情绪化语言,只用三个冰冷的视角来看:霓虹的止损,阿美莉卡的验伤,以及由此诞生的、新的亚太默契。

一、霓虹退让:名为旁观的止损。

很多人,特别是霓虹偏右的人,都在痛骂千代田懦弱、丧失武士精神。这种看法,非常肤浅。

恰恰相反,霓虹当天的决策,是其官僚体系在极短时间内,做出的极其专业和理性的判断。

这个判断的核心,不是敢不敢打,而是打的代价,是什么?

在冲突前,霓虹和阿美莉卡一样,对我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停留在理论威慑和模型推演阶段。

但在当天,他们看到了两个无法用模型推演的实盘数据:

火控雷达的果断锁定:这不是警告,这是死亡宣告。

我们的舰艇在数百公里外,用它最强大的火控雷达照射P-3C,是在用一种国际通行的军事语言,清晰地告诉他们:“我看得见你,我打得着你,而且我敢打。”

485米的终端精度: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数字,向霓虹的军事专家们宣告了他们斥巨资引进的宙斯盾反导系统,在面对这种具备末端高超音速滑翔和自主导航能力的包裹时,其拦截概率已经趋近于零。

在这种情况下,派出羽黑号的结果是什么?不是英勇的对峙,而是让自己最昂贵的战舰,成为对方导航系统的活靶子,进行一次让全球见证的公开处刑。

所以,不干预,是军事上的止损,这是避免一场必败的、会彻底摧毁他们自信心的战斗。

其次是经济代价的精算,如果真的发生了交火,哪怕只是摩擦,第二天东京股市会发生什么?不是暴跌1500点,而是直接休市。

日元会瞬间崩溃。

霓虹的国家信用,会在一夜之间,被这次军事冒险彻底葬送。

不干预,是经济上的止损。

所以,霓虹旁观,不是一次情绪化的退缩,而是一次在计算器上按出结果后,不得不接受的、痛苦的理性决策。

他们牺牲了尊严,保住了舰队和经济。

二、阿美莉卡观望

更多的人,特别是4v的很多人,会觉得这是阿美莉卡的背叛,我看知乎上喊来打我的魔怔怪这几天少了很多。

这种看法,同样没有理解阿美莉卡行为的本质。

阿美莉卡不是背叛了霓虹,阿美莉卡是忠于了自己,像他们过去无数次选择的那样罢了。

那架P-8A和更高空层的RC-135S侦察机,它们不是保镖,而是验伤员。

它们在那里的唯一任务,就是回答五角大楼最关心的一个问题:A2/AD体系,在真实世界中,到底有多大威力?

霓虹的海保船和侦察机,从某种意义上,成了阿美莉卡测试这张网的诱饵。

华国舰队的每一次雷达照射、每一次电子信号的频率和强度、每一次的反应速度,都被美军的飞机贪婪地、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阿美莉卡通过这次观察,得到了他们最想知道、也最不愿看到的数据:

华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与海军舰队的数据链已经完全打通。

华国的导航技术,已经摆脱了对外部卫星的依赖,具备了在强电磁干扰下的斩首能力。

华**队,拥有在该区域内,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的决心和意志。

所以,阿美莉卡的观望,是一次冷酷的、不惜以盟友的屈辱为代价的战略验伤。

他们在检验自己过去三十年所依赖的、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西太平洋战略,到底伤得有多重。

验伤结果是:重伤濒死。

三、新时代的亚太默契

所以,当霓虹止损了,阿美莉卡验伤了,一个全新的、不需要言语的亚太默契就此诞生:

红线已划定,这片海域,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我们可以有效行使管辖权的范围。

在这里,我们的利益是核心利益,不容挑战。

阿美莉卡航母战斗群的传统威慑力,在这片海域已经大大折扣。

阿美莉卡未来的干预,将不得不依赖成本更高、风险更大的、来自关岛和袋鼠国的潜艇和远程轰炸机。

棋子需自保:霓虹和4v,都从这次事件中,看懂了自己的真实地位。他们不再是受保护的盟友,而是处在危险边缘的资产。

总而言之,这场回收行动,不是一声炮响,却胜似一声炮响。

它用一种近乎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对太平洋沿海秩序的重构。

那枚精准坠落的返回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新时代权力版图的大门。

门上的字,写得很清楚:欢迎来到实力决定一切的世界。”

而在B站,一位著名的军事UP主,连夜制作了一期视频,标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次教科书式的大国博弈》。

视频中,他将华国发布航行通告、舰队前出、回收返回舱、霓虹克制、阿美莉卡观望、东京事变等一系列事件,串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视频的结尾,他用激昂的配乐,打出了这样一段字幕:

“我们没有开一枪一炮,却让一个世界强国,在自己的家门口,承认了自己军事力量的失能。

我们没有说一句重话,却让一个七十多年来左右摇摆的国家,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最高权力的更迭。

这不是最高级别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你的科技、军事和国家意志,都已经强大到让对手觉得对抗这个选项本身就毫无意义时,你就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欢迎来到新时代。”

“木村先生,”王皓先开口,他的日语非常流利,“今天的数据非常完美,贵方在高K金属栅极工艺上的积累,确实令人敬佩。

只是,我有一个疑问,关于FinFET的栅极轮廓控制,你们为什么选择用更复杂的多重侧墙沉积,而不是优化蚀刻方案?”

早在这次回收前,华国和霓虹围绕着28nm及以下半导体技术的转移就已经开始了。

王皓就是众多被派往霓虹接受技术的华国工程师之一,曾经在NEC工作过。

他问的是一个非常细节的问题。

木村敏郎,这位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老人,露出了他今天第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那是一种老师傅看到聪慧学徒时才会有的欣慰笑容。

“王君,你眼光很毒辣。”他喝了一口冰麦茶,“因为在十年前,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的等离子蚀刻机,其均匀性控制,达不到我们对漏电率的要求。

我们是被逼出来的。

用更复杂的工艺,去弥补设备的不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半导体工程师的宿命:在被限制的框架内,做到极致的完美。”

王皓点了点头,他听懂了这番话背后的历史。

他沉默了片刻后问出了一个更私人的问题:“木村先生,您将您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条生产线。现在,亲手把它……把它的一切,打包,交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感觉?”他喃喃自语,“没有愤怒,也没有不甘。只是一种宿命般的平静。”

他转过头,看着王皓,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年轻时的自己。

“王君,你知道吗?三十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这里是全世界的中心,阿美莉卡的仙童、英特尔,都要派人来学习我们的存储芯片制造技术,我们打败了美国老师傅,那时候,我们相信,世界是我们的。”

“后来,我们输给了高丽人。

不是输在技术上,是输在他们的赌性上。

在市场下行周期,他们敢用政府的钱,逆周期疯狂扩产,用价格战把我们拖垮。

我们输给了他们的豪赌。”

“再后来,我们输给了4v。”木村的语气里,第一次有了苦涩,“还是输在钱上,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他不生产自己的芯片,他只为全世界代工。

他把全世界的资本,都变成了自己的弹药。

而我们,这些大而全的综合电机制造商,还在为自己内部的产品线争吵不休。我们输给了他的模式。”

他端起茶杯,将已经没有冰块的麦茶一饮而尽。

“现在,我们把它卖给你们。”他看着王皓,眼神变得异常坦诚,“因为我们知道,这场比赛,我们已经彻底出局了。

芯片战争,打到最后,不是技术,不是模式,而是资本、市场和国家意志的总体战。

这三样,我们都已经不再拥有优势。”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木村最后说道,语气里是释然,“与其看着这条生产线,在未来几年慢慢地、痛苦地被市场淘汰,最后变成一堆无用的废铁。

我宁愿,亲手把它所有的工艺、所有的数据,都完完整整地交给你。

至少,我知道,我这一生的心血,在一个新的地方,还能继续发光、发热。这或许是一个工程师所能得到的最好结局。”

木村接着问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只是王君,我不太能理解,你们都能做到如此高效的整合了,最后的落点偏差只有485米。

电磁发射、月面核能、新型霍尔推进器、自主导航、高超音速再入.

这些技术,任何一项,都是一个国家需要倾注十年甚至二十年心血才能攻克的难关。

而你们,不仅把它们全部攻克了,还能把它们完美地、像瑞士手表里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并且一次就取得了成功。

你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为什么还要执着于28nm这样十多年前的技术。

恕我直言,我已经老了,我不太能理解,难道华国人想什么都要自己做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